2018新個稅法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含新個稅計算器)

2021-01-11 廣州本地寶

  新版個稅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 = 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 速算扣除數

  其中,應納稅所得額 = 稅前收入 - 三險一金(廣州是五險一金) - 免徵額(5000元) - 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 專項附加扣除

  專項附加扣除的具體範圍、標準和實施步驟還在確定中。

  新舊稅率表對比:

  新舊速算扣除數對比:

  舉個例子:

  註:因「專項附加扣除」的計算方法還未確定,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也因人不同,以下例子在計算不考慮此兩項。

  假設A工資稅前收入是10000元,五險一金(按廣州來算)是1000元,

  按個稅起徵點5000元來計算,那麼他的稅後工資計算方式如下:

  應納稅所得額=10000-1000-5000=4000元

  參照新版稅率表,即在3000-12000部分,則適用稅率10%,速算扣除數為210。

  應納稅額=4000*10%-210=190元

  實發工資=10000-1000-190=8810元

  一圖看懂新個稅法實施後每月將少繳多少錢?

  新版個稅計算器:http://m.gz.bendibao.com/mtools/geshui/

溫馨提示:關注廣州本地寶(ID:bdbguangzhou),回復【個稅】,即可使用個稅計算器,計算應繳納多少個人所得稅。還可查詢怎麼開個人納稅證明、個稅申報入口等。

手機訪問 廣州本地寶首頁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個稅計算器_個稅計算公式
    FX168財經網>about>正文 個稅計算器_個稅計算公式 文
  • 個人所得稅計算器公式,用軟體算更便捷
    個人所得稅計算器公式,用軟體算更便捷2019個人所得稅計算器公式,算薪功能更支持專項抵扣,由於首次應用了累計預扣預繳的方式,公式如下: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
  • 個人所得稅計算器2018在線計算 怎麼扣稅算法公式介紹
    個稅起徵點調整最新消息2018  新華社北京6月19日電(記者申鋮、韓潔)19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初次審議的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明確規定:對部分勞動性所得實行症候群稅;優化調整稅率結構;綜合所得基本減除費用標準,即通常說的起徵點,提高至5000元/月(6萬元/年);首次增設專項附加扣除……這標誌著我國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改革邁出實質性的一步
  • 個稅調整最新消息2018:個稅起徵點2018稅率表 個稅計算公式器
    綜投網(www.zt5.com)11月02日訊  2018年個稅調整最新消息,2018年最新個稅調整大全?備受關注的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19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這是個稅法自1980年出臺以來第七次大修,也將迎來一次根本性變革:  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勞動性所得首次實行症候群稅;  個稅起徵點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萬元);  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專項附加扣除
  • 2018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表)
    2018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3  標準提高,對不同地區的人員影響不同  根據公式:個人所得稅=(工資-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免徵額)×稅率-速算扣除數=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所以,各地工資收入水平不同、五險一金的繳納標準不同,也會影響個稅改革後的稅後收入。
  • 最新個稅計算公式!快來用計算器算算少交多少個稅吧
    2018.10.1-2018.12.31先將工資薪金所得基本減除費用標準提高到每月5000元,並按新的稅率表計算納稅,不實行專項附加扣除。2018年10月-12月個人所得稅計算工資、薪金所得,適用七級超額累進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三(3%)至百分之四十五(45%)。
  • 2018個人所得稅怎麼算?附計算公式及稅率表
    2018年最新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及個稅計算公式,讓您更容易看懂稅率表。  (一)、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工資、薪金所得,3500元起徵點,適用七級超額累進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三(3%)至百分之四十五(45%)。
  • 【放心省心】攀枝花個人所得稅計算器
    攀枝花個人所得稅計算器您可以選擇三種遷移方式,將您的歷史數據遷移至金稅三期版本中(如果不需要保留歷史數據的,可以勾選左下角「無需數據遷移」,系統就會自動退出)。點擊「開始遷移」按鈕,系統會自動遷移歷史數據。
  • 新社保和新個稅同一天實施!
    2018年8月31日,第七次大修後的新個稅法正式亮相!本次個稅修法包含個稅新的起徵點確定(5000元),以及還有其他專項扣除政策,個稅起徵點將先在10月1日起執行,其他專項扣除政策在2019年1月1日全面實行。
  • 新個稅法通過!子女教育、贍養老人等費用可向單位申報代扣
    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新聞發布會 圖據人大新聞網5000元個稅起徵點為何沒調整?新標準是綜合考量,此外還有多項優惠新通過的的個人所得稅法,個稅起徵點依然維持在每月5000元的標準。那麼,為什麼沒有調高5000元的個稅起徵點呢?
  • 藍稅:從美國個稅軟體評測看中國個稅SaaS發展
    但隨著金稅三期工程、社保轉稅務徵收、新個稅法、網際網路支付資管新政等一系列財稅政策的出臺,中國稅收體制會逐步完善,行業的信息化程度也會持續提升。針對中國的個稅軟體市場,藍鷹立德董事長趙佶先生也從政策、行業發展、企業和個人在個稅扣繳以及彙算清繳方面的需求等方面做了深入的對比與分析。
  • 個人所得稅App怎麼用?個人所得稅App下載使用方法解答
    個人所得稅App怎麼用?個人所得稅與個人利益切身相關,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因此密切關注國家的個稅政策,熟悉個稅計算方法和了解專項附加扣除的常見「雷區」,也是每個納稅人的必備技能。
  • 初級會計稅法計算公式大全
    2)間接計稅法扣除稅額=扣除項目的扣除金額×扣除稅率①購進扣稅法扣除稅額=本期購入扣除項目金額×扣除稅率+已由受託方代收代繳的稅額②實耗扣稅法扣除稅額=本期實際耗用扣除項目金額×扣除稅率+已由受託方代收代交的稅額一般納稅人應納增值稅額一般納稅人應納增值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
  • 2019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個稅預扣預繳計算方法
    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計算方法  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時,按以下方法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並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表》。
  • 個稅改革後年終獎怎麼繳稅?計算方法和你的工資有關
    個稅改革後,年終獎怎麼繳個稅是近期納稅人最關心的話題之一。國家稅務總局上午在官方微信號上明確,在2018年第四季度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仍可按照現有的稅收優惠政策,單獨作為一個月工資薪金所得計算納稅。稅務總局的官方回復為:在2018年第四季度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可以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等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方法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5〕9號)的有關規定和計稅方法繳納稅款,但全年一次性獎金計稅方法,納稅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只能享受一次。
  • 個稅新政下 企業為何要迅速部署個稅管理系統?
    很顯然,精通企業管理、智能財務、稅務管理信息化的北京元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專業的涉稅服務機構華政稅務師事務所早早就瞄準了企業上述兩個需求,聯手打造了代表國內前沿、國際潮流的智能個人所得稅解決方案,並在新政實施之前的2018年12月21日正式對外發布,立即受到了廣大企業的歡迎!在北京、上海、廣州的幾場個稅新政解讀與個稅管理系統宣講會上,企業高管、財務人員與個稅專家互動熱烈。
  • 2021年起,個稅扣繳有新調整!
    《公告》指出,對上一完整納稅年度內每月均在同一單位預扣預繳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且全年工資、薪金收入不超過6萬元的居民個人,扣繳義務人在預扣預繳本年度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時,累計減除費用自1月份起直接按照全年6萬元計算扣除。即,在納稅人累計收入不超過6萬元的月份,暫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在其累計收入超過6萬元的當月及年內後續月份,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
  • 年終獎怎麼計算個人所得稅?
    首先,我們要了解以下情況:1.年終獎與當月工資不合併計稅,即當月工資單獨算稅,年終獎單獨計稅,兩者之和才是當月需繳納的個人所得稅。2.對於年終獎的計稅方法,每年每人只允許使用一次。如果遇到年終獎和年底雙薪同時(同一個月)發放的,可以將發放的雙薪部分與年終獎合併計稅。如果年終獎和年底雙薪不是同時發放的,雙薪部分也就不能使用年終獎算法了。
  • 年終獎新個稅來了!算算,你的年終獎要扣多少稅!
    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已經開始實施了!你的「個稅紅包」領了嗎?如果符合扣除的條件,只用花幾分鐘時間,就能在「個人所得稅」App上申報,有人算完發現,自己相當於不用繳個稅,變相漲了工資!!雖然新的一年開始,拿到手的工資可能會變多,但遠水救不了近火,小福知道你們最關心的,是還未到手的年終獎!這筆錢的稅怎麼扣有說法嗎?有!
  • 個稅專項附加扣除熱點問題解答(42問)
    答:為確保新稅法順利平穩實施,穩定社會預期,讓納稅人享受稅改紅利,財政部、稅務總局制發了《關於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後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164號,以下簡稱《通知》),對納稅人在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間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可以不併入當年綜合所得,以獎金全額除以12個月的數額,按照綜合所得月度稅率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