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Jarvan
當今生活中,人們關注的主要問題之一就是工資,畢竟,個人工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自己的生活水平。對於工作者來說,都想要追求高收入的工作,工資越高,越受人喜歡。這一問題的出現,也使得人們換工作的頻率提高,很多人在一個公司工作幾年後,認為提升工資的空間很小,都會想要找新工作。
不同的人所追求的工資水平也會有所不同,首先就是人們生活的城市不同,自然工資水平有差別,還有就是人們的年齡段不同,需求也就不同。近日,「各城市80後薪酬榜」在網絡上引起熱議。該榜單計算的是中國大陸各城市80後的平均工資。據報導,這份清單包括來自90多個行業的240萬份樣本。
該榜單顯示,平均月工資最高的城市是北京,達到21411元。排名第二的是上海,月薪21255元。廣州排名第三,平均月薪為18322元。深圳排名第四,平均月薪為17217元。排名第五的是南京,平均月薪達到15344元……
該榜單一公布,就成了網絡熱議的話題,很多80後都想看看自己的月薪是否「平均」。一些人說,他們的工資被平均了,而更多的人說自己根本就達不到這個水平,自己真的是拖後腿。
事實上,一直有很多人對收入的話題感興趣。除了80後薪酬榜外,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劉世錦的言論也在網上引起了熱議。
10月13日,劉世錦表示,我國目前約有4億中等收入人口,約為1.4億個家庭,主要集中在一線和二線城市。指出要加快構建雙周期發展新格局,就必須增加中等收入群體的人數,使中等收入群體數量翻一番。
看到這裡,很多人應該都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中等收入究竟是多少收入?國家統計局指出,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為低收入群體;中等收入群體也就是指月收入在2000-5000元的人;而月收入在5000-10000元的為較高收入群體。
而截至目前,我國人均月收入低於1000元的約3.1億人,低於2000元的約7.1億人。就這個問題而言,大家所認識的中等收入水平群體真的只是少數人。
其實,對於中等收入群體的定義各有不同。在1月份由國家統計局所公布的《2018年全國時間利用調查公報》裡,每個月的收入為2000千-5000元的人被視為中等收入人群;月收入在5000-10000元的為較高收入人群;月收入1萬元以上的為高收入群體。
不久前,網際網路上還流傳著一種收入「等級表」。根據收入表,中等收入者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10萬元以下。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不同的報告對中等收入群體的分類標準存在差異。其實,中等收入者該如何界定這個話題,也曾多次成為熱門話題。同時,許多專家也對這一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有專家曾表示,對於許多一二線城市來說,2000元到5000元的收入不足以維持基本生活。但在全國範圍內,2000元至5000元仍處於中等收入水平。此外,報告指出,根據國外的經驗,中等收入家庭一般是最低工資標準的兩倍,目前許多省市的最低工資水平在1500元左右。這樣的話,3000個左右的家庭就算是中等收入家庭了。但是,對於這樣一個定義標準,也有很多網友認為太低。
如果按照這些標準來衡量,你屬於中等收入階層嗎?請在下方評論區自由互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