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北上廣家庭收入達到多少,才算是中產階級?國內經濟學界存在較大的分歧。有的學者認為,房產(至少一套以上)+中等收入就是中產階級。但是,還有人認為,除了中等收入和房產之外,還要有代步工具(轎車)和銀行存款(如果沒有存款,就缺乏應對風險的能力,也不算中產階級)。總之,對於中產階級的定義,至今未有統一結果。
而我們認為,在國內一線城市不光收入達到多少,還應該另外有兩個關鍵因素:房產和家庭可投資資金。而只有三個因素疊加在一起,才能真正在一線城市算做是中產階級:第一,北上廣家庭收入至少要達到20萬以上,這才能算是中產階級,我這裡包括了主業+副業(除工資以外的其他收入)的所有收入在內。但又要強調,年收入20萬以上,是實到手的工資。因為,有些人的應付工資很高,如果扣除五險一金後,就達不到年收入20萬的標準了。在中國內地,年入20萬以上的家庭,生活算是很好了,算是中產階級應該沒有爭議。
第二,中產階級之所以這麼定義,就是必須還要有資產,資產主要是指房產、現金存款、有價證券等。我們這裡的資產主要是指房產。你要成為中產階級,至少要有一套以上屬於自己的房產,而且沒有任何房貸,因為如果有了房貸,每個月工資收入一大半都交給銀行,剩下可支配收入很低,過得生活質量很差,當然也就不能算是中產階級了。
舉個例子,現在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即使購買一套房子小面積住宅可能也要300萬以上了。因此,如果買房子首付100萬,貸款200萬20年的話,按照年利率5.39%來算。每個月需要還貸款13633.79元,一年需要還16.36萬元。如果僅憑20萬元的年收入的話,還完每個月的房貸,每個月也就是剩下來3033元了。所以,除了要有較高的收入之外,還要有至少一套以上的自有房產,而且是沒有房貸的。
第三,中產階級除了收入高,有自己的固定資產之外,如果沒有可投資資金,那就不叫中產階層了。所謂可投資資金,就是你的家庭可以用來對外進行投資的錢。因為中產階級除了生活質量提高,有不錯的居住條件之外,還要有一定規模的可投資資金,如果存款只有幾千,沒錢用於投資理財的,當然就不能算是中產階級。更何況中產階級一定要擁有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而北上廣深的中產階層擁有可投資資金應該在50萬以上。
關於有多少收入才能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稱得上是中產階級?對此,各家機構制訂的標準都不一致。而我們認為,在一線城市裡面中產階級,家庭年收入達到20萬以上,擁有一套以上房產,且有可投資資金50萬以上,這才稱得上是中產階級。在這裡,我把可投資資金加進去,這主要是中產階級除有房產、收入高之外,還要有投資理財產資金,以及抵禦突發風險的能力。而只有符合以上標準,才更貼近於真正意義上的中產階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