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合理的光伏支架形式能夠提升系統抗風抗雪載的能力,合理運用光伏支架系統在承載方面的特性,可以進一步對其尺寸參數做優化,節約材料,為光伏系統進一步降低成本做出貢獻。
光伏組件支架基礎上作用的荷載主要有:支架及光伏組件自重(恆荷載)、風荷載、雪荷載、溫度荷載及地震荷載。其中起控制作用的主要是風荷載,因此基礎設計應保證風荷載作用下基礎的穩定,在風荷載作用下,基礎有可能出現拔起、斷裂等破壞現象,基礎設計應能保證在此作用力下不出現破壞。
(來源:微信公眾號「光伏測試網」)
以下我們來了解地面光伏支架基礎與平面屋頂光伏支架基礎的類型都有哪些以及它們都有什麼特徵。
地面光伏支架基礎
鑽孔灌注樁基礎:
成孔較為方便,可以根據地形調整基礎頂面標高,頂標高易控制,混凝土鋼筋用量小,開挖量小,施工快,對原有植被破壞小。但存在混凝土現場成孔、澆築,適用於一般填土、粘性土、粉土、砂土等。
鋼螺旋基礎:
成孔方便,可以根據地形調整頂面標高,不受地下水影響,在冬季氣候條件下照常施工,施工快,標高調整靈活,對自然環境破壞很小,不存在填挖方工程,對原有植被破壞小,不需要場平。適用於沙漠、草原、灘涂、隔壁、凍土等。但用鋼材較大,且不適用於強腐蝕性地基及巖石基礎。
獨立基礎:
抗水荷載能力最強,抗洪抗風。所需鋼筋混凝土量最大,人工多,土方開挖及回填量大,施工周期長,對環境破壞力大。光伏項目中已很少使用。
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
此類基礎形式多應用於地基承載力較差,適用於場地較為平坦,地下水位較低地區,對不均勻沉降要求較高的平單軸跟蹤光伏支架中。
預製樁基礎:
直徑約為300mm的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或截面尺寸約為200*200的方樁打入土中,頂部預留鋼板或螺栓與上部支架前後立柱連接,深度一般小於3米,施工較為簡單、快捷。
鑽孔灌注樁基礎:
造價較低,但對土層要求較高,適用於有一定密實度的粉土或可塑、硬塑的粉質粘土中,不適用於鬆散的沙性土層中,土質較硬的鵝卵石或碎石則可能存在不易成孔的問題。
鋼螺旋樁基礎:
採用專用機械將其旋入土體中,施工速度 快,無需場地平整,無土方無混凝土,最大限度保護場內植被,可隨地勢調節支架高度,螺旋樁可二次利用。
平面屋頂光伏支架基礎水泥配重法:
在水泥屋頂澆築水泥墩,這是常見的安裝方法,優點穩固,不破壞屋頂防水。
預製水泥配重:
相對製作水泥墩較省時,節約水泥地埋件。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電力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