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那場驚天動地的「創生」實驗究竟有沒有創造出生命?

2020-12-04 小家嬌兒乖女

上世紀 50 年代,S.L.米勒(s. L. Miller)和 H.C.尤裡(H. C.Urey)架起釀造生命的第一口大鍋,做了一系列著名的創世實驗,從此以後,所有類似的實驗都被稱為「米勒-尤裡實驗」。

通過「米勒-尤裡實驗」,他們模擬出了一種混合大氣:含有氨、甲烷和蒸汽---沒有游離氧,因為當時他們決定製造和木星相似的「還原空氣」。他們在模擬空氣裡放電代替閃電,培養出一鍋豐富的有機化學物質。雖然沒有任何生物體出現,但是他們收穫的化學物質遠遠超出預期,包括大量核酸的基本單位---胺基酸。

奧帕林的夢想實現了!通過特別簡單的烹飪方式有可能製造出生命:就像雞蛋和麵粉混在一起能做出美妙多層的起酥點心一樣,電火花的能量在普通的環境中激活了碳元素、水和氮,它們在已經變得複雜的環境裡恰當地組合成了生命分子。在瑪麗·雪萊(Mary Shelley)夢想著借用閃電的力量賦予弗蘭肯斯坦生命之後,自然之火才加入這類實驗中來。

從此,生命和非生命的界限越來越模糊,雖然有關生命起源的爭論仍在繼續,但是兩者的界限已經不像以前那樣涇渭分明。

如果說生命的第一道大門檻是攜帶遺傳信息的細菌的形成,那麼第二道就是光合作用的前奏,第三道就是複雜細胞的出現。值得慶幸的是我們可以在現存的生物裡找到對應每一個門檻的實例。

大家知道,地球上出現生命是得益於空氣和水的存在。行星在最初組成時發生劇烈變化,所有可能存在的原始氣體都四處飛散,地表的熱浪也從根源上隔絕了孕育生命的神奇魔力。

接下來,地球外層形成了堅硬的地殼,火山口、噴發口和數以萬計的噴氣孔噴出的蒸汽化作組成大氣圈的氣體和水,地球的身體被層層包裹起來。隨著揮發性化合物越聚越多,升到表面的氣體也隨之增長。有些人稱這個過程為「排氣」,你可以把大氣和潛在的生命看作地球腸胃嚴重脹氣的結果。

大氣被地球引力所牽制,在太陽強光的照射下升溫、變化。我們和太陽的距離恰到好處,由此獲得了足夠的碳、水、氮等生命的自然合成元素。「創生」的關鍵不在於配料有多麼稀奇古怪,而是它們的組合方式只能在地球上實現。

也由此,我們進入了偉大而又複雜的化學時代。

相關焦點

  • 創生之柱有多大,創生之柱越看越恐怖
    許多朋友應該熟悉創生之柱,它來自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圖像,看起來非常漂亮。然而,儘管創生的支柱是美麗的,一些人說它看起來越多,它就越可怕。 這是為什麼?創生的支柱有多大?創世之柱離地球有多遠?接下來,讓我們去看看。
  • 創生之柱有多大,創生之柱越看越恐怖
    許多朋友應該熟悉創生之柱,它來自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圖像,看起來非常漂亮。
  • 哈勃望遠鏡經典照片之創生之柱,創造無數恆星,卻要被恆星摧毀
    可是,沒有一張照片像創生之柱這樣震撼、迷人並且廣為人知。 鷹狀星雲 不同波長範圍下的創生之柱 發布於1995年和2015年的兩張創生之柱照片,是哈勃太空望遠鏡在可見光範圍內拍攝到的。但是,可見光僅僅是電磁波中非常狹窄的一段,且有一定的局限性。當我們利用不同的波長進行觀測時,會看到不一樣的創生之柱。
  • 地球上的生命究竟是怎麼來的?
    最近這些年,網絡上一直流傳著一種聲音:地球上的生命並非起源於地球,而是外星文明在地球上的殘存物。那麼事實究竟是如何呢?生命地球起源說生命起源這件事,我們要從46億年前開始說起。我們知道,地球早期沒有游離氧,所以沒有臭氧層,紫外線可以直接透過地球大氣層,到達地球表面。由於紫外線具有高輻射,所以地球表面無法形成生命,生命也不能在陸地上長時間存活。然而海洋是個例外,由於海水可以阻止一部分紫外線,所以早期生命可以在海洋底部誕生。
  • 如果沒有71年前那場戰爭,多少人見美軍會像「老鼠見貓」?
    而另一個奇怪的現象是,當面對美軍時,這些人又突然變得很有信心。他們認為,哪怕我方在裝備規模、性能方面與美軍有著較大地差距,我們依然可以不落下風,甚至戰而勝之;如果我方能夠在裝備規模、性能方面與美軍差距不大,那麼贏得一方肯定是我們。這之間的反差,只是因為,他們認為,甲午海戰時,我們裝備更強,但我們輸了;71年前開始的那場戰爭,我們裝備很差,但我們贏了。
  • 《科學怪人:創生之父》難得的經典歐美科幻恐怖電影!
    《科學怪人:創生之父》當「哈利波特」遇上科學怪人~!!
  • 生命的語言掌握,人類想創造生命,為何單細胞都創造不出?
    人類文明已經誕生很久了,自從人類有了自己的文明科技之後,人類一直在很多領域進行探索,特別是生命的起源到底是怎麼出現的,這個問題一直在困擾著很多科學家,為什麼人類自己卻造不出完美的生物呢?這些東西一直在困擾著人類,生命源自何處?
  • 《星圖鑑賞》:創生之柱
    那一定非下圖中的創生之柱(Pillars of Creation)莫屬。在大眾眼裡,它是NASA最棒最炫的視覺大作;在美國宇航局眼裡,它是哈勃太空望遠鏡的雪恥照片;在藝術家眼裡,它是美輪美奐的宇宙象徵;在神學家眼裡,它則是證實上帝真實存在的神跡。創生之柱是老鷹星雲內外形異常奇特的一片星雲,距離地球約7000光年。
  • 《尋秘自然》01:生命起源(上),這個試驗,試圖再現生命創生的偉大時刻
    宇宙胚種說,其實是無助於我們回答這個問題的,因為它只不過是把生命起源問題給推向了外星球,它並沒有真正地回答生命到底是怎麼誕生的。所以科學家們最感興趣的假說,還是地球發生說,因為只有這個假說,才真正觸達了生命起源的本質問題。
  • 揭開創世神的秘密,生命古樹真正的能力,創造位面!
    最近吱付寶追加活動力度了,運氣好點就有大額注意哦!但是神界中一直流傳著一個傳說即毀滅的盡頭就是創造,而生命的盡頭即是毀滅。那麼他們兩人如果共同發力能否創造生命呢?答案是可以的!我們來看一下原文片段:「生命的盡頭是毀滅,毀滅是一切創生的開始。它們互為源頭、互為重點。它們本就是世界最終奧義。它們也是這個小世界的核心。歸攏吧,生命與毀滅之種。創造吧,新的世界。」
  • 創造從未有過的生命
    他們重編碼細胞,構建出自然中不存在的新蛋白質種類,並以此為基礎研發新的藥物。這類研究不僅僅包括我們平常在新聞裡聽到的那些生物技術進展,比如測序基因或微調蛋白質功能,還延伸到更遠。它改變了DNA在生物學上的涵義。通過對生命進行重編碼,科學家最終可能製造出與過去40億年來在地球上生活的生物有著本質區別的新生物體——實驗室裡創生的異形生命。
  • 人類可以造出原子彈,卻造不出一粒米,生命是神創造的嗎
    筆者-小文 生命究竟從何而來,關於這個問題人類有過許多看法,其中包括生命外源論、自然發生論、神創論、化學起源論等等。 化學起源論的支持者是米勒,在一項著名的實驗「米勒實驗」中,米勒將除了氧氣外的氫氣、氨氣和水蒸氣等等放置在器皿中
  • 6500光年外的「創生之柱」,出現亮光閃射,科學家拍下神奇畫面!
    6500光年外的「創生之柱」,出現亮光閃射,科學家拍下神奇畫面!這張照片的出現,引起了很多人的無限遐想,宇宙和星雲似乎並沒有像我們看起來的那麼簡單。老鷹星雲距離地球大約6500~7000光年,之所以將其命名為老鷹星雲,因為它的形狀特別像一個展翅飛翔的老鷹,它的寬度在100光年以上,是主要的組成成分是氣體和塵埃,還有非常多的物質是銀河系中恆星誕生的主要區域。
  • 創造新的生命形式
    他們將「重新設計生命」稱為「生成支持達爾文進化的化學系統」。佛羅裡達大學的兩位化學家稱自己為合成生物學家,儘管如此,但他們揭示出他們打算創造「非生命與生命之間的橋梁」。[自然評論遺傳學,2005年7月]合成生物學家想證明什麼?
  • 創生之柱
    創生之柱指的是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在老鷹星雲內圓柱形的星際氣體和塵埃的一張影像。
  • 地球上最早的生命究竟有沒有細胞結構?
    最初的生命可能是沒有細胞結構、具有自我複製能力的多分子有機物,大約在42億年前出現,且RNA在生命起源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這些「生命」形式無法留下化石。在米勒尤裡實驗中,科學家利用持續的電流刺激二氧化碳、水、氨等小分子物質,反應一周後就出現了很多種有機物,據此實驗結論,部分科學家認為地球生命可能是無中生有。
  • 宇宙最壯美的景象創生之柱,哈勃望遠鏡拍攝的鷹狀星雲
    ,然而根據科學家們的最新研究發現,其實壯美的創生之柱早在6000年前被摧毀,只是地球目前還觀測不到......創生之柱早在6000年前被摧毀      創生之柱是1995年4月1日哈勃望遠鏡在老鷹星雲中拍攝到的一張影像,拍攝到的創生之柱景象是由圓柱形的星際氣體和塵埃構成,堪稱宇宙中最壯美的星象,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洪荒之力,這件藝術作品也被評為哈勃望遠鏡拍攝的最佳前十名照片之一,可見創生之柱受到多麼大的認可。
  • 創生之柱也許早已被摧毀
    創生之柱於1995年4月1日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在老鷹星雲圓柱形的星際氣體和塵埃的影像,在這張影像中老鷹星雲內的一個細節,被完美的展現出來,有三個巨大的圓柱氣體雲存在於老鷹星雲的內部。猶如三個巨大的孤立高峰,左側最高的柱子從底部到頂端大約有四光年長,太陽到比鄰星的距離差不多。
  • 英國「人造生命」實驗惹爭議,若創造另一種生命,人類會怎麼樣?
    或許在未來人類還可以擁有創造生命的能力。也許這不是無稽之談,也不是異想天開。畢竟一切皆有可能。而最原始最嚴格的人造生命的定義,大約應該是從零開始,從沒有生命的物質合成出有生命的物質,而我們知曉現成的這些所謂人造生命。大多數都是由現有的動物進行改造進化而來的。所謂的人造生命並不是可能繼續製造出來的,生命也不是復史死前動物完成對物種多樣性的重新補充。
  • 宇宙從0開始創造生命的過程,有機分子為何大量存在於宇宙
    生命的出現完全是一個時間尺度的問題,百年難得一遇的事情,可能在一億年的時間裡就會變得那麼平常。」——卡爾·薩根科學家為什麼一直致力於尋找地外生命,包括2020年各個國家計劃往火星發射的探測器中,都有尋找火星生命的科學項目!因為從科學的角度來說,宇宙鍛造出生命基石(有機分子)是一件很普遍的事!而且我們現在也知道水這中生命必須品也不是地球獨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