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小文
生命究竟從何而來,關於這個問題人類有過許多看法,其中包括生命外源論、自然發生論、神創論、化學起源論等等。
化學起源論的支持者是米勒,在一項著名的實驗「米勒實驗」中,米勒將除了氧氣外的氫氣、氨氣和水蒸氣等等放置在器皿中,並進行通電後發現,器皿中居然產生了有機物胺基酸,由此,米勒相信地球上的生命都是經過化學反應演變而來的。
而自然發生論雖然在1860年被巴斯德一項「鵝頸瓶實驗」給否定了,但在此之前,很多人都相信,生命是從無到有的。
古人認為一片落葉掉在水池裡,時間久了就會長出魚,正如腐爛的肉塊中會長出蟲子,但「鵝頸瓶實驗」卻證實了,生命不會無中生有,是極其複雜的存在。
與以上兩種看法相反的是,支持生命外源論的人認為,地球上的生命不是地球自主產生的,而是起源於外星球,由隕石等物質將有機物帶到地球上。
而到了科學如此發達的現在,本應該被拋棄的神創論卻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其一是因為科學家直到現在都無法否定或者證實鬼神的存在,它們的本質又是什麼?
其二則是技術問題了,人類能夠製造出核彈這類殺傷力超強的武器,卻無法造出一粒米,是否就證明生命不是人類能夠人為操縱的,而是神創造的呢?
其實,一粒米的存在並不簡單,從科學的角度來看,一粒米的構造比起一架太空梭的構造還要複雜幾千倍。
以粳米為例,一粒米中就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鈣、磷、鐵、維b1、維b2、煙酸、蛋氨酸、纈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蘇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賴氨酸等等超過20種物質。
而即使人類在自然界中找出了所有材料,也無法將其合成一粒米,這是因為生命的本質是極其複雜的遺傳物質,通俗而言就是DNA。
人類沒有辦法突破DNA中的秘密,即使集齊了材料也是徒勞,這也是為什麼人類一直致力於破解DNA編碼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