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冰雪天氣,也少不了外出行走,該穿什麼樣的鞋子出門可以防滑?
這個問題,快報以前曾經採訪過氣象專家和杭二中物理老師。他們都說,其實雪本身並不滑,關鍵是冰凍。在冰凍的路面上行走,鞋底和冰凍面產生的摩擦係數越大,越不容易滑倒。
昨天記者查找了很多資料,包括一些關於鞋底止滑性的試驗性研究,總的說來,是否容易滑倒與鞋底材料、鞋底紋路、鞋底與地面接觸面積、走路勢態都有關係。記者董呂平製圖高薇
最防滑的鞋底材料——天然橡膠
一般情況下,鞋底材料分PU(聚氨酯)鞋底、PVC(聚氯乙烯)鞋底、EVA(乙烯-醋酸乙烯酯二元共聚樹脂)鞋底、NR(天然橡膠)鞋底、TPR(橡塑共混熱塑性彈性體)鞋底以及天然底革鞋底等。
天然橡膠多用於運動鞋或高檔皮鞋,耐磨性好,防滑,軟度好。PVC多用於時裝鞋,較輕。PU多用於休閒鞋、籃球鞋、網球鞋,密度、硬度高,彈性好。TRP耐寒性強,冬天大家穿的棉鞋鞋底多為這種材質。另外,我們穿的旅遊鞋大都是牛筋底,EVA多用於涼鞋、拖鞋,防滑性最差。
相較其他材質,天然橡膠鞋底防滑性最好。
許多聲稱防滑性好的戶外鞋,可能冰面防滑性並不好。
戶外運動鞋鞋底一般採用較硬的橡膠質地,防滑性能主要體現於巖石路、碎石路、泥濘路等野外環境,而在大理石、冰雪路等光滑表面,鞋底與地面摩擦力小,防滑性並不理想。
接觸面越大防滑性越好
鞋底軟的更防滑女士高跟鞋很容易滑倒
鞋底與地面接觸面積越大,著力面積也越大,摩擦係數就越大,越不容易滑倒。同樣材質的鞋底,紋路越粗、凹凸越大的,靜摩擦係數就越大。
鞋底軟硬程度不同對鞋底變形的影響也不同。比較軟的鞋底,能夠增大一些接觸面積,從而增大摩擦力,比較硬的鞋底,這樣的變形比較小,所以,在冰面上行走,鞋底較軟的鞋比鞋底較硬的鞋更防滑。
還有,雪地行走,踩在鬆軟的雪上比踩在已經壓實的「雪殼」上,更不容易摔倒。
女生別穿高跟鞋在冰上行走,因為高跟鞋與地面接觸面積小,鞋底材料較硬,紋路比較細,很容易滑倒。
鞋底紋路越多越深防滑越好
但也不絕對
女士在冬天選擇穿雪地靴和皮靴的居多,男士則多選擇運動鞋和皮靴、板鞋。
防不防滑,主要看鞋底的摩擦力如何。在淘寶網上搜索「雪地靴」、「防滑」,查看部分產品介紹,發現大部分鞋都是橡膠底,鞋底的樣式也各不相同,有的介紹「增加了凹槽底紋提高防滑係數」,有的甚至鑲嵌了橡膠釘。
有機構曾對雪地靴、皮靴、運動鞋等不同種類的鞋進行實驗,計算其靜摩擦係數,以此判斷鞋的防滑性能。
實驗選擇了馬丁靴(鞋底為方跟鞋、鞋底較硬)、雪地靴(鞋底較軟)、板鞋(鞋底較軟,紋路密集)、運動鞋(鞋底較軟、紋路較粗、不密集)、女士單皮鞋。在相同環境下測試不同鞋的靜摩擦係數。得出結論是,橡膠鞋底紋路越深,紋路越複雜,相對來說摩擦力會越大,鞋子越防滑。
鞋底是波浪形橫紋的(就像汽車輪胎的紋路那樣),鞋底紋路更大的鞋子,防滑效果更好。
原理是鞋底花紋多等於有效增大了鞋與路面的接觸面積,鞋底的突起花紋能夠深入到鬆軟的路面中去,凸起花紋的垂直部分也成為與地面接觸的部分,從而增加摩擦力。
但是鞋底花紋不一定越多越深越防滑,因為表面如果十分堅硬,鞋底的花紋也使鞋底與地面的接觸面積變小,摩擦係數顯著降低。
小步慢走身體重心落在前腳
小步走比大步走防滑效果好。
慢慢走比快步走防滑效果好。
走有紋路的盲道比走平滑的普通路面防滑效果好。
踩在鬆軟的雪上比走在已經被壓實了的「雪殼」上防滑效果好。
走路時雙手來回擺動,比雙手插進口袋或者抱攏更能起到平衡和防止摔倒的作用。
如果在很滑的冰雪路面行走,儘量保證你的重心在前腳上,也就是所謂的「企鵝步」,或者側行小碎步,更不容易摔倒。
如果不小心摔倒,往前摔能使身體最大面積著地。別用手腕支撐地面,最容易造成手臂骨折。
準備一個拐杖或者其他輔助工具,多一個支撐點,更不容易摔跤。
自己動手把普通鞋做成防滑鞋
如果冰雪天出門,而沒有防滑效果很好的鞋,怎麼辦?只要自己動手,對普通鞋稍加改造,也能增強鞋底防滑功能。
用塑料繩、舊襪子或是布條,繞過腳底分別綁到鞋子上面,最好多繞幾圈,然後在腳腕處固定綁好,可以大大增強鞋底摩擦係數,防滑效果很好。用膠布貼在鞋底,或者用橡皮筋套在鞋底,效果也不錯。
用砂紙打磨鞋底,把鞋底磨得不那麼光滑,也可以加大鞋底與地面的摩擦係數,達到防滑效果。
用切開的馬鈴薯(土豆)摩擦鞋底。生的馬鈴薯富含澱粉,摩擦鞋底也可以增大摩擦係數。
有條件的,可以買專業「冰爪」,便宜的大概只要一二十塊錢,防滑效果很不錯。
返回大浙寧波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