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構造基礎2」建築構造大部分院校初試常考,重點深入解析

2021-01-16 風暴設計教育

每日一練,溫故而知新

今天開始進入建築構造的打卡學習中,建築構造最重要的是自己多畫圖!!!多畫圖!!!多畫圖!!!重要的事情要說三遍,然後就是多各個知識點的理解與總結,背誦,記憶。

大家每天都積累一些,積少成多,聚沙成塔,聚水成涓,也能積累很多東西,知識的學習在於每天得

堅持。

第九章 基礎

今日打卡思維導圖

第一節 概述

一、變形縫及類型

變形縫:為防止建築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結構內部產生附加變形和應力,導致補規則開裂甚至破壞而預留的構造縫。

建築變形縫類型:按變形縫的功能作用可分為三種:

伸縮縫:防止構件因溫度變化(或稱熱漲冷縮)產生裂縫和破壞的變形縫為溫度伸縮縫,或叫溫度縫,或叫伸縮縫。

沉降縫:防止因地基不均勻沉降產生裂縫和破壞的變形縫為沉降縫。

防震縫:防止因地震產生裂縫和破壞的變形縫為防震縫。

二、變形縫的特性和關係

特性:

伸縮縫:因建築過長,不能釋放溫度引力而設置,基礎因埋在地下受氣溫變化影響小而不需設縫。

沉降縫:因地基和基礎可能發生不均勻沉降而設置,基礎必須設縫,滿足建築獨立沉降的要求。

抗震縫:為避免或減少地震時可能發生的不規則開裂而設置,地震力的作用以水平晃動為主,地基穩定性較好的基礎可不設縫。

三縫設置原則:

應統籌考慮,合併設置,縫寬取大的;

沉降縫與伸縮縫合併設置時,基礎應按沉降縫要求,從基礎到屋頂設縫斷開;

在抗震設防地區,變形縫均按抗震縫要求(主要是縫寬)設置;在軟土地基上,抗震縫應從基礎開始設置。

三、變形縫構造原則

1. 保證縫隙的有效寬度和縫兩邊構件的獨立活動性。

2. 防止風和雨水、垃圾進入室內和縫隙內。

3. 一定的保溫隔熱和隔聲性能。

4. 安全、美觀。

第二節 變形縫設置及構造要求一、伸縮縫

【伸縮縫的間距】

《砌體結構設計規範》GB50003-2001(自2002年3月1日起施行):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GBJ 10-89):

第6.1.1條 鋼筋混凝土結構伸縮縫的最大間距可按表6.1.1的規定採用。

鋼筋混凝土結構伸縮縫最大間距(m) 表6.1.1

註:①如有充分依據或可靠措施,表中數值可予以增減;

②當屋面板上部無保溫或隔熱措施時:對框架、剪力牆結構的伸縮縫間距,可按表中露天欄的數值選用;對排架結構的伸縮縫間距,可按表中室內欄的數值適當減少;

③排架結構的柱高(從基礎頂面算起)低於8m時,宜適當減少伸縮縫間距;

④外牆裝配內牆現澆的剪力牆結構,其伸縮縫最大間距宜按現澆式一欄的數值選用。滑模施工的剪力牆結構,宜適當減小伸縮縫間距。現澆牆體在施工中應採取措施減小混凝土收縮應力;

⑤位於氣候乾燥地區、夏季炎熱且暴雨頻繁地區的結構或經常處於高溫作用下的結構,可按照使用經驗適當減小伸縮縫間距;

⑥伸縮縫間距尚應考慮施工條件的影響,必要時(如材料收縮較大或室內結構因施工外露時間較長)宜適當減小伸縮縫間距。

構造要求:在同一部位從基礎頂面開始,將牆體、樓板、屋頂全部構件斷開;縫寬20~30mm;保證縫兩邊構件水平方向自由伸縮。

圖片

伸縮縫的間距影響因素:

結構的整體性,整體性越好,間距越小。

結構的遮蔽性,遮蔽性越差,間距越小。

建築的氣候環境和使用中的溫度狀況,氣候乾燥地區、夏季炎熱且暴雨頻繁地區的結構或經常處於高溫作用下的建築,間距應減小。

建築的層高和高度,層高低、建築總高度低的建築,間距應減小。

二、沉降縫

符合下列情況之一時應考慮是否應設沉降縫 :

a. 當建築物地基承載力相差較大;

b.建築物相鄰部分的高度或荷載相差較大時,一般相差高度大於6米(兩層以上);

c. 建築物建造時間不同;

d. 建築物結構體系不同;

e.建築物基礎埋置深度相差較大時;

f.軟土地基上建築物體形複雜、佔地面積過大;

沉降縫的寬度與地基情況和建築物高度有關:

三、防震縫

抗震縫設置考慮的因素:

a. 建築物高度或荷載相差較大

b. 建築物的剛度差別較大;(主要指縱橫向尺寸相差過大)

c. 建築物的結構形式不同;

d. 是否是抗震設防區,是幾度設防區。

v抗震縫構造要求:

滿足縫兩邊建築能獨立晃動,且晃動時不會碰撞、擠壓。

一般基礎不需設抗震縫,但在軟土地基上,應從基礎開始設縫。

縫寬:磚混結構大於50mm;鋼筋混凝土結構大於70mm。

v抗震縫寬度與建築物高度(約1/100~1/200H)、地震設計烈度有關。當建築高度在15m以下可為70mm,15m以上則:

6度地區,建築每增高5m,縫寬增加20mm;

7度地區,建築每增高4m,縫寬增加20mm;

8度地區,建築每增高3m,縫寬增加20mm;

9度地區,建築每增高2m,縫寬增加20mm。

第三節 變形縫構造一、牆體變形縫

牆體伸縮縫可做成平縫、錯縫和企口縫,沉降縫和抗震縫一般只能是平縫。

二、樓地層變形縫

樓地層包括樓面、地面和頂棚。

設置部位和要求:與牆體相同。

構造要求:防潮防水、行走舒適、美觀。

樓地層變形縫中的伸縮縫、沉降縫、防震縫除寬度要求不同外,構造基本相同。

實例

三、屋面變形縫

屋面變形縫的伸縮縫、沉降縫、防震縫的也構造基本相同。

屋面變形縫構造主要應解決防水問題,即做好屋面泛水。

屋面變形縫構造主要有兩種類型:等高屋面變形縫構造和高低屋面變形縫構造。

高低屋面變形縫

四、基礎變形縫

三種變形縫中,沉降縫和軟土地基上的抗震縫要求基礎設縫斷開。

構造要求:於上部建築變形縫在同一豎向位置;縫寬大於等於上部變形縫的寬度;縫內不應填有砂漿、碎磚石或其它硬雜物;一般不需做蓋縫處理。

伸縮縫處的結構布置和基礎處理:

基礎變形縫處結構布置和構造:

(a)偏心基礎

(b)基礎懸挑

(c)基礎交叉布置

打卡小測試:

1. 繪製一種懸挑雨篷構造(參見書本)(二選一即可)

2.用圖示意樓梯淨空高度設計要求。(參見書本)

3.試繪出通常情況下卷材防水屋面的泛水構造圖。

打卡小測試答案:

1. 繪製一種懸挑雨篷構造(參見書本)(二選一即可)

2.用圖示意樓梯淨空高度設計要求。(參見書本)

3.試繪出通常情況下卷材防水屋面的泛水構造圖。

相關焦點

  • 「建築構造基礎」建築構造大部分院校初試都常考,重點解析
    每日一練,溫故而知新今天開始進入建築構造的打卡學習中,建築構造最重要的是自己多畫圖!!!多畫圖!!!多畫圖!!!重要的事情要說三遍,然後就是多各個知識點的理解與總結,背誦,記憶。大家每天都積累一些,積少成多,聚沙成塔,聚水成涓,也能積累很多東西,知識的學習在於每天得堅持。
  • 「安徽建築大學」建築考研初試352分第一名經驗分享+真題解析
    一、初試  建築學考研初試共有四門:英語、政治、建築學基礎、快題設計與表達。總分500分,在複試中老師會比較看重專業課的分數,需要注意。  順便說下安建大近幾年的複試線都是國家線,能否過線,專業課的成績尤為重要。  1. 建築學基礎。總分150分。
  • 《建築構造》—屋頂的形式及設計要求解析
    2、屋面的設計要求  1)防水要求  2)保溫隔熱要求  3)結構要求  4)建築藝術要求  5)其他要求  6.2屋蓋的排水  1、排水坡度的表示方法  1)角度法 2)斜率法 3)百分比法  構造簡單→施工方便→節省人工和材料→經濟;不過外牆腳常被飛濺的雨水侵蝕,影響到外牆的堅固耐久,並影響人行道的交通;適  宜於  少雨地區、一般低層建築或簷高小於10m的屋面;  不宜於  匯水面積較大的多跨度建築、臨街建築、高度較高的建築。
  • 一、二建實務《建築》結構設計、結構構造3大考點!該怎樣記憶?
    掌握記憶方法才能輕輕鬆鬆就記下考試中的重點難點!考點1常用建築結構體系和應用作用(荷載)的分類按隨時間的變異分類:永久作用如結構自重、土壓力、預加應力等。可變作用如安裝荷載、雪荷載、風荷載、吊車荷載、積灰荷載等。偶然作用如爆炸力、撞擊力、火災、地震等。按荷載作用面大小分類:面荷載如樓面,如鋪設木地板,花崗石面層等。線荷載如梁、條形基礎。
  • 《戰雙帕彌什》新構造體常羽遊麟怎麼樣 新構造體常羽遊麟推薦
    導 讀 戰雙帕彌什將在近期為玩家們帶來一位全新的構造體-常羽·遊麟,那麼這位新的構造體有什麼特點呢?
  • 浙江《居住建築樓板保溫設計構造(一)》 圖集出版發行
    由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編的浙江省標準設計圖集《居住建築樓板保溫設計構造(一)》(2018浙J76),經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批准,自2018年8月1日起施行,該圖集已由中國計劃出版社出版發行。居住建築的熱舒適度和聲環境質量關係到廣大居民的生活品質。
  • 建築工程結構抗震構造詳圖(珍藏版),實用性很強,限時領取
    抗震是現在建築工程比較在意的問題,很多建築物都要求抗震,那麼抗震該怎麼做呢?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抗震構造詳圖裡面會有答案。本圖集適用於抗震設防烈度為6~9度(抗震等級為一、二、三、四級)、建築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環境類別為一、二、三類的多層和高層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剪力牆結構和框架-剪力牆結構、部分桓支剪力牆結構、簡體結構。
  • 「建築界」總工手把手教你:建築沉降縫要這樣做!
    02 沉降縫的設置原則沉降縫的設置原則主要有以下幾點:(1)建築下部的地基條件差異較大或基礎形式不同時;(2)同一幢建築相鄰部分高差或荷載差異較大時;(3)同一幢建築採用不同的結構形式時;(4)同一幢建築的施工時期間隔較長時;(5)建築的長度較大或體型複雜,而且連接部位又比較單薄時。
  • 建築師鄭毅:誰能解決構造問題,誰就擁有光電建築話語權!
    鄭毅已在建築設計領域從業二十餘年,在光電建築領域也有十餘年的研究。他認為,光電建築行業非常美好,但仍須翻山越嶺,未來5年之內,構造為王,誰解決了光電建築的構造問題,誰就擁有行業發展先機,擁有話語權!2009年,鄭毅在創作一個光電建築作品的時候,遇到兩個痛苦的問題,一是光伏產品只有晶矽,沒有選擇;二是沒有任何企業能提供光電建築構造的實施,也就是說沒有光電建材。建築師是非常歡迎新興技術的,但完全依賴建築師來解決光電建築的技術應用是非常困難的,我們產業缺少應用集成商來解決構造問題。所以這也是他創辦南京能福建築科技公司的初衷。
  • 結構工程師基礎知識輔導:材料的結構與構造
    材料的結構與構造  建築材料的性質與其結構、構造有著密切關係。也可以說材料的結構、構造是決定建築材料性質的極其重要因素。因此,要掌握建築材料性質,合理使用材料並能解決某些工程問題的話,就需要具備材料結構、構造的有關知識。
  • 新邵縣二次構造泵建築機械@查看價格
    新邵縣二次構造泵建築機械@查看價格採用變螺距技術來提高螺旋上料機的輸送能力。螺旋輸入節用較小螺距.中間節螺距增大至10~20mm,輸出節螺距再增大10~20mm。使輸入節粉料填充量增大,中間節和輸出節隨螺距變大,填充量減少,這樣做可有效地防止一些粉料在輸送時發生倒流或卡堵現象。
  • 紹興化糞池清理三格構造原理及工藝流程
    紹興化糞池清理三格構造原理及工藝流程 ,「ic5sunm」   合肥峰昊化糞池公司專業生產玻璃鋼化糞池、水泥化糞池、塑料檢查井、大口徑埋地排水管材等一大批新型建材產品,如有需要,歡迎隨時來電諮詢!
  • 建築設計知識資料:建築設計依據有哪些?
    建築設計依據有哪些?  (1)使用功能  1.人體尺度和人體活動所需的空間尺度;  2.家具、設備的尺寸和使用它們的必要空間。  (2)自然條件  1.氣候條件  氣候條件一般包括溫度、溼度、日照、雨雪、風向和風速等。氣候條件對建築設計有較大影響,例如我國南方多是溼熱地區,建築風格多以通透為主,北方乾冷地區建築風格趨向閉塞、嚴謹。日照與風向通常是確定房屋朝向和間距的主要因素。雨雪量的多少對建築的屋頂形式與構造也有一定影響。
  • 計算機考研,只考一門專業課高級程序設計的院校有哪些
    考研院校選擇是一個決定考研成敗的一步,也是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選擇!下面匯總了計算機考研專碩只考一門高級程序設計的院校北京4所首都師範大學、中央財經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陸軍裝甲兵學院河北2所河北工程大學、華北理工大學山西1所太原師範學院遼寧6所瀋陽航空航天大學、瀋陽建築大學、瀋陽農業大學、大連海洋大學、瀋陽理工大學、大連民族大學吉林1所
  • 20級前輩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構造地質學2021考研備考經驗指導
    大家好:2020年考研,我考到了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構造地質學專業,下面我會以我個人的角度談一談院校專業的選擇和各科複習的心得。一、關於考研擇校學校的選擇是至關重要的,有時候真的就是選擇大於努力。在做院校選擇時,一定要量力而行,尤其是普通院校的學生,這個「量」字很是關鍵。
  • 結構工程師基礎知識輔導:建築材料的基本性質
    建築材料所具有的各項性質又是由於材料的組分、結構與構造等內部因素所決定的,為了保證建築物能經久耐用,就需要我們掌握建築材料的性質和了解它們與材料組成、結構、構造的關係,併合理地選用材料。 材料的組成、結構與構造 (一)材料的組成 材料的組成是指材料的化學成分或礦物成分而言。它不僅影響著材料的化學性質,而且也是決定材料物理力學性質的重要因素。
  • 建築師那樣思考,趣說構造方程巧妙求解最新考題,值得回味
    構造方程就是用已知條件作材料,用所求結論作方向,構造出一個方程,使得問題在利用方程的知識下簡捷解決.本文重點談談如何構造一元二次方程解決問題,構造一元二次方程的常用方法有:(1)利用方程的根的定義構造:當已知等式具有相同的結構,就可把某兩個變元看成是關於某個字母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兩根.
  • 「微新生物土壤和種植知識」團粒構造土與排水性、保水性、透氣性
    這看起來是一對矛盾,但如果土壤是團粒化構造的,就能實現這個理想目的。那麼,什麼是土壤的「團粒構造」呢?這個要從土壤顆粒的排列說起。土壤顆粒呈一顆顆分散排列的結構,稱為「單粒構造土」;土壤顆粒的聚集、大小顆粒的團狀塊群聚的狀態,稱為「土壤團粒構造」。大的團粒由不同的小團粒組成,小團粒又是由更小的團粒組成。這些大大小小的團粒之間,存在不同的空隙。
  • 建築內外牆、地面、屋面常見變形縫構造做法匯總
    ▲半地下室頂面蓋縫 ▲變形縫構造做法 ▲高層與裙房之間設沉降縫 ▲體型複雜的建築設抗震縫
  • 一級結構工程師考試基礎知識:建築材料的基本性質
    建築材料所具有的各項性質又是由於材料的組分、結構與構造等內部因素所決定的,為了保證建築物能經久耐用,就需要我們掌握建築材料的性質和了解它們與材料組成、結構、構造的關係,併合理地選用材料。建築材料有關這方面的性質都是由材料的化學組成所決定的。  2.礦物組成  某些建築材料如天然石材、無機膠凝材料等,其礦物組成是決定其材料性質的主要因素。水泥所含有的熟料礦物不同或其含量不同,表現出的水泥性質就各有差異。例如,在矽酸鹽水泥中,熟料礦物矽酸三鈣含量高的,其硬化速度較快,強度也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