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11月26日,南京能福建築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鄭毅先生作客新能源電力高端訪談節目《新能薈客廳》,暢談光電建築領域的誤區、痛點和產業未來發展機遇,以下為訪談精彩觀點摘要。
【00:23】光電建築行業,構造為王!
鄭毅已在建築設計領域從業二十餘年,在光電建築領域也有十餘年的研究。他認為,光電建築行業非常美好,但仍須翻山越嶺,未來5年之內,構造為王,誰解決了光電建築的構造問題,誰就擁有行業發展先機,擁有話語權!
【01:25】「BIPV行業」的提法是不對的!
鄭毅認為,從技術角度來看,BIPV光伏建築一體化的提法我是認可的,但是從行業角度來講,我們應該用「光電建築」這個名稱,因為光電建築這個行業從根本上是從屬於建築行業。建築行業的分類法則,有辦公建築、醫療建築、旅遊建築等等,前面是特性,後面是歸屬。光電建築行業應該遵從這個法則,對我們這個行業發展更有利,可以更快更好地融入建築行業的相關規則,更容易被建築行業所接受。大家要清楚,我們光電建築的用戶和市場在建築行業,而非光伏行業,光伏只是「光電建築」的特性而已。所以這個行業應該叫「光電建築行業」,相關材料組件應該叫「光電建材」。
借用中國建築科學院王志東先生的一句話:建築行業有空調的時候,沒有叫「空調建築一體化」,當使用電梯的時候,沒有叫「電梯建築一體化」,為什麼應用光伏的時候要叫「光伏建築一體化」?建築行業沒有這個先例,這種叫法是一種另類,本身對我們光電建築行業是阻礙的,所以鄭毅認為,BIPV光伏建築一體化只適用於描述一種技術,而不能描述一個行業或某種產品。今年中國建築裝飾行業協會發布了中國光電建築領域的第一本團體標準《光電建築技術應用規程》,這是建築行業發出的一個信號,為什麼用「光電建築」命名,是有裡程碑意義的。
針對目前光電建築的屋頂構造技術路線有各種防水支架、友科構件式光伏瓦、隆基新能源「隆頂」等多種形式,鄭毅認為,條條道路通羅馬,技術路徑不是唯一的,不要輕易判斷它誰優誰劣,而是應該讓百花齊放,因為他們都有巨大的進步空間。
【08:24】過分強調「光伏投資」理念,是一種傷害!
2009年,鄭毅在創作一個光電建築作品的時候,遇到兩個痛苦的問題,一是光伏產品只有晶矽,沒有選擇;二是沒有任何企業能提供光電建築構造的實施,也就是說沒有光電建材。建築師是非常歡迎新興技術的,但完全依賴建築師來解決光電建築的技術應用是非常困難的,我們產業缺少應用集成商來解決構造問題。所以這也是他創辦南京能福建築科技公司的初衷。
光電建築行業未來發展方向一定是百花齊放,主要有以下兩種:一類是屋面應用,由原來的附著式分布式屋頂電站,逐步進化到光伏產品替代建築屋面的形式,這種形式在發電能力上更強,建築功能和安全保障方面仍需要儘快提升;另一類是牆面應用,這種形式更注重建築牆面的藝術表現價值和建築功能,發電能力處於次要位置,所以這種形式務必要放棄光伏電站的思維,如果向客戶過分強調輸出「光伏投資回報」的理念,可能會是一種傷害!當然,我們看待任何事物不能非黑即白,在滿足建築功能和表現力的基礎上,發電能力越強越好!
【17:44】既有建築如何進行光電一體化改造?
既有建築進行光電一體化改造,比如在現有建築樓頂加蓋一層「光電建築」,首先要解決設計合規性問題,可能當年的建築設計標準已經被淘汰了,建築改造肯定要用最新的標準,這樣難免會產生矛盾和衝突,可能會造成成本的大幅提升;其次要通過正規的審圖報批手續,這個程序非常重要。有時候即使設計和報批程序都合規了,但仍然沒有被批准,會有以下原因:
1.建築規劃部門對建築有指標控制,比如容積率;通常建築開發商都會對容積率頂格應用,不會給建築改造留下太多空間;在既有建築搭建有建築功能的光伏發電設施,就會增加建築面積,容積率就有可能超標,這個光電建築就不會被批准;
2.城市規劃部門對某些區域(如在航空線路上)的建築有限高要求,光電建築超高,也不會被批准;還有些城市(如歷史文化古都西安)對城市建築物的色彩有統一要求,如果不做好適應也很難通過審批;
因此建議大家碰到類似光電建築改造項目要注意,業主認可並不代表合規,要加強跟設計單位、城市管理部門溝通協調。
【22:52】哪些光電建材企業能成為細分龍頭?
目前來看,光電建材類別主要有:1.以龍焱、中建材、瑞科為代表的碲化鉻光電幕牆產品;2.以隆基、晶科為代表的彩色晶矽光伏產品;3.以日託、中來、上邁為代表的輕柔晶矽光伏產品;到底到底哪些光電建材企業能成為細分領域的龍頭?
鄭毅認為,在光電建築領域應用比較好的光電建材產品,比如龍焱科技的碲化鉻幕牆產品,色彩、透明度都可以選擇,它為建築師提供了一個自由應用的空間,所以它受歡迎是有道理的。另外,以杭州纖納為代表的鈣鈦礦薄膜技術路線,也抱有期待。
建築師面對成千上萬的建材產品,沒有精力研究你的產品技術,因此光電建材企業不要把複雜的東西提供給建築師。為建築師創作提供一個簡單應用的基礎建材,同時確保建築安全,那麼各種不同技術路線的光電建材都是應該有所作為的。另外,我們看到晶矽產品在色彩上做出很多努力,但色彩應該成序列,響應建築師在不同建築應用場景的色彩表現需求,不然在建築上很難應用。
組件的柔性不是建築剛需,而輕質化則是光電建築永遠要追求的方向。不管你是什麼技術路線,都要走輕量化的路線。除了關注光電建材中的光伏組件外,我們也要關注密封系統、建材貼膜、電氣連接接頭等配套輔材,這些輔材是光伏能夠安全有效地「上」建築的橋梁。比如做密封膠的浙江凌志、能序列化響應光電建築需求的杭州福膜等輔材企業都值得關注。(來源:NE-SALON新能薈;作者:張麗廣)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光伏薈,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