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社會高度的信息網絡化,光電工程類產業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明顯,不管是網際網路設備的硬體,還是通信類的技術問題,光學都是獨一無二的香餑餑和產業趨動利器。
在2017年教育部全國第四輪光學工程學科評估結果中,共有57所開設光學工程學科的大學參與排名,浙江大學與華中科技大學獲評A+。
序號 學校代碼 學校名稱 評選結果
1 10335 浙江大學 A+
2 10487 華中科技大學 A+
3 10056 天津大學 A
4 90002 國防科技大學 A
5 10007 北京理工大學 A-
6 10186 長春理工大學 A-
7 10213 哈爾濱工業大學 A-
8 10614 電子科技大學 A-
9 10003 清華大學 B+
10 10005 北京工業大學 B+
那麼,在光電領域,兩所大學到底更勝一籌?
華中地區唯一的國家實驗室——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
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原名武漢國家光電實驗室,是一所依託華中科技大學,由科技部首批批准組建的5個國家研究中心之一,是適應大科學時代基礎研究特點的學科交叉型國家科技創新基地,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研究方向及意義:
中心面向信息光電子、能量光電子和生命光電子三大領域,以三個重大研究任務(海陸空天一體化光網絡、綠色高效光子循環與光子製造、腦連接圖譜與類腦智能)為牽引,圍繞集成光子學、光子輻射與探測、光電信息存儲、雷射科學與技術、能源光子學、生物醫學光子學、多模態分子影像、生命分子網絡與譜學等8個方向,開展基礎性、前瞻性、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創新研究,力爭成為在光電科學領域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學術創新中心、人才培育中心、學科引領中心、科學知識傳播和成果轉移中心,為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做出重要貢獻。
雄厚的科研團隊:
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擁有包括8名兩院院士(含兼職/雙聘),1名海外院士在內的固定人員421名(含校內外共建單位)。中組部「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 6名,基金委「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2名,11餘人次入選海外學會會士(Fellow)。擁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團隊2個、國家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1個、教育部創新團隊3個。聘請了由76名美國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工學院會士等著名海外大師和海外學術骨幹組成的海外學術軍團。
成果:
2004年至今,主持和承擔各類項目課題3000餘項,累計合同經費34.33億元。其中包括973項目、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製專項、重點研發計劃在內的千萬級項目73項。獲得各類科技獎勵172項,其中國家級科技成果獎勵18項、省部級一等獎38項;擁有發明專利1438項(含國際專利26項)、實用新型專利243項,登記軟體著作權85項;專利轉化總額達1.08億元。在過去的十多年間,發表SCI論文5918篇。其中原創性的鈣鈦礦光電轉換器件、腦網絡光電成像技術、軌道角動量光通信新方法等20餘篇發表於Science(4篇),Nature Photonics(3篇)、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Method、Nature Neuroscience、Nature Energy、Nature Communications等Nature系列期刊上,引領了國際學術前沿。
研究中心始終把為國民經濟主戰場服務作為自己的責任與使命,通過開展前沿科學與跨學科研究,引領行業發展方向,同時在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光電測試、光電行業標準建立,光電人才培養與培訓等方面為「武漢中國光谷」和光電行業發展與產業化提供多方位的支撐與服務。
浙江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求是之光
浙江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是由原浙江大學光學儀器專業發展而來,是我國光學工程學科的誕生地;光學工程學科是國家重點學科,也是浙江大學最具影響力的優勢學科之一。
如果你對光學感興趣,國內高校絕對首選浙大光電,畢竟排名第一的實力。師資力量絕對雄厚,院裡教授不要太多,而且光學這種高精尖領域,光電學院在全國的實力擺在那裡!
歷史淵源,光電鼻祖:
1952年國家教育部根據中國科學院和光學專家王大珩院士等的倡議,在浙江大學設置了國內第一個光學儀器專業;1960年浙江大學在光學儀器專業的基礎上成立了光學儀器工程學系;1998年更名為光電信息工程學系,隸屬於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2009年,光電信息工程學系重新成為院級系;2015年5月19日,更名為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
1965年經國家科委批准在浙江大學光儀系建立了光學儀器中間試驗基地;上世紀六十年代浙江大學光儀系研製的高速攝影機首次成功記錄下我國氫彈爆炸過程,為「兩彈」研製做出了重要貢獻;
1978年獲全國科技大會先進集體獎。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國家各部門在浙江大學光電學院先後建立了一批重要的學科點和研究基地,1984年建立國內首批光學儀器博士點;
1985年設立儀器儀表博士後流動站;1988年浙大光學工程學科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
1989年國家計委批准建立現代光學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
1994年國家科委批准建立國家光學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007年獲批建立XX重點學科實驗室;2010年獲批成立浙江省光電磁傳感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
2015年,成立教育部光子學與技術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科研成果:
自上世紀90年代起,在繼承和保持學科優勢的基礎上,浙江大學光電學院根據學科和社會發展需求,將學科研究方向拓展到光電信息領域,順利完成了「光電信息技術與儀器」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項目,光電學院承擔的十五211工程建設項目「光子技術與光電信息工程」被評為浙江大學第一個標誌性成果;
2001年和2004年浙江大學光學工程學科再次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2005年浙江大學「光學工程博士後流動站」被評為全國優秀博士後流動站;2007年在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組織的一級學科評比中獲得全國第一,2012年在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組織的一級學科評比中獲得並列第一。半個多世紀以來,浙江大學光電學院培養了上萬名畢業生,校友遍布國內外知名光學機構與企業,成就斐然,為我國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為世界光學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已發展成為國內外知名的光學工程學科國家級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2011年11月,以諾貝爾物理學獎評委會前主席SuneSvanberg教授為首的學科國際評估委員會認為:「浙江大學光學工程學科在傳統光學方面是國際上重要的研究中心之一,又在現代光學和光子學前沿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多個研究方向達到世界研究前列」。
近年來,光電學院在高精度光纖傳感、精密光學成像與檢測、微納光子學、超分辨光學顯微成像和生物光子學等方面取得國際先進的研究成果,形成從國家重點實驗室應用基礎研究到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高新技術產業化研究與開發的完整學科體系。在國家級獎項、高影響力論文、滿足國家重大需求、以及973項目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
你心中的光電一哥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