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建築師與廈門小學生的建築手繪課之約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廈門7月24日電 (記者 楊伏山)「各位小朋友好,我是來自臺灣的阿貴叔叔,今天我給大家上一堂建築手繪入門課,請大家伸出2根手指,我們先理解什麼叫做近大遠小。」24日,來自海峽彼岸的臺灣資深設計師曹登貴,開啟他與廈門小朋友的「建築手繪」公益教學之約。

  由華僑大學建築學院「集美大社莊活化實踐團」組織的「建築與文化」公益研學活動,當天在著名愛國僑領陳嘉庚先生的故裡、僑鄉的典型代表之地——集美大社舉行,來自廈門市各小學的30餘名小學生及其家長來到這裡,通過實地參訪歷史建築,參加建築手繪課堂、體驗大社民俗活動等方式,感受集美學村豐富的歷史文化與僑鄉特點。

臺灣資深設計師曹登貴指導小朋友畫圖。供圖

  華僑大學建築學院黃媖露老師告訴記者,今年四月,臺中市建築師公會首次來廈進行廈門鄉村建築參訪活動,該機構理事、臺灣建築師劉文杰聽說華大舉辦這一公益研學活動,熱心向她引薦另一位臺灣資深建築師曹登貴,願為公益研學活動助一臂之力。

  兩位熱心公益事業的臺灣建築師,當天如約而至,自費來到集美大社,為小朋友們獻上一堂精彩的建築手繪課程。

臺灣資深設計師曹登貴今年四月出版新書《城市速寫》。供圖

  曹登貴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說,他在臺灣授課,室內設計師進修課程的學員遍及各個年齡層,既有年輕學生,也有成年人和銀髮族。他說,每個人天生就有拿筆畫畫的欲望,為廈門小學生上一堂建築手繪入門課,對於兩岸交流蠻有意義的,就欣然赴約。

  曹登貴身兼臺灣朝陽科技大學建築系、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南華大學建築與景觀學系等多所大學的兼任講師(設計手繪)和臺灣大同大學媒體設計學系工作營講師(設計速寫)。今年四月,曹登貴剛剛在臺灣出版一本以《城市速寫》為名的新書。

兩位熱心的臺灣建造師,跨海前來廈門助力公益研學活動。 楊伏山 攝

  在他看來,透過畫圖,人們可以有一種不同的觀點來欣賞這個世界。畫圖是一個很輕鬆,但同時包含觀察與紀錄的活動,我們欣賞城市風貌、欣賞人物活動,觀察他們、並且一筆一畫的記錄下來,這個過程很快樂,同時會讓我們更欣賞與珍惜身邊所擁有的一切。

  他對記者說,這是他在教學上的核心理念。

  曹登貴說,對小朋友學員而言,他們更容易感受到畫圖的魅力,有更多的天真與單純,因而在學習任何事物的時候,常常比成年人還快。

  「他們像是一個空的杯子,只要他們有興趣,他們就很願意把杯子裝填,同時孩子們喜怒哀樂很直接,畫畫的過程中表達他們的情感也跟著很直接,這是我很喜歡也欣賞孩子們創作的一面。」他說。

臺灣資深設計師曹登貴與廈門小朋友合影。供圖

  曹登貴向記者表示,建築是人類文明的載體,他希望透過分享建築師這個行業做的內容,以及分享一部分建築師工作的片段,讓小朋友認識這個行業以後有趣的地方。在未來繼續念書的時候如果看到藝術史談到建築物時,他們會更有興趣去認識。

  談及今天的建築手繪教學,曹登貴說,他以誘發小朋友學習畫圖和感受畫圖的快樂為主,指導的內容是讓小朋友在一個傳統建築立面中,學習方塊,圓形,重複的線條、並行線的圖形感知以及觀察能力等;同時也帶給小朋友很多建築師職業的認識,以及設計過程中常常需要動手畫圖的趣味。「小朋友反應非常熱烈,學習也很認真專注,今天是很成功的教學經驗。」

臺灣資深設計師曹登貴為廈門小朋友授課。 楊伏山 攝

  曹登貴說,透過深入淺出淺顯易懂的技巧分享,一方面能夠讓所有的小朋友學習與認識畫圖,能夠讓孩子們在過程中感受到創作的樂趣,「這是我覺得最開心的事情。」

  兩位熱心的臺灣建築師均表示,公益之心兩岸皆有,願所有人能秉持陳嘉庚先生熱心教育的精神,為教育事業添磚加瓦。

  本次公益研學活動,是華僑大學建築學院「集美大社村莊活化實踐團」系列活動之一,藉此平臺,該學院師生運用專業知識,以集美大社及周邊老建築為媒介,通過建築調研與修繕設計等,發掘和傳播僑鄉歷史文化、記錄僑情僑史,開展僑鄉建築相關志願者培訓等活動。截至7月24日,已先後開展了「嘉庚建築與文化」「僑鄉建築與文化」「閩南傳統建築與文化」「閩南古建築測繪入門」「尋找8大僑樓」等一系列公益研學活動。(完)

相關焦點

  • 【社員風採】崔曦 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方寸營造建築工作室總建築師
    她是崔曦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方寸營造建築工作室總建築師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師分會策劃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全國2014年4月至今,就職於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任方寸營造建築工作室總建築師,負責策劃及建築規劃方案、研究及品牌營銷宣傳。△崔曦考察樓納國際建築師公社
  • 臺灣日據時期建築
    在思潮上,近代建築的思想導入臺灣建築發展上。   二十世紀初,日人對其殖民地臺灣所熱衷的,以第一代的日本西化建築為主幹;大正年間,日本的現代建築運動與西方真正有了關係。在1930年左右,所謂國際式樣建築在日本生根,臺灣也很快的有了一些作品出現。
  • 隨筆崑山:大師大器,臺灣建築師楊維楨的崑山之悟
    他喜歡引用建築大師的語言和作品來佐證現代人的現代生活。他說,所有建築名家或者大師的作品可以稱為「大器」,人們生活期間就是享受其給我們帶來的滋養。也有大師大器,但好似被埋沒了,最為經典的當屬一處稱為「壹山賦」的地方,是臺灣建築設計師楊維楨的經典「復刻」作品,問他為何稱為「復刻」,他笑而不答,頗為神秘……後來我百度查過楊維楨先生,雖然信息寥寥,但信息含量頗豐,他竟然是上海湯臣一品的設計師,更有香港、臺灣及國內會昌古城、烏鎮文化復興等諸多名作。
  • 澳大利亞建築設計專業你了解多少?
    建築之美,恆久而雋永,有歷史的地方,均有其歷史性建築作為紀念,建築不僅僅是住所,也是美學和歷史的承載體。建築類的專業在全世界都屬於比較熱門的專業,無論學生以後留在澳洲,或者是回國工作,都可以找到含金量比較高的工作。
  • 廈門:小學生人均建築面積不少於10平方米
    小學生人均建築面積不少於10平方米!《廈門市普通中小學(幼兒園)建設標準指引》開始施行  廈門普通中小學(幼兒園)建設有了標準,1月1日起,由廈門市資源規劃局、市發改委、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建設局、市市政園林局等六部門聯合印發的《廈門市普通中小學(幼兒園)建設標準指引》(以下簡稱《標準指引》)開始施行。
  • 臺灣網紅手繪人體骨骼圖堪稱完美 廈門醫學院請他來上課
    廈門日報訊(記者佘崢圖/本報記者林銘鴻)一位醫學院解剖室的老師,獲得了堪稱設計界「奧斯卡」的最佳設計獎上月底,廈門醫學院鍾全斌老師到德國埃森領獎,不少人就這樣問。今年紅點的傳達設計類比賽,鍾全斌得的是最佳設計獎――全世界八千餘件作品參賽,僅61件獲獎。而且,只有獲得最佳設計獎的人,才有資格到埃森領獎。其實,鍾全斌本職是設計師,原先在臺灣一所大學教設計課。
  • UED青年建築師成長計劃
    導師團成員包括16位國內中青年職業建築師,他們分別是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建築師曹曉昕,CHIASMUS建築工作室主持建築師柯衛,原地建築主持建築師李冀,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建築師李亦農,建築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築師祁斌,ELEV建築事務所合伙人、主持建築師魏娜,華匯設計(北京)(HHD_FUN)主持建築師王振飛,META-工作室(META-Project)的創始合伙人王碩,都市元素
  • 臺灣鱷魚王將入住廈門中非世野野生動物園 體長約6米
    臺灣鱷魚王「小河」  昨天上午,中遠之星貨輪從臺灣帶來了一位特殊的朋友———臺灣「鱷魚王」。「鱷魚王」名叫小河,是臺灣的動物人氣明星,在臺南生活了36年之後,將搬到位於翔安的廈門中非世野野生動物園。
  • 臺灣青年到大陸兼讀碩士博士學位數量激增
    新華網臺北7月22日電(記者劉暢 林楠)家住臺北的大學教師張瑞菁不久前把戶口遷到了金門,原因只有一個——正在廈門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她,這樣就能夠經由廈門至金門海上客運航線去廈門上課。     近年來,像張瑞菁這樣一邊工作一邊到大陸兼讀碩士、博士學位的臺灣年輕人數量激增。
  • 彭水舉行小學生手繪活動紀念「六·五「世界環境日
    華龍網6月3日11時訊(通訊員 李洪衛)為紀念「六·五」世界環境日,2017年6月2日,彭水縣環保局聯合彭水縣第三小學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主題,舉辦了手繪綠水青山活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手繪活動 通訊員 李洪衛 攝    活動現場,小學生們用畫筆一筆一畫地認真繪出了自己心中的綠水青山。在孩子們的心中,彭水的水,彭水的山,就是真真實實的綠水青山。
  • 從紐約時報評出的2018重要建築看女性建築師的視界
    現在,美國建築師協會(AIA)的成員中女性佔比少於三分之一。而建築設計雜誌Dezeen的一項針對全球最大的100家建築公司的調查顯示,最高等級的職位中女性佔比只有10%。第一次有女性獲得美國建築師協會最高榮譽的金獎是在2014年,而獲獎人朱莉亞·摩根(Julia Morgan)都已經去世57年了。不過情況也還是有改善的跡象的。
  • 開學第一課 手繪抗疫知識圖
    由學生親手繪製的 " 抗疫英雄 "" 防疫大作戰 "" 全方位抗疫 "" 中國加油 " 等主題鮮明的抗疫作品,表達了學生們向抗疫英雄致敬之情。" 童心戰『疫』築夢中國 " 是東北育才丁香湖小學一二年級開學第一課的主題內容。
  • 廈門新機場建設突人文,融合閩南建築要素
    備受關注的是,在四型機場建設成果展上,翔業集團展位展示了廈門新機場的人文主題。此次大會主題為「聚力四型機場助力民航強國」,由中國民用航空局指導,中國民航機場協會主辦,廈門翔業集團與廈門航空港管理委員會聯合主辦。
  • 臺灣青年到大陸兼讀碩士博士學位者數量激增
    新華網臺北7月22日電(記者劉暢 林楠) 家住臺北的大學教師張瑞菁不久前把戶口遷到了金門,原因只有一個——正在廈門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她,這樣就能夠經由廈門至金門海上客運航線去廈門上課。  近年來,像張瑞菁這樣一邊工作一邊到大陸兼讀碩士、博士學位的臺灣年輕人數量激增。
  • 錄視頻手繪漫畫 廈門師生致敬「最美逆行者」
    最近這段時間,廈門多所中小學的師生拿起手中的筆,用詩詞歌賦、手繪漫畫、兒歌順口溜、朗誦等形式表達心聲,致敬「最美的逆行者」等奮戰在抗疫一線的人。她拜師學藝時,學的第一首詩就是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於是,這次就把絕句和吟誦結合起來,表達自己的心聲。
  • 南寧「姐妹花」歷時一年手繪臺灣吃喝攻略(圖)
    南寧「姐妹花」歷時一年手繪臺灣吃喝攻略(圖) 2015-12-21 12:01:2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李競 彷徨與掙脫,雙子座建築師的15年
    李  競上海建築師學會會員中國建築師學會會員世界華人建築師協會資深會員曾就職蘇州工業園區設計研究院上海日清建築設計有限公司副總建築師「那些國外的建築師可以一天8個小時不動就在那裡用工筆徒手畫三個扶手,精細到直接掃描出來就是CAD圖了,不過很遺憾我不能參加,但是公司所有跟境外合作的項目圖紙,包括竣工的廠房,我都從頭到尾都細看了一遍。後來就主動跟公司提出想去畫施工圖。」接觸到這些圖紙對李競來說意義重大,其對建築的認識已經有了一次質的飛躍。
  • 手繪世界盃T恤賣火了(圖)
    黃曉珍 攝  本報訊 (記者張前登)四年一度的足球世界盃向來是眾多商家搶食的「香餑餑」,它不僅讓德國成為旅遊的熱點,就連萬裡之外的廈門也沾了不少光。這不,烏石浦油畫村的陳先生剛推出純手工繪製世界盃圖案的T恤,訂單就像雪片一般飛來了。  今年27歲的陳先生美術系本科畢業後就在廈門幹起了外貿,為了不脫離老本行,他把目標鎖定在異軍突起的烏石浦油畫上。
  • 離廈門僅六公裡駐軍兩三萬 臺灣布重兵守金門(圖)
    大洋網訊 43年前的8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廈門前線近500門大炮一齊開火,2.6萬餘發炮彈在一小時內狂瀉在國民黨軍隊駐守的金門島上。這就是震驚中外的「八二三」炮戰。此後,福建前線與金門之間相互炮擊長達約20年。隨著兩岸形勢的變化,金門這個臺灣當局的軍事重鎮,在兩岸關係中又扮演著新的角色。圖:戒備森嚴的金門島,稚氣未脫的「阿兵哥」。
  • 《自建別墅設計與施工》——與12位建築師一起蓋房子!
    在這裡,讀者能了解從基地選擇開始的基礎建築知識,也能了解如何與設計者溝通、傳遞想法,以及建築完成後如何驗收及後續的維護管理。12位建築師和他們的建築團隊,在設計上因地制宜,緊跟時代,嘗試使用輕科技和特殊材料,從建築的結構、工序、造型、質量和理念等方面,對建築師們十分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