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好房子|這些大咖說「好建築不能摒棄時間維度和人文精神」

2021-01-15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房地產報

中房報見習記者 秦佳麗 | 北京報導

伴隨城市開發進入下半場,建築步入存量時代,「好房子」的標準擁有了更多維度。在這一過程中,綠色建築、智慧建築、低耗能建築等概念紛紛湧現,試圖探索建築產品的升級與回歸。

基於這一背景下,「好房子」的標準究竟是什麼?通過老舊建築的更新改造,房地產行業能夠挖掘出哪些機遇?什麼樣的思維模式,應該被地產人追求或摒棄?

12月4日-5日,由中國房地產報、中國房地產網、中房智庫、中國住交會組委會主辦的「綠中國芯地產 CIHAF2019第二十一屆中國住交會」在北京盛大召開。在「融綠時代共築綠色健康智慧新人居——CIHAF2019中國綠色建築產業鏈峰會暨2019中國建築設計院長論壇」上,7位特別嘉賓以「產品創新 城市再生」為主題,展開了一場關於好房子、智慧房子的思維碰撞。

━━━━

饒及人: 用「未來社區」賦能城市生態建設

龍安集團CEO饒及人

「如何在城市更新過程中完善生態建設?今年8月,浙江省提出了『未來社區』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提供了解決方案。」龍安集團CEO饒及人解釋,第一,「未來社區」重點落實的是中央「房住不炒」的理念;第二,這套方案探索如何滿足群眾追求完美生活的需求,並且把城市中心作為更新點,從多場景出發提升民眾的幸福指數;第三,方案找準投資平衡點,使房地產出售價格相對合理,降低物業服務成本,提升建築的科技含量,使綠色建築變成一項基本需求,而不再是一種奢求。

「我們也很榮幸,與中國鐵建分別在溫州的76萬平方米土地、嘉興的96萬平方米土地上,參與到了這方面的試點工作,將 5G、無人駕駛、無人機配送、嚴格的水電循環等技術都結合了進來。」他補充道,「實際上,『未來社區』板塊已經吸引了很多央企進駐,估計會在明年開始全面推廣,到時候將會業界提供出直觀的答案。」

━━━━

孫祥恕:舊改的首要因素在於「立舊」

北京維拓時代建築設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孫祥恕

「當前的建築市場發生了很大變化,業界在做新建的同時出現了很多舊改需求,並且都是有實力的客戶。這與國際上的發展趨勢慢慢接軌。」北京維拓時代建築設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孫祥恕列舉案例, 三元橋、360總部、京東總部、中關村鼎好科技大廈等都是成功的建築改造案例。

在孫恕祥看來,影響一個項目能否改造成功的各項因素中,「立舊」佔據了70%,也就是說,花費大量精力,對老舊實體中的價值部分儘量保留,同時進行價值提升,這是其設計院的本能。

那麼,如何實現這種價值提升?他認為 ,一方面在於硬體條件的梳理,以提高出售價格為參考,理清哪些要素是「非改造不可」的;另一方面是軟實力的包裝,融入科技元素,主打地標建築,主打綠色生態呈現人文關懷等,構築起建築產品的爆點和賣點。

「可以發現,現在我們對建築設計師的要求越來越全面,尤其是涉及城市更新的主題,不再是「畫一張圖紙」這種偽產品,而是要真正權衡場景。孫祥恕說,五年前,維拓時代就已經實現了內部的生態結構搭建,搭建起V20創新產業聯盟,把朗詩科技等下遊企業締結到一處,希望用設計觸動資源,「以後的競爭可能不限於企業之間的對接,而是團隊和團隊對接,或者說聯盟和聯盟對接,希望以後的建築師能夠用發揮創意思維,整合相關資源。」

━━━━

高志:綠色建築不能與傳統建築割裂

加拿大寶佳國際建築設計集團駐華首席代表高志

「綠色建築的帽子很大,概念很廣,儘管相關的技術和概念已經很前衛,但目前看來,國內能達到10%-20%的比例已經不錯。」 加拿大寶佳國際建築設計集團駐華首席代表高志認為,國內地產行業即將進入存量時代而非增量時代,在這種情況下,行現階段要關注的依舊是基礎建築,做好眼下的事情。

他為此列舉出大量案例,在加拿大、美國、多倫多等國家或地區,更多以改造型建築為主。而在中東國家、巴西的公司及爾蘭,承接改造項目的的公司非常多。從他們身上可以看到,改在一定是基於原有的建築基礎進行改造,而非一種破壞。

「所以,綠色建築尤其不能與傳統建築割裂。在現行階段下,企業需求做的,是把原有建築的優點、缺點、區位等要素分析透徹,搞清楚為什麼要建綠色建築,以及什麼階段、什麼條件下適合建設。」高志說。

━━━━

陳棟梁:建築行業應該讓使用者掌握話語權

朗綠科技總裁陳棟梁

在朗綠科技總裁陳棟梁看來,目前建築行業最大的角色缺失是使用者,使用者作為買房人,卻沒有足夠的話語權。

「在這種情況下,搞綠色建築,更像是理想主義者的堅持。」陳棟梁說,「我們願意把綠色建築當做地產商的本職,其商業價值也是成功的。但最後所有的建築還要回到一個問題——即房子本身是為誰存在的。房子本身是一張表皮,而裡面有用的才是空間。」

這個空間是為誰準備的?是為人準備的。陳棟梁解釋,人作為生物群體的一種,幾百萬年進化下來對於環境需求,包括溫度溼度、空氣品質、氧氣濃度、光學等沒有本質變化。而房屋作為一種人造環境,在建造、改造過程中依然要回歸到這上面來。例如,藉助智慧概念,讓所有的門窗、遮陽、新風、採暖、燈光等要素通通上線,營造一個對人友好的環境。

「所有綠色建築、智慧建築,本質上還是兩個詞,以人為本、因地制宜。」陳棟梁說,「所以做舊改的時候,我們需要更加耐心,願意付出在時間成本、諮詢成本和人工成本。做消費者喜歡的,商業上成功的,對國家來說有用的建築。」

事實上,在陳棟梁看來,建築行業的一大痛點在於周期長、規模分散。在這種情況下,房企想要實現普遍的技術管控、實現裝修無汙染,就一定藉助網際網路工具,把優質的資源集中起來,進行供應商材料的挑選與行業標準的制定。如此可以提高信息轉換率,用更低的成本實現更好品質。

━━━━

盧求:工業化、低能耗是未來建築的兩大趨勢

洲聯集團五合國際總建築師盧求

洲聯集團五合國際總建築師盧求認為,城市開發進入下半場,將以存量建築為主。

他談到,歐洲在很早以前就進入到了以存量為主的開發節奏,在這一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尤其值得國內學習和借鑑。「對於既有建築的改造標準,他們的要求嚴格且細緻,但凡有一定歷史價值的建築都需要保留,從基礎開始,房子都不能拆,外立面不能動,結構體系能保留的都能保留,依靠先進的技術體系進行基礎加固。」盧求補充到,「既有建築改造對於設計行業是一個好的機遇,為客戶和市場創造更多價值,如果能批量化生產,可以做的事情很多。」

他進一步指出了未來建築的兩大趨勢,一是建築超低能耗,目前國際上的發達國家都在不約而同地走這一路線,另外,今年9月,我國關於零能耗建築標準和構造技術解決方案首次以國家標準的形式出現,這在世界上還屬首次。因此,在盧求看來,不論是新建建築和既有建築改造,低能耗都是和行業探索可持續建築的重要議題;與此同時,這還關注到投資方和使用者的切身利益,在金融領域也值得特別關注。

「二是建築工業化,這並不意味著簡單的裝配式建築,而是一套體系和系統。過去二十多年,國內地產行業很少有人來主導這件事,但到了今天,追求品質建築、實現建築工業化,將是行業的關鍵出路。」盧求表示。

━━━━

隋魯波:好建築要引入時間維度

維思平董事、執行主任設計師隋魯波

「據說目前已有90%的房屋成為存量建築,舊改也因此成為一個重要話題。但我不認同簡簡單單地做舊改,對於設計師來說,我們的的思維可能要轉變一下。」 維思平董事、執行主任設計師隋魯波表示。

在他看來,一棟房屋空間將延續數十年,但人們的居住需求不可能不變。在這種情況下,能否給未來預留足夠靈活和前瞻性的考慮,就是設計階段該做的事情。「未來人的需求不會固定在某個地方,大家的選擇不僅僅在於小區品質,還要求要有辦公消費生活圈,要求居家周圍有辦公空間。」 隋魯波補充到,「未來的年輕人群體中,創業人群將非常多。這種情況下,「五分鐘生活圈」內找到就業機會和消費機會,才是真正的生態。」

因此,隋魯波認為,建築設計者要有「四維建築」思維,即在傳統建築的基礎上,考慮時間變化,考慮財務維護成本,打造開放式空間,便於資源共享,賦予空間更多的價值和功能。

━━━━

王晨:建築規劃不能摒棄人文精神

新城控股集團設計研發總監王晨

在新城控股集團設計研發總監王晨看來,傳統的「拆舊建新」時代,正邁向以「舊樓改造、存量性能提升」為核心的城市有機更新階段發展,在這一個過程中,城市發展的新機遇有兩點。

「第一是規劃機遇,人口正面向一線城市、強二線城市遷移,這勢必帶來產業需求的提升,包括工業園區,生活園區,文旅養老都會有需求;第二是文化的需求,城市是人類居住的聚集地,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精神和價值底蘊,現在城市高速發展把人文都摒棄了,後面應該把這些文化進行重塑。」王晨表示,只有回歸城市的精神,和居民形成情感上的呼應,才能讓城市煥發以前的精神活力,進而帶動居民的精神文明回歸,甚至是消費力體現。

基於以上因素,王晨認為未來的建築構造應該滿足三個層面。一是建築規劃層面,做到不複製、有規模,融入當地傳統人文特色,做出自己的獨特情懷;二是客戶層面,為了避免同質化線路的泥沼,房企應該深度分析客戶購物行為後,對傳統業態進行不斷升級,形成動城、兒童城、珠寶城各式創新業態;第三是模式層面,把購物中心與社交、文化、教育、醫療、養老等要素結合,構建出形式新的交互體系。

責任編輯:馬琳 曹冉京

相關焦點

  • 民生人文雲端大師課|「葉嘉瑩講十家詞」人文大咖對談會舉行
    2020年5月23日下午15時,由民生私人銀行、民生書法公益基金會聯袂推出的首期民生人文雲端大師課之「葉嘉瑩講十家詞」人文大咖對談會,通過雲端直播形式舉行。中國民生銀行董事長、北京民生中國書法公益基金會首席專家洪崎先生;中央文史研究館特約研究員唐雙寧(霜凝)先生;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北京民生中國書法公益基金會專家張靜女士;中國民生銀行私人銀行總經理鞠偉宇先生;中國民生銀行私人銀行副總經理、民生中國書法公益基金會秘書長肖麗女士;民生中國書法公益基金會學術主任衣雪峰先生參加了首期人文大咖對談會,近兩個小時的直播裡,圍繞「葉嘉瑩講溫庭筠詞」的主題,嘉賓詩內詩外話人生
  • 中國文化中的理性主義和人文精神
    (原標題:中國文化中的理性主義和人文精神) 在人類的封建時代,非宗教的具有濃厚理性主義和人文精神的儒家文化佔據著統治地位
  • 咖姐課堂 | 在廣東選什麼朝向的房子最好
    作者: 中原大咖我國幅員遼闊氣候覆雜多樣有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雨林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和高原山地氣候專業點講回南天就是每年3月至4月時從中國南海吹來的暖溼氣流與從中國北方南下的冷空氣相遇形成的天氣陰晴不定、非常潮溼期間有小雨或大霧的現象。劃重點南方吹來的暖溼氣流因此回南天時朝南的房子更容易潮溼北向則相對乾爽許多。
  • 選房子的時候,為什麼南北朝向是好的?外行的記住這些就夠了!
    雖然北向和西向的房屋接受日照的時間比較少,但只要有2-3小時接受日照就能除除溼氣,殺菌,調節室內溫度了。廚房由於會產生量大的油煙,靠自然通風難將其在短時間內排出,所以一般會用抽油煙機或是排氣扇向外排氣,廚房最好不要選擇北向。一居室的小戶型,臥室的朝向自然是與房子朝向保侍一致,以南向最好。如果臥室有兩三間的話,這時候就要看主臥的朝向以及多個臥室的朝向,。臥室南向最好,最好不要靠外牆,不要選朝西臥室。
  • 2020屈臣氏HWB年度榜單狂歡盛典來襲 神秘大咖空降揭曉年度好物
    今年的屈臣氏HWB年度榜單會有哪些美妝個護好物上榜?現場又會有什麼驚喜環節?小編今天先帶大家一睹為快!美妝個護"種草"指南又來了!哪些產品好用,大數據說了算——每年屈臣氏HWB年度榜單好物都會基於屈臣氏消費大數據篩選,美妝博主專業推薦,和3大維度科學評選而來。
  • 《中國國家人文地理》叢書講好山東16座城市故事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9日消息,11月8日,記者從自然資源部記者節媒體開放日上了解到,由中國地圖出版集團最新出版的《中國國家人文地理》叢書山東省城市分卷,為16座城市打造了一張張特色鮮明的亮麗城市名片。
  • 夏斌:考察中國經濟真相不能忽視時間和空間維度
    【王毅談習近平歐洲行:國際時鐘進入「中歐關係時間」】   外交部長王毅在談習近平主席出席荷蘭核安全峰會並訪問歐洲四國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歐盟總部時說,此訪是習近平主席作為國家元首首次歐洲之行,行程緊湊,活動密集、內容豐富、成果豐碩。
  • 乾貨:中國未來的建築形勢和方向 開發商們都造嗎?
    但是呢我總說這句話,不知道各位是不是認同:雖然我們建了那麼多的新房子,那麼大的建設量,但是三十年下來,我們沒有形成中國的當代的主流的建築形式和風格,我覺得這是非常大的遺憾,也是我們在座各位青年建築師需要思考的問題。      不管怎麼說,我們過去的建築文化是一脈相承的,形成了中國的風格,我們的木構體系,我們的城郭形式,我們平面的布置等等,都形成了非常鮮明的傳統的建築形式和風格。
  • 從高科技到產品力,碧桂園對「好房子」定義
    得房率高、採光好、空間大、精裝修......這些賣點已經足夠給予本土開發商「降維打擊」,更別提碧桂園對房子細節的精細化處理:大到玄關的分廳、房子的收納和南向滿飄窗,小到沙發旁的插座離地高度要做到300mm,幾乎每一處都經過專業的計算和人性化考慮。(碧桂園健康住宅戶型衛生間設計)就單以衛生間為例,碧桂園健康住宅產品實現了盥洗、如廁和洗浴空間三段式設計。
  • 五大關鍵詞勾勒中國人文景象 以紀錄片呈現《極致中國》
    對此,《極致中國》製作團隊在內容表達與攝製技術上分別作出了大膽創新。 《極致中國》首次採用戶外競技與當地人文相結合的方式,以全新視角為觀眾解讀極致的中國之美。在敘事手段上更摒棄了傳統紀錄片的枯燥敘事,轉而採用新媒體環境下觀眾更喜聞樂見的直給、平等對話的視聽語言,來為觀眾一一揭示。
  • 吳為山:中國人文精神與城市雕塑
    20多年來,他一直以挖掘和精研中國傳統文化為人生命題,致力於中國文化精神在中國雕塑創作中的融滲和表現,創作了500餘件歷史人物雕塑,其作品目前遍布2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永久收藏於中國美術館及歐美重要博物館。 城市文化常常聚焦於城市雕塑。 何以使城市雕塑成為美麗中國的文化坐標?成為實現中國夢偉大徵程中的時代紀錄?
  • 《科學大家》專欄|時間的意義:連接人文與科學的隧道
    而且這種早產必然帶來一個後果,就是人類必須通過世代的養育把他養成人,所以人不是靠DNA而成為人,而是靠養育成為人,這一點註定人就是一種人文的物種,今天人們把人文看成一個花邊的錦上添花的東西,其實是關於人存在一個基本方式的問題。人不是靠DNA而成為人,而是靠養育,或者說不能單靠DNA成為人,把DNA和養育結合在一起,這就是為什麼科學和人文要結合在一起的深層原因吧。
  • 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的融通與共建
    但是,科學技術不僅具有工具價值,也有其他價值,如倫理和道德價值、人道價值等。因此,片面強調科學技術的工具價值,置科學技術的其它價值於不顧,在實踐中往往導致科學技術的誤用和異化。這種意義上的科學精神實際上成了庸俗的功利精神。重塑當代科學精神,需要一種大科學觀,要把科學精神看作人類精神的核心內容之一。
  • 工程活動不能缺失倫理維度
    欄目主持:計紅梅    本期話題:工程問題背後的倫理問題    李伯聰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人文學院教授,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學術工作委員會主任。這是「豆腐渣工程」成為中國熱門詞彙的開始。此外,拖欠農民工工資、工程事故頻發等問題,也在媒體被揭露後仍屢屢發生。有專家認為,這些問題從「直接表現」看,往往被歸為經濟問題、技術問題或管理問題。實際上,所有這些問題的背後都存在著「內在的」倫理問題。    阿馬蒂亞·森是199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
  • 「太湖雲享薈」網絡大咖團梅裡考察調研
    在開街不久的梅裡古鎮,網絡大咖團一行通過實地走訪詳細了解了古鎮的建築風格和業態分布「中國二胡之鄉」的梅村,歷來是國內外二胡演奏家、愛好者的「淘寶」聖地,作為梅村首家以二胡展銷為業務的梅裡古鎮二胡專賣店,則進一步豐富「梅村二胡」營銷方式,擴大「梅村二胡」品牌影響力,在店內,由演奏者表演的一曲《二泉映月》深深吸引了網絡大咖們的目光;依水而生的二胡廣場,大屏循環播放著梅裡古鎮宣傳片,腳下巨大的二胡造型圖案,引得網絡大咖們紛紛駐足觀看;在梅花書畫藝術館,一幅幅精美的藏品,讓網絡大咖團一行近距離領略了書畫藝術的魅力
  • 科技創新的人文精神要義
    人文精神把人本身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作為認識和實踐的最高準則,直接關注人的發展目的與意義,表現為對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嚴、價值的理解、維護和追求,是一種普遍的人類自我關懷。以人為本是人文精神的首要內涵。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對於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這一馬克思關於人類社會發展的最高價值理想,科技創新是手段路徑,人文精神是目標願景。
  • 大咖說|用星巴克杯盛瑞幸咖啡,到底好不好喝?
    編者按:「大咖說」是一個「搜集商業世界裡聲音」的新欄目,它更像是36氪的觀點廣場,匯集各行各業人士的觀點和洞察。在紛亂的熱點中,釐清脈絡;趨勢微末時,發現機會。歡迎在評論區進行討論交流,我們期待您的灼見。過去的兩周,商業世界裡的新鮮事,又激發了哪些視角和觀點?瑞幸衝了中概股,消費者和投資人怎麼看?
  • 遇見大咖|「中國工業設計之父」柳冠中來渝談設計:生活美學不僅是...
    大咖檔案:柳冠中,生於1943年。2018年入選清華大學首批文科資深教授、清華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1977年,毛主席紀念堂燈具的主要設計者,1984年,留學回國籌建了國內第一個工業設計系,被譽為「中國工業設計之父」,入選「世界工業設計協會聯合會」評出的「世界設計名人」。
  • 什麼是建築的「場所和精神」?
    01楔子作為一個建築從業人員,我一直以來都想寫一些「脫離物質」層面的東西。不再單純糾結建築空間「美不美,好不好用」,而是關乎「自我」和「精神」的需求。乘著過年期間有時間,我又反覆思考了下,發現還是沒有能力將「思想」層面的東西表達清楚。我想闡述「場所」和「場所精神」。這方面有不少著作,但是太學術的表達不利於理解,也會產生大量的理解偏差。我想用案例來闡述我理解的「場所精神」,可能更通俗一些吧。
  • 給初次買房的你,選好房就看這5個維度
    今天,九居所從5大緯度,來聊聊一套房子的硬實力。1. 地段香港富豪李嘉誠曾說過:決定房地產價值的因素,第一是地段,第二是地段,第三還是地段。此話一直被房地產行業奉為金科玉律,地段也是購房者最為關注的選房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