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斌:考察中國經濟真相不能忽視時間和空間維度

2020-11-22 光明思想理論網

  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王毅談習近平歐洲行、讀懂中國經濟真相、人類文明發展的拐點、銀行業再造、人口流動的制度性障礙等話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王毅談習近平歐洲行:國際時鐘進入「中歐關係時間」】

  外交部長王毅在談習近平主席出席荷蘭核安全峰會並訪問歐洲四國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歐盟總部時說,此訪是習近平主席作為國家元首首次歐洲之行,行程緊湊,活動密集、內容豐富、成果豐碩。習近平主席出席了84場活動,雙多邊結合,大小國兼顧,政經文互動,既有國事活動,也有親民交流;既頂層設計規劃,又推動具體項目;既有精彩理念宣示,也有細微感人話語。所到之處,習近平主席均受到高規格禮遇和真誠友好歡迎。習近平主席同四國和歐盟領導人多次、長時間深入交談,同往訪國各界廣泛接觸,敘友誼、話交流、談合作。國際輿論持續大量報導,歐洲掀起「中國熱」,國際時鐘進入「中歐關係時間」。

  摘編自新華網

  【夏斌:考察中國經濟真相不能忽視時間和空間維度】

  國務院參事夏斌撰文指出,考察中國經濟的真相,絕對不能忽視三個維度:一是時間維度。要看清中國當前各類經濟活動的真相,有些活動或問題還真需要放在更長的時間跨度內才能看清楚真相,在短期內是不易看清其本來面目的;二是空間維度。即要看清中國經濟的真相,必須把有些經濟活動放在全球經濟範圍內考慮;三是自系統維度。從一定意義上說也是空間維度,即必須把國民經濟中特定的經濟活動、事件放在一個正處於轉軌的大國自系統範圍內予以觀察。

  要讀懂中國經濟真相,需要「三維觀」。而要確立「三維觀」,又需要一定的經濟學和經濟史的功底。此功底如已故諾貝爾獎得主科斯所說,又絕不是簡單的「黑板經濟學」知識,而是「黑板知識」、一國國情、特定國際環境、經濟史知識以及一定的經濟價值觀的融合。

  摘編自《上海證券報》

  【公茂虹:人類文明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個拐點】

  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公茂虹撰文指出,人類文明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個拐點。當下以西方文明為主導的世界體系已不像從前那樣得到世界的堅信,以往的世界體系到了不得不做出改變的時候。率先開始變化並作出調整的是西方發達國家。目前,由八國集團(G8)組成的「富國俱樂部」轉變為由20國集團(G20)組成的國際經濟合作論壇,就是一個明證。這是西方發達國家適應人類新的文明發展潮流做出的選擇,表明發達國家傾向於與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攜手創造人類新的文明。無論出於何種目的,中華文明的復興所產生的推動人類文明發展的強勁力量已顯而易見。事實說明,在當今世界,古希臘、古羅馬文明復興產生的強大動力與古老的中華文明復興產生的巨大力量所形成的合力,正在成為引領人類文明加速發展的強大動力。

  從人類文明發展的趨勢看,隨著中華文明現代轉型和中華民族復興進程的加快,中華文明對人類文明發展的引領作用將更加凸顯。中華文明的現代復興對人類文明發展的影響還剛剛開始,還遠沒有展現出來。

  摘編自《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責任編輯:蔣正翔]

2

1

相關焦點

  • 時間和空間存在緊密的關聯,時間是第四個維度
    為什麼時間似乎只能向前流動的,它真的只有這一種流動方向嗎?又有人說時間是時空的一部分,那為什麼它和空間的差別這麼大呢?在這些疑惑裡面我們可以挑出一個重要的疑惑——時間,它是第4個維度嗎?實際上現代物理學認為空間和時間是非常相似的,很多情況下可以把時間看作一個可以移動的維度,藉助簡化的宇宙模型進行思考,我們熟悉的空間是三維的,但我們要把它簡化成一維的,也就是說在空間裡只能沿著一個方向運動,想像你和那位愛做惡作劇的朋友,怎樣在這個一維空間裡生活。
  • 從時間維度垂直於三維空間到多維空間
    很多人都在認為我們的世界是三維空間的,並且對於時間維度還有很多人認為不是一個與三維那樣的維度。我們先來說是時間,時間是有很多點的,不同時刻能組成時間線這是我們能認識到的吧。比如11:00,1:00,12:00等時間點都能組成一條時間線。
  • 我們認識和生存的空間維度
    現在大家對空間維度有種錯誤的認識,即我們生活在三維空間,三維空間具有長.寬.高三個維度,四維度空間是增加了時間軸,時間是相對的,我們進入到四維空間就能回到過去或末來。這種認識為什麼是錯誤的,讓我們看一下人類生存維度是如何劃分的就請楚了。
  • 空間只有三維,時間不是維度
    愛因斯坦認為宇宙是由空間和時間組成的,空間不能沒有時間獨立存在,沒有時間就沒有空間,空間和時間是關聯的,所以空間加上時間我們的世界其實是四維時空。愛因斯坦的四維時空理論讓很多民眾認為空間就是四維的,而且因為空間會扭曲,所以還有更高的維度,四維五維甚至十一維。愛因斯坦認為引力其實是空間的彎曲,因為空間彎曲所以光線經過大質量天體運動軌跡彎曲了,去年探測到的引力波更是讓很多相信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民眾認為空間是可以扭曲的。
  • 維度奧秘在更高空間是沒有時間概念的
    我們都知道,零維就是空間上的一個點,一維是能測量長度的一根線,而二維即是一個平面,可以測量物體的長度和寬度。我們所生活的這個空間,便是三維空間,是立體的,理論上來說,將二維空間彎曲,就會得到三維空間,平面上距離很遠的兩個點,通過彎曲可以輕而易舉的重合,這也是著名的蟲洞理論。
  • 聚焦空間維度「釋放」敘事學潛能
    在以往的敘事學研究中,關於敘事與時間的相互關係探討比較充分,敘事與空間的問題被有意無意地忽視了。近段時間以來,「空間敘事學」作為一門新興學科開始受到關注。究竟空間與敘事活動有何內在關聯?哪些學科為其開啟了研究靈感?它又為哪些學科提供了研究新思路?還有哪些有待進一步探討之處?近日,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學者。
  • 維度、時間、空間及各種普朗克參數關聯推論
    ,而到了七維就是一沙一世界,那麼宇宙的維度僅此而已嗎,筆者還有另外相關聯的推論:       一、維度無限疊加-時間空間級別推論:       根據標題顧名思義,就是維度可以無限制的升高;筆者推論如下:從一維到六維和之前沒有區別,六維向以上就有不同的概念,即如果在某個時間點(8:00)某個地方發生了涉及到六個維度的事物
  • 十一維度的世界是什麼樣的?時間和空間在這裡或許只是物質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三維空間是一個怎麼樣的概念,對三維也有一定的認識,但是,對於多維空間,很多人都覺得很陌生,而且「高大上」。多維空間指的是三維空間以上的四維空間,五維甚至是更高維度的空間。多維空間其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高大上」,因為關於多維空間是有一定的理論基礎的,在這樣理論基礎上,可以更好地方便我們去理解與認識各個維度空間。三維空間,我們可以以一個正方體的長、寬、高來理解三維,長、寬、高就是三維空間的三個維,三維空間,我們可以很好的理解,那麼對於比較高維度的十一維空間呢,你們又了解多少呢?
  • 工程活動不能缺失倫理維度
    可是,許多人常常忽視了工程的倫理維度,造成工程活動中的倫理缺位。另一方面,倫理學界的一些人也常常忘記工程活動也是倫理學研究的對象,造成倫理學領域中對工程的遺忘。    工程活動是許多要素的集成性活動。雖然工程活動的第一本性不是倫理活動,但任何工程活動中都必然蘊涵著一定的倫理目標、倫理關係和倫理問題。世界上不可能存在與倫理無關的工程。
  • 《星際穿越》:我該如何讀懂你,超越時間維度空間的愛與偉大!
    愛是一種神秘的力量,驅使著世間萬物,甚至超越時間與維度。而我渺小到未曾體驗過愛的真諦。我所付出的愛只是單純的建立在道德與人性的本能上回報於對我無私奉獻的人。「愛,是一種力量,可以讓我們超越時空維度來感知它的存在。」就像馬特.達蒙飾演的Mann說的一樣,人類和機器人不一樣,人在瀕臨死亡的瞬間會激發潛在的本能力量,為人父母臨死前看到最後的畫面會是孩子的臉,這份潛意識會是你爆發出難以想像的力量。
  • 如果維度論成立,鬼神就是更高維度空間中的生物?
    筆者:三體-小遙在電影《星際穿越》中,就有關於多維空間的情節,向人們呈現出另一種狀態的宇宙。然而對整個人類文明來說,多維空間仍然十分神秘,我們暫時無法肯定維度論的正確性。有說法認為,如果維度論能夠成立,多維空間也許存在智慧生命體,人類可以感知到他們的存在,卻無法真正看到他們。這與人們理解的鬼神有一定的相似之處,或許二者就存在巧妙的聯繫。這聽起來十分不可思議,畢竟鬼神之說帶有大量迷信色彩,是人們在科技尚未發達之前進行的猜測。
  • 從六個維度透析2017年中國經濟發展趨勢
    概要:影響經濟的因素眾多,若只從一、兩個因素去分析和預測經濟走勢,往往會有失偏頗,本文分別從外部環境、人口、投資、貨幣、收入和政策這六個維度對中國經濟進行分析,雖然也未必全面,但力求更客觀。在這六個維度中,人口、投資、貨幣和收入這四個維度存在很強的因果關係,它們作為影響經濟的中長期因素,對當期經濟走勢不會產生顯著影響;而外部環境和政策這兩個維度分別是外生和內生變量,作為短期因素對當期經濟走勢影響較大。  中國經濟的長期趨勢,更多取決於中長期因素,這也是本文認為中國經濟增速將繼續下臺階的原因所在。
  • 宇宙中的11個維度空間,把7個維度隱藏起來,人類將變成什麼樣
    三維之上還有更高維度的存在,就拿四維空間來說,那就是在三維的長寬高之上,再加一個時間,其實這樣的說法也是存在著爭議的,因為這是沒辦法證明事實的,還只是猜測而已。英國的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就曾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四維空間還是存在著不能解釋的問題。美國關於高維度空間的雜誌上也刊登過一種理論,說是宇宙不止是四維,而是十維,這就很好的解釋了四維空間沒法解決的現象。
  • 夏斌:「中國奇蹟」——一個經濟學人對理論創新的思考
    對「中國奇蹟」的總結重點落腳在「中國經驗」的總結,歸結為5條:充分利用了世界經濟;維護了宏觀經濟穩定;保持了高儲蓄率和高投資率;通過市場來配置資源;擁有負責、可信和有能力的政府。 書中明確指出,「中國奇蹟」的經驗,與二戰後25年或更長時間內維持GDP年均增長7%以及甚至超過7%持續增長的、分布在亞、非、拉各洲的其他幾個國家或地區,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 紀錄片 | 《難以忽視的真相》
    氣候變化歷時長且緩慢,很難在人類可感知的時間框架中被察覺。為了更形象直觀地表現氣候的變遷。強大的情感訴求激發了人們內心深刻的生態記憶和生態情感,引起共鳴,鼓勵參與,從而將環保主義合法化作為一項首要的倫理責任。《難以忽視的真相》上映屆滿10年之際,2017年1月,《難以忽視的真相2》在聖丹斯首映。《難以忽視的真相2》海報續作上映初始便引起人們的極大關注,並再一次成為話題的焦點。
  • 維度空間的奧秘
    宇宙其實是由物質和維度決定的,而空間又分為不同的維度,一維空間就如同我們所說的點;二維空間是面,比如一些小動物所識所感僅限於二維:而三維空間就是我們人類目前所能感知到的世界。科學家們一直在找尋三維以上的四維、五維甚至於多維的世界究竟如何呢?
  • 靈遁者:突破思維局限去思考時間和維度
    我在科普書籍《變化》中這樣寫道:在我看來,宇宙最根本的東西是空間,其次是物質、再次是時間。時間是一個因變量。而空間和物質互為因變量或者自變量。可是為什麼將空間視為宇宙第一位的東西。主要原因有兩,第一是無論是物質,還是時間,都必須在空間中進行。二是從邏輯上說,我們可以想像沒有物質的空間,但我們不能想像無空間的物質存在。
  • 中國好房子|這些大咖說「好建築不能摒棄時間維度和人文精神」
    來源:中國房地產報中房報見習記者 秦佳麗 | 北京報導伴隨城市開發進入下半場,建築步入存量時代,「好房子」的標準擁有了更多維度。在這一過程中,綠色建築、智慧建築、低耗能建築等概念紛紛湧現,試圖探索建築產品的升級與回歸。基於這一背景下,「好房子」的標準究竟是什麼?通過老舊建築的更新改造,房地產行業能夠挖掘出哪些機遇?
  • 時間和空間的起源是什麼?
    (9)無道進化的萌芽—空間和時間  時間和空間的起源,是無道第一件要做的事。否則,更談不上物質了。  我們已經知道無道成為有道,是可以通過選取一個恰當的邊界來實現的,這個第一層的恰當的邊界就是時間和空間。
  • 地理空間:城市化不可忽視的因素
    《空間的力量:地理、政治與城市發展》,陸銘著,格致出版社出版  如果說有一個因素在經濟發展政策中被嚴重忽視了,我會說,這個因素就是「空間」(地理因素理解空間的力量直接關係到城市化和區域經濟發展的戰略。我在專著《空間的力量:地理、政治與城市發展》講到,今天的政策決策者和社會公眾一定要認識到經濟發展和地理之間的關係。  地理有多重要:以蘇南為例  如果發起一場有關如何促進欠發達地區增長,實現區域間平衡發展的投票,我猜99%的人都會贊成向欠發達地區轉移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