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容器簡稱電容,是一種儲能元件,有時也稱無功器件,它是由兩個相互靠近的金屬電極,中間夾一層絕緣介質構成的。在電容器的兩個電極加上電壓時,電容器就能儲存電能。電容不僅應用於電力系統中,進行改變系統的無功損耗,而且在電子電路中使用量也非常大,僅次於電阻,是電子電路中非常重要的元器件之一,在電子電路中,電容器的作用將不同於在電力系統中的作用。作為重要的元器件,必須了解該元件在電子電路中的主要作用,才能分析各種電子電路的原理。
電容器分有極性電容和無極性電容,它的外形比較特殊,如果對電容特別了解,可從外觀上就能看出這個電容在電路中的主要作用,(例如大容量的電解電容)我們一看就知道它的作用,這樣有助於對電路的快速準確的分析。下面是電容器在常見電子電路中的主要作用,與各位電子愛好者一起分享學習。
圖一
按下開關S,電路中的電流從電源的正極流出,經限流電阻,將正電荷加到電容的上端,負電荷加到電容的下端,剛一接通迴路中電流最大,隨著充電電壓的增加,電流減小,當充電電壓達到電源電壓時,迴路中的電流為0.請看圖2
圖二
當把電源的極性調換一下,上端為負,下端為正時,結果與上正下負一樣,只是電容兩極板上所得到的電荷變為下正上負。
通過對上面電路的分析,剛開始對電容充電時電流最大,電容兩端電壓達到電源電壓時,迴路電流為0,表明電路中此時沒有電流流過,就如電路出現開路一樣,此時電阻是不會開路的,電路中只有電容了,電容不能讓直流電流流過,這就是隔直特性。如果將圖1中的直流電源E改為交流電Us.Us為正弦交流電。
圖三
當Us上正下負時,電容C上端儲存正電荷,下端儲存負電荷,當Us下正上負時,電容C下端儲存正電荷,上端儲存負電荷,交流電源在正負變化時,儲存在電容上的電荷也在不停的複合,電路中就有與電源同頻率的電流流過,這就是電容通交流特性。
電容兩端電壓不能突變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特性,分析電路時經常用到。因為電容器兩端電壓大小與電容器內部的電荷量成正比關係,在電容器內部沒有電荷時電容兩端電壓為0,當電容內部電荷沒有發生改變時電容器兩端電壓不變(保持原來的電壓大小),例如圖1中,開關S未合上時,電容器C中沒有電荷,C兩端電壓為0,當開關S 接通瞬間,對C 進行充電要有一個過程,不是一通電C中就有電荷,所以S合上瞬間C中無電荷兩端電壓仍然為0,因此在開關合上前後電容兩端電壓沒有發生突變,C兩端電壓仍然為0.這是充電情況。當電容放電的瞬間,電容兩端的電壓也是一樣不能發生突變,只有當電容內部的電荷發生改變時,電容兩端電壓才發生改變,剛開始放電時,電容內部的電荷不能立即釋放,所以電容兩端電壓不能發生突變。
將220V交流電壓降為較低的電壓供後級電路使用
圖四
圖4就是一個典型的電容降壓電路,R是洩放電阻,電路中降壓電容容量的大小決定了降壓電路中的電流大小,可以根據負載電流的需要來選擇電容的容量大小,洩放電阻是洩放電容兩端的電壓,使電路更安全。
電容濾波電路有低頻濾波和高頻濾波之分,如圖4中,通過二極體橋式整流後有C1、C2兩個電容,C1為電解電容,容量較大,對電源進行濾波,使輸出電壓更加平滑,C2為高頻濾波電容,濾除電路中的高頻信號,這種電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最常見。
電源電路中的電容保護電路經常出現在開關電路中,保護整流二極體
圖五
這一電路的原理是電源開關接通時,由於電容C1內部原先沒有電荷,C1兩端電壓為0V,相當於短路,這樣開機瞬間大電流不會通過二極體,而是通過電容C1對C2進行充電,從而達到保護二極體的目的。
圖六
開關電源進線處常設置交流抗幹擾電路,此電路中的CX1、CX2電容的作用是濾除零火線之間的差模信號,CY1、CY2電容是濾除零火線之間的共模信號,避免本機產生的高頻幹擾信號通過電網影響其他設備。
圖七
通常三極體發射極迴路都要串聯一隻電阻,當這隻電阻上並聯一隻電容,就構成發射極旁路電容,R1為發射極電阻,只流過直流電流(直流負反饋電阻),使電路更加穩定,交流信號電流由C1旁路到地不參與反饋,這一電路在音頻電路中使用較多。
耦合電容就是用於耦合作用的電容,就是將前級的信號無損耗加到後級電路中,同時去掉不需要的信號。例如圖7中的C2,VT1三極體放大的信號,經C2耦合後送到VT2三極體繼續進行放大,C2就是耦合電容。從圖中可以看出,兩三極體有獨立的直流偏置電路,只有交流信號加到後級電路。
圖八
通常三極體發射極迴路都要串聯一隻電阻,當這隻電阻上並聯一隻電容,就構成發射極旁路電容,R1為發射極電阻,只流過直流電流(直流負反饋電阻),使電路更加穩定,交流信號電流由C1旁路到地不參與反饋,這一電路在音頻電路中使用較多。
圖九
C1並聯在電阻R1兩端的作用是使三極體VT1加速導通或者加速截止,當Ui輸入為PWM高電平信號時,C1能使三極體快速導通、當Ui跳變為低電平時使三極體快速截止。這在自激式開關電源中經常用到,所以C1稱為加速電容。
如果您認為文章寫得好,請您幫忙關注電工技術公眾號並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讓更多的朋友一起學習電工知識!
電工技術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