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稱科莫多巨蜥為「陸上鱷魚",它們因碩大的體形和狂暴的天性而被稱為神話中的龍。
科莫多巨蜥的真實力量到底如何?它依靠的是什麼?
在現存的蜥蜴類中,體型最大的就是科莫多巨蜥了,它們體長可達3米,重約達135千克,壽命有100年之長。他們生活在印度尼西亞的科莫多島和鄰近的幾個島嶼上。目前科莫多巨蜥也正面臨著瀕臨滅絕的危險,如今已被列入世界瀕臨滅絕物種保護範圍內。
科莫多巨蜥是忠實的肉食主義者,它們位於所處地區食物鏈的頂端,可謂是小型動物們最害怕的天敵了,是當地最冷血的殺手。雖然它們不會吐出火焰,但是它們依舊被人稱作科莫多龍。
科莫多巨蜥的生活習慣,使得它看起來十分醜陋骯髒,而且在它的唾液中含有許多的細菌。不過,根據後來科學家對科莫多巨蜥的研究發現,它不僅在唾液中含有大量的細菌,而且其下顎發達的腺體還能夠分泌出一種致命的毒液,這才是科莫多巨蜥巨大殺傷力的秘密所在。
毒液才是巨蜥的殺手鐧研究小組為了研究科莫多巨蜥的毒液,對新加坡動物園一隻高齡科莫多巨蜥的毒腺體進行了摘除,通過分析,研究小組發現這種液體中含有很多種劇毒成分,其中還包括大量的能使血管擴張、導致血液無法凝固的成分。
科學實驗證明,當把這些毒液注射進哺乳動物體內後,這些成分會使血壓迅速下降,誘發昏迷。
可見,一些小獵物一旦被巨蜥咬中,殺死它的不是巨蜥唾液裡的細菌,而是巨蜥下顎腺體分泌的毒液。
科莫多巨蜥一般都生活在巖石或樹根部的洞中,它們喜歡安靜的生活環境,在早晨的時候會鑽出洞來覓食。科莫多巨蜥有超強的嗅覺,它們能聞到7000米之內的腐肉氣味。
當快要臨近獵物的時候,巨蜥就會迅速地撲上去,先以強大的爆發力把獵物打倒在地,或張開大嘴咬斷獵物的後腿,此時,獵物將無法移動,巨蜥再用利齒撕開獵物的喉部或腹部。
科莫多巨蜥的牙齒間殘留著大量食物潰爛後滋生的細菌,這使它的口水變成了濃稠的細菌湯。一且與獵物接觸,就會使其感染細菌。
但真正能讓獵物喪命的是它下顎前的一根毒腺管,從這裡分泌出的毒汁一旦進入獵物體內,就能使其血液迅速凝固,立刻昏迷。趁動物還在昏迷中,科莫多巨蜥憑藉著鋒利的鋸齒和強有力的腳爪將獵物撕成了兩半。
科莫多巨蜥一次可以吃下體重80%的食物?
一位研究人員曾親眼看見一隻50千克左右的的科莫多巨蜥,捉住了一頭31千克重的野豬,但它僅用了十幾分鐘就吃完了這頭野豬!
原來,巨蜥的胃就像個可以伸縮的皮囊,很容易擴張。成年巨蜥一餐 就能吃下相當於自己體重80%的食物,然後再慢慢地進行消化,所以,科莫多巨蜥在餐前餐後體重相差很大。科莫多巨蜥進食的方法屬於狼吞虎咽型,基本不懂節制,有時吃得太多,以至於不得不歇上六七天來消化食物。
但不可思議的是,直到20世紀初,巨大的科莫多巨蜥一直不為人知。它被當地人稱為「陸上鱷魚",早期的目擊報導可能被當作迷信或僅僅被當作鱷魚而受到冷遇。
1911年, 一個荷蘭飛行員在飛機出事後,遊泳上岸到科莫多島海灘之後聲稱看到了它們,隨後的調查證明了它們的存在。第一個科學的描述來自於1912年爪哇島植物園主任歐文斯上校。不久,政府下令關閉了該地區,以防止更多的巨蜥被送進動物園。
科莫多巨蜥只在科莫多島和鄰近的林卡島、帕達島及西弗洛勒斯島有發現。一些巨蜥可能只是過客,因為它們的遊泳水平很高,可以遊到別的島嶼上去尋找食物。
棲息區域總佔地面積大約1 000平方千米,氣候一般較熱, 平均日間溫度27 C或更高。在短暫的梅雨季節,科莫多巨蜥會在大雨形成的水池中打滾。其他季節相對乾燥,在熱天或夜晚,它們會鑽進地洞。
科莫多巨蜥在棲息地是頂層食肉動物,成年巨蜥不會放過任何獵物,包括鹿、豬和山羊,據說有時候甚至會對人類下手。
「怪獸」的前世今生
科莫多巨蜥是恐龍時代的倖存者。它尾巴長四肢短,身上布滿了青褐色鱗片,乍一看很像一隻鱷魚。但是,它那一伸一縮的粉紅色的分叉長舌洩露了它蜥蜴的身份。
數百年前,居住在科莫多島上的阿塔莫多人認為,女神奧姆普·納加和當地的一位平民生下的一對雙胞胎兄弟,一個是阿塔莫多的祖先,另一個就是科莫多巨蜥。
阿塔莫多人堅信自己的命運與巨蜥息息相關,一旦它們受到傷害,同樣的噩運也會降臨在自己頭上。長期以來,人們將科莫多島視為禁地。島上與世隔絕的狀態,令科莫多巨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繁榮興盛,並成為統治這裡的唯一的爬行動物。
這些「霸主」本可以在此逍遙自在地生活,但後來人類進入了這片區域,大量捕殺野生動物,導致巨蜥的食物來源越來越少。目前,科莫多巨蜥家族中只有幾千個個成員,屬於世界上最寶貴的動物之一。
科莫多巨蜥的繁衍生息
科莫多巨蜥屬於頂級食肉動物,沒有任何動物能挑戰它的統治地位,當然,它的同類除外。平時,科莫多巨蜥過著獨居的生活。每年7月,雄性巨蜥會到4000米以外的地方去尋找「戀人」。這段期間,兩隻雄性巨蜥之間常常會展開野蠻的爭鬥。
它們靠兩隻後腿讓身體直立,然後用兩隻手一般的前爪不停抓打對方,巨大的利爪和那60顆鋸齒形牙齒能給彼此造成致命的傷害。最後,獲勝的那一方會和雌性巨蜥結成一對。
一個月後,「夫妻倆」就將迎來二十多個新生命。雌性巨蜥會將剛產下的卵寶寶儲存在沙窩裡,靠太陽的溫度自然孵化, 4~5個月之後,小巨蜥出殼,它們將在這個島嶼上生活80~ 100年。
被保護的科莫多巨蜥
印尼政府視科莫多巨蜥為民族象徵,並將它們保護起來。狩獵被嚴格禁止,商業貿易受《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嚴格管制。遊客上島數量被嚴格限制,以避免過多的打擾。在帕達島和裡加島自然保護區,遊客被全面禁止出入。儘管如此,科莫多巨蜥仍被走私。
在1998年,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署在一次調查中逮捕了一名馬來西亞人,並沒收多條科莫多巨蜥。
科莫多巨蜥受到的主要威脅來自於棲息地的破壞和本地居民對獵物的偷獵。帕達島和裡加島是無人島,所以這些不是問題。但是,在科莫多島,天然火災會破壞那些巨蜥賴以生存的動植物。有報導稱世界各地的許多標本來自餓死的巨蜥。
1992 年美國華盛頓國家動物園開始了第一次人工圈養試驗。當時26枚蛋中有13枚成功孵化,之後在1993年辛辛那提動物園又孵出兩條幼蜥。
動物園內的科莫多巨蜥被「倉儲」著,需要時再重引入野外。然而,除非野生和人工繁殖巨蜥的基因組成得到充分研究,基因差異被充分認識,否則將不會有新的個體重引入野外。
話題:你認為什麼生物能夠在一對一的情況下幹掉科莫多巨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