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年裡地球磁場減弱近10% 衰減加速或波及通信系統

2020-11-22 觀察者網

據參考消息7月10日報導,歐洲航天局「蜂群」系列衛星收集到的數據顯示,過去6個月來,地球磁場一直在衰減。地球磁場能保護地球免受大量致命的太陽輻射。科學家已經知道地磁北極在移動。每隔幾十萬年,磁極就會發生一次調轉,所以屆時指南針的磁針北極會指向南極。雖然磁場強度改變是正常磁極調轉周期的一部分,「蜂群」衛星收集的數據卻顯示,現在地球磁場開始以更快速度衰減。

以前,研究人員估計地球磁場強度每個世紀衰減大約5%,但新數據顯示,實際上目前地球磁場強度每10年就衰減5%,是過去估計速度的10倍。過去人們預計磁極全面調轉會在大約2000年後出現,但新數據表明,全面調轉的出現可能要早得多。

《科技日報》7月3日則報導,被稱為「地球保護膜」的地球磁場在150年中減弱了近10%,甚至在一些地方出現了「漏洞」,這些變化預示著什麼,地磁會不會發生逆轉……

尚無證據表明,地球磁場減弱會給地球帶來末日。過去發生磁極調轉時並未出現大規模的生物滅絕或輻射破壞。研究人員認為,電網和通信系統最可能面臨危險。也有科學家認為,地磁場減弱也是全球變暖的原因之一:地磁場減弱導致更多太陽能量進入地球。

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第三屆「蜂群」科學會議上,歐洲航天局報告,由3顆衛星組成的「蜂群」衛星群產生的第一組高解析度結果顯示,地球磁場正變得越來越弱,但變弱水平很低。「蜂群」衛星上的地磁儀顯示,最衰弱的磁場區域大量出現在西半球上空,而南印度洋等地區上空的磁場卻加強了。

由3顆衛星組成的「蜂群」衛星群產生的第一組高解析度結果顯示,地球磁場正變得越來越弱,但變弱水平很低。

蜂群衛星群2013年11月發射升空,為科學家了解地球磁場的複雜運作提供了空前的信息。這些數據將幫助科學家更好地了解地球磁場是如何運作的、太陽活動對它產生怎樣的影響以及大片地球磁場正在變弱的原因。

在接下來幾個月內,科學家會分析這些數據,根據地幔、地殼、海洋、電離層和磁氣圈等來源了解磁場作用。這會為科學家了解從發生在地球深處的事件到太陽活動引發的太空天氣等許多自然過程提供新線索。

巨大的「氣泡」

地球表面的保護膜

地球的磁場向太空綿延約58000千米。導電的地核就好比是一個巨大的電磁鐵,地球磁場就是它在旋轉過程中產生的。由於地核的體積極大,溫度和壓力又相對較高,使地層的導電率極高,使得電流就如同存在於沒有電阻的線圈中,可以永不消失地在其中流動,這使地球形成了一個磁場強度較穩定的南北磁極。

地球的磁場向太空綿延約58000千米。

但是,電子的分布位置並不是固定不變的,並會因許多的因素影響下會發生變化,再加上太陽和月亮的引力作用,地核的自轉與地殼和地幔並不同步,這會產生一強大的交變電磁場,地球磁場的南北磁極因而發生一種低速運動,這種運動的積累將造成地球的南北磁極逆轉。

磁場形成了一個淚珠形狀的氣泡保護在地球表面,從而對地球上的生物形成保護膜,保護人類免遭連續轟擊地球的宇宙射線和帶電粒子的傷害。

如果地球磁場發生變化,同時受到傷害的還有圍繞地球旋轉的成千上萬顆衛星和其他航空器,失去地球磁場的保護,它們將赤裸裸地受到外太空高能量輻射的侵害,從而變得非常脆弱。

變化!

150年裡,地球磁場減弱了近10%

通過蜂群衛星過去6個月獲得的測量結果證實地球磁場變弱的總趨勢,同時顯示西半球磁場減弱最為明顯。

在印度洋南部等一些地區,磁場從1月以來持續增強,但地球磁場的總趨勢是在變弱。此外,最新測量值還確認磁場向北朝西伯利亞方向運動的事實。這些變化以源自地核的磁場信號為基礎。有數據顯示,在過去的150年裡,地球的磁場已經減弱了近10%。

另外通過對1980年到2000年的地球磁場研究發現,地球磁場存在很大的地理差異:在亞洲、太平洋地區磁場變化較小,非洲、歐洲和大西洋的變化非常大,變化最大的地區是非洲南端,在這個地區的磁場極性與正常的極性剛好相反。

地球磁場能保護地球免受大量致命的太陽輻射。

 

大西洋南部磁場特別虛弱

在歐洲航天局的觀測中,大西洋南部磁場顯得特別虛弱,這裡被稱為南大西洋磁場異常區。早在6年前,就有研究指出這一地區的磁場僅為一般磁場的三分之一,這意味著地球的磁場保護在該地區已經出現了凹陷。而南大西洋上空的衛星暴露在強輻射中時,地球磁場的這種異常就會給它們造成一些小故障或「小難題」。

對於南大西洋的磁場異常,科學家分析,南大西洋和北冰洋下方的液體金屬地核可能出現了巨型渦流,從而影響了其上空的磁場。由於巨型渦流的力量足以逆轉其他渦流的方向,因此極有可能令地磁場南北極就此開始大逆轉。

與氣候變暖或有關聯

2011年,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楊學祥教授等人發表的科研論文稱,地磁減弱的原因在於兩極冰蓋融化導致地殼和地幔轉動慣量減少自轉加快,由此引發核幔差異旋轉在數值和方向上的改變。在磁場減弱和磁極反向過程中,太陽輻射的增強和核幔熱能的釋放與災害有一一對應關係。

地球歷史表明,強地磁場對應地球的寒冷氣候,如第四紀冰期;弱地磁場對應高溫氣候,如中生代的溫暖期。地磁場減弱也是全球變暖的原因之一:地磁場減弱導致更多太陽能量進入地球。

2013年,來自日本的一項研究也印證了這個觀點。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的研究小組發現,冰蓋大小出現變化後,地球自轉速度就會受到影響。為了調查地球自轉速度變化與地球磁場變化的關係,研究小組利用計算機模型推算發現,地球磁場強度會隨地球自轉速度的變化而變化。即使自轉速度只有2%的變化,磁場強度的變化會達到20%至30%。

這一研究成果顯示,地球磁場會受到氣候變化的長期影響。研究人員認為,由於全球氣候在變暖,冰蓋正在不斷減少,雖然規模還相當小,但是地球的自轉速度和磁場強度有可能相應出現變化。

逆轉?

地球磁性曾在78萬年以前逆轉

在地質勘測中,研究火山巖和沉積物中的金屬粒子,能夠了解的遠古時代的地球磁場,許多國家已經從這類研究中查到了地磁逆轉的證據。研究發現,磁場在最近600萬年間發生了三次翻轉,而這三次的間隔時間不等。

有研究顯示,最近一次引起磁場巨大變化的是在78萬年以前磁性逆轉過程中產生的。當南北磁性倒轉後,確立新的磁極需要一段時間,而磁性也將經過很長的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因此地球的磁場就會相應地減弱。

地磁減弱預示下一次逆轉即將發生?

地磁逆轉是在很長的時間尺度上發生的,發生逆轉前,磁力會急劇減弱,甚至出現零磁場,就是說磁場衰減是翻轉過程中的一種現象。近年來的一些研究表明,下一次磁性逆轉即將發生。

我國從事地球動力學和自然災害研究的學者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目前有些地區地磁場的強度確實有下降的趨勢,但是否意味著磁場的強度還會持續降低,是否意味著地磁將要在未來千百年的尺度內翻轉,科學家還存在爭議,需要繼續觀測和深入研究。

延伸閱讀

太陽每隔11年完成一次磁極倒轉

每隔11年,太陽就會經歷一次完全的磁極倒轉,此時太陽的南北磁極就會顛倒過來。這一過程將會對整個太陽系產生影響。

儘管目前我們還無法理解這一過程發生的內部機制,但美國史丹福大學維爾克斯太陽觀測臺的研究人員自從1975年以來一直堅持每天對太陽磁場情況進行記錄和監視。自從觀測記錄開始以來,這將是四次記錄到太陽磁極倒轉事件。

每一個磁極倒轉的開端都可以從太陽黑子的行為上體現出來。太陽黑子是太陽表面的強磁場區,當一個磁極倒轉周期開端之時,黑子會在接近太陽赤道的區域出現。在大約1個月的時間內,這些太陽黑子會逐漸解體並從赤道向兩極移動。

託德·何塞馬(Todd Hoeksema)自從1978年以來便一直在斯坦福工作,現在是維爾克斯太陽觀測臺的臺長。他指出,當這些帶有新磁極特徵的黑子抵達極區,它就會抵消原有的磁場極性。此時太陽的磁場逐漸趨向於消失,隨後再次反彈增強,並完成一次太陽磁極反轉過程。何塞馬表示:「這就有點像是大海中的潮起潮落。每一次小的潮頭都會帶來更多的水量,但最後全都會退去。」

太陽發生磁極倒轉產生的影響是深遠的:太陽磁場影響的空間範圍構成一個巨大的氣泡狀結構,被稱作「日球層」,其延伸一直要到冥王星軌道之外,目前美國宇航局的旅行者號飛船剛剛通過這一太陽系邊緣區域。另外,太陽活動的高峰期一般同樣發生在其發生磁極轉變的時期,在此期間除了黑子數量增加之外,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CME)同樣是非常頻繁的。

當然,太陽磁極的轉變以及太陽帶電粒子的爆發對於地球也會產生影響。當大量來自太陽的帶電粒子轟擊地球高層大氣時,便會出現美麗的極光現象。太陽活動的強弱也將對地球上的供電網絡,衛星以及GPS定位系統等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為此,科學家們必須不間斷地對太陽活動和空間天氣狀況開展連續監視。何塞馬表示:「我們也會考察這一事件對其他行星產生的影響。木星上會出現風暴,土星上出現極光,這些都會受到太陽活動的影響。」

相關焦點

  • 美媒稱地球磁場衰減加速 或波及通信系統
    據參考消息7月10日報導【美國趣味科學網站7月8日報導】題:現在地球磁場衰減速度是過去的10倍  歐洲航天局「蜂群」系列衛星收集到的數據顯示,過去6個月來,地球磁場一直在衰減。地球磁場能保護地球免受大量致命的太陽輻射。  「蜂群」衛星上的地磁儀顯示,最衰弱的磁場區域大量出現在西半球上空,而南印度洋等地區上空的磁場卻加強了。
  • 地球磁場150年裡減弱10%:你感覺到了嗎?
    被稱為「地球保護膜」的地球磁場在150年中減弱了近10%,甚至在一些地方出現了「漏洞」,這些變化預示著什麼,地磁會不會發生逆轉……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第三屆「蜂群」科學會議上,歐洲航天局報告,由3顆衛星組成的「蜂群」衛星群產生的第一組高解析度結果顯示,地球磁場正變得越來越弱,但變弱水平很低。
  • 地球磁極翻轉即將發生,磁場減弱或消失會發生什麼?
    地球磁場是由地球核心的液體金屬流動產生,這些液體金屬會產生電流,從而在地球上形成磁場。磁場保護地球免受太陽風暴、宇宙輻射的幹擾,是現代通信導航的基礎,很多動物也依靠磁場進行導航。一個世紀以來,地球磁場一直在減弱:人類從發現磁場以來,就開始嘗試記錄地球磁場的變化,而在最近的160年時間裡,數據表明地球磁場一直在減弱。地球磁場80%以上都十分規律,類似條形磁鐵,但是也存在部分特殊地區,會出現磁場的異常變化。
  • 地球磁場正在加速減弱並在2025年前後發生太陽閃焰
    地球磁場正在加速減弱眾所周知,近幾十年來地磁北極已經從加拿大快速移動至了西伯利亞,這引發了科學界對地球磁場的深入探索。然而,地磁學家們在繪製全球磁場圖時又發了一種極端異常的現象——位於南大西洋的地磁場強度出現明顯下降,仿佛在封閉球形的地磁場上鑿出了一道道裂口。這一現象究竟意味著什麼?
  • 地球「保護盾」磁場加速衰減 要大滅絕?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小型鋯石晶體從澳大利亞西部內陸地區取出測試,結果顯示地球的磁場在42億年前開始形成,比先前估計的形成時間35億年早了許多。地磁場一直保護著地球上的每一個生命,抵禦著太陽風和來自太陽的帶電粒子。如果沒有它,地球上的的大氣和水將不復存在。
  • 歐空局發出警告,地球磁場正在減弱,科學家:目前仍不確定原因
    根據歐洲航天局(歐空局)最近收集到的數據顯示,南美洲和非洲之間的地球磁場強度正在減弱,而發現這一變化的正是歐空局位於地球近地軌道上的通信衛星,因為這些通信衛星能否正常運行通常會依賴於地球磁場強度的變化,這些通信衛星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突然出現未知的系統錯誤,經過專業人員分析之後,確定錯誤原因是由地球磁場強度變化引起
  • 地球北極磁場「私奔」到俄羅斯,每天前進150米,後果難以預料
    據外媒報導,地球北極磁場目前已經穿過了本初子午線,在最近20年的時間裡,北極磁場以每天150米的速度加速向俄羅斯移動,這是近千年來北極磁場移動最快的一次。
  • 已衰減50%,地球這一地區磁場強度衰減嚴重,衛星經過都要關機
    然而科學家卻發現人類一直依賴的地球磁場正在迅速減弱,而且位於南大西洋的一塊區域磁場減弱尤為嚴重。根據力武常次的理論,地核邊界的對流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混沌系統,地球內部任何一點變動都可能引發這一混沌系統的連鎖反應,導致地球磁場發生變化。
  • 已衰減50%,地球這一地區磁場強度衰減嚴重,衛星經過都要關機
    然而科學家卻發現人類一直依賴的地球磁場正在迅速減弱,而且位於南大西洋的一塊區域磁場減弱尤為嚴重。科學家認為,緊鄰非洲大陸下方發生的事情正在促使地球磁場偏轉和變化。顯然,哪怕地球上真有旋轉的電流,也不足以形成強大的磁場。在該理論被否認後的一百年裡,其他假說層出不窮,但是無一不被否定。
  • 地球磁場開始減弱,磁極反轉即將發生,地球將要重啟嗎?
    根據幾個世紀以來地球磁場的記錄,地球或許即將重啟。地球每隔百萬年左右,就會發生磁場磁極的反轉,也就是南極和北極的互換。上一次磁極反轉大約發生在78萬年前,每次發生磁極反轉前,地球的磁場就會逐漸減弱,地球將逐漸失去地球磁場的保護,直到磁極反轉,地球完成「重啟」。
  • 地質地球所揭示地磁場百年衰減導致磁層收縮
    磁層可以使來自太陽的高能粒子偏轉方向,對地球生物、人造衛星和空間站等形成有效的保護(圖1)。磁層頂的位置是由地磁場壓力和太陽風壓力平衡決定的。通常情況下地球磁層頂日下點距離位於10個地球半徑附近。但是在極端太陽風條件下,磁層頂會壓縮至同步軌道以內。
  • 日媒:地磁場以10倍速度衰減或致地磁倒轉提前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產經新聞》7月16日報導,此前人們預計地磁場倒轉會在約2000年後發生,但這一天很可能提前到來。歐洲航天局的最新數據顯示,在過去的6個月內,地磁場正以預測速度的10倍衰減。相關學者普遍認為,地磁場存在的原因是地核內液態鐵的流動。
  • 地磁北極加速偏移,磁場繼續減弱,南北磁極真的會互換嗎?
    科學家發現,地磁北極正在加速移出北極圈,並向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靠近,而且地磁在過去200年減弱了15%。科學家聲稱,地球磁極將發生翻轉。地球磁極真的會翻轉嗎?地球為什麼會有磁場?現在一般認為,地磁場是由處於地幔之下﹑地核外層的高溫液態鐵鎳環流引起的。
  • 地球磁場異常減弱
    可是地球的磁場經過時間的推移也在進行著變化,在研究之後發現,在過去的數千萬年之中地球的磁場已經改變了大約60多次,這樣算下來大約幾萬年地球的磁場就會發生一次反轉,我們現在經歷的很可能就是一次地球的磁場的反轉過程。經過科學家們的研究,在過去的數年中,地球的磁場在經歷著不斷的減弱,和上次反轉地球已經經歷了至少70萬年之久,在這70萬年中地球的磁場沒有發生過任何變化。
  • 正在不斷減弱的地球磁場最終會消失嗎?
    關於地磁場,首先要了解的是,即使減弱,它也不會消失,至少在幾十億年內不會消失。地磁場的形成源於地核外核中熔融鐵、鎳的對流運動。隨著地核的增長和固化,地核內部釋放的熱量推動了這一對流運動,進而產生電流,從而形成地磁場。據估計,地核每年大約增長一毫米。這種關於地磁場形成的理論,被稱為發電機理論,而地核作為磁場的「引擎」,已經運行了數十億年。
  • 地球磁場不僅在減弱,還會消失
    地球磁場然而近年,科學家發現從非洲延伸到南美洲的地區,地球的磁場正在逐漸減弱。在這些磁場較弱的地區,帶電高能粒子可以穿透近地軌道衛星的高度對飛越該地區的衛星和其它太空飛行器產生幹擾。科學家發現,地球磁極北極的位置正在加速向俄羅斯移動,種種現象表明地球正走向一個顯著的磁極反轉--南北磁極互換。
  • 地球磁場倒轉會引發癌症?科學家:沒那麼嚴重
    人民網北京10月17日電(趙竹青)關於地球磁極要倒轉的言論隔段時間就會在網絡上湧現,2012年的時候甚至流傳過「地磁倒轉人類將迎末日」的謠言。近日,又有國外媒體稱地磁100年內即將逆轉,會導致輸電網絡癱瘓、癌症發病率大增等一系列嚴重後果。
  • 地球磁場正在減弱中,原因未知,若繼續減弱,這三方面將受影響
    地球有地理上的南北極,但因為地球有磁場,所以也有磁場上的南北極,不過地球的地理南北極與地磁南北極並不重合,而是有一定的角度,而且其位置也在不斷的小幅度變化中。科學家發現,150多年來地球的地磁強度一直處於減弱狀態,已經減弱了10%到15%,通常減弱到極點之後就會發生磁場偏轉的現象,也就是地球磁場的南磁極(S極)變成北磁極(N極),而北磁極轉換成南磁極。這是怎麼回事呢?
  • 地球磁極面臨大反轉? 專家:磁場正在迅速減弱
    地球磁極面臨大反轉?  強烈的太陽風暴每隔大約11年就要來一次,不過從百年來的發生情況來看,似乎對我們影響不大,為什麼呢?因為地球有個大盾牌,那就是地球磁場,它消解了絕大部分來自太陽的高能粒子和帶電粒子。然而近期的科學研究表明,地球磁場正在迅速減弱,這是否意味著又一次地球磁極翻轉的開始?
  • 地球磁場將顛倒 科學家:磁場逆轉會在百年內重演
    地球磁場將顛倒 科學家:磁場逆轉會在百年內重演 2014-10-16 15:10:46雖然聽起來匪夷所思,但是這樣的事件在歷史上卻真實地發生過,且不止發生過一次,最近的一次是大約78萬年以前,而這一地球磁場逆轉的現象將在百年內重演,屆時將對電網、通訊系統及人體健康構成嚴重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