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6月27日,隸屬於法國航空公司的139航班從希臘雅典起飛,預定降落在法國巴黎。在飛機從雅典起飛10分鐘後,飛機就被一夥事先偽裝成普通乘客的恐怖分子劫持了。他們先脅迫機組將飛機飛往利比亞的班加西,到達班加西之後,又脅迫機場給飛機進行了加油,同時恐怖分子釋放了飛機上的一名女性人質。當飛機加完油之後,這架客機又在恐怖分子的脅迫下強行起飛,飛往最終目的地:位於東非的烏幹達恩德培國際機場。
時任烏幹達總統:阿明
飛機降落在恩德培國際機場之後,烏幹達總統阿明就發表了一個讓世人瞠目結舌的聲明:烏幹達對劫機的恐怖分子表示歡迎,並且稱他們是烏幹達的「客人」。同時阿明還表示願意充當中間人進行協調,對此,阿明還親自看望了人質,並宣稱會「保障所有人質的安全」。之後,恐怖分子釋放了大多數的人質,只留下105名以色列人和猶太人,而且將他們全部被關押在機場的舊航站樓裡面。
隨著飛機在烏幹達的降落,整個事情也漸漸明朗:劫機者共有10人,而且他們得到了當時的烏幹達總統阿明的支持。他們此次劫機的目的就是要求釋放關押在以色列的40名巴勒斯坦人和其他13名分別被肯亞、法國、瑞士和德國拘留的從事恐怖活動的嫌犯。
經過數日的談判,以色列政府最終沒有向恐怖分子妥協,決定採取武力手段來營救剩餘的人質。
為了實施營救計劃,以色列軍方以國防部總參謀部直屬偵察營(也就是著名的野小子特種部隊)為主,組建了一支200多人的營救突擊隊。然而,要想成功營救人質,又談何容易!
首先,從以色列到烏幹達路途遙遠,僅直線距離就有3000多公裡,中間還得跨過好幾個敵對國家,如果派戰機和運輸機過去,可能沒到烏幹達就被全部擊落了。
其次,烏幹達是一個主權國家,有自己的陸軍、空軍、防空部隊。以色列如果強行解救人質,等於是入侵烏幹達,這是非常嚴重的政治事件,稍有不慎就會引發大規模武裝衝突。同時,烏幹達軍隊在機場布置有多架米格戰鬥機而且周邊還有數千人的部隊,配備很多重武器。這一切很難保證營救人員安全離開。
總之一句話:此次營救行動困難重重,搞不好就會全軍覆沒。當時的以色列總理拉賓,最終決定實施武力營救,一切後果由他承擔!於是,一場幾乎不可能完成的救援行動開始了!
參與行動的部分人員
1976年7月3日,4架經過塗裝偽裝成法航客機的C-130運輸機,裝載著突擊隊成員和武器裝備與另外2架波音707遠程運輸機,在8架以色列空軍戰鬥機的前期護航下,一路採取超低空飛行,經過7個多小時飛行,成功飛越吉布地、衣索比亞到達肯亞奈洛比機場,加油補給之後,4架C-130運輸機繼續起飛,飛向烏幹達恩德培國際機場。
機隊當晚11時左右飛臨烏幹達的恩德培國際機場,第一架運輸機在準備降落前,通過無線電向機場發出請求降落的要求,理由是運來了恐怖分子要求釋放的巴勒斯坦人,恩德培機場值班員未加懷疑就同意降落,並打開了跑道夜間著陸的指示燈和探照燈迎接飛機著陸。
就這樣第一架運輸機在主跑道上滑行著慢慢減速。由於飛機塗裝是法航客機,所以機場人員始終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飛機剛停穩,一輛類似於烏幹達總統阿明專用的黑色奔馳車和2輛路虎越野車,飛快駛出飛機。奔馳車裡還坐著一個酷似阿明的人,第一批下飛機的是穿著烏幹達軍服而且面色被塗黑的突擊隊員。他們偽裝成阿明總統的衛隊。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之前以色列情報人員發現烏幹達總統阿明最近數次乘坐他的奔馳車來機場查看人質。掌握了這個規律後,營救突擊隊決定偽裝成阿明和他的衛隊接近關押人質的航站樓!
汽車即將行駛到航站樓下,才被2個烏幹達士兵發現了異常。就在衛兵準備開槍示警之前,突擊隊員提前開槍,將他們當場擊斃。解決掉衛兵後,突擊隊員快速衝向航站樓。
這時,第二架運輸機已在跑道上滑行了,隨後的兩架運輸機也相繼著陸。突擊隊按計劃分為4個突擊小隊。第一小隊:突擊候機大樓,解救人質;第二小隊:負責壓制烏幹達機場守軍;第三小隊:負責摧毀恩德培機場上的烏幹達軍用飛機;第四小隊:則在通往機場的道路上設伏,準備阻擊烏幹達援軍。
第一小隊,衝進候機大廳一樓之後,待大廳內人員還沒有反應過來,就將兩名遠離人質且手持武器的恐怖分子擊斃,然後立刻用希伯來語喊道:「臥倒!」大廳內的人質聽到希伯來語,知道以色列的突擊隊來營救他們,本能地迅速趴在地上。而夾雜在人群中的2名恐怖分子聽不懂希伯來語,鶴立雞群般地凸現在大廳中央。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就被突擊隊員當場擊斃。
緊接著突擊隊員登上了二樓,將躲藏在樓上的另外3名恐怖分子擊斃。此時大廳外烏幹達士兵聽見槍聲前來支援。第一小隊開始與烏幹達機場守軍進行激戰。不過很快候機樓周圍的幾十名烏幹達士兵大部分被擊斃,其餘四下逃散了。
被炸毀的米格戰鬥機
航站樓周圍的恐怖分子與烏幹達守軍被消滅後,突擊隊員馬上掩護人質快速登上第二架運輸機,就在不遠處的第三小隊將停機坪上的11架米格戰鬥機悉數炸毀。待搭載人質的運輸機起飛後,突擊隊員開始組織後撤,由於機場候機樓烏幹達國防軍人數沒有事先預計的那麼多,而且戰鬥力薄弱,在被突擊隊打死打傷40多人後,這些烏幹達士兵幾乎全部潰逃,前來支援的烏幹達國防軍也被負責阻擊的第四小隊有效的阻擋在機場入口之外,突擊隊在人質被獲救半小時之後也都很順利的登機升空返回。
到7月4日凌晨,營救行動宣告結束,整個行動幾乎完美。從第一架運輸機降落到最後一架運輸機起飛回撤,累計用時只有短短的53分鐘!事後統計,此次營救行動共造成3名人質不幸身亡,成功救回102人。突擊隊陣亡1人,擊斃恐怖分子7人,烏幹達國防軍傷亡45人,同時還炸毀烏幹達空軍11架米格戰鬥機。
獲救的人質
這場原本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營救行動,為什麼進行的如此順利?成功的關鍵就在於:
首先:組織周密,情報準確
為了實施營救計劃,以色列在短短數天時間就摸清了關押人質的候機樓的內部結構、劫機者人數和周圍烏幹達士兵的分布、阿明在機場的活動規律細節等重要信息,為此特意在訓練基地部分複製了恩德培機場舊候機樓的建築模型,組織隊員進行模擬演練。
其次:突擊隊軍事素質過硬
參與此次營救行動的隊員大部分是以色列野小子特種部隊的成員,這支部隊是以色列國防軍的軍中驕子,其作戰技巧、戰鬥力、士氣均堪稱軍中典範。此次營救行動就是孤軍深入,在行動中隊員軍事技術過硬,將烏幹達國防軍打的毫無脾氣。
以色列野小子特種部隊
再次:對手輕敵,機場守備鬆懈
恐怖分子以及烏幹達總統阿明低估了以色列武力營救人質的決心,在機場安置的守衛力量不足,更沒有想到突擊隊的機隊會直接降落機場,警備思想不足,給了突擊隊實施營救的可乘之機。
此次營救行動最大的缺憾,就是沒有擊斃策劃劫機行動的恐怖分子頭目哈達德。主要是因為在行動開始之前哈達德與另外兩人一起離開烏幹達,因此逃過一劫。不過,以色列人並沒有放棄對他的責任追究,摩薩德歷時三年,最終發現哈達德行蹤,經過精心策劃,將哈達德毒殺在東德。
閒聊勿問對與錯!閒聊故事匯,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就地點擊評論分享留言!也可以點擊關注,大家一起聊聊咱們感興趣的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