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感染性疾病精準醫學的發展,探討變革現有疾病診斷、治療和控制模式的新路徑,促進跨學科、跨領域的交叉融合,本次華大基因感染分子診斷高峰論壇圓滿結束。
論壇邀請了疾控、臨床、檢驗等感染相關領域的大咖專家,就感染性疾病分子診斷的現在與未來,以及臨床宏基因組學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兩大專題進行溝通交流,同時華大因源在本次論壇上重磅發布了病原分子診斷的一系列新產品。
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在本次的高峰論壇啟幕之際,華大基因CEO尹燁帶來了歡迎致辭,並向在座的各位大醫,這次抗擊新冠戰役中投身抗疫事業的人們表示深深的敬意。
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的盧洪洲教授為大家主持了開幕致辭環節。在這個環節中,中國工程院的聞玉梅院士和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的楊煥明院士進行了大會的開場致辭,分別對感染性疾病的防控、診斷與治療,以及分子診斷技術發展方向提出了獨到的見解以及總結。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的倪語星教授主持並展開了本次論壇的第一篇章: 感染性疾病分子診斷的現在與未來。
在這個篇章的交流中,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的瞿介明教授對下呼吸道感染分子診斷的傳統方法以及mNGS方法進行了介紹,並結合臨床病例分享,講述了mNGS在疑難複雜感染病原微生物診斷及應用的優勢,以及mNGS技術如何與傳統方法進行互補應用,同時也提出了目前mNGS技術存在和面臨的一些問題和挑戰。
北京協和醫院的徐英春教授介紹了目前分子診斷應用主流的方法學,分子診斷的策略,以及在臨床應用上的價值,展望未來感染分子診斷技術的發展要朝著更快、更準、更加智能的方向。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的馬學軍教授為大家介紹和展示了他們團隊自主研發的、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型多重PCR平臺以及新技術。
國家衛生健康委臨床檢驗中心的李金明教授對宏基因組學測序技術的發展、檢測的原理以及臨床應用的方向展開了深入介紹。
由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的陳力教授主持的「檢驗專家 VS 技術大咖」圓桌討論環節中,倪語星教授、俞雲松教授、李金明教授、徐英春教授、餘方友教授、吳文娟教授、馬學軍教授、陳唯軍教授、吳紅龍博士,就臨床檢測如何標準化、規範化、系統化、自動化以及本地化展開了討論,總結了目前mNGS技術臨床的轉化在中國取得了成效,並希望針對本次討論環節中,專家們提出的問題以及方向,在將來可以得到更深入的研究。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的陳爾真教授為大家主持了論壇的第二篇章:病原宏基因組學技術的發展與應用。
北京協和醫院的關鴻志教授結合了國內外腦脊液多中心的研究成果,跟大家分享了mNGS腦炎/腦膜炎多中心各項研究成果和臨床應用的回顧,並總結到mNGS是重要的神經感染性疾病精準診斷技術。在中國的神經感染專業團隊共同努力下,引領了中國乃至世界的腦脊液mNGS臨床轉化。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胡必傑教授介紹了中國感染病科的發展歷程,提出了感染病科3.0版的建設模式,並結合中山醫院感染病科自身的建設經驗,分享了新形勢下感染科的建設理念與發展方向。
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的盧洪洲教授結合親身實戰,從新冠病毒基因組研究,到後期新冠病人的救治、用藥以及疫苗研發等系列發表的研究成果,給大家講述了疫情之下,新冠病毒的臨床綜合救治。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的張文宏教授通過已經發表的國內外mNGS文章數量提出了中國的感染病mNGS,是一場和國際的賽跑,在臨床轉化應用上已經走在了前面,並結合了華山醫院的大數據研究成果,以及多個精彩的臨床案例,給大家分享了mNGS在感染性疾病中應用的回顧以及展望,總結了未來臨床感染診斷的發展方向,應該不只是mNGS一種技術,而是多種技術共同發展,包括了傳統技術以及新技術聯合使用,去解決臨床感染診斷的需求。
翁心華教授主持的「臨床專家VS技術大咖」圓桌討論環節中,陳爾真教授、張欣欣教授、李強教授、徐金富教授、宋振舉教授、張家堂教授等各位臨床專家與馬學軍教授、陳唯軍教授、麻錦敏博士以及裴娜博士圍繞了mNGS技術在臨床的應用過程中遇到的疑問進行了討論,各位專家從臨床以及檢驗技術的角度發表了各自對目前分子診斷技術的看法。
同時華大因源CEO陳唯軍教授還在本次論壇上重磅發布了四款病原分子診斷新產品,分別適用於門急診、住院、複雜感染三種臨床應用場景,可以從不同層面滿足臨床感染性疾病快速診斷的需求。
青年一代醫生在新的分子診斷技術、尤其是宏基因組測序技術的在臨床轉化和應用中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他們將臨床應用經驗進行總結和傳播,並發表了眾多具有影響力的臨床科研成果,為中國感染性疾病精準醫學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為鼓勵這些青年一代醫生,胡必傑教授主持並在本次的高峰論壇中進行了「覓因溯源獎」的頒獎,翁心華教授、倪語星教授、華大基因CEO尹燁為7位青年醫生: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的郭凌雲博士、北京協和醫院的範思遠博士、北京協和醫院的楊啟文博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繆青博士、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的艾靜文博士、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黃子達博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宋振舉教授進行了獎項的頒發。
後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的張欣欣教授做了閉幕總結,對本次學術論壇和產品發布環節的內容用了一句話概括:上的了廳堂,下得了廚房,既有大咖專家對新的分子診斷技術提出了高屋建瓴的見解,也有能夠滿足臨床當前迫切需求的操作簡便、快速的病原核酸檢測新技術。最後提出感染性疾病快速精準診斷,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