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度決定高度,人生不設限度。佛洛依德說,人生來就有「做偉人」的欲望。人天生就喜歡受到讚美,渴望受到他人的尊重。
如果我們把自己比作泥土,那就真的會成為別人踐踏的東西。別人認為你是哪一種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足夠了解自己,並足夠自信。
現代科學顯示,一個正常人只運用了全部能力的6%~10%。人大概可以記住的東西相當於5億冊書那麼多,但通常人們展示的記憶力還不到十分之一。人本應活到150歲,現在平均還活不到70歲。
但潛能要轉化為實際的才能,並不是自然而然的,它需要我們去發現自己,成就自己。
一是要正確地評價自己。不僅要看到自己的短處,而且要看到自己的長處。馬克思說,偉人之所以高不可攀,是因為你自己跪著。
二是要正確地表現自己。有自卑心理的人,應該多嘗試著去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較大的事情。通過在小的成功中表現自己,確立信心。
三是要設法補償自己。盲人尤聰,這是生理上的補償。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只要下定決心,因勢利導,就可以讓自己擺脫自卑,慢慢成熟起來。
我們應該學會積極歸因。當自己取得進步時,可以大方的將其歸功與自己的努力,這樣會進一步激發自己繼續挑戰的欲望。
沒有得到你的同意,任何人也無法讓你感到自慚形穢。克服自卑,就真是個偉人。
———————————————————————————————————————
《世界頂級思維》這本書是我本月書單上分量比較重的一本,當時在網上挑選的時候也是看了在思維領域的排名,不過在我看了兩天之後,感覺乾巴巴的。
這本書號稱涉及18類近100個定律效應,我已看完了第一部分(共18部分)。這裡簡單說一下個人之見,給喜歡看書的朋友們一點借鑑的想法。
18類定律效應無疑是經典乾貨,但就第一部分來看,圍繞一個主題的講解描述,十分的幹。繞來繞去,幾乎全是說教和理論。將近40萬字的書,我速覽了一遍,核心的東西4千字就能說清。
考慮到不能陷入沉沒成本中,雖然已經購買了這本書,且也開始著手看了,但還是決定將其從本月書單劃掉,變更為吳曉波的《激蕩十年,水大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