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時候,我們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介紹了一款通過重力發電的燈泡,這種環保的燈泡主要面向經常斷電的貧困地區。最近我們又看到了另一種能源燈泡Biobulb,它完全是由微生物供能的。
這個團隊的主要成員是本科生Alexandra Cohn、Michael Zaiken和AnaElise Beckman,擁有神經生物學、生物化學等背景,每個成員為這個跨學科項目提供了不少獨特的視覺。他們希望能夠改變公眾對合成生物領域的看法。
「哪怕燈泡發出的光與電無關,它能夠讓大眾意識到合成生物的潛力。」
這個團隊在燈泡裡面創造了一個可以自我平衡和維持的生態系統,裡面的微生物扮演者不同的角色,從而促進養分循環和生物數量控制。這個生態系統需要通過陽光來提供「能源」,以維持內部的共生關係。
這個項目的關鍵之處在於,Michael Zaiken成功把一種無害菌的菌株進行了基因修改,使得它們可以把存儲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釋放出來。這種光類似於螢火蟲或者部分水母藉助化學螢光素髮出的光。據團隊介紹,燈泡發出的光足以讓使用者在黑暗的環境中進行閱讀。
除了轉基因細菌外,Biobulb還包涵一種能夠抓捕光合能源的藻類,還有可以回收養分的單細胞生物。
「其實就是個一基因工程,把一種物種的基因移植到另一種物種裡面。而合成生物學能夠創立或者修改整個生態系統,從而產生期望效果。它是一個具有無限可能性的領域。」
按理論上來說,這種燈泡能夠持續幾個月甚至幾年,團隊正在致力研究兩個方向,一個是觸發系統,控制燈泡的開關;另一個就是防止微生物的變異,使得燈泡可以持續工作。
Via:Springwise wisc.edu
相關文章:
GravityLight:重力發電電燈 貧困地區也能用上電燈了!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