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殿堂的不斷充實,越來越多的人明白,在科學的背後,並不僅僅只是人類不斷進步的輝煌成就,有時候這也意味著人類不得不扮演一個冒充創世者的角色。基因工程在很多年前,或許是一個不可想像的領域。
當這個工程第1次提出來的時候,遭到社會各界人士的批評和非議。幾乎所有牽扯到物種雜交和人工培養轉基因生物的話題,都會引起道德方面的譴責。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科學的進步需要這樣大膽的設想。
人類之所以能夠成為萬物之靈,高居於整個生物量的頂端,究竟是什麼原因?可能對於這個問題大部分人會異口同聲說,這是因為人是有靈魂,人是有情感的。但如果說得更深刻一點,可能就是人具備思維能力。
說得再直接一些,人與其他動物相比,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善於使用各種各樣的工具。動物在捕獵的過程當中,依靠的完全是自己身體方面的優勢,或者群體所帶來的優勢。但人在捕獵過程當中,能夠利用當時環境中各種各樣的工具來完成整個捕獵過程,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思維能力。
但是卻從來沒有人想過,在我們的腦海當中,究竟是什麼樣的物質讓我們具備了這樣的能力?據科學家們研究,原來具有這樣一種特殊的遺傳基因。ARHGAP11B是一種人類特異性基因,是人類與其他靈長類演化分化後出現。
它能擴展基礎祖細胞,並且控制神經細胞增殖,可以引起新皮層摺疊。由於大腦皮層的不斷摺疊,因此人類的腦容量要比其他動物大得多,同時也讓人類具備了比其他動物更加聰明的思維能力。但是如果將人類這種特異性基因利用基因工程嫁接到其他動物身上,會產生什麼樣的情況?
事實上科學家已經開始這樣的實驗,並且擁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科學家們將ARHGAP11B植入了狨猴的受精卵中,總共製造出了7個狨猴胚胎。待其發育到102天時施行剖腹產,然後解剖研究胚胎的大腦發育情況。
結果發現這些猴子大腦皮層成功實現了新皮層的摺疊,因為這方面的優勢,這些猴子要比其他猴子更加聰明。加上實驗室的刻意培訓,這些猴子基本上已經能夠完成簡單的推理和計算能力。如果按照大自然的演化,這些猴子具備這個基因可能還需要數百萬年的時間。
然而現在因為人類的強制幹預,讓這個進化過程縮短到了一瞬間。不過目前還存在一個非常尷尬的問題,這幾個猴子雖然已經長大,但是還沒有辦法確定人類這種特異性基因能否遺傳到猴子的後代身上。如果不具備遺傳性,那麼這些實驗可能就不具備任何意義。人類科學的進步往往伴隨著對動物的殘忍,航天領域是如此,基因工程同樣也是如此。但是,為了人類的進步,小白鼠的犧牲在所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