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地球上和人類最相似的動物,莫過於黑猩猩了,作為類人猿的一種,黑猩猩的蛋白質編碼基因和人類之間的差異,只有1%,但是恰恰是這微不足道的1%,決定了一個成為了智慧生物,而另一個則是「野獸」。
為了搞清楚這1%的區別究竟在哪裡,近日,來自瑞士生物信息學研究所的科研人員,聯合洛桑大學的科研人員一起,發現了一種全新的方法,這種方法可以對大腦中的人類特異基因來進行精準定位,最終為區分人類和類人猿的根本所在,找到了新的研究方向。這項研究也發表在近日的《科學進展》雜誌上。
答案就在「腦區」的DNA中
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人類也是類人猿的一種,因為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類人猿是指靈長類中智力較高的動物,特點就是沒有尾巴、外表和人類相似。而且它們還具有闌尾,這是其它猴類不具備的,此外,類人猿的大腦結構,也要更加複雜。
目前,類人猿主要生活在非洲和東南亞的熱帶森林之中,現代研究也認為,類人猿的祖先和人類的祖先,是同一種生物,只不過在演化的過程中,彼此走上了不同的進化之路。
而在所有的黑猩猩之中,和人類最接近,差異化也最小的,就是黑猩猩,目前動物園中我們可以看到的類人猿,也普遍都是它們。
黑猩猩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們其實更接近早期人類,它們會使用簡單的工具,比方說用石頭來砸開見過,或者是用簡單的石器來狩獵等等。
同時,多年來對於黑猩猩的研究也發現,它們的大腦容量最大可以達到850立方釐米,要知道,最早的人類——能人,科學上對他們的定義是,腦容量達到了750立方釐米,就屬於是人類了,由此可見,黑猩猩的智商其實還是很高的。
上文中我們提到過,黑猩猩和人類之間的差異,僅有1%,而這1%就隱藏在我們的大腦之中。研究者指出,通過研究腦區發現,人類大腦中的基因調控區域,是問題的關鍵所在,也是為何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被選中,從而變成智慧生物的原因。
通過對比分析,研究者發現,參與基因調控的蛋白質在人腦中的控制基因顯然要更多,所以,這也促使人類對於事物的認知和進化理解,都變得更加完整。
再加上1%的基因突變,讓人類的進化加速,從而將更多優秀的基因傳給後代,最終讓人類和黑猩猩為首的類人猿徹底分割開來。
那麼,既然找到了問題的關鍵所在,未來人類又是否可以通過某種手段,來加速類人猿的進化呢?或者是說,只要時間足夠久,即使是在自然環境中順應演化規律,類人猿,特別是黑猩猩,也有可能進化成「人類」呢?
類人猿會變成人類嗎?
首先從人為幹預的角度來說,這是絕對不會發生的,而且也絕對不被允許,因為不僅違背了倫理道德,同時也等於為人類來製造出「敵人」來。即使有一些瘋狂的科學家日後會進行類似的實驗,但是從人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說,人為來將類人猿變成人,是不可行的。
其次是自然演化,雖然人類是由猿類進化而來的,理論上來說,只要時間足夠久,一個物種的確會演化成另一個新物種,但是,如今人類已經在地球上站穩腳跟,是絕對不會允許自然界中再次出現一批智慧生物的,即使未來真的有這種苗頭,比方說某種類人猿突變進化成了智慧生物,人類也會在它們強大起來之前,及時扼殺在搖籃裡。
當然,如果未來有一天人類從地球上消失了,無論是人類拋棄了地球,去往了新的家園,還是人類最終沒有戰勝自然的力量,從地球上滅絕,那麼,類人猿也是非常有可能經過漫長的時間,進化成「人類」的。
不過,這也無法100%去肯定,因為在新物種演化的過程中,任何微不足道的偏差,都會導致進化失敗,比方說如果人類演化的過程中,人類沒有離開非洲,一直在非洲自生自滅,那麼,可能後來的現代人類就無法出現。
所以,我們沒有必要去擔心未來地球上會出現新的智慧生物,我們唯一需要考慮的,是我們究竟應該怎麼做,才可以讓自己的文明延續得更久,你覺得呢?
資料來源
《中國科學報》1月6日文章《一種新方法找到讓人類和猩猩不同的腦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