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最後一個共同祖先

2020-09-05 家裡有二哈

1974年,在衣索比亞,唐納德·喬納森發現了另一種南方古猿物種——阿法南方古猿——40%的骨骼化石。這具骨骼被命名為露西,距今約320萬年。此外還有其他一些南方古猿的遺骸被陸續發現,距今差不多有400萬年。從那時起,在非洲其他地區又發現了更早的類人猿物種,可追溯到四五百萬年前,甚至600萬年前或700萬年前,這已經非常接近理論上的人類最後一個共同祖先——人猿——生活的時段。

不過總體而言,我們迄今所發現的早期人類化石還是非常得少,以至於只需一個新發現就可能從根本上改寫整個早期人類史。我們還不清楚已發現的最古老的化石是否真正的人類化石,甚至也不清楚化石遺骸是否屬於不同的物種。能人和直立人的腦量顯著不同,我們究竟是否該把二者視作不同的屬,還是該把能人視作晚期的南方古猿呢?總之,我們對早期人類史的理解還相當粗略,但這段故事中的一部分卻變得日漸清晰。

最早的人猿物種似乎已經開始了兩腿直立行走,至少部分時間是這樣。類人猿行走的姿態與黑猩猩和大猩猩非常不同,後者只會四腳著地的蹠行。僅從骨骼上就可以看出某個物種是否有規律地兩腿直立行走。在雙足動物中,大腳趾已不再用於抓握,因此與其他腳趾更緊密地對齊,而且脊椎是從下面而不是從後部進入顱骨(只需雙手雙腳著地走一下,你就會明白為什麼)。兩腿直立行走還需重新調整背部、臀部,甚至腦殼。這種行走的姿態更容易造成較窄的臀部,從而使生育變得更加困難和危險,而且可能像現代人一樣,許多原始人也因此生下了尚不能獨立生存的嬰兒。

這就意味著孩子需要更多的養育,從而鼓勵了社會交往,讓父親有機會更多地參與養育孩子的過程。用雙足行走還有許多間接的影響。不過,我們目前還不確定為何類人猿會變成雙足行走的動物。也許雙足行走讓我們的祖先在大草原上能夠走得更遠或跑得更遠,畢竟在過去的3 000萬年裡,氣候變得更加涼爽,而草原也變得更加寬闊了。雙足行走還使人類解放了雙手,這樣就可以專門從事需要巧妙處理的任務,包括最終學會製造工具。

相關焦點

  • 人與猿猴有共同祖先 這些祖先確定長得像黑猩猩?
    第二,人類肯定擁有某個遠古祖先。按理說,如果人類擁有1個或多個姊妹物種,那麼我們與他們肯定在史前歷史的某個時刻擁有共同祖先,進化生物學家稱這個物種為「最後共同祖先(LCA)」。但是大多數人更了解其非科學名字——失蹤環節。科學家們已經尋找「最後共同祖先」數十年,但至今依然沒有找到。可是許多科學家認為,他們已經發現足夠多的信息,尋找這個共同祖先變得越來越容易。
  • 人類與猿類之間謎一般的缺失環節,共同祖先什麼樣子?
    在自然界某些地方,至少有一種動物與人類的關係相比其他動物更為密切,生物學家將其稱為人類的「姐妹物種」。 其次,同樣重要的是,我們這一物種有一個消失很久的祖先。按理說,如果人類有一個或多個姐妹物種,那麼在史前的某一時刻,這些「兄弟姐妹」肯定都有相同的祖先物種。演化生物學家將這一物種稱為「最近共同祖先」(last common ancestor,縮寫為LCA)。
  • 電腦計算出「共同祖先」 全人類5000年前是一家
    科學界也普遍證明,人類有一個共同祖先,現在地球上的人們都流著同一樣的血。但是這個共同的祖先離我們有多遠呢?科學家最近通過數學計算的方法給出了答案。   本報綜合報導美國科學家在日前出版的《自然》雜誌上說,儘管目前地球上生活著高達65億人,而且世界各地的人在膚色、語言和宗教上大相逕庭,但現在地球上的65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
  • Nature:現代生物的最後共同祖先——「LUCA」
    專題:Nature報導科學家認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從人類到細菌,從藍鈴花到藍鯨———都源自同一種實體,一種30億年或40億年前漂浮在「原始湯」周圍的原胞。這種實體是什麼樣子呢?它又是如何生活,以及生活在哪裡呢?在最新一期Nature上面,法國的科學家為我們揭開了謎團。
  • 電腦算出"共同祖先" 全人類5000年前是一家[圖]
    美國科學家在日前出版的《自然》雜誌上說,儘管目前地球上生活著高達65億人,而且世界各地的人在膚色、語言和宗教上大相逕庭,但現在地球上的65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而且這個人離我們並不遙遠,也許就生活在5000年到7000年之前。
  • 直立人進化為至少6種人類,為什麼最後只剩下人類的祖先智人?
    而在智人那個時代,地球上並不是只有智人這一個人種,還有其他從直立人進化而來的丹尼索瓦人、尼安德特人、海德堡人和西布蘭諾人等至少6種人類。既然當時地球上至少有6種人類,可為什麼最後只有人類的祖先智人延續了下來?這期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要搞明白這個問題,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地球生命的進化演化史,以及人類的進化演化過程。
  • 科學家或發現軟骨魚硬骨魚共同祖先
    原標題:古化石重塑魚類家譜   科學家或發現軟骨魚硬骨魚共同祖先   科學家可能發現了軟骨魚和硬骨魚的共同祖先。然而同硬骨魚一樣,人類以及其他大多數現存的脊椎動物則都屬於另一類別——這些生物的骨骼是由硬骨構成的。   科學家已經知道,這兩種類別是在距今約4.2億年前分道揚鑣的,但兩者最後的一個共同祖先到底是誰卻依然是一個未解之謎。   如今,從俄羅斯西伯利亞的一條小魚化石的腦中發現的秘密可能會提供一些線索。
  • 雙語:所有藍眼睛的人有一個共同的祖先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身體奧秘>正文雙語:所有藍眼睛的人有一個共同的祖先 2018-01-24 14:50 來源:商業內幕網 作者:
  • 陸地植物的共同祖先原來是它
    它們為高等生命,包括人類自己,提供了包括氧氣在內的、食品、營養和天然藥物等必需的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值得一提的是,在過去幾十億年的生命演化過程中,有多個類群的光合真核生物都曾突破乾旱適應,成功地登上陸地。但科學家們發現,幾乎所有的化石與分子證據均表明,現存陸地植物的起源來源於一次單一登陸事件。也就是說,只有一種類似藻類的生命才是陸地植物的共同祖先。
  • 80萬年前的「先驅人」,可能是我們與尼安德特人共同祖先的近親
    人類演化是一個漫長而又動態的過程,古人類的交流和融合最終塑造了今天的我們。曾經有研究者將人類大家庭形象地比作藤蔓植物,不同成員之間密切相關,比如智人、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之間互有交融的關係。最近,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研究人員成功提取到了80萬年前人類牙齒中的古蛋白質,結果發現,這顆牙可能與智人、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最後的共同祖先關係密切,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雜誌上。
  • 人類與動物有共同祖先麼?看各學科怎樣研究
    眾所周知,人類是由古猿逐漸進化而來,而這一觀點也已經為科學界所普遍接受,但這一結論的認知過程卻是相當漫長的。 人類區別於動物的本質特徵是能夠製造工具、會兩足直立行走、大腦思維發達和語言系練複雜等等。不過,人與其他動物一樣,需要攝取營養、呼吸氧氣來維持生命,具有新陳代謝與生老病死等共同的生理特徵,身體結構也與哺乳動物非常相似。
  • 人類和黑猩猩有共同祖先,但我們的染色體卻少一對,這是為什麼?
    都說人類和黑猩猩有共同祖先,但我們的染色體卻少一對,這是為什麼呢? 關於人類起源的問題,目前得到廣泛認同的說法是人類和黑猩猩都從同一個祖先演化而來。
  • 人類與老鼠有什麼關係?為何基因有重合?有共同的祖先?
    人類與老鼠基因重合?明明是不同的物種,這是怎麼回事?在科學上認為黑猩猩和人類是近親,因為我們兩者在基因上有著非常高的相似度,在96%以上。在很多行為上,黑猩猩和人類也有著很多相同的地方,我們說到話它們似乎可以領會,還會模仿人類的行為。
  • 鴨嘴獸和人類有共同祖先?最奇怪的哺乳動物進化史揭秘
    當地時間1月6日,由丹麥哥本哈根大學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在《自然》雜誌上發表論文稱,他們對鴨嘴獸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找到了鴨嘴獸奇怪特徵的起源。18世紀末,歐洲人在澳大利亞發現了鴨嘴獸,這種古怪的半水生動物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們。「完整的基因組為我們解答了鴨嘴獸的一些奇異特徵是如何出現的。與此同時,破譯鴨嘴獸的基因組對於理解其他包括人類在內的哺乳動物的進化也很重要。
  • 人類的祖先曾遇到過多少「表親」?
    但在我們的大部分歷史中存在著演化上的表親,他們也是人類,但與我們不太相似,於同一時期在不同地域共同生存,共同演化。在現已滅絕的我們的近親中,有的廣為人知,如尼安德特人。而其他人種,如最近發現的丹尼索瓦人和納萊迪人(Homo naledi),還幾乎沒能被寫入教科書。還有更多其他形態的人類已在不完整的化石和基因圖樣中被發現,我們對他們仍然知之甚少。
  • 一起讀繪本01~與孩子共同了解《祖先生命進化的故事》
    《祖先生命進化的故事》是一本翻譯版的科普類繪本,特別適合家長帶小朋友共同學習。繪本通過《祖先》這個故事,以圖片,文字和思維導圖的形式向我們詳細講解了世間萬物的生命進化,以及跟我們自身有什麼有關係。而所有動物的共同祖先就是——魚。魚通過不斷的變異累積和自然環境下的選擇進化,部分魚類逐步演化成爬行動物——哺乳動物——古猿——古人類。
  • 現生哺乳動物的最近共同祖先基因組圖譜成功構建
    中外科學家攜手合作,以鴨嘴獸、針鼴等哺乳動物的高質量基因組數據為基礎,通過比較人、有袋類動物、鳥和爬行動物等多種動物基因組數據,首次成功構建出所有現生哺乳動物(包括人類)的最近共同祖先基因組圖譜。相關成果發表在北京時間1月7日凌晨最新上線的《自然》學術期刊。
  • 現生哺乳動物最近共同祖先基因組圖譜構建成功
    本報北京1月7日凌晨電(記者張蕾)中外科學家攜手合作,以鴨嘴獸、針鼴等哺乳動物的高質量基因組數據為基礎,通過比較人、有袋類動物、鳥和爬行動物等多種動物基因組數據,首次成功構建出所有現生哺乳動物(包括人類)的最近共同祖先基因組圖譜。相關成果發表在北京時間1月7日凌晨最新上線的《自然》學術期刊。
  • 日媒:哺乳動物與昆蟲有共同祖先?大腦迴路相似
    參考消息網11月28日報導 日媒稱,東京大學副教授伊藤啟等人通過仔細研究果蠅發現,昆蟲將觸覺傳遞迴大腦的神經迴路結構與人類等哺乳動物的非常相似。迄今為止的研究顯示,兩者的五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中,觸覺外的四感的神經迴路結構都相同。
  • 貓和狗的共同祖先
    在本月最新發表在《古脊椎動物學》上的一個研究中,比利時科學家對新近發現的食肉動物化石樣品進行了解剖學的描述,指出肉食性哺乳動物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大約5500萬年前。什麼是「食肉形」?「食肉形(carnivoramorpha)」是哺乳動物的一個分支,包括現存的食肉目(Carnivora)及已經滅絕的細齒獸超科,而細齒獸超科又可以分為細齒獸科(』Miacidae』)和古靈貓科(Viverravid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