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通訊》:任何不能殺死你的,終將使你更強大

2020-12-06 澎湃新聞

《自然·通訊》:任何不能殺死你的,終將使你更強大

2020-11-23 15: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Joseph Xia 國際科學

德國著名哲學家、語言學家、詩人、思想家弗裡德裡希·威廉·尼採曾在他的著作《Ecce Homo》中寫道:「what does not kill me, makes me stronger」(任何不能殺死你的,終將使你更強大),這句話在許多國家被作為一句勵志名言,意在鼓勵那些暫時身處逆境中的人,要努力去不斷打破界限,通過在逆境的磨練來使得自己更加強大。

那麼,這句名言有科學依據嗎?近期,幾位來自美國西北大學的科學家通過研究,證實了這一偉大名言的正確性。

去年十月一日,世界頂尖科學期刊《Nature》的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自然·通訊》)在線出版了一篇文章,題目為《Early-career setback and future career impact》(《早期職業生涯的挫折對未來職業的影響》),作者主要來自於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他們驚訝的發現,那些在職業生涯早期屢遭挫折的科學家們,往往在後期能取得豐碩的科研成果!

「馬太效應」與「篩選機制」

著名科學家Robert Lefkowitz因對G蛋白偶聯受體的開創性研究而獲得過2012年諾貝爾獎,他曾說過:「科學來自於99%的失敗」。然而,儘管失敗是無處不在的,但科學家們尚不清楚早期職業生涯的挫折是否會增強或阻礙個人對未來職業的影響。

「馬太效應」指的是富者愈富、貧者越貧的現象,所以,信守馬太效應的人們堅信,早期的職業生涯的成功將會極大有助於未來的成功。科學家發現,早期的成功也可能會影響個人動機。成功與自信之間是正反饋的關係,成功將會帶來自信。

所以,這些觀點表明,早期的成功才能決定將來是否成功。但與此同時,其他科學家也提出了「篩選機制」來反駁這種說法。

「篩選機制」表明,早期的職業失敗經歷會篩選出那些不確定性高的研究人員,所以相反,只有那些堅守陣地的人才可能會獲得未來的成功。

而且,失敗是成功之母,人們可以從失敗中汲取寶貴的經驗,同時,失敗也會激發個人加倍努力。此外,早期的成功也可能導致自滿以及減少未來的努力。

總體而言,這些分歧的觀點表明,初期的職業生涯挫折對於後期職業生涯的影響結果尚不清楚。

研究方法與發現

研究人員對科學家申請基金的記錄進行了分析,在1990年至2005年間,這些科學家曾在職業生涯的早期向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申請了R01基金資助。研究人員利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對申請人的評估分數,將他們分為了兩組:第一組,得分低於基金門檻,所以他們「未命中」該基金;第二組,得分剛高於該門檻,該基金仿佛是為他們「量身定製」。

然後,研究人員分別收集了兩個小組在未來10年中平均發表的論文數量,以及這些論文中有多少屬於熱點論文。其中,是否屬於熱點論文是取決於這些論文的被引用次數。

分析顯示,雖然第一組人員獲得的資金資助較少,但是其發表的論文數量卻和第二組相同。此外,研究人員發現,與第二組相比,第一組的科研人員在未來10年內發表熱點論文的可能性要高出6.1%!

如下圖所示,橙色線代表第一組(未得到資助),藍色線代表第二組(剛好得到資助)。其中,a是人均出版物的數量;b描繪的是接下來的1-5年、6-10年內發表有影響力論文的可能性;c是兩組科研人員所發表文章在5年內的被引次數;d是這兩組人員在1-5年、6-10年內得到的資助資金差值(第一組減去第二組)。

可以看出,在許多指標上,第一組都是優於第二組,而且由d可以看出,在之後的1-5年內,第一組人員拿到的基金資助明顯少於第二組(負數),然而,在未來的6-10年期間,第一組人員申請到的基金額度卻遠遠大於第二組(正數)!

在觀察到這個現象之後,研究人員檢驗了其他可能的解釋因素,但並沒有找到任何證據。這表明在這個過程中,存在其他不可觀察的因素(例如,毅力或經驗教訓)可能正在發揮作用。

所以,這一研究能夠給予我人啟發。如果你正在遇到工作或學習上的挫折,那麼,請堅持下去!因為,任何不能殺死我們的,終將會使我們更強大!

參考文獻: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9/10/191001084008.htm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9-12189-3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馬太效應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正能量:那些不能殺死你的,終將使你更強大!
    那些不能殺死你的,終將使你更強大!——尼採生活中,那些有誇大困難傾向的人往往缺少獲得成功必要的毅力和勇氣。面對困難,他們不想做出犧牲。不過,他們不怕困難,他們堅定地認為,只要這些困難不能將他們殺死,那就只能使他們更加強大。比如,對於拿破崙來說,橫亙在他和他的軍隊前面的阿爾卑斯山是一種挑戰,越過終年積雪、無路可走的阿爾卑斯山,他們就將變得更加強大,更加的不可阻擋。來看一個具體的事例。
  • 一個故事告訴你:那些不能殺死你的,終將使你更強大(深度好文)
    看完這個故事,我才明白:那些不能殺死我們的,終將使我們更強大在一個人的生命歷程中,會遭遇各種各樣的事情但是,對此最好不要選擇抱怨,因為抱怨只會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更艱難。面對不幸與磨難,又或者挫折與失敗,我們要牢記大哲學家尼採的一句話:「那些不能殺死你的,終將使你更強大」。以下分享一個故事,相信看完這個故事後,你就會明白尼採這句話的確是充滿了人生哲理。
  • 但凡不能殺死你的,最終都會使你更強大 | 尼採
    我感到難過,不是因為你欺騙了我,而是因為我再也不能相信你了。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但凡不能殺死你的,最終都會使你更強大。白晝之光,豈知夜色之深。誰終將聲震人間,必長久深自緘默;誰終將點燃閃電,必長久如雲漂泊。對待生命你不妨大膽冒險一點,因為好歹你要失去它。
  • 尼採說:「但凡不能殺死你的,最終都會使你更強大!」
    慢慢地,他的繪畫更傾向於表達美麗的大自然和淳樸的農民,繪畫的技藝日益精湛,他的一部分作品甚至還成為美術畫廊上的不朽之作。如果他沒有這種不離不棄、奮勇前進的精神,他是永遠都不會誕生出不朽之作的!逆境有利於增加見識與閱歷。就像《阿甘正傳》裡的一句話: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不吃下去,你永遠不會知道它的味道是什麼。身處逆境,可以幫助你增加閱歷和智慧。
  • 那些打不敗你的,終將讓你更強大
    陽光總在風雨後,烏雲上有晴空……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當你走了很遠的路,當你一個人堅持了很久,……就容易在某個時刻因為一些「小事情」崩了。
  • 所有不能毀滅你的,終將使你更強大
    足夠大的好處可以讓一個人盡力而為而足夠大的痛苦可以讓一個人全力以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這個世界上所有不能毀滅你的終究都會使你更強大叢林中迷路的人被猛獸追擊,逼上絕路時「每個人都要遠行,因為生活總是裹挾著痛苦不斷向前,你必須步調一致,才能勉強跟上,雖然前路崎嶇不平,但只要邁步,就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 尼採:那些殺不死你的,終將使你變得更強大|專家:並不絕對哦
    尼採:那些殺不死你的,終將使你變得更強大。我們都希望自己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也期望自己在重大的創傷之後,依然能夠活得很好。當然,不經歷創傷更好,有誰願意在不被「殺死」之後再強大、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呢?在我看來,那些殺不死自己卻又能讓自己更加強大的,歸根結底是當事人在面臨困境和壓力時,能夠妥善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和內心變化。否則,只能徒增更多的困境。就像甄嬛可以在絕境中翻盤,除了策略精準之外,內心的更加強大才是根本。如果只是經歷了之前的遭遇,而自己沒有任何變化的話,即便是回宮,也不過是任人魚肉而已。
  • 那些打不敗你的,終將使你更強大
    經此一「疫」,我們看到了病痛和艱辛,更看到了勇敢和拼搏。一項心理學研究發現:疫情發生以來,人們的情緒曾一度變得消極,但也有了更多成就感、投入感,寬恕、勇敢、自控等品格顯著提升。是的,我們的心在成長。德國哲學家尼採曾說過:「凡不能毀滅我的,都使我更強大。」生命中的艱難困苦就像當頭棒喝,在跌跌撞撞中,我們或許會悵然世界的現實與殘酷。但是,當從滄桑和疲憊中歸來,歷經蛻變,請相信,你會成為一個真正昂然而立的人。是的,那些打不敗你的,終將使你更強大。那些受過的「傷」,也會化作成長的「養分」。
  • 下元節:那些不能擊敗你的,終將使你更強大
    但是,在困厄之中,才是對人最根本也是最深刻的考驗,曾國藩說:人才非困厄而不能激,非危心深慮則不能達。意思是說:人才不到困頓厄難的境地就不能激發其鬥志,不經歷練和深思熟慮就不能通達。
  • 《少年的你》打不倒你的,終將讓你更強大
    去看了《少年的你》,感觸很多,觀影期間我數度落淚,為影片中小北和陳念,也為年少時的自己。年少時的我們多渴望救贖,多渴望有個人來拉自己一把,可是沒有,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這樣,等你學會了自愈,學會了隱藏,你也就長大了。陳念說:「長大了就好了。」可是從來沒有人告訴我們如何長大。成長永遠伴隨著陣痛,而霸凌無疑是傷害最深的那一種,言語的侮辱、肢體的暴力,它的傷害可以是一生的。
  • 尼採語錄:那些不能殺死我們的,使我們更強大
    一個人知道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那些不能殺死我們的,使我們更強大。人生沒有目的,只有過程,所謂的終極目的是虛無的。人的情況和樹相同。我們飛翔得越高,我們在那些不能飛翔的人眼中的形象越是渺小。讀書就是沿著作者的腳印去看沿途的風景。
  • 職場中,那些打不敗你的,終將讓你更強大!
    在職場中,只有做那些讓你害怕的事情,你才會越來越強大。所有的職場人都會有這樣一種體會,就是當你克服工作中的某項困難的事之後,你的能力就會上升一個檔次。1.帶給你挑戰的事情,就是增強能力的事情小雨在市場部工作了一年,經驗並不是很豐富,但是因為有一個投標計劃書特別緊急,來不及去尋找一個合適的人,於是領導就將這件事情冒著風險交給了小雨。剛開始的時候,小雨覺得很難,對於這件事情,他沒有一點頭緒。但是他還是通過請教前輩,查閱資料等方式,將投標書寫出來了。
  • 祝福保利尼奧:擊不倒你的終將使你更強大,傷病滾粗!
    那些擊不倒你的,終將使你更加強大! (編輯:姚凡)
  • ...在榮耀送別會上的一席講話」:那些打不倒你的,終將讓你更強大
    那些打不倒你的,終將讓你更強大。此外,25日,任正非在送別講話中還表示,獨立後的榮耀比任何一家新公司都艱難,要儘快恢復渠道供應,全力擁抱全球化產業資源,加強擁抱英、美、歐、日、臺、韓的企業,堅定大膽地與美國企業合作。提到剝離榮耀的原因時,他說:「美國某些政客不是為了糾正我們,而是要打死我們。華為短期的困難,我們有能力克服。
  • 任何不能摧毀你的東西必將使你強大《stronger》
    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任何不會致你於死的都會讓你變得更強),Stand a little taller(比以往站的更高)。這首歌是一首尼採式的歌曲,在法國風情濃鬱的合成器音色中傳來的說唱,有點「美國說唱歌手法國奇遇記」的意思。
  • 彥鋒:使你痛苦的東西,終將使你變得強大
    今日主題——   「燃點」   你知道為什麼在前途未卜的創業之路上人們為之而奮鬥?   只要殺不死你的,必使你強大。   使你痛苦的事,終將使你強大。   生活很艱難,但堅持很棒,每一個執著奮鬥的你都值得咱尊敬。   前路茫茫,路上充滿了失望。
  • 穆迪埃發雞湯:那些不能殺死你的都將讓你更加強大
    「那些不能殺死你的都將讓你更加強大。#knicksway」穆迪埃寫道。在今天的比賽中,穆迪埃出場31分鐘,18投8中,得到19分8籃板3助攻。
  • 不能把我們打倒的,終將使我們更強大
    01 情緒穩定的人 拿破崙曾說:「能控制好情緒的人,比能拿得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 深以為然。 小孩子才會亂發脾氣,淡定平和的內心、沉穩持重的情緒,才是一個成年人的致勝法寶。
  • 打不敗你的,終將讓你變得更強大
    靠著韌勁立足於聯盟的鹽湖城主隊,如今的處境讓人感到惋惜,希望歸來之時,他們已變得更加強大!球隊核心米切爾,只有23歲,是被譽為接過科比衣缽的人,天賦滿滿,今年還是他首次入選全明星,未來不可限量!但很不幸,最不想看到的事還是發生了!他與戈貝爾是聯盟最佳的內外線組合,還曾許諾一起追逐總冠軍,如今卻雙雙感染病毒。
  • 宋丹丹:那些打不倒你的,終將讓你變得強大
    現在她已經足夠強大。「今天,我特別有安全感,任何人不願意跟我在一起,我都不挽留,只要你覺得我不能給你帶來幸福了,你跟我在一起不快樂,再見,不遠送,你趕快去尋找你的快樂,我堅信我會找到一個跟我在一起他會快樂,我也快樂的人。」她在接受楊瀾訪談的時候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