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趙麗蓉宋丹丹到賈玲,央視春晚小品三十年的性感與變革

2021-01-18 馬慶雲

文/馬慶雲

昨天,北京青年報採訪到了賈玲攜團隊成員再登央視春晚帶妝彩排的新聞。央視春晚小品,從1988年趙麗蓉主演的《急診》,到1999年宋丹丹主演的《昨天今天明天》,再到如今眼目前的賈玲團隊小品,整整經歷了三十年。這三十年間,中國社會經歷了很大的變革,在審美需求上也幾經改弦更張,趙麗蓉、宋丹丹和賈玲三個人的央視春晚作品,可以很好的透視這三十年的發展變化軌跡。

趙麗蓉真正打響央視春晚小品舞臺的,並非88年的《急診》,而是次年與郭德綱他師傅侯耀文主演的《英雄母親的一天》。在這個作品中,趙麗蓉貢獻了經久不衰的笑料,司馬缸砸光,並且通過這些笑料去諷刺了電視鏡頭造假的問題。此後,這個操著唐山口音的老太太,成為中國老百姓三十晚上的年夜飯。

可以說,整個九十年代,央視春晚小品,都是趙麗蓉的主場。鞏漢林也成為趙麗蓉老師的御用男配角。92年,他們在《媽媽的今天》中首次合作,95年的《如此包裝》更是創造了「麻辣雞絲」、「沒上袖呢」等經典臺詞,成為一代70後和80後的記憶。

1996年趙麗蓉與鞏漢林、金珠聯合表演《打工奇遇記》,又名《太后大酒樓》,趙麗蓉在這個作品中的唱詞,更是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腔調。直到1999年《老將出馬》,雖為強弩之末,為迎接國際盛會而作,但趙麗蓉唐山味道的英語,也是讓人嘆為觀止。

縱觀趙麗蓉在央視春晚的這十年,多是以母親、打工大媽、尋常老太太等身份出現。這些身份,憨厚樸實,但也有自己秉承的倔強,她們很多時候比年輕一代更有堅守一些基本人生信條。趙麗蓉央視春晚小品的十年,於社會思潮一面而言,更切合了一種思考:在嶄新的商品時代,我們應該放棄什麼,又應該堅守什麼?

宋丹丹登上央視春晚舞臺,只比趙麗蓉晚一年,她的《懶漢相親》如今看來,也算是一個時代的喜劇記憶。宋丹丹飾演的角色更年輕化一些。趙麗蓉的這十年,宋丹丹一直處於央視春晚小品的次席上。宋丹丹在這十年中與黃宏搭檔,也有《超生遊擊隊》、《小保姆與小木匠》、《回家》等作品。

可以說,在新千年之前,宋丹丹的央視春晚小品,多以進城務工或者暫住生活的鄉下女人為主。這些角色身上,有鄉下女人的樸實,但也有某些機敏的小聰明,她們和男人一起追求某種在城市生存下去的可能性。我們可以將這十年看做是鄉村向城市轉移的十年,沒有學歷文化的女青年來到城市,成為城市的第一批中堅勞動力量。

宋丹丹真正的爆發點,在1999年的《昨天今天明天》,此後十年,無論是《鐘點工》、《說事》,還是《策劃》、《火炬手》,都秉承了一個潮牌老太太的形象出現。我們甚至於可以認為,這批角色,能夠看做是第一批的農民進城婦女步入中老年的一種時代記憶。

在新千年開始的十年裡,宋丹丹聯合趙本山,呈現出了一種有理想有追求的老太太形象,這也是中國女性開始真正崛起的十年。新千年以來的第一個十年,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城市文化日益成為主流,而鄉土文化成為大家的懷念與記憶,在這樣的節骨眼上,白雲與黑土,便一面潮牌的城市,一面醇厚的鄉下,塑造了一個屬於自己的時代。

宋丹丹離開央視春晚之後,有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女喜劇演員的斷層,雖然賈玲在2008年前後便開始了自己的喜劇之路。2010年,賈玲以靚麗的姿色登上央視春晚舞臺,於白凱南合說相聲《大話捧逗》。

這已經是一個老作品,賈玲在08年便於小劇場說過上百次。因為小劇場的表演功底,賈玲當年還是一鳴驚人,更是在隨後的元宵晚會上繼續表演了《愛拼才會贏》。次年再上春晚,還是與白凱南合夥說相聲《芝麻開門》。可連續兩年登場,成績並不算驚豔,只能獲得三等獎,缺少趙麗蓉和宋丹丹當年的氣質。

這個階段的賈玲,還是以美豔示人。央視春晚的小品舞臺,素來沒有美豔的女喜劇演員氛圍,老一輩開創的藝術氛圍,也不會輕易為誰而打破。此後幾年,賈玲雖然轉戰多家衛視春晚,但依舊不溫不火。不客氣地講,無論是相聲舞臺還是小品舞臺,都沒有為美麗的女演員提供任何機會。性感,不屬於小品,大家想看的,還是丑角。

真正奠定賈玲喜劇地位的,是2015年的央視春晚小品《喜樂街》。該戲由賈玲、瞿穎、沙溢、李菁等聯合主演,後三者全部淪為陪襯,賈玲「洗心革面」以一個「肥婆」形象示人,一時間,職場女漢子的角色定位,風靡全國,一發不可收拾。

此後三年來,賈玲一直以肥胖的職場女性形象出演角色,深受大家的歡迎。在上周播出的《歡樂喜劇人》舞臺上,賈玲飾演了一個愛笑但總遲到的女企劃,一天之內,命運起起伏伏,讓不少女性感覺,這便是職場中的自己。

可以說,賈玲的興起,更像是這三十年來中國女性審美的一種變化軌跡使然。這三十年來,中國從農耕文明真正步入到了商業文明時代。越來越多的女性真正進入職場,她們並不漂亮,不能而且不屑靠身材臉蛋吃飯,她們努力拼搏撐起了中國市場經濟的多半邊天。賈玲的肥胖,更具備某種女性的親和力,讓觀眾感覺,這就是我們自己,沒有性感的距離。

因此,賈玲的火爆,也並不奇怪。三十年來,恍如一瞬,原來,我們經歷了這麼大的變革。生活,網;生命,嗖……

相關焦點

  • 宋丹丹回應上春晚,沒有了趙宋作品,誰能扛起春晚小品大旗?
    一年一度的春節晚會,又到了敲定節目的時候了,每年春晚語言類節目都是網友們關注的一個大方向。趙本山老師和宋丹丹老師,曾經可謂春晚語言類節目的定海神針!不論除夕當天,你在幹什麼,只要他們二人的小品出場,總會讓你停下手中的活,放下手裡的碗,全家人坐在一起欣賞他們二人的作品。
  • 1983年至2000年春晚上小品精彩合集
    它也開創了小品的先河,兩人也成為了八十、九十年代家喻戶曉的喜劇演員。1989年,趙麗蓉、侯耀文《英雄母親的一天》,侯耀文要拍英雄母親的偉大形象,而趙麗蓉卻是每天為瑣事忙活的平凡老母親。一句「司馬缸砸光」也成為了一代人的幽默記憶。1990年,趙本山、黃小娟《相親》,這應該是趙本山真正進入大眾眼帘的作品,此後趙本山在春晚的舞臺上不斷的給全國觀眾帶來驚喜。
  • 趙麗蓉24年前春晚小品,有誰注意到端酒的丫鬟?如今火得一塌糊塗
    不需要三十年,僅需要三年就能看出哪些人不適合娛樂圈了。 除了資本主義的運作以外,明星個人的運氣也很重要。 01. 在趙麗蓉24年前的春晚小品《打工奇遇》上,誰注意到那個端酒的小丫鬟了?如今已火得一塌糊塗!
  • 春晚節目單出爐,宋丹丹開場表演謝娜肖戰壓軸,流量明星扎堆演小品
    臨近新年,備受關注的央視春節聯歡晚會馬上就要與大家見面了,隨著網絡的普及應用,如今春節聯歡晚會的節目單也早已不是什麼秘密,會提前公布出來,不必像往年那樣苦等想要看的節目。 1月23日,央視春節聯歡晚會就發布了完整的節目單,以供大家能夠更好的觀看節目。
  • 2020年央視春晚倒計時,您還記得那些年央視春晚的經典嗎?(上)
    2020庚子央視春晚日漸臨近,您還記得,那些年央視春晚的經典嗎?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那些年,從央視春晚成長起來的明星、主持人吧!1984年:李谷一這一年,30歲的李谷一以一首《難忘今宵》成為她最為特殊的印記,這首歌之後整整風靡了29年,成為每年央視春晚的壓軸曲。
  • 央視春晚相聲小品尺度創30年之最
    從上到下依次為參與羊年春晚的鄧紫棋、莫文蔚、張震和嶽雲鵬、孫越。宇飛供圖  昨日,央視春晚官方最終版節目單正式發布。在36個節目中,歌舞類節目共19個,語言類節目共10個,雜技魔術創意節目共6個,戲曲節目1個。
  • 2001年春晚小品《賣拐》,給範偉留下一生陰影,為此退出春晚舞臺
    談起《春晚》,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熟悉了,它可是我們過年來必不可少的一個娛樂項目!春晚融合了小品,歌舞,魔術等多種表演形式,而其中最讓人關注的就是小品了。從最初的陳佩斯,趙麗蓉,趙本山等,春晚小品也算是經歷了一代又一代小品人。
  • 為什麼鞏漢林從春晚消失了?趙麗蓉臨終前的12個字,讓他聽了
    對於在娛樂圈裡發展的明星來說,能夠登上春晚的舞臺可謂是最高的榮耀的,不僅對他們的事業有幫助,也對他們的人生是莫大的肯定。 他和趙麗蓉老師的表演至今歷歷在目,不知不覺已經過去很多年了。2000年,趙麗蓉老師去世,而鞏漢林也在春晚的舞臺上消失了。
  • 春晚小品三十年大事記 已成中國特色全民娛樂方式
    去年,「小品王」趙本山多年來首次缺席央視春晚,今年甚至宣布退出小品界,而連續24年登臺的黃宏今年也沒有露面。與之對應的是,以「賀歲舞臺劇」打開局面的戲劇團體「開心麻花」連續兩年登場,代際更替的訊息越來越清晰。本報記者耗時兩個多月獨家採訪了趙本山、陳佩斯、黃宏、王景愚、蔡明、潘長江、鞏漢林、沈騰等春晚小品「熟臉」,以及黃一鶴、趙連甲、何慶魁、束煥等幕後功臣。
  • 李雪琴被曝將首登央視春晚 參演小品獲導演組好評
    據介紹,李雪琴參加春晚節目審查的表演很成功,笑料包袱成串,又貼近時代貼近百姓生活,獲得了春晚導演組的好評。李雪琴是地道的遼寧鐵嶺人。鐵嶺出了有大笑星趙本山,還有小瀋陽。如今鐵嶺,又出了一個李雪琴。2020年「鐵嶺人」李雪琴靠「超級」脫口秀,一舉全國成名。李雪琴走紅後,熱愛公益,注意藝德修養,觀眾口碑很好。
  • 60歲宋丹丹說再也不演小品了,我卻覺得這是完美結局
    當了30年小品女王的宋丹丹說,自己再也不會演小品了。在《王牌對王牌》的舞臺上,兒子巴圖將「雕塑」了宋丹丹曾經演出過的作品的蛋糕推到舞臺中央,這位一代人的小品女王給了兒子一個擁抱。而這個蛋糕上的作品,不會再增加了。之前她已經獻出了自己的春晚謝幕演出,在2020年春晚的舞臺上,她和張國立等人表演了開場歌舞《春潮頌》,沒有演小品。
  • 宋丹丹首次出演小品《懶漢相親》的「魏淑芬」一炮而紅
    有一年,宋丹丹在春晚演播廳候場,她下樓時迎面撞上了黃宏。黃宏對宋丹丹勾勾手指說:「嘿,你過來一下,我跟你說點事兒。」沒想到,等宋丹丹把耳朵湊過去,黃宏卻冷不丁「啵兒」的親在她臉上。1989年,話劇演員宋丹丹首次出演小品《懶漢相親》的「魏淑芬」一炮而紅。也讓宋丹丹打開了新的演藝之路。
  • 宋丹丹年輕照片引發回憶潮,網友感嘆:髮型和眉毛毀了你的美麗
    宋丹丹年輕照片引發回憶潮,網友感嘆:髮型和眉毛毀了你的美麗文|閒雲宋丹丹,趙麗蓉之後,最好的喜劇小品女演員,在作品質量上完勝另一位小品女王蔡明,很遺憾的是,自從在2008年之後,宋丹丹因為壓力,在和趙本山表演完
  • 「釘子戶」蔡明無緣鼠年春晚,網友心聲:以前誰上誰紅,現在誰紅誰上
    近日,有權威媒體曝料稱#蔡明無緣春晚#。在#央視鼠年春晚聯排中,有記者雖然看到了據說是跟蔡明合作小品的張若昀,但是在現場沒有看到蔡明、何冰的身影。隨後記者通過多方了解,確認蔡明、何冰合作的小品已經被斃掉,無緣鼠年春晚。看來在今年的春晚舞臺上,觀眾們再也看不到「女小品王」蔡明大媽帶來的潮流金句了。
  • 小品界一次「抄襲」事件,主角黃宏趙本山,搭檔都是宋丹丹
    問一個問題,黃宏和宋丹丹的第一次合作,是哪個小品?相信大多數人都能回答上來,1990年元旦晚會的《超生遊擊隊》,那也是他們倆的成名作。雖然頭一年的春晚上黃宏的《招聘》和宋丹丹的《懶漢相親》都不錯,但真正讓他們家喻戶曉一夜成名的,還就是《超生遊擊隊》。
  • 再見了,宋丹丹!
    宋丹丹的一生,都在兩種演員的定位中拉扯: 一方面,她從20歲就進入北京人藝(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以下簡稱「北京人藝」)表演話劇,那是中國話劇藝術的天花板;另一方面,她28歲登上央視春晚表演小品,這讓她獲得巨大的知名度。
  • 宋丹丹演過的這些經典小品,你看過幾個?
    宋丹丹演過的這些經典小品,你看過幾個?每次央視的佳節晚會中語言類節目裡最讓人捧腹大笑的就數小品了。你有啥不開心的,就讓小品來拯救。下面盤點的是各大晚會的「老面孔」宋丹丹演過的小品。超生遊擊隊1990年央視元旦晚會《超生遊擊隊》的內容為一對農村夫妻(宋丹丹扮演妻子)在生了三個女兒後,為了躲避計劃生育政策爭取生一個兒子而背井離鄉,互相埋怨的對話。該小品為宋丹丹奠定了喜劇、小品演員的名望。
  • 他們倆開創了春晚小品的先河,作品火了30年,至今仍被奉為經典!
    文/杏花疏影提到春晚,重頭戲當然是語言類節目。而語言類節目的重中之重就是小品。開創春晚小品先河的是誰,您知道嗎?1983年的首屆春晚大獲成功,84年的春晚籌備就顯得很受矚目。為了更好的節目演出效果,劇組找到科班出身的陳佩斯和朱時茂,請他們住在賓館裡寫小品《吃麵條》。這也是小品這個藝術形式第一次被搬上舞臺與觀眾見面,以前負責搞笑的娛樂節目最好的是相聲。創新總是很難的,有時好不容易琢磨出來點眉目,又被無情斃掉。據說為了這個作品,兩個人曾經偷偷「跑掉了」三次。但最終,他們還是交出了一份讓全國人民滿意的答卷,從此以後,這對兄弟組合就成了春晚舞臺上的頂梁柱。
  • 2017央視春晚節目單曝光都有誰加盟 雞年春晚吉祥物叫什麼(2)
    2017央視雞年春晚已經籌備了很長時間了,各大網站也都曝出了很多關於2017央視春晚的信息,2017央視春晚的各個節目審核也已經告一段落了2017中央電視臺雞年春節聯歡晚會被稱為「史上籌備最早的一屆春晚」,日前,春晚語言類節目都已完成終審,進入到帶妝彩排階段,而雞年春晚的完整節目單也基本浮出水面。在央視春晚近年以來收視率走低、口碑評價褒貶不一的背景下,頂著壓力上陣的雞年春晚總導演楊東升曾表示。
  • 搞笑小品大全,你看過幾種~
    1983年,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80班的一個觀察生活練習《買花生仁的姑娘》,作為一個戲劇小品被搬上了春節聯歡晚會,嶽紅、高倩、叢珊、曹力諸明星們樸實的表演,詼諧幽默的風格贏得了觀眾、專家、學者的一致好評,從此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有了一個新的藝術形式「小品」。由於春節聯歡晚會的媒介,小品作為不可或缺的獨立的節目參與到演出中。其活潑、詼諧的表演形式備受觀眾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