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黑洞20餘年,參與拍攝黑洞照片,華科教授帶你了解2020年諾獎

2020-10-22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記者李碗容 通訊員高翔 賈法雷

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因「黑洞研究及發現銀河系中央的超大質量天體」方面的貢獻,授予天文領域的研究者。2019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同樣授予天體物理學,為何天文領域的研究者屢屢摘得諾獎桂冠?近日,華中科技大學舉行了科普講座,該校天文系教授吳慶文為學生解讀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會後他接受了楚天都市報記者採訪。

人物介紹:吳慶文,華中科技大學天文系常務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2010年6月作為人才引進到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任教授。現任物理學院副院長、中國天文學會理事、湖北省天文學會副理事長、教育部天文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013年獲得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2016年獲得中國自然科學基金委-優秀青年科學基金。主持重點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等多項自然科學基金。

吳慶文

天文領域再摘諾獎 冷門專業變熱門

「近6年4次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天文領域,我們很激動。這體現學科交叉的重要性,這些問題不單單是物理、天文等學科問題。它也不僅僅是學科的問題,更是人類感興趣的問題,體現了人類對宇宙和未知的渴望。」吳慶文說。

吳慶文談道,科學上的發現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越研究宇宙越感覺人類的渺小。「諾貝爾物理學獎是一個風向標,我們要繼續花時間去做研究。現在這個時代,基礎學科的高度決定了國家的高度和文明發展的程度,物理、數學、化學、天文等基礎學科的發展帶動了關鍵技術的發展,可以說沒有基礎學科作為理論基礎,一切應用技術都是空中樓閣。只有潛心研究,做好基礎研究,才不會有卡脖子問題。」

「這個領域原來是一個冷門的領域,現在越來越熱,這也是時代發展的體現。現在的科研人員和學生因熱愛入行。我們物理學院以前學生報考積極性不高,但近幾年形勢已經完全逆轉,可以說非常火爆,基本都是第一志願報考,同時每年有幾十個學生從其他專業轉到物理學院。」吳慶文說。講座現場,記者也感受到學生們的天文熱情。

講座現場

當天,吳慶文從黑洞研究的歷史、研究現狀及未來展望等方面和學生們詳細地講解黑洞。學生聽得認真,互動交流環節他們跟吳慶文交流「宇宙有無絕對中心?」「是什麼力量使宇宙膨脹?」等問題。正常講座持續了3個多小時,線上平臺3000多名網友在線觀看。

吳慶文跟學生交流

研究黑洞20餘年 參與拍攝黑洞照片

吳慶文從研究生階段以來就研究黑洞,20餘年的科研生涯中,他聚焦黑洞照片、黑洞形成和演化、宇宙中不同類型黑洞等問題。「我找到感興趣的方向就去學習探索,找老師前輩請教,宇宙越研究越有趣。」在有趣的同時,他也取得較多科研成績。

去年公布的黑洞照片就是他所在團隊的科研成績。幾年前,EHT黑洞拍攝項目工作組成立後,他和學生一起申請加入,從事理論分析工作。過去幾年,他和研究生馮建超博士對黑洞進行了系列研究,對黑洞吞噬物質過程、黑洞自旋等重要信息做了較好限定,提出這次視界望遠鏡觀測的黑洞圖像應該是來自黑洞吞噬的物質,而非相對論性噴流。此外,還發現這個巨型黑洞很有可能是高速自轉的。

黑洞照片較好地支持了吳慶文前面的研究結果,他們還在天文方面國際頂級雜誌上,對黑洞照片進行了理論計算。「黑洞照片公布最簡單的是滿足大家的好奇心,世界上沒有比好奇心更重要的了。人類從原始社會一路走來,好奇心推使我們不斷前進,通過對好奇事物的研究,提出新思想、新方法,打造新的技術,進而推動社會向前發展。黑洞的演化就是宇宙演化的歷史,通過黑洞演化研究,我們可以了解宇宙的演化。」吳慶文說。

目前,吳慶文黑洞研究的重心是天琴空間引力波探測器計劃。該計劃由中國科學院羅俊院士2014年3月在華中科技大學提出,預計2030年至2035年部署三顆繞地球運轉的衛星,組成空間引力波天文臺。這將幫助我們理解宇宙早期種子黑洞、黑洞的增長歷史、星系演化等重大天文與物理學問題。

天琴計劃中,吳慶文參與引力波天文學研究。「我目前關注的是黑洞物理,黑洞和星系演化等。在衛星發射之前,這些必須做好足夠理論研究探測要提前預測,比如探討儀器需要達到什麼靈敏度才能觀測到,科學和技術人員必須緊密配合。」

來漢10年籌建天文臺 未來一起在喻家山上看星星

2010年,時任該校物理學院院長羅俊院士向吳慶文拋來橄欖枝,「我是江蘇人,對武漢了解不是很多。但我們聊的很好,學院物理學科底子好,未來發展和我的研究方向契合,我毅然地來到了武漢。」吳慶文回憶起跟華科最初的緣分時說。

來到華科後,吳慶文繼續開展黑洞研究,同時帶領學校天體物理學科發展。每天工作10多個小時,睡5個小時是常態,「我們學院的老師們都是這樣,晚上大多數辦公室都燈火輝煌。大家都在卯足了勁做科研。」在該學院師生的共同努力下,今年7月,華中地區的首個天文系在該校物理學院成立。

吳慶文最近正忙於喻家山天文臺的規劃建設工作。武漢喻家山天文臺是規劃建在武漢市中心城區最高峰的1.5級雷射測距臺站,將為未來發射的天琴衛星實現毫米級測距精度提提供技術支持。天文臺將是一個先進的光學實驗平臺和教學基地,開展雷射測距、空間碎片探測、空間通訊等實驗和教學工作。喻家山天文臺將會打造為全民受益的科普工程,每年可以接待幾萬人的參觀和學生研學,並在特殊天象期間聯合電視臺和媒體等進行直播。

天文臺追尋宇宙之光,將會成為「科技光谷」的象徵,提升光谷新高度,為中國光谷邁向世界光谷增添光彩,同時也將會成為媲美黃鶴樓、龜山電視塔等標誌性建築,成為武漢新地標。喻家山還將圍繞天文臺打造天問公園,融入屈原問天、曾侯乙等楚地古代天文元素,豐富武漢楚文化內涵。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中山大學校長羅俊也曾表示,喻家山天文臺的建設對科學普及和人才培養都很有利。

喻家山天文臺規劃

武漢喻家山天文臺將於未來三四年內建成,到時候一起在喻家山上看星星。「天文人的徵途星辰大海,我們的學生都是極具創造力和想像力,希望他們能夠繼續帶著好奇心繼續前行,在喻家山探索宇宙的奧秘。」吳慶文說。

相關焦點

  • 「走近科學家」華科天文系教授追逐黑洞20餘年
    華科天文系教授追逐黑洞20餘年舉行講座分析諾獎為何花落天體物理 正在武漢籌建喻家山天文臺□楚天都市報記者 李碗容 通訊員 高翔 賈法雷走近科學家人物介紹:吳慶文,華中科技大學天文系常務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 黑洞的諾獎之路
    北京時間2020年10月6日18時, 諾貝爾物理學獎在萬眾矚目中揭開了帷幕., 發現黑洞可以產生非常微弱的輻射, 這就是後來知名的霍金輻射(Hawking radiation). 20世紀90年代初, 德國天文學家賴因哈德·根策爾[14]和美國天文學家安德烈婭·蓋茲[15]各自領導著一個天文學團隊, 進行了長達10餘年的觀測,分別發現了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Sagittarius A*, 簡稱Sgr A*)的存在. 2015年,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aser
  • 諾獎解讀|霍金的研究夥伴摘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去年諾獎獲得者「神預言」黑洞得獎
    ,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以表彰他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言」。「彭羅斯的獲獎說明諾獎對理論性強的工作態度更友好了。彭羅斯是傑出的理論家,但是這個與諾獎傳統風格不一致,更適合突破獎。彭羅斯是證明了一個定理,不是一個具體的問題,按照諾獎傳統,很難得諾獎。」復旦大學物理學系施鬱教授評價。據悉,彭羅斯也是娛樂數學家與具爭議性的哲學家。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布 三位獲獎者與黑洞有關
    彭羅斯1931年出生於英國,現為牛津大學教授;根策爾1952年生於德國,現任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所長,併兼任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蓋茲1965年出生於美國,現為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蓋茲也是迄今第四位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科學家。
  • 8位專家談諾獎:物理學獎給黑洞,或許是因為錯過了霍金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因他發現黑洞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一個預言;萊因哈特·根策爾(Reinhard Genzel),安德烈婭·蓋茲(Andrea Ghez),因他們發現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緻密天體。
  • 8位專家談諾獎:物理學獎給黑洞,或許是因為錯過了霍金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因他發現黑洞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一個預言;萊因哈特·根策爾(Reinhard Genzel),安德烈婭·蓋茲(Andrea黑洞是廣義相對論最重要和最早的預言,是天體物理領域最重要的觀測結果之一,也是宇宙中最令人著迷的天體。黑洞存在的證據其實非常多,至少半個世紀以來不斷有各種重要的天文發現支持黑洞的存在;但如果要挑出一件工作作為最確鑿的單項證據,那就是他們的工作。他們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一口氣做了20多年,幾十年磨一劍!
  • 霍金的研究夥伴摘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去年諾獎獲得者「神預言」黑洞...
    ,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以表彰他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言」。彭羅斯是傑出的理論家,但是這個與諾獎傳統風格不一致,更適合突破獎。彭羅斯是證明了一個定理,不是一個具體的問題,按照諾獎傳統,很難得諾獎。」復旦大學物理學系施鬱教授評價。 據悉,彭羅斯也是娛樂數學家與具爭議性的哲學家。羅傑·彭羅斯是科學家理昂內·彭羅斯與瑪格麗特·雷瑟斯的兒子,為數學家奧利佛·彭羅斯與西洋棋大師強納森·彭羅斯的兄弟。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布,三位獲獎者與黑洞有關
    【新聞+】專家解讀:假如霍金活著,他很可能拿今年諾獎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今天揭曉,牛津大學教授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馬普地外物理研究所教授雷哈德·甘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
  • 8位專家談諾獎:物理學獎給黑洞,或許是因為錯過了霍金 _身體_澎湃...
    原創 見文末 果殼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因他發現黑洞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一個預言;萊因哈特·根策爾(Reinhard Genzel),安德烈婭·蓋茲(Andrea Ghez),因他們發現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緻密天體。
  • 新科女諾獎得主駕到,關於黑洞你們有什麼想問的
    新科女諾獎得主駕到,關於黑洞你們有什麼想問的 2020-10-15 22: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研究黑洞獲諾獎:他們發現了宇宙最暗處的秘密
    據新京報報導,當地時間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另一半授予雷因哈德·根澤爾和安德裡亞·格茲,以表彰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之一——黑洞」。
  • 研究黑洞獲諾獎:他們發現了宇宙最暗處的秘密
    據新京報報導,當地時間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另一半授予雷因哈德·根澤爾和安德裡亞·格茲,以表彰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之一——黑洞」。羅傑·彭羅斯的獲獎理由是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雷因哈德·根澤爾和安德裡亞·格茲的獲獎理由則是發現了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緻密天體。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布!首次授予黑洞研究 諾獎為何連年垂青...
    原標題: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布!首次授予黑洞研究,諾獎為何連年垂青天文學?   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三位物理學家,英國數學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因「黑洞形成是廣義相對論有力預言」的發現獲得該獎項的一半;諾貝爾獎的另一半授予德國天體物理學家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美國天文學家安德烈亞·蓋茲(Andrea
  • 2020物理諾獎意外獎給黑洞,專家稱早該得
    1957年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英國牛津大學教授。卡爾·史瓦西(Karl Schwarzschild)於1915年找到了愛因斯坦方程的一個球對稱奇異解,今天稱之為黑洞解。該文章於1916年1月發表,只比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文章晚一個多月。這是除了平凡的平直空間解之外的愛因斯坦場方程的第一個精確解。這個解對應於一個沒有旋轉且不帶電荷的黑洞。史瓦西在的論文發表後不久就去世,死於他在一戰期間在德國軍隊服役期間染上了疾病。
  • 2020物理諾獎意外獎給黑洞,專家稱早該得
    德國馬普地外物理研究所所長,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安德裡亞·蓋茲,1965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市。1992年從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獲得博士學位。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羅傑·彭羅斯使用了巧妙的數學方法證明,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直接結果。不過愛因斯坦本人並不相信黑洞真的存在。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霍金好友獲獎,感謝黑洞!
    作者 | 陳大鑫 物理學諾貝爾獎一直都是大家最期待的諾獎之一,下面這張號稱20世紀世界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合照,大家有認識多少呢? 文末有答案。剛剛!北京時間10月6日18點左右,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由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揭曉!
  • 2020 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黑洞獎」頒獎詞暗藏玄機
    作者 | 汪詰 來源 | 科學有故事2020 諾貝爾物理學獎解讀今天繼續來給大家講 2020 年的諾貝爾獎,今年各種意外很多,就連諾貝爾物理學獎也不例外。這些恐怕就要等到 50 年後諾獎檔案解密,才能知道真相了。不過我覺得科學界的很多大佬,一定要保重身體啊,諾獎很可能在等著你們!楊振寧先生的規範場理論完全值得再拿一個諾獎。說完了彭羅斯,我們再來講另外兩位獲獎者。
  • 新科女諾獎得主來了!關於黑洞,你們有什麼想問的?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安德烈婭·蓋茲(Andrea Ghez)確認,她將參加定於本月底舉行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WLF),介紹她獲得諾獎的黑洞研究。目前,蓋茲正在準備她的報告材料,如果有關於黑洞的問題,請砸向小編,也許被新科諾獎得主cue到的就是你!
  • 2020物理諾獎意外獎給黑洞,專家稱早該得,數學物理神級人物
    中國科技大學物理學院天文系蔡一夫教授則說,「此刻我想緬懷一下霍金,他是果殼宇宙的無冕之王。」如今,已有很多關於黑洞的研究,2017年諾獎更是頒給了探測引力波的工作,而那個引力波事件是基於假設黑洞的存在,所以有專家認為,發現黑洞的工作早該得獎。
  • 剛剛,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布!霍金「戰友」獲獎,黑洞「吸納...
    央視新聞報導,當地時間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因為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黑洞「吸納」全部獎金據諾獎官方介紹,本次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獲獎原因是其「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穩定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