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安德烈婭·蓋茲(Andrea Ghez)確認,她將參加定於本月底舉行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WLF),介紹她獲得諾獎的黑洞研究。目前,蓋茲正在準備她的報告材料,如果有關於黑洞的問題,請砸向小編,也許被新科諾獎得主cue到的就是你!
安德烈婭·蓋茲(Andrea Ghez)凝望著銀河系裡的黑洞。圖|Hackaday
蓋茲的字典裡,沒有「不可能」!
因為「在銀河系中心發現了一個超大質量的緻密物體」(說人話就是:找到了一個黑洞——小編注),安德烈婭·蓋茲與萊因哈德·根策爾(Reinhard Genzel)共同獲得了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截圖|nobelprize.org
今年的獎項被劃分為兩半,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 「以表彰他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另一半聯合授予賴因哈德·根策爾(Reinhard Genzel) 和安德烈婭·蓋茲 「以表彰他們發現銀河系中心有一個超大質量的緊湊物體」。
她的主要研究是在位於夏威夷的凱克天文臺(W. M. Keck Observatory)完成的。凱克天文臺臺長希爾頓·劉易斯(Hilton Lewis)回憶說,25年前,蓋茲剛到天文臺,就提出了一個離譜的要求:修改天文臺的軟體,冒著破壞儀器的風險,做一些在儀器設計功能之外的的事情——觀測銀河系中心的黑洞。在當時,包括劉易斯在內,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這是在浪費時間。
在蓋茲的堅持下,劉易斯妥協了。天文臺改造了近紅外照相機(NIRC),使它可以進行超快圖像輸出,然後重新疊加結果,以消除大氣湍流的影響。要弄清楚觀測數據非常困難和耗時,但蓋茲堅持了下來。
此後25年,蓋茲對3000多個星體進行了觀測研究,最終發現了人馬座A*——一個400多萬倍太陽質量的黑洞。「這需要決心、堅韌和專注,不被所有說這是浪費時間的人所嚇倒。」劉易斯說,「安德烈婭·蓋茲是拒絕接受『不』作為答案的人,她的詞典裡可能根本沒有這個詞。」
安德烈婭·蓋茲(Andrea Ghez)在被諾貝爾獎的電話凌晨2點叫醒後向諾獎發來了這張自拍。圖|The Nobel Prize
「你可以成為女科學家」
蓋茲於1987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學士學位,1992年獲得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1994年加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現任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天文物理學教授。蓋茲一直對宇宙充滿好奇,當她年輕的時候,她想成為第一個登月行走的女太空人。
蓋茲是諾貝爾物理學獎120年歷史上的第四位女科學家。在獲獎之後的新聞發布會上,蓋茲表示非常高興自己可以被公認為年輕女性的榜樣,正如她幾十年來一直堅持的那樣。1995年,也就是剛剛開始教職的時候,她就出版了名為《你可以成為一名女天文學家》的書。
蓋茲與根策爾的團隊各自獨立完成了黑洞的觀測發現。當被問及天文學家之間的競爭時,蓋茲說,她花了大約10年的時間,才想明白了一個做學術研究的基本準則:「集中精力把科學做好,而不是搶第一。」
銀河系中心的G天體的軌道,超大質量黑洞用白色十字表示。背景是恆星、氣體和塵埃。圖|Anna Ciurlo、Tuan Do/UCLA銀河中心組
「宇宙天團」,盡在WLF!
黑洞是物理學界少數能得到大眾關注的研究領域,此次黑洞研究獲得諾貝爾獎,再次激起了公眾和媒體對黑洞的熱情。
黑洞探索將會帶領人類走向哪裡?圖|Space
事實上,近年來黑洞研究頻頻爆出重磅成果:2019年,由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EHT)拍攝的全球首張黑洞照片公布;上個月,天文學家發表論文,認為去年觀測到的一段引力波信號是由兩個黑洞合併造成的,這是人類首次觀測到的黑洞合併。
重磅預告
追蹤全球最新科研成果,第三屆WLF特設天文物理系列論壇,參會頂尖科學家陣容強大,是不折不扣的「宇宙天團」。除了安德烈婭·蓋茲之外,還包括EHT項目負責人、2020年基礎物理科學突破獎得主謝普德·多爾曼(Sheperd Doeleman),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基普·索恩(Kip Thorne)、巴裡·巴裡什(Barry C. Barish),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米歇爾·馬約爾(Michel Mayor)和迪迪埃·奎洛茲(Didier Queloz)等等。
這個10月,讓我們跟隨宇宙天團,一起仰望星空!
編輯|Kai
責編|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