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女諾獎得主來了!關於黑洞,你們有什麼想問的?

2020-10-16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剛剛!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安德烈婭·蓋茲(Andrea Ghez)確認,她將參加定於本月底舉行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WLF),介紹她獲得諾獎的黑洞研究。目前,蓋茲正在準備她的報告材料,如果有關於黑洞的問題,請砸向小編,也許被新科諾獎得主cue到的就是你!

安德烈婭·蓋茲(Andrea Ghez)凝望著銀河系裡的黑洞。圖|Hackaday

蓋茲的字典裡,沒有「不可能」!

因為「在銀河系中心發現了一個超大質量的緻密物體」(說人話就是:找到了一個黑洞——小編注),安德烈婭·蓋茲與萊因哈德·根策爾(Reinhard Genzel)共同獲得了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截圖|nobelprize.org

今年的獎項被劃分為兩半,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 「以表彰他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另一半聯合授予賴因哈德·根策爾(Reinhard Genzel) 和安德烈婭·蓋茲 「以表彰他們發現銀河系中心有一個超大質量的緊湊物體」。

她的主要研究是在位於夏威夷的凱克天文臺(W. M. Keck Observatory)完成的。凱克天文臺臺長希爾頓·劉易斯(Hilton Lewis)回憶說,25年前,蓋茲剛到天文臺,就提出了一個離譜的要求:修改天文臺的軟體,冒著破壞儀器的風險,做一些在儀器設計功能之外的的事情——觀測銀河系中心的黑洞。在當時,包括劉易斯在內,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這是在浪費時間。

在蓋茲的堅持下,劉易斯妥協了。天文臺改造了近紅外照相機(NIRC),使它可以進行超快圖像輸出,然後重新疊加結果,以消除大氣湍流的影響。要弄清楚觀測數據非常困難和耗時,但蓋茲堅持了下來。

此後25年,蓋茲對3000多個星體進行了觀測研究,最終發現了人馬座A*——一個400多萬倍太陽質量的黑洞。「這需要決心、堅韌和專注,不被所有說這是浪費時間的人所嚇倒。」劉易斯說,「安德烈婭·蓋茲是拒絕接受『不』作為答案的人,她的詞典裡可能根本沒有這個詞。」

安德烈婭·蓋茲(Andrea Ghez)在被諾貝爾獎的電話凌晨2點叫醒後向諾獎發來了這張自拍。圖|The Nobel Prize

「你可以成為女科學家」

蓋茲於1987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學士學位,1992年獲得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1994年加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現任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天文物理學教授。蓋茲一直對宇宙充滿好奇,當她年輕的時候,她想成為第一個登月行走的女太空人。

蓋茲是諾貝爾物理學獎120年歷史上的第四位女科學家。在獲獎之後的新聞發布會上,蓋茲表示非常高興自己可以被公認為年輕女性的榜樣,正如她幾十年來一直堅持的那樣。1995年,也就是剛剛開始教職的時候,她就出版了名為《你可以成為一名女天文學家》的書。

蓋茲與根策爾的團隊各自獨立完成了黑洞的觀測發現。當被問及天文學家之間的競爭時,蓋茲說,她花了大約10年的時間,才想明白了一個做學術研究的基本準則:「集中精力把科學做好,而不是搶第一。」

銀河系中心的G天體的軌道,超大質量黑洞用白色十字表示。背景是恆星、氣體和塵埃。圖|Anna Ciurlo、Tuan Do/UCLA銀河中心組

「宇宙天團」,盡在WLF!

黑洞是物理學界少數能得到大眾關注的研究領域,此次黑洞研究獲得諾貝爾獎,再次激起了公眾和媒體對黑洞的熱情。

黑洞探索將會帶領人類走向哪裡?圖|Space

事實上,近年來黑洞研究頻頻爆出重磅成果:2019年,由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EHT)拍攝的全球首張黑洞照片公布;上個月,天文學家發表論文,認為去年觀測到的一段引力波信號是由兩個黑洞合併造成的,這是人類首次觀測到的黑洞合併。

重磅預告

追蹤全球最新科研成果,第三屆WLF特設天文物理系列論壇,參會頂尖科學家陣容強大,是不折不扣的「宇宙天團」。除了安德烈婭·蓋茲之外,還包括EHT項目負責人、2020年基礎物理科學突破獎得主謝普德·多爾曼(Sheperd Doeleman),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基普·索恩(Kip Thorne)、巴裡·巴裡什(Barry C. Barish),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米歇爾·馬約爾(Michel Mayor)和迪迪埃·奎洛茲(Didier Queloz)等等。

這個10月,讓我們跟隨宇宙天團,一起仰望星空!


編輯|Kai

責編|小文

相關焦點

  • 新科女諾獎得主駕到,關於黑洞你們有什麼想問的
    新科女諾獎得主駕到,關於黑洞你們有什麼想問的 2020-10-15 22: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有內幕?去年諾獎得主準確預測女性、黑洞科學家拿諾獎
    有內幕?去年諾獎得主準確預測女性、黑洞科學家拿諾獎 2020-10-08 06: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霍金的研究夥伴摘得諾獎!上任諾獎得主竟然這樣說…… | 解讀諾貝爾物理學獎
    彭羅斯的獲獎說明諾獎對理論性強的工作態度更友好了。彭羅斯是傑出的理論家,但是這個與諾獎傳統風格不一致,更適合突破獎。彭羅斯是證明了一個定理,不是一個具體的問題,按照諾獎傳統,很難得諾獎。羅傑·彭羅斯是科學界的一個名人,也是奇人。他同時是娛樂數學家與具爭議性的哲學家。
  • 諾獎得主40多篇論文作假?諾獎背後的風起雲湧
    經過這個事件,我們不經開始思考這些論文平臺對於這些諾獎得主的作假論文的態度,真的能做到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嗎? 又或者,諾獎得主真的可以犯這樣的錯誤嗎? 而科學方面的發現尤其需要等數十年來等待其結果被大規模接受,有的科學家甚至可能活不到他們的成果被大規模接受,也就不再有機會得到諾貝爾獎。
  • ...王爽科普「解密」——諾獎得主發現的黑洞對地球會產生何種影響?
    中大知名科普作家王爽科普「解密」——諾獎得主發現的黑洞對地球會產生何種影響?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首次被發現羊城晚報: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的主要成就是什麼?從理論上講,這只能是一個超大質量黑洞。羊城晚報:黑洞是什麼?它有哪些種類?王爽:通俗地說,黑洞是宇宙中最恐怖的、連光也逃不出去的「監獄」。一個物體要想逃離地球,必須達到地球的逃逸速度,即11.2km/s。同理,一個物體要想逃離黑洞,就必須達到黑洞的逃逸速度。但由於特别致密,黑洞的逃逸速度比光速還快,如此就沒有任何物體能逃離黑洞。
  • 中大知名科普作家王爽科普「解密」——諾獎得主發現的黑洞對地球...
    中大知名科普作家王爽科普「解密」——諾獎得主發現的黑洞對地球會產生何種影響?羊城晚報: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的主要成就是什麼?從理論上講,這只能是一個超大質量黑洞。羊城晚報:黑洞是什麼?它有哪些種類?王爽:通俗地說,黑洞是宇宙中最恐怖的、連光也逃不出去的「監獄」。一個物體要想逃離地球,必須達到地球的逃逸速度,即11.2km/s。同理,一個物體要想逃離黑洞,就必須達到黑洞的逃逸速度。但由於特别致密,黑洞的逃逸速度比光速還快,如此就沒有任何物體能逃離黑洞。
  • 諾獎得主 探秘未來科學「黑洞」 揭秘他的發明「前傳」
    共話未來科學  兩位諾獎得主和多位兩院院士將在論壇發言  記者了解到,世界未來科技論壇主辦單位包括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從這樣的架構,就能窺見此次「未來科技」的前沿性、權威性、專業性。而此次來蓉參會嘉賓也是各領域的科學研究「泰鬥」,其中,曾摘得諾獎的科學家就有兩位,他們是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美國國家工程院(NAE)院士、日裔美籍電子工程學家、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工程學院材料系教授中村修二,20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加拿大物理學家、加拿大皇后大學研究主席、薩德伯裡中微子天文臺(SNO)主任阿瑟·麥克唐納。
  • 諾獎得主有話說
    其中,兩位新鮮出爐的2020年諾貝爾獎得主,美國病毒學家哈維·阿爾特(Harvey J. Alter)和美國天文物理學家安德烈亞·蓋茲(Andrea Ghez)也將首次參加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哈維·阿爾特因發現C型肝炎病毒獲得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安德烈亞·蓋茲,因發現人馬座A*——一個400多萬倍太陽質量的黑洞,獲得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諾獎解讀|霍金的研究夥伴摘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去年諾獎獲得者「神預言」黑洞得獎
    1969年,為了修補某些特殊黑洞存在破壞時空因果性的「裸奇點」問題,彭羅斯大膽提出了「宇宙監督假想」,他預言必定有某種物理定律,來防止「裸奇點」的出現。霍金曾是彭羅斯的研究夥伴,對此表示強烈支持,還幽默地說「上帝憎惡裸奇點」。
  • 想一睹「文青」氣質的諾獎得主?來這裡就對了
    一場科學盛宴即將拉開帷幕,前來赴約的是61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137位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將於10月30日-11月1日在上海召開。「科學天團」將至,有你要追的「星」嗎?【兩位2020年諾獎得主是「文青」?】
  • 諾獎得主奎洛茲:如能多留意女科學家,這將是諾獎的一大進步
    昨晚,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不僅再次花落天體物理學,且三位新晉得主中有一位是女性,安德裡亞·蓋茲(Andrea Ghez)也由此成為諾獎物理學獎歷史上第4位女性得主。安德裡亞·蓋茲在接受採訪時稱,很高興自己能夠得獎,並希望以此激勵更多年輕女性能進入這一研究領域,「只要你對科學有熱情,就可以成就更多的事。」
  • 理察·塞勒:從差點輟學到諾獎得主
    餘方:今年夏天我和他做一個關於瑞典退休金體系改革項目。今年瑞典被爆出幾個關於養老金體系的醜聞,所以,瑞典政府正在考慮怎麼改革退休金體系的結構,他們把20年來700多萬人的交易記錄給了我們,我們的任務是做分析,並給出改革建議。這或許對他的獲獎也產生了微妙的影響。
  • 霍金的研究夥伴摘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去年諾獎獲得者「神預言」黑洞...
    1969年,為了修補某些特殊黑洞存在破壞時空因果性的「裸奇點」問題,彭羅斯大膽提出了「宇宙監督假想」,他預言必定有某種物理定律,來防止「裸奇點」的出現。霍金曾是彭羅斯的研究夥伴,對此表示強烈支持,還幽默地說「上帝憎惡裸奇點」。他們二人獲得1988年沃爾夫物理學獎,也是因為共同研究並提出的彭羅斯-霍金奇點理論。 「彭羅斯的獲獎說明諾獎對理論性強的工作態度更友好了。
  • 知識武裝的大腦究竟多有魅力?看看今年諾獎的女性得主們→
    Ghez物理學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有三位得主,他們都因為在黑洞領域的研究而獲得了該獎。談到如何解釋黑洞給公眾聽,她也表示撓頭。黑洞這個問題就很有趣。什麼是黑洞?是一個空間區域,其中質量被限制在零體積,這意味著密度是無限大的,同時也意味著我們真的沒辦法描述黑洞是什麼!聊到科學研究的趣味,她認為就是不斷地提出問題然後在探索過程中發現新的問題。迎難而上是她的態度。我開始的問題,我想非常簡單,就是「銀河系中心有沒有一個巨大的黑洞?」
  • 前諾獎得主準確預測今年女性科學家和黑洞是重點關注領域
    (圖說:從左至右分別為羅傑·彭羅斯、萊因哈德·根澤爾和安德裡亞·格茲)值得一提的是,安德裡亞·格茲是有史以來第四位女性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除瑪麗·居裡外,其他兩人分別是1963年因原子核研究獲獎的瑪麗亞·格佩特·梅耶,以及2018年因在雷射物理學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唐納·斯特裡克蘭。
  • 89歲諾獎得主羅傑·彭羅斯,有一個令人咋舌的家族
    雷剛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鳳凰網科技 聯合出品什麼叫「牛X的人,很早就全家牛X了」、「家學淵源」、「家族基因」……新晉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Roger Penrose(羅傑·彭羅斯)就是最好的說明。
  • 關於黑洞想知道更多?這位新晉諾獎得主將參加在上海舉行的世界頂尖...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從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獲悉,2020年新晉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安德烈婭•蓋茲,將參加本月底在上海舉行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介紹她獲得諾獎的黑洞研究。蓋茲的字典裡,沒有「不可能」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以表彰他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另一半授予賴因哈德•根策爾和安德烈婭•蓋茲,以表彰他們發現銀河系中心有一個超大質量的緊湊物體(黑洞)。
  • 89歲諾獎得主羅傑·彭羅斯,有一個令人咂舌的家族
    諾獎剛宣布,大家首先關注到的自然是獲獎原因,這是科學最高榮譽首次頒向黑洞研究,而且在霍金教授仙逝兩年之後,頒給了他的科研好友彭羅斯教授。在諾獎之前,羅傑·彭羅斯教授還跟霍金教授有過多次同臺獲獎的經歷,比如倫敦皇家天文學會艾丁頓獎、沃爾夫物理學獎,二人也有合著:《時空的本質》。
  • 2017諾獎物理獎得主:發現引力波 一場40年的「打賭」
    2017諾獎物理獎兩位得主講述:  發現引力波  一場四十年的「打賭」  從去年開始位居《科學》《自然》雜誌年度十大科學發現榜首,到今年諾獎物理獎獲獎領域,被稱為「時空漣漪」的引力波由於證實了愛因斯坦百年前的預測,拓展了人類的科學知識邊界
  • 諾獎得主彭羅斯:有證據表明宇宙在循環
    諾獎得主彭羅斯:有證據表明宇宙在循環黑洞是什麼?當然諾獎的獲得肯定不止一人,還有兩名科學家與他一起合作並且一起獲得了諾貝爾獎問什麼會因為這個霍金點宇宙會實現再次循環呢?據科學數據表明,霍金點是一種表達宇宙微波輻射的一種漩渦狀的現象,而這一點也是解答彭羅斯觀點的關鍵所在,他利用普朗克衛星得到最為精確的輻射地圖,而在這些看起來極其相似的輻射中找到了三十個點。而這些點在彭羅斯看來則是黑洞膨脹到足夠大時然後縮成的奇點,也就是黑洞蒸發,著名科學家霍金也曾經提出過黑洞蒸發理論,所以被稱為霍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