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0月28日),第十一屆中國國際納米技術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納博會")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正式拉開帷幕。本次大會集"會、展、賽、獎、發布"五位一體,集聚國內外行業頂級專家學者、相關知名企業代表等千餘人。據悉,大會將聚焦微納製造、第三代半導體、納米新材料、柔性印刷電子、噴墨列印、納米大健康等熱門領域,以專業論壇、行業報告等形式交流全球納米技術的前沿研究,展示國內外1600多家企業在納米技術應用領域的最新成果。
國家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原司長靳曉明,蘇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李亞平,國家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原副司長姚為克,蘇州市委常委、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吳慶文,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科技委員會顧問曹保瑜將軍,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倪乾等出席活動。開幕式由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丁立新主持。
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蔣莊德,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大學校長劉昌勝,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主任趙宇亮等院士專家出席。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天野浩,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史丹福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鮑哲南以線上方式參與本屆納博會。
"學術天團"雲集
主報告環節,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主任趙宇亮作了題為《納米科技的現狀與未來》的主題報告;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鮑哲楠以視頻形式作了《皮膚啟發電子》的主報告;博世傳感器技術有限公司應用工程部全球總監Keith Nicholson帶來《智能傳感器和人工智慧發展前沿》分享;OCSiAl公司副總裁Aleksei Minakov作了《單壁碳納米管——可持續發展經濟中的一種材料》主題報告。
作為讓海內外了解蘇州工業園區(以下簡稱"園區")納米產業、走進園區的一個重要"窗口",本屆納博會匯聚了國內外院士21人,另有32名國家級人才、200多名知名企業高管和258名演講嘉賓輪番亮相。美國應用材料、陶氏化學、霍尼韋爾、博世、小米等60餘家知名企業及阿里巴巴、中芯國際等近50家上市公司也將參會、參展。
自主會議品牌強化
本屆納博會由會議和展覽兩部分組成,包括1場主報告以及中國MEMS製造大會、全國柔性與印刷電子研討會、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大會、噴墨數碼製造與3D列印國際會議、國際半導體器件與加工工藝論壇、新型纖維材料與應用前沿論壇、中澳科技創新高峰論壇、納米大健康-活體測量與精準醫學論壇、分析測試應用研討會和智慧財產權運營與產業創新發展高峰論壇等10場專業論壇,共約250多場行業報告。
尤其是第二屆中國MEMS製造大會不僅提升了演講嘉賓的層級,還將圍繞MEMS舉辦會、展、賽、獎等一系列產業活動。同時發布《2020 MEMS製造業報告》,聚焦MEMS製造全產業鏈,發布MEMS製造過程中企業產能、產量、工藝、產品類型,上下遊合作企業的情況,向MEMS行業發出更響亮的"園區聲音"。
中國MEMS創業大賽迸發潛力
今年,大會聯合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和半導體領域排名第一的投資機構華登國際,在納博會期間同期舉辦中國MEMS創業大賽,共22個入圍項目進行決賽,爭奪"創新產品獎"和"最具投資價值獎",參賽企業包含麥斯卓(MEMS Drive)和博思發(POSIA)、矽睿、納芯微等知名企業。
1600+企業炫酷"黑科技"
本屆納博會場地總面積達18000平方米,展出納米技術創新產品1600多件。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本屆納博會取消了部分國際展團,但企業展覽規模總體穩定。通過更加深入地挖掘國內資源,大會設置了深圳展團、鄭州展團、科技部納米專項展團、MEMS創業大賽展團、納米健康防護展團、柔性電子創新應用展團、第三代半導體企業展團、勝科納米展團等8個納米產業特色展團,現場展示各類特色納米技術產品。
開啟第二個十年新篇章
伴隨蘇州工業園區納米技術應用產業一路成長,今年已經是納博會第十一次在園區舉辦,正式開啟第二個十年新篇章。
據統計,前十屆納博會累計舉辦各類納米技術行業報告1596場,出席國內外院士82人次,參與企業近萬家次,累計接待參會參展觀眾超過5.7萬人次,達成意向合作2100餘項,達成商務合作金額56億元,企業共計獲融資超22億元。
十年磨一劍,納博會已經發展成為國內水平最高、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的納米技術領域綜合性國際產業大會,增進了國內外納米同行對園區納米產業的了解,在國際上樹立了中國納米大會的品牌。
關於蘇州工業園區納米技術產業
產業是立區之本。開發建設26年以來,園區緊緊抓住世界科技革命變革新趨勢,聚焦發展,生物醫藥、納米技術應用、人工智慧三大特色產業。截至2019年底,園區納米技術應用產業實現產值810億元,保持快速發展態勢,累計引進企業690家,集聚領軍人才創新創業團隊362個,包括院士團隊17個、國家級重點人才80人,已成為國內納米產業和人才集聚度最高的區域,躋身全球八大納米產業集聚區,為打造現代產業體系、轉換發展動能提供有力支撐。
今年前三季度,雖然受疫情和國際大環境波動影響,園區納米技術應用產業仍然跑出了逆勢上揚的"加速度",總產值超750億元,其中多家重點自主品牌企業產值實現同比翻番,敏芯股份成功在科創板掛牌上市,桐力光電、度亙雷射等企業完成億元融資。微球、濾波器、關鍵材料等領域核心技術不斷取得突破,填補多項國內外技術空白,5家企業入選"2019中國半導體MEMS十強企業"榜單,佔據半壁江山,園區納米技術應用產業影響力持續擴大。
接下來,園區將以納博會為平臺,瞄準"國際納米技術應用產業先導區"的目標,持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勇攀納米技術產業高峰。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