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線重慶11月20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田文生 實習生 戢璐綺 )今天,第十一屆微米納米技術創新與產業化國際論壇(ICMAN 2017)在重慶開幕。
大會主席、清華大學周兆英教授致歡迎辭,德國薩克森州環境和農業部部長Thomas Schmidt先生、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居焱博士、重慶川儀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鵬先生、重慶大學副校長王時龍教授分别致辭。
本次國際論壇大會為來自海內外學術界和工業界的專家學者、企業家及研究人員提供了一個促進微米納米技術和傳感器創新與產業化的重要技術交流平臺。大會分為專家論壇、學生大賽、企業會展三大板塊,邀請了微納米及傳感器領域國內外頂級專家和知名企業家作報告,分別由德國弗勞恩霍夫研究所所長Thomas Otto教授、蘇州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孫立寧教授、德國德勒斯登工業大學Michael Mertig教授、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林立偉教授、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微電子研究院微機電系統中心古元冬教授、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Long Que教授、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王躍林教授等23位國內外專家作報告。
該論壇大會的主辦單位為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微納器件與系統技術分會、清華大學;承辦單位為重慶大學、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電子工程研究所;支持單位有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重慶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德國薩克森州環境和農業部。
今天下午,第四屆微米納米技術「創新與產業化」科研成果轉化學生大賽在重慶舉行。
重慶大學的「新型可攜式細菌螢光檢測晶片系統及檢測方法」、西安交通大學的「新型大量程高精度傾角傳感器」、清華大學的「一款可拓展的全集成病原體核酸檢測系統」、天津大學的「基於體聲波諧振器的新型氣體傳感器技術」等四個作品獲得優勝獎。另有六個作品獲得入圍獎。
微米納米技術和傳感器是一個新興的、高技術和基礎研究緊密結合的高科技領域,是 21世紀的新興技術乃至主導技術之一,它們對國民經濟和國家安全的重要作用已被人們廣泛認同和重視,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生物醫藥、能源交通、先進位造、通信電子等領域。微米納米技術創新與產業化國際論壇是相關技術領域的系列高層論壇。迄今已在蘇州、西安、上海、深圳、北京、杭州等地舉辦十屆,取得了巨大成功和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