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苑耕耘 幸運人生——記昭陽一小顏萍老師二三事

2021-01-09 騰訊網

幾天前,與昭陽媒體中心記者史海洋一起到昭陽一小校本部拍攝黨建工作專題片。穿過衛生、乾淨、整潔,文化氛圍濃厚的校園,走進支部活動室,正好趕上支部黨員大會。

主持會議的是一位風姿卓約、年輕貌美的女教師。她長發飄逸,穿一件非常得體的白色短袖襯衫,語言溫柔而嚴謹,井井有條地安排著黨總支近期工作任務。她是昭陽一小黨總支副書記、副校長、荷花校區執行校長顏萍,也是昭陽區首屆名師,2019年區級優秀教師、優秀共產黨員。近年來,她成了昭陽一小黨建工作、行政管理工作的頂梁柱。

有幸採訪到顏萍老師是9月6日。讓我們沒有想到的是,作為一名基層領導幹部,她不僅有思想、有學識,而且懂教育,善管理、有魅力。特別是她的語言表達能力,有點超乎我們的想像。

顏萍,1996年畢業於昭通地區師範學校,同年9月分配至昭陽區靖安鄉任教,在山區鄉鎮任教達11年。2007年9月招聘至昭陽區一小任教,2019年到昭陽一小荷花校區擔任執行校長,同時擔任一小黨總支副書記、副校長。

顏萍剛到靖安鄉任教之時,環境條件極為艱苦。青蔥歲月,面對教師工作,總感覺教師的社會地位較低下,收入也不高,家長也不是那麼尊重老師,很是迷茫。雖然她秉承「認真做事,踏實做人」的家訓積極投入工作,但並沒有真正地愛上教育教學工作。正當她迷茫彷徨、陷入人生低谷的時候,一次偶然的機會,學生改變了她。

那個時候,顏萍在工作中一直很迷茫,加上家庭的問題,整天在校園裡看天,看地,看三葉草。學生發現她的秘密,她說:「我在看三葉草。據說如果發現了三葉草有四個、五個葉片的,誰就是最幸運的人。」於是,第二天上課,一個學生告訴她:「老師,你翻開你的課本看看,會有什麼驚喜。」她以為是某個學生給她送了卡片,而打開書本之後,三株四個葉片的幸運草躺在書頁裡,綠綠的,充滿著生命的活力。再後來,幾乎每一天她都會收到學生送來的幸運草。原來,學生在校園裡一邊看書,一邊找幸運草,然後再送給她。特別感人的是,一個學生代表全班同學說:「老師,你可能現在不算幸運,我們想把每個人的幸運都分給你一點,你就會成為幸運德寵兒。」沒有選擇的人生到底有多可怕,還好,是學生讓她選擇了教師這個行業。

也是她,又把敬業,善良,愛心,交給了學生。「剛到荷花校區的時候,我就想,我不能讓社區的居民說,換了個校長,還不如從前。」她一邊翻著書籍,一邊侃侃而談,詳細地講述著荷花校區一年前的情況。一是荷花校區佔地面積僅十多畝地,遠遠不能滿足轄區內適齡兒童上學需求,且必須穿過一個擁擠的菜市場,師生出人極為不便,有時,一堵車就是半小時左右。二是學校教學質量並不理想,很多家長都一直期望轉到一個好學校。所以,她首先考慮的就是學校的改擴建問題和教育教學質量問題。今年,區委、區政府、區教育體育局把教育作為一項重大民生工程,為保障學位,現已啟動了一小荷花校區改擴建工程,並計劃另外修建一段道路至學校。

「如果真正辦好人民滿意的學校,達到了老百姓較滿意的期望值,他們就會全力支持學校的各項工作了。」顏萍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談到徵地的事情,她說,荷花校區的村民給予了很大的支持,一切都風平浪靜,學校工地建設推進較快。學校原來僅10.5畝土地,現徵地20畝。只記得有一個村民來向學校要青苗費,而另一個村民則說,青什麼苗,修學校要什麼青苗費?你趕快自己去整掉就行。還有一位年紀較大的獨居老人,她家一小塊地也在徵地範圍,但她又在地裡種植了茄子,找到學校要500元補償。校長顏萍經過深入了解後對她說:「學校公用經費每一分都是用在學生身上的,不能用在這些方面,這個錢我個人出給你。」說著便拿出500元來遞了過去,老人一見急忙搖手,說道:「如果校長自己出錢,我不要。你們老師把書教得這麼好,我們要支持。」在老奶奶的感召下,大家對學校擴建工作都很支持。一個村民有個魚塘,他很快把魚塘的水抽乾,讓施工人員便於施工。包括開通學校道路,村民們都給予全力的支持,捨棄了很多玉米青苗。

顏萍說,「教師只有不斷提升自己的思想認識,教學能力和水平,才能真正體現出其自身的價值。」在一小荷花校區,她以「愛心,責任,陽光,幸福」為校訓,踐行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思想。她首先從學校的辦學思想、校紀、校風,教師的教風和學生的學風入手,重視教師自身的學習和發展,重視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現在,隨著教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及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很多在外校就讀的學生家長都說,還是希望轉到一小荷花校區就讀。

「校長不能埋怨教師,教師也不能埋怨學生,埋怨家長。我剛到一小荷花校區,可以說一小荷花校區的老師和其他學校一樣,並不是每個人都很優秀,要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我們只能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抓好教學、教研工作。」是啊,有的老師不會電腦,她親自教,有的老師不會採用新媒體上課,她親自去指導,有的學生不講衛生她就把存在的問題拍成照片,提醒班主任老師處理。她還鼓勵教師跨學科聽課,帶領老師們製作試卷,分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制定方案和策略。僅一年時間,一小荷花校區每個學科的平均成績就提高了15至20分,與校本部相比,差距由原來的20多分縮小到5分左右;學生都穿得整潔大方,校園的每一個死角都打掃得乾乾淨淨;教學教研等各種活動有序開展,各種檔案材料逐步規範。

「辦人民滿意的學校,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還真是不容易。一次去買鞋,給錢的時候,售貨員突然說:「校長,不必了,我就是你們學校的學生家長,我家這個娃娃,原來在這個學校的時候,一直不想讀書。自從你來任校長之後,老師都實在是太負責了,學生不懂的就天天帶著教、帶著補,一下課就進行輔導,現在孩子每科都可以考八九十分,這雙鞋子送你了。」

「看著家長,很是感動,我只有找個理由說這雙鞋不太合腳,婉言拒絕了。」「我常常對老師們說,家長最大的希望就是孩子的成績有所提升,教師的成就感不是多少名利上的東西,我的成就感不是我們一個人改變了一所學校,而是我們所有的老師改變了一所學校。老師們常常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給學生輔導,放學一兩個小時還有不少家長來學校,耐心等待著接孩子回家。一位年紀較大的家長說,我三個孫子都在這個學校讀書,人家老師都是免費為孩子輔導,以前考四五十分,現在都在七八十、八九十。」

「我真的為這些老師的奉獻精神所感動,我一直認為,教育是人影響人的一項事業,教育不僅是教會學生知識,而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校長影響到一群老師,老師影響到一群孩子,孩子影響到家庭,最後輻射社會。」

可能在很多人眼中,作為一個校長,應該是很輕鬆的,一天不過是動動嘴,安排一下工作而已。其實,從事教育的人都知道,很多基層校長都有不少難言之痛,比如,控輟保學工作中勸返學生的問題,某個學生在校內外出現意外事故問題,學校教師編制不夠的問題,幾個女教師請產假沒有老師上課的問題,又比如家長到學校無理取鬧、學生打老師、老師打校長等等問題,是是非非,糾纏不清的問題始終困擾著不少學校基層管理幹部。然而,對顏萍來說,工作中辦法總比困難多,心無所懼,快樂前行。

早聽說昭陽一小三個校區的黨建工作做得特別紮實,是一個工作亮點。她說:黨建工作是「一盤棋」,學校黨支部把「主題黨日」看做盤活黨建工作的關鍵棋子,我們的黨建工作主要是通過「13X」模式(把握一條主線、融合三項制度、主題黨日+X)載體,以落實「三會一課」制度為切入點,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重點。通過「主題黨日•烏蒙紅燭」,「主題黨日•紅色教育」「主題黨日•書香閱讀」「主題黨日•小記者站」「烏蒙紅燭•育人先鋒•專業引領」「紅五月•憶英雄•頌黨恩」「走近歷史•認識家鄉」「黨旗飄揚•愛衛行動」等主題形式,按計劃邀請專家開展主題教育講座,收看黨史專題、黨建專題片等,從學校找典型,從身邊找榜樣,揚長避短,以身邊典型人物事跡激勵黨員幹部,增強「三會一課」吸引力,不斷提高黨員隊伍的綜合素質。

同時,我們以「網際網路+學習」,搭建黨員與教師自主、互學平臺。建立了微信公眾號、黨建QQ群、黨員微信群,藉助「雲嶺先鋒APP」「學習強國APP」開展學習。比如,藉助「雲嶺先鋒APP」收聽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藉助「學習強國APP」開展全校教職工學習活動,推薦時事新聞、思想精髓、先進典型、音樂、文化等豐富多彩的內容。通過「四個一」活動,突出氛圍感、儀式感、使命感。每月「政治生日」「黨費日」,每季度「黨課學習」已成為我們凝心聚力的規定動作。在黨建工作的引領下,全校形成了積極向上、樂觀和諧、開拓進取的良好氛圍,促進了學校全方位的發展。

顏萍是一個表面溫順而內心卻極為堅強的女人,也是一個很有事業心的基層幹部。她總是滿滿的正能量,絕不怨天尤人;總是把家裡的事情,孩子的事情都忘得一乾二淨。幾年來,丈夫奔赴在昭陽區脫貧攻堅主戰場,她一頭撲在學校管理、教學崗位上,早上七點半準時達到學校,晚上一般也是七點左右才能回家。差不多每天12個小時守候在學校,處理各種日常事務。

「有人認為,校長是一身的光輝,而我是一身的傷痕」。似乎,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遇到一些大大小小的意外。

今年5月,顏萍在學校加班至7點多鐘,回家途中騎小黃車不慎摔了一跤,半天沒有爬起來,兩個陌生人過來說,你是這裡學校的校長嘛,怎麼摔成這樣?摔傷之後,雖然感覺特別痛,但她十幾天沒有去醫院檢查,一直堅持工作。直到後期實在忍受不了,幾個老師才把她送到中醫院。經檢查鑑定,已造成尾椎骨折。醫生說,十幾天還堅持上班,你不叫女漢子,而是叫女鐵人。醫生要求住院治療,不能動,不能站不能側睡。她說:「在醫院這樣,實在太難受了,我還是回家去。」

其實顏萍所說的家就是學校,她又回到學校,照樣主持黨建活動,參加聽課、評課。「還好,這幾天疼的不那麼厲害了。」她笑著說。老師們都說,你休息一下,有什麼事情我們都會去做的,可她就是停不下來。她沒有因為自己受傷而停止工作,一直帶病堅持工作到現在。

二十多年前,她收穫的是學生的一片片幸運草,第一片葉子是希望,第二片葉子是信心,第三片葉子是愛情,多出的第四片葉子是幸運;二十多年後,她收到的不是社區家長的禮物,也不是省市區給予他的「優秀管理幹部」「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她收到的依然是希望,是信心,是感激。是她,帶著昭陽一小荷花校區一群奮發向上的教師,一個充滿生機的團隊,正在迎著新的教育之光,一路前行。

作者簡介:

李陽忠,男,漢族,雲南昭通人。筆名,草原格桑花,昭通市作家協會會員,昭陽區小作家協會副主席,昭陽區教育體育局《昭陽教育》編輯部主任。

在《中國教育報》《雲南日報》《語言美報》《學術探索》《昭通文學》《昭通作家》《昭通創作》《文化昭通﹒威信》《烏蒙山》《北大門》《扎西》及「中國期刊網」「中國作家網」 「中國詩歌網」「中國青年文學網」 「中國散文網」「江山文學網」「北京文藝」「西部文學微雜誌」「西部移動傳媒」「昭通新聞網北緯29°」「文學故鄉」「昭陽融媒」等報刊、網絡媒體平臺發表散文、詩歌作品約42萬多字。部分散文、詩歌曾入選《扎西扎西》《蘋果之城》《洋芋帝國》《廉政文化》等文集。

相關焦點

  • ——記恩師唐子龍二三事
    其樂融融——記恩師唐子龍二三事●材料科學與工程系 姬穎  入選理由:他曾經是材料系的學生,現在是材料系學生的良師益友。當時年級盛傳「教務主任唐子龍要求授課的老師修改考試題目,不能延用老題」,隨之是他一系列對學生要求嚴格的事跡。那時腦海中浮現出來的是一位鶴髮老人,面容剛毅,眼神犀利。  第一次見到唐老師,是在大三的電子材料工學課上。見到的竟然是一位年輕的、滿面微笑的老師。唐老師講課深入淺出,對於比較難的知識點總是舉幾個例子反覆解釋。唐老師雖然平易隨和,但對待教學一絲不苟。
  • 科學家韓春雨二三事 韓氏父子"一門三教授"
    原標題:科學家韓春雨二三事 5 青年學者不容易 記者:很多人評價韓春雨的成功說有幸運的成分。您怎麼看? 韓田鹿:每個人的成功多少都會有幸運之光照到身上的成分。 記者:您也在地方高校就職,怎麼看待地方高校的老師取得這樣的成績? 韓田鹿:越來越多的地方高校忘記了本分。很多教授為了評職稱,所做研究寫的論文實際上沒有什麼社會價值。除了編輯在審核論文的時候仔細讀,很多都是重複的。 其實,韓春雨的實驗也不是沒經歷過失敗。和國際最尖端、最聰明的科學家拼成果,我們不具有優勢。但韓春雨不會因為幾次失敗就掉頭,就轉而追求個人安逸。
  • 關於鄭鈞的《私奔》,我想的全是坦克書中的昭陽和米彩
    戲子之事天下知,無非隨波逐利。本文由青年晚報原創內容,侵權必究。但在網易雲音樂中鄭鈞《私奔》的留言區,都是關於超級大坦克科比《房客》書中的昭陽和米彩。我相信有很大一部分朋友,初聽《私奔》這首歌是來源於《房客》。第一次聽到就收藏了,還在三年前的大一,只是覺得好好聽。而今天當我從夢中驚醒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時,腦子裡閃過兩個詞:真愛,自由。
  • 《滿庭芳苑》金嗣水五月詩選——閒賦詩詞憂與樂,靜觀風雅屈和伸
    春波一鑑影形疏,天上水中漂幾朵。趙巷地鐵站別老同學李維國六十三年一瞬間,當時小子倆衰顏。匆匆相聚匆匆別,舉手撈撈淚欲潸。長長幽徑小庭院,觀景聽蛙漫品茶。辣椒嫩萼青青若小盅,初如碧玉老來紅。千刀不懼渾身碎,色味相宜入世風。
  • 山花今爛漫,何須繪麟閣——追憶黃祖洽先生二三事
    翻出幾篇舊文,回憶先生生前二三事,算作對先生的追思與致敬。本文原刊載於北京師範大學校報(第442期)論理想信念,先生是模範。先生始終把自己的人生與國家需要和民族興旺緊緊連在一起,把愛國看得高於一切,一切服從國家和社會的需要。
  • 免費直播教英語獲200萬粉絲 「陳老師」走紅火山小視頻
    火山小視頻上有位達人「秒學英語陳老師」,利用短視頻和直播的形式進行零基礎英語培訓,每天晚上8點左右進行直播,一年多來已經免費教英語接近1000場,每場至少在線2000人,他風趣幽默與嚴格要求並重的講課風格深受全國近200萬粉絲歡迎。陳老師名為陳曉佳,是著名的英語教育講師,耕耘於教育行業多年,也曾在諮詢公司、500強外企工作過。
  • 【聯想昭陽K21-80-ISE評測】三電池超長續航 聯想昭陽K21商務本...
    第一眼你可能不會覺得這是一臺鋁鎂合金機身的機器,因為無論是看起來還是摸上去都給人一種類膚的親切感。昭陽K21整體外觀比較方正,搭配黑色機身顯得特別沉穩踏實。機身前端稍稍向內傾斜,靠近底部則為楔形處理。機身雖方正但不會顯得厚實笨重,因為該機最厚處也僅為19.5mm。
  • 書香昭陽 | 我喜愛的地方——奶奶家的小菜園
    昭陽區一小校本部 五年級(2)班 徐姝涵菜園,大家都很熟悉。在鄉下菜園是必不可少的。阿姨,嬸嬸,爺爺奶奶們經常會在小菜園裡種些蔬菜、佐料、瓜果......要吃的時候,非常方便。同時蔬菜也很新鮮。就拿奶奶家的菜園來說吧!不但很實用,並且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一年四季小菜園都會給你不一樣的感覺。
  • 小石潭記、嶽陽樓記、記承天寺夜遊:被貶文人的三種人生境界
    在中國文學史上,另有三篇名記,柳宗元的《小石潭記》、範仲淹的《嶽陽樓記》、蘇東坡的《記承天寺夜遊》,都是膾炙人口之作,都是作者在被貶失意的人生旅途中寫就,相似的境遇下,三人呈現出的狀態,恰好符合了王國維所說的三重人生境界。本文我們就來一 一聊過。
  • 「陳老師」免費直播教英語1000場走紅火山小視頻 網友:滿滿的正能量
    火山小視頻上有位達人「秒學英語陳老師」,利用短視頻和直播的形式進行零基礎英語培訓,每天晚上8點左右進行直播,一年多來已經免費教英語接近1000場,每場至少在線2000人,他風趣幽默與嚴格要求並重的講課風格深受全國近200萬粉絲歡迎。陳老師名為陳曉佳,是著名的英語教育講師,耕耘於教育行業多年,也曾在諮詢公司、500強外企工作過。
  • 人生於世,自己要沒事,啥都不是事
    自己沒啥事,啥都不是事。01生活雖然平淡,懂得品味便有溫暖。每一個日出,都有希望的問候:一個長夜又被送走,身邊的小確幸又多了一層。許多東西無法重來,要做什麼就趕緊抓緊去做,趁熱打鐵才會增加成功概率。人生本不易,各種各樣的煩雜融於其中,,如果還有想做的事,那就要努力去爭取,盡心去創造,不沉於其內,肯定不行。擁一顆安閒簡素之心,目視前方,一切隨緣,不怨怒,不躁進,不過度,不強求,不悲觀,不刻板,不慌亂,不忘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過自己喜歡的日子,期最好的結果;做最可行的事情,圖水到渠成的必然。
  • 看懂你的星盤:你的人生有哪些「幸運」?
    我們上一期聊的專題是:我們的人生會有哪些挫折,因為什麼,會變成我們人生的「壓力源」。今天的話題會更輕鬆一點,也是每一個人都比較在意的,那就是:我們的人生中,究竟在哪個領域更幸運?
  • 米小圈上學記免費聽書
    米小圈上學記免費聽書簡介:喜馬拉雅為你帶來米小圈上學記免費聽書,想聽什麼小說這裡都有,還有有趣的娛樂相聲,讓你枯燥的生活變的更加的有趣米小圈上學記免費聽書資料:《米小圈上學記:好朋友鐵頭》介紹了米小圈在小學裡,總是既快樂又煩惱的,就像他日記裡的故事一樣。你是否也在為學習成績、嚴厲的老師、家長的管教、刁蠻的同桌和一批調皮搗蛋的同學所苦惱呢?
  • 星科普|看懂你的星盤:你的人生有哪些「幸運」?
    我們上一期聊的專題是:我們的人生會有哪些挫折,因為什麼,會變成我們人生的「壓力源」。今天的話題會更輕鬆一點,也是每一個人都比較在意的,那就是:我們的人生中,究竟在哪個領域更幸運?這份幸運,除了確實會在這部分領域存在機遇以外,也離不開個人的耕耘和努力。我們曾經學過的文言文「傷仲永」,天才兒童卻因為不好好繼續念書,最後淪落到平庸,木星也是如此,給了你才華,卻不好好保護和努力,最後好運也會變成索然無味的平庸。
  • 梁龍直播教學二手玫瑰 講述搖滾老炮成長二三事
    滾圈第一中老年美妝博主帶來1分鐘彈唱教學晚上九點梁龍來到線上音樂節的直播間,自稱滾圈第一中老年美妝博主的梁龍這次沒有教學化妝,而是教觀眾如何在1分鐘之內學會唱二手玫瑰的歌謠。60分鐘的直播中梁龍分別彈唱了《採花》、《情兒》、《嫂子頌》、《小白船》四首作品,累計觀看次數達137萬。
  • 教師節:八首最美的詩詞,致敬老師
    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耕耘。老師,是我們生命中第二個領路人,今天是他們的節日,我們更應該懷著感恩之心,祝福老師,同時說一句:老師,辛苦了!韓愈曾說過:「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 小白樓裡有故事丨對話張曉龍 從舞者到老師的升華人生
    他說很幸運能夠參加首屆電影節,那年沒有想過自己會進入影視行業。真心希望電影事業發展越來越好,用我們自己的電影文化去吸引全世界的朋友。從舞者到老師的職業升華1994年,張曉龍考入北京舞蹈學院。作為一位舞者,每一次拉開大幕意味著一次完美的綻放。畢業後的張曉龍沒有選擇在聚光燈下踮起腳尖,而是退到幕後成為了中央戲劇學院的形體老師。
  • 哈哈哈~海寧一家長為這事求助老師,微信群炸鍋!每個家長都要遇到
    海寧一小學三年級男生某一天回家爸爸,老師讓我們取個英文名,你覺得我叫啥好呢?小陳爸爸以前我們上學時可沒有這樣的事,海寧的國際化這麼厲害了?當天的家長群裡家長取不來英文名,請求老師幫助咋回事呢?就像小嬰兒的姓名難倒了不少新手爸媽一樣最近,海寧這批小學三年級學生的家長也被自己孩子的英文名給愁壞了前段時間三年級英語課開課海寧市紫微小學的英語老師讓孩子們給自己取個英文名
  • 直播預告 | 科學公益:關於星系的二三事
    9月5日20:00,《科學公益:關於星系的二三事》將通過知領直播平臺與大家見面。掃碼預約會議內容科學公益直播」第35期,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戴昱帶來分享主題:關於星系的二三事
  • 小演奏家|李星瑤學琴小記
    天上一顆星 心中一支曲——「海倫杯2010上海國際青少年鋼琴賽」金獎獲得者李星瑤學琴小記轉載於《小演奏家》雜誌(2011年6月)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瑤瑤像小公主一樣在父母的精心呵護下一天天長大。轉眼到了2009年7月,瑤瑤那時已經5歲3個月。有一天,被幼兒園的劉慧敏老師帶到了鋼琴邊,教她認譜子彈鋼琴。第一課就是一首外國兒歌《小羔羊》。在教琴的過程中劉老師發現,瑤瑤的腦子很好使,接受音樂知識很快。在沒有一點演奏功底的情況下很快就能演奏出這首樂曲,並且有一種自發的音樂感覺,比其他小朋友上手快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