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它有一雙「惡魔之瞳」,這是滬上博物館第一個陸生脊椎動物的...

2020-11-24 騰訊網

人的虹膜為褐色或藍色,瞳孔圓形;而有一種脊椎動物,它的虹膜為紅色,瞳孔垂直,酷似惡魔的眼睛,人稱「惡魔之瞳」。

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之際,長著「惡魔之瞳」的新物種模式標本正式保藏於華東師大生物博物館,該模式標本也成為首個保藏於上海的陸生脊椎動物模式標本。

(圖片說明:本文通訊作者之一——生命科學學院何祝清高級實驗師)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了解到,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學等曾發表過魚類的新種,也保留著當時首獲的模式標本;但包括兩棲類、爬行動物、鳥類、哺乳類等的陸生脊椎動物新種,此前滬上博物館尚未擁有這類模式標本。

據悉,《動物分類學(ZOOTAXA)》雜誌日前已刊登華東師大生命科學學院何祝清高級實驗師的研究論文,描述並發表了擁有「惡魔之瞳」的海南島瞼虎一個新種。該新種被命名為「光華瞼虎」,以紀念華東師大前身之一的光華大學。因其為率先發現的新物種標本,故也成了獨家珍貴的模式標本。

【紅眼可怕,體色鮮豔,其實無毒,還挺害羞】

瞼虎是一類夜行性的壁虎,不同於沒有眼瞼、不能閉眼的普通壁虎,瞼虎具有可以活動的眼瞼,因此能夠閉眼,故名「瞼虎」。瞼虎體色以黑色、褐色為主,有3到4條淺色橫條紋。尾巴黑白相間,很像毒蛇的尾巴。

雖然長著紅色的眼睛,且外表鮮豔,但事實上,瞼虎無毒,且性格害羞。它們只在夜晚出來活動,捕食各種小型節肢動物,天亮前即返回石縫或土洞之中。瞼虎卵生,一般一窩產卵2枚,埋在土下,在孵化後具有獨立生存能力,通過不斷蛻皮長大。

(圖片說明:剛孵化的瞼虎幼體,與成體一樣具有橫條紋)

瞼虎主要分布在琉球群島、海南島、廣西及越南北部的巖石地帶,由於生活環境特殊,加上晝伏夜出的習性,之前的研究較少。近十年來,在我國不斷發現瞼虎新種,目前我國包含有瞼虎11種,而全世界僅19種,可以說中國是瞼虎的多樣性中心之一。

【為了新的惡魔之瞳,真可謂「九死一生」】

何祝清研究團隊於2018年暑假,在海南島進行昆蟲考察。由於考察對象主要是蟋蟀、螽斯等一些夜行性昆蟲,因此採集工作也集中在太陽落山後的晚間7點至次日凌晨3點。考察地點一般選在一些原始森林的林緣,沿途隊員們發現了一些霸王嶺瞼虎,它們具有紅褐色的體色以及滿身的黑色斑點(下圖F)。

當隊員們往更高海拔行進時,突然有一條黑白相間的瞼虎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因為根據已有的報導,這類體色的瞼虎是海南瞼虎,與霸王嶺瞼虎並不重疊分布。經仔細查看,他們發現這個個體與海南瞼虎又有些許不同。

據了解,在採集過程中,也有團隊成員查看地形不及,因山上石塊鬆動、滑坡而導致其受傷,之後他們又採集了幾號瞼虎標本,可謂「為了新的惡魔之瞳,真是九死一生。」

(圖片說明:海南島分布的不同種類瞼虎)

【有的模式標本藏於海外,有的模式產地種群瀕危】

帶回實驗室後,通過身體數據測量、鱗片排列方式比較,以及4個DNA分子片段的測序比較,團隊最終確定了該物種是從未有人描述過的新物種,並將其取名為光華瞼虎。據介紹,光華即光我中華之意,取自《卿雲歌》:「日月光華,旦復旦兮」,藉此希望中國的分類學家再接再厲、不忘初心。此外,華東師大前身之一為光華大學,而華東師大生物系也曾湧現出一大批著名動物學家,例如薛德焴、張作人、錢國楨、郎所、周本湘、堵南山、賴偉、盛和林等,新種命名也以此紀念和致敬這些動物學家。

全世界每一種生物在科學家證實發表之時,除了專著或論文外,還指定一些標本作為「模式」,以便後人檢視比較。這也是分類學有別於其他科學的特殊之處,因為模式標本是實驗結果的實實在在的載體。

(圖片說明:保藏於華東師範大學生物博物館的瞼虎模式標本)

然而,對於世人熟知的動物大熊貓、揚子鱷等,非常遺憾這些中國特有的動物,其模式標本均保存於國外。改革開放後,我國的分類學蓬勃發展,中國人開始描述並發表本土的新物種。如今,上海終於也開始保藏陸生脊椎動物的模式標本。

何祝清等也介紹,瞼虎因具有鮮亮的外表,作為新興寵物受到不法分子的盜獵,有時還會銷往海外市場。這使得瞼虎的種群受到很大的影響,例如在弄崗瞼虎的模式產地,已經幾乎不能發現該種群。因此,該新種的命名,也是希望更多人能知道有這樣一類瀕危動物,同關心我國的本土物種,保護這些小生靈。

相關焦點

  • 這種魚是所有陸生脊椎動物之祖,有鰾也有肺,至今仍生活在海洋中
    我們都知道地球生物的發展演變經歷了由水生到陸生,由海洋到陸地的發展過程。那麼在相對高等的脊椎動物中,到底是哪種動物開啟了由水生到陸生的進程,首先從海洋走向陸地的呢?古生物學家們一般認為是一種被叫做總鰭魚的魚類。
  • 被稱作惡魔之眼的雙瞳孔,真相竟然是......
    雙瞳孔作為一種眼球畸形,從古到今就被帶上「有色眼鏡」。有人說雙瞳孔是惡魔之眼,又有人說雙瞳孔是帝皇的象徵,這兩種說法,到底誰是對的呢?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雙瞳孔的科學解讀。Pupula duplex在拉丁語裡的意思是雙瞳孔,19世紀末20世紀初人們還在爭論這雙瞳孔是不是真的存在。
  • 闡明西南喀斯特地貌陸生脊椎動物分布
    日前,中科院動物所科研人員闡明了中國西南地區喀斯特地貌中陸生脊椎動物的分布情況。相關成果發布於《科學報告》。 中科院動物所研究員蔣志剛團隊通過文獻和實地考察,以及諮詢動物學家和野生動物管理人員,整理了1204個陸生脊椎動物的清單以及評估了此地271個自然保護區的保護能力。
  • 斬赤紅之瞳:帝具進化後,塔茲米能否戰勝艾斯德斯?
    眾所周知,在動漫《斬赤紅之瞳》中,艾斯德斯的實力是非常強大的,小編認為甚至要超過至高帝具「皇帝」。那麼問題來了,塔茲米進化後的帝具是擊敗了皇帝,但是卻力竭而亡,成了第一個被「砸死」的男主角.....如果有下文呢?與艾斯德斯一戰會怎麼樣?
  • 純白小貓有雙迷人的異色瞳,看了就讓人靈魂深陷,真是太可愛了!
    純白小貓有雙迷人的異色瞳,看了就讓人靈魂深陷,真是太可愛了!天麗質這回事,原來真的存在。不信就看看下這隻叫做Pam Pam的可愛貓咪,雪的發加上黃藍的異瞳,全上下都是風情。Pam Pam是主Anna的結婚周年禮物,她看到這隻貓咪的刻就愛上了它,Pam Pam也有了幸福快樂的家。要說Pam Pam全上下最特別的地,就是那雙異瞳了。直盯著看的話,感覺靈魂都要被吸進去呢。Pam Pam不僅外表漂亮,性格也很溫柔,是個乖巧的淑女。
  • 全球陸生脊椎動物滅絕速度在加快 515種正處在滅絕邊緣
    美國史丹福大學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研究表明,地球陸生脊椎動物滅絕的速度可能比以前科學家認為的要快得多,未來20年全球陸生脊椎動物滅絕的數量,可能會與整個20世紀不相上下。研究團隊在本周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論文呼籲,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高度重視這一問題,積極採取措施減緩這種趨勢。早在2015年,史丹福大學生物學家保羅·埃裡希就研究稱,地球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正在發生。為了更深入了解物種滅絕危機,此次埃裡希教授和同事合作,研究了地球上極度瀕危物種的數量和分布情況。
  • 動物求生存常有適應演化 脊椎動物也會噬己嬰
    動物求生存的行為,常有能量適應的演化,臺灣生態科學家發現的全球首例脊椎動物噬己嬰行為是為一例。   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黃文山研究員耗時六年,在蘭嶼發現了全球第一例陸生脊椎動物噬己蛋的行為,此一脊椎動物行為的重大發現,去年十一月份刊登在《行為生態學》國際期刊的首篇。
  • 斬赤紅之瞳:強如艾斯德斯的秘技,也無法冰凍進化後的他!
    看過《斬赤紅之瞳》的觀眾老爺們都知道,艾斯德斯不僅僅是本身的實力強大,更為恐怖的是她的帝具。每一件帝具都有自己的秘技,「惡魔之粹」也不例外,在艾斯德斯身上的體現,那就是「摩珂缽特摩」,其威力甚至能夠凍結時空。
  • 全球陸生脊椎動物未來20年滅絕物種數將趕上整個20世紀
    科技日報華盛頓6月1日電 (記者劉海英)美國史丹福大學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研究表明,地球陸生脊椎動物滅絕的速度可能比以前科學家認為的要快得多,未來20年全球陸生脊椎動物滅絕的數量,可能會與整個20世紀不相上下。
  • 二次元中動漫角色的瞳色很重要,那麼盤點一下那些瞳色撩人的妹子
    一:見崎鳴《替身》見崎鳴是留著一頭黑色短髮的可愛美少女,因為生病的原因所以在4歲時失去了自己的左眼並且被阿姨換上了人偶的眼睛,看起來和真實的眼睛差不多,因為換上的眼睛是綠色的看起來太過惹眼和這隻人偶之眼能夠看到死亡而總是用白色的眼罩遮住。
  • 科學家在納木措開展陸生脊椎動物分布及多樣性科學考察
    計劃於2020-2024年更為全面地進行考察青藏高原被譽為「世界屋脊」和「世界第三極」,由於它的強烈隆升,形成了獨特的自然環境和氣候特點,對周邊乃至世界的氣候與環境都有著極大影響。納木措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鹹水湖,形成和發育受地質構造控制,經喜馬拉雅運動凹陷而成。
  • 西藏陸生野生脊椎動物種數記錄增至1072種
    張偉 攝中新網拉薩10月14日電 (張偉)10月14日,記者在拉薩召開的西藏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成果驗收暨鑑定會上獲悉,歷時8年,西藏陸生野生動物資源本底及其動態變化基本摸清,全區陸生野生脊椎動物種數由20世紀末記錄的701種增至目前的1072種。據悉,作為中國大中型野生動物最多的省區,西藏曾於1998年開展第一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歷時4年完成。
  • 科學家:全球陸生脊椎動物加快滅絕
    說起「滅絕」、「瀕臨滅絕」,相信很多朋友也聽說過不少相關的話題,畢竟,在我們地球歷史上曾經發生了5次大滅絕,除了這5次大滅絕以外,還有一些小規模的滅絕事件。由於地球的環境一直在變化,所以有一些沒法適應環境的生物會從地球上消失,這是比較正常的現象。當然,也有一些生物看起來消失了,但是最後又出現在我們面前。這是怎麼回事呢?
  • 阿什莫林博物館,英國第一個公共博物館
    Ashmolean博物館在英國牛津博蒙特街,是世界首個大學博物館。博物館經過一次大的修整之後於2009正式對外開放。2011年十一月,新畫廊在埃及和努比亞也相繼亮相。博物館的建築外觀吸取了新古典主義風格,博物館裡面分為古器物、西方藝術、東方藝術還有赫博登錢幣室四大部分。
  • 深圳市共有陸生野生脊椎動物513種!
    目前深圳市共有陸生野生脊椎動物513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42種,其中: 一級保護野生動物3種:蟒蛇、黑鸛、白肩雕; 二級保護野生動物39種,包括穿山甲、獼猴等。
  • 絕世唐門:霍雨浩居然有6種瞳色,你最喜歡哪一種?我喜歡灰色
    第一次見這個小正太的人,都會覺得他的眼睛很漂亮,給人一種萌萌的感覺,不過別看小浩浩長得可愛,他可是一個硬骨頭。第二種 橙色橙色,是創造了鬥羅大陸壽命最高,活了百萬年的魂獸天夢冰蠶附體狀態下,霍雨浩所呈現的瞳色,雖然天夢哥不擅長攻擊,但是精神力達到的層面在全鬥羅大陸也是數一數二的。
  • 盤點向:那些讓人印象深刻的異色瞳角色!我永遠喜歡卡卡西!
    在二次元裡能夠有超多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常見甚至並不存在的設定。而異色瞳就是小編很喜歡的一種人物設定,異瞳的角色都會給小編一種很神秘的感覺,在帥氣值上加分加的特別多。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異色瞳人物吧!
  • 兩篇CELL|中心王文、何舜平、張國捷等團隊合作揭示脊椎動物水生到陸生演化過程中的遺傳創新基礎
    脊椎動物從水生到陸生是脊椎動物演化史上的一次飛躍,也是脊椎動物演化中最重要的科學問題之一。然而,長期以來,關於脊椎動物從水生到陸生的遺傳創新基礎一直知之甚少。根據古生物學和脊椎動物系統學的研究,認為脊椎動物登陸事件發生於有頜類的硬骨魚綱中。硬骨魚綱包含肉鰭魚亞綱和輻鰭魚亞綱。
  • 小盜龍的朝聖之旅: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遊記
    圖註:掛在走廊上的鱟化石,時代是晚侏羅世走廊的盡頭是一具保持著原址埋藏狀態的恐龍化石(模型),算是參觀中第一個震撼展品啦,這是一具圓頂龍的化石模型,真化石被修復展示在一層展廳(F1)。從這個原址埋藏化石模型兩邊的樓梯進入一層才是展覽正式開始,這也是恐龍博物館展覽的重點部分:恐龍的世界!
  • 成都值得一看的博物館有哪些?
    作為「長江文明之源」的三星堆遺址就在這裡旁邊,它被譽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在三星堆博物館不但可以看到三星堆出土的文物,還可以看到大量的古代蜀國、古代成都的歷史文物。5.成都川菜博物館到成都,吃什麼,火鍋串串兔兔頭,還有一座可以吃的博物館——川菜博物館。這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以菜系文化為陳列內容的主題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