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颱風,高樓為何會「晃動」

2020-11-25 湛江新聞網

    強颱風「彩虹」肆虐時,部分住在高樓層的居民膽戰心驚,因為感覺「樓房在晃動」。許多住高樓層的居民紛紛跑到地下車庫躲避,甚至有市民因為恐懼,不顧狂風肆虐、暴雨傾盆,衝出高樓,結果高樓無恙,自己卻被高空掉落的玻璃砸傷,或摔倒致使骨折。

    麥先生就親歷了驚魂的樓房「跳舞」。他滿懷憂慮地問道:「颱風過境時,高樓就開始左右晃動,家裡的吊燈叮咚作響,這是什麼原因?會對樓房結構造成什麼影響?」

    風振效應導致高樓晃動

    強颱風過境高樓「晃動」,是否正常?湛江市建築設計院院長、國家一級註冊結構師範藝表示,颱風來臨時,在一些樓層較高的建築物內居住的居民感覺到有輕微的晃動,意味著高樓產生了變形(位移),按照現行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進行的高樓設計,是允許建築在強風作用下產生一定的水平位移的,但位移必須在規定的限值之內。

    某建築設計院一位姓梁的結構工程師分析,通過氣象方程式可以計算出,城市高空確實要比近地面的風速大。因此,當狂風吹過時,高層建築受到的影響就更大。麥先生所遇到的情況,建築學上稱為「風振效應」。簡單地說,就是高層建築周圍的風有脈動效應,形成一種漩渦,風與建築物產生摩擦,風越大,摩擦也就越大。

    範藝說,建築特別是高層建築,在受風荷載的作用後,其反應是由複雜的綜合因素決定的,受建築所處環境的空曠程度、建築體形、建築高度、建築高寬比、結構動力特性以及是否為建築群等諸多因素的影響。

    高樓抗風有標準

    據梁工程師介紹,目前湛江建築設計參照的最新標準是國家在2012年5月28日發布、2012年10月1日實施的《建築結構荷載規範》。而高樓抗搖晃的標準,還參照國家的《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其中有變形限值和舒適度標準。

    「高層建築在強風作用下會形成風振效應,過大的振動加速度會使人感覺不舒適,這就是風振舒適度的要求。」範藝說,現行設計規範對風振加速度有限制,對高度150米以上的建築有嚴格要求,有人還建議今後對高度100米左右(約30層)的居住建築從嚴考慮風振舒適度的問題。

    「離地面的高度愈大,風速也愈大;愈是空曠的地面,風速也愈大。」 梁工程師解釋說,「由於風速、風向的不斷變化,作用在建築物表面上的風壓(吸)力也在不停變化,房屋會產生微小的振動。在高層建築中不可忽略風的動力效應。」

    梁工提及一個重要的概念——基本風壓,「就是風吹到建築表面上,產生多大的壓力。」基本風壓也稱風的動壓力,是空氣流動對工程結構所產生的壓力。抗風設計當中用到的風載荷,相當於基本風壓和風壓高度變化係數、風荷載體型係數、和高度風振係數的乘積。

    基本風壓值與當地風速大小有關,國家的載荷規範為各城市、地區給出了基本風壓值。一般多層建築取50年一遇最大值確定風速並考慮其他因素,經計算確定風壓;對於高層建築、高聳結構以及對鳳荷載比較敏感的其他結構,要取重現期為100年的風壓值計算,並應符合有關結構設計規範的規定。

    住高樓層遇颱風怎麼辦

    梁工程師說,在建造高層建築時,風是首先要考慮的要素之一。對於抗風要求,一般建築物要求能夠抗50年一遇的大風;高層建築要求更高,一般是要能夠抵禦百年一遇的大風。

    而高空風力增大的另一個原因是高樓林立造成的狹管效應。由於高樓阻擋,如果風的通行面減小一半的話,其穿行速度則會增加約一倍,因此遇到高樓狹小的通道,風就更猛烈了。超高層建築頂部一般都會有位移表現,只是幅度不同。樓層越高,位移幅度越大。

    範藝說,在去年「威馬遜」來襲時,我市部分樓房也曾出現晃動現象,市住建局曾召集有關單位專家開會,就有關問題進行研討。此次「彩虹」來襲後,相關單位收集更多樓房晃動的有關情況,今後將在抗風設計的風荷載取值等方面作進一步思考和研究。

    颱風時面對高樓搖晃怎麼辦?梁工程師建議,居民面對高樓搖晃,首先不要慌張,其次,高樓在搖晃中會產生一些連帶危險,市民應做好預防工作,如應該對屋內高高立起的家具比如衣櫃等進行固定,將放置於陽臺、窗外的花盆等物品移入室內,關緊門窗,如遇玻璃鬆動或有裂縫,要在玻璃上貼上膠條,不要在玻璃門、窗附近逗留,颱風前轉移至較低樓層的房屋。

相關焦點

  • 南京城區刮7級大風 多人感覺大樓明顯晃動(圖)
    王曉勇 攝  「鳳凰」挾狂風飛舞而來  ■昨天南京城區刮7級大風  ■今天南京中到大雨局部暴雨  ■明天「鳳凰」飛過徐州威力減弱  昨天  7級大風中感覺高樓也在晃  今年第8號颱風「鳳凰」裹風挾雨,來勢洶洶!
  • 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廈,刮颱風擺動可達1.4米,裡面的人安全嗎?
    如果遇上颳大風,尤其是颱風來襲時,上海中心大廈將會出現晃動,最大晃動幅度可達1.4米。正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只有打下堅實的基礎,大廈才能建得更高。
  • 杜拜塔高達828米,颳大風晃動幅度可達1米,為啥裡面的人不怕?
    在國外,也有一些世界級的高樓,其中世界第一高樓至今沒被刷新紀錄,這座由韓國三星公司所建造出來的杜拜塔,成了很多國家無法突破的高度。 世界第一高樓——杜拜塔 這個造價高達105億人民幣的高樓,在人類歷史上是獨特的存在
  • 中國「第一」高樓,颳大風擺動搖晃超1米,在裡面的人是否安全
    我們中國近年來也很熱衷於建築大樓,其中,上海中心大樓是我們中國最高的大樓,同時也是世界第二高樓,只在杜拜,上海中心大樓在魔都,高632米,是地標性的高層建築。很多去上海旅行的遊客特意來中心打卡,這是對外展示中國的技術,展示著我國的魅力,但是,令人吃驚的是,這座中國第一的高層建築在風大的時候搖晃超過了1米,對於不認識的人來說,這樣的狀況真的很危險。
  • 上海第一高樓硬剛17級颱風,全靠一顆球
    不知道差友們有沒有關心,每次颱風登入,上海的這些高樓們是如何抵擋這些毀天滅地的自然災害的呢?眾所周知啊,上海的這些摩天高樓們由於結構的影響,它們在颱風來臨的時候是非常危險的,高空中颱風呼嘯,而摩天大樓大概只能在颱風中瑟瑟發抖了。。
  • 超強颱風「利奇馬」厲害了!中國第一高樓阻尼器出現啟用以來最大擺幅
    超強颱風「利奇馬」是今年的風王,也是建國以來登陸華東地區第三強颱風。受颱風影響,備受人們關注的中國第一高樓——上海中心大廈又刷新一項紀錄。強風來襲,摩天大樓會晃動,阻尼器可以削減高層晃動,幫助超高層建築保持樓體穩定和安全。宋偉寧說,阻尼器擺動主要受到風力、風向等因素綜合影響。這次擺幅創下啟用以來的最大紀錄,足可見「利奇馬」之威力。「據我們的監測,8月10日,上海中心大廈受到的大風瞬時風速一度突破每秒40米。」記者查閱資料發現,這個風速相當於颱風至強颱風級。
  • 廣東遭遇史上最強颱風 深圳高樓上的人感覺「晃動」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肖君秀 深圳報導9月16日3時左右,是颱風「山竹」登陸廣東之後風力最猛的時候,深圳居民們的感覺如何呢?強颱風長啥樣「晃暈了…3點了,一會兒能達到幾級? 我提前做好最壞打算。」「家裡關著門窗,屋內沒風,植物完全靜止,但客廳吊燈從上午到現在一直晃著……是大樓在動嗎」「家裡的玻璃窗碎了,『山竹』你也太厲害了!」
  • 「山竹」颱風來襲,有些高樓風雨飄搖,大樓中的阻尼器有哪些作用
    相信不少人都看過今天在網上流傳的,大樓在颱風中擺動的視頻了。像臺北的101大樓,廣州的「小蠻腰」,是憑什麼抵抗超強颱風的呢?首先,混凝土結構的承壓能力遠比你想像的要強很多,理論值上,一根截面1平米的水泥方柱子,就能承受 2500 噸的壓力,而摩天大樓中,這樣的柱子數量可想而知。實際上摩天大樓就像一根金箍棒,插進了幾百米的底下,想折斷它,幾乎沒有可能。
  • 500米高樓為什麼能阻擋颱風,內部的結構有多厲害?專家說出真相
    500米高樓為什麼能阻擋颱風,內部的結構有多厲害?專家說出真相生活在城市的人應該都知道,城市當中會有很多的高樓,校長剛來城市的時候也是被高樓大廈震撼到了,體會了一把抬頭望樓掉帽子的感覺。在很多城市都有地標性的大樓,就比如臺北的101,曾經還是世界第一高樓,全長高度有500多米,如果把它放平,就有5個足球場那麼長。既然500米高樓那麼高,那它又是怎麼阻擋颱風的呢?內部的結構是怎樣的,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分析下吧。
  • 人類最大「颱風」,為何颳了350年?說出來你別不信
    文/格子說歷史在沿海城市居住的人們,一定對颱風有著深刻的認識,這是一種自然的天氣現象,其表現便是狂風暴雨,情況嚴重的時候,也可能會造成相當嚴重的財物損失。值得一說的是,颱風和颶風都是同一種熱帶氣旋,只是它們發生地點不同,因此其叫法也不同。
  • 為何颱風吹不倒摩天大樓?原因竟是因為樓內藏著的一顆球
    為何颱風吹不倒摩天大樓?原因竟是因為樓內藏著的一顆球我們都知道颱風可是一種非常可怕的自然災害了,每年都會有無數的建築被颱風毀於一旦,有無數的人也因為颱風而流離失所。對於廣東來說,尤其是廣州和深圳這些發展非常好的城市,有那麼多的著名高樓大廈,為什麼在颱風來臨之時都安然無恙呢?他們不應該更是樹大招風嗎?
  • 摩天大樓為何不怕颱風地震?
    如今到處高樓林立。當你在摩天大樓裡工作、生活時,有沒有想過甚至擔心過,如果遭遇颱風或者地震,這麼高的大樓會不會有危險?建築師早就考慮到了。 在高層建築的設計中,建築師會採取一些形體設計策略,緩解高層風帶來的不利影響。不過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現在摩天大樓裡廣泛應用的「定樓神球」。
  • 南京新街口高樓抖動是因壓路機和大樓共振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專家稱最大的可能是高樓附近有地下工程施工,也有專家稱高樓搖晃很正常,微風也能搖動它,而網友也提供了一些新的觀點。真相究竟是什麼?昨天,記者再次進行了追蹤採訪。  真相找到了  樓下工地壓路機和大樓產生共振  昨天,揚子晚報記者在這幢高樓的附近再次進行了探訪。
  • 摩天大樓那麼高,為什麼不會被颱風吹倒?
    與此同時,沿海城市遭遇颱風的機率也比內地大很多,強大的風力能讓樹木折斷,廣告牌亂飛,但這些摩天大樓為何能在颱風中屹立不動,安然無恙呢?應用廣泛的「定樓神器」——阻尼器阻尼是一個物理學名詞,指的是力的衰減和能量的消耗,可以簡單地理解為用阻力去耗散能量。安裝在摩天大樓裡的阻尼器就是通過自身的運動阻力耗散大樓的能量,減少大樓的晃動。
  • 高達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廈,颳大風擺動超1米,有可能會吹倒嗎?
    不僅如此,上海地處中國的沿海地區,常常有颱風侵襲,而颱風的風力就非常大。因此,這裡的土地比較鬆軟,蓋一座摩天大樓要遠比在普通的陸地上蓋一座高樓要難得多,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重蹈比薩斜塔的覆轍。 一般來說,在風速較大時,超高層建築的高層區域都會出現晃動的情況。這種晃動會讓樓下的人產生暈眩的感覺,因此,抵消這種晃動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是,目前還沒有辦法依靠單純的結構設計來抵消掉,這時候就需要用到阻尼器。 在上海中心大廈當中就安裝了一臺1000噸的擺式電渦流調諧質量阻尼器。
  • 零噪音打樁、千噸阻尼器、頂級玻璃幕牆,中國第一高樓超硬核
    零噪音打樁、千噸阻尼器、頂級玻璃幕牆,中國第一高樓超硬核 原標題:   上海中心大廈關鍵技術摘得2018年上海科技獎特等獎。  上海中心大廈高632米,系目前中國第一、世界第二高樓,也是中國唯一超過600米高度的建築。作為陸家嘴金融中心建築群靚麗的收官之作,它於2008年底開工,歷時6年多建設竣工,創造了一系列建造工程歷史上的奇蹟。  陸家嘴地基土質鬆軟,如何支撐85萬噸的龐然大物?建築高聳入雲,如何降低大風天氣下大樓的搖擺幅度?2萬多塊不同大小的曲面玻璃幕牆是如何安裝的?
  • 夏季颱風高發季!刮颱風時要注意什麼
    夏天是颱風高發的季節,那麼在刮颱風的時候我們應該注意一些什麼,怎麼做才是最正確最安全的呢?一起來看看吧。方法/步驟下雨的時候關緊門窗:颱風來臨的時候經常是大風大雨,所以家裡的門窗一定要檢查好,是不是都已經關好了,下雨可能會持續很久,所以也要安置好汽車停放的位置。
  • 利奇馬「眼壁」晃動!「擺線擺動」如何從颱風中拯救日本島嶼
    能量將波浪推向海岸,因為波浪本身會上下移動。在利奇馬的例子中,當風暴向西北方向移動到日本琉球群島時,颱風眼和眼壁形成了一個擺線圈,從左到右來回擺動,就像側面的波浪一樣。  像這樣的抖動是由眼壁更換周期引起的。這是颱風需要蛻皮的一種奇特的說法,或者說替換掉舊的眼壁。在接近日本石垣島時,颱風利奇馬開始更換其內部或較老的眼壁。
  • 摩天大樓這麼高,為什麼不會被颱風吹倒?看完佩服工程師們的智慧
    高樓在生活中經常看到,尤其是經濟發達地區,到處都是,不少人在裡面忙碌工作。中國第一高樓就是上海中心大廈,高達632米,這麼高的樓往下看不禁令人雙腿發軟,有人就疑惑了,建設如此高樓的樓層,為什麼遇到颱風也不會被吹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