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天大樓
近百年來,全球一座座摩天大廈拔地而起,一個比一個高。一開始300多米就算高的,沒過多久,開始在400多米攀比。一直到如今,想要擠進世界前五,超過600米是最低的門檻。這還是截止於2019年的情況,未來幾年,還會有一座座更高的摩天大廈要建,相信到那個時候,想要擠進前五,沒有700米是不行的。
目前,中國最高的摩天大樓是上海中心大廈,高度達到了632米,目前排名世界第三。(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是杜拜的王國大廈,高度是1007米;世界第二的是杜拜的哈利法塔,高度是838米。)
而我們要知道的是,一般愛說,高度超過500米以上的超高建築物的高層區域,所受到的風速是要比地面上要大得多的,大概大2,3級。這也就意味著當風速達到一定程度後,整座大樓可能會發生搖晃。不僅如此,上海地處中國的沿海地區,常常有颱風侵襲,而颱風的風力就非常大。
因此,在颱風來臨時,上海中心大廈所需要承受的風速也相當大。
除此之外,上海被稱為上海灘,其實就是因為幾千年來,上海是海洋的一部分,它是由長江的衝擊而形成的。因此,這裡的土地比較鬆軟,蓋一座摩天大樓要遠比在普通的陸地上蓋一座高樓要難得多,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重蹈比薩斜塔的覆轍。
可是這麼長時間以來,這座中國目前最高的大廈在面臨特大颱風時,依然很從容。那這是如何做到的呢?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上海中心大廈
正如上文說到,由於上海的土層比較鬆軟,工程師為了讓地基足夠牢固,採用了一種難度極其高的辦法,首先是把幾十米長的樁打到土層當中。然後再在樁上面澆築上一層筏形底板,這個底板要求被澆築到足夠厚的程度。然後在這個筏形底板再放上筏板,這樣就可以應對土層鬆軟的問題,固定住上面的建築。
除了足夠堅實的地基之外,上海中心大廈的外形設計也很有特點,外立面採用的是倒圓角
的三角形,這和普通的方形相比起來,可以減少大概24%的風荷載。而主題的結構也是最大化增加水平風荷載和重力的抵抗能力。主要的方式就是巨型的框架加上核心筒以及伸臂桁架。不僅如此,上海中心大廈的外幕牆採用的是懸掛結構、徑向撐杆以及水平斜撐的支撐體系,並且通過伸縮的支座,可以有效地減小上海中心大廈主體結構和幕牆結構的變形差。總而言之,就是這些主體結構的設計,以及幕牆等設計都在儘可能地減小風速對於上海中心大廈的影響。
阻尼器
除了外觀設計,主體設計之外,上海中心大廈能抵抗得了超大風速還有一個關鍵原因:阻尼器。那阻尼器是什麼呢?
一般來說,在風速較大時,超高層建築的高層區域都會出現晃動的情況。這種晃動會讓樓下的人產生暈眩的感覺,因此,抵消這種晃動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是,目前還沒有辦法依靠單純的結構設計來抵消掉,這時候就需要用到阻尼器。
在上海中心大廈當中就安裝了一臺1000噸的擺式電渦流調諧質量阻尼器。這個阻尼器是由主題結構保護系統、阻尼系統、吊索以及質量塊共同組成,其中質量塊有1000噸重,被安裝在了上海中心大廈的125層。
這臺阻尼器本身並不能夠抵抗風力。它的吊索和質量塊其實構成了一個巨型復擺。阻尼器的原理是利用共振能來消除上海中心大廈的晃動。
說白了是是利用反向搖擺來的方式對衝建築物的橫向擺動。所以,在外界有很強的風速時,這個阻尼器也會開始搖擺,以此來消除大廈的晃動。
由於上海中心大廈位於颱風多發的地區,因此,這裡安裝的這臺阻尼器是目前全世界最重的。正是因為這臺阻尼器的存在,使得上海中心大廈中的人可以如履平地。
總結
上海市中心大廈是目前全世界第三高的建築,它之所以能抵抗風載荷是因為它有一個堅實的地基,巧妙的結構設計可以有效地抵抗風載荷,而它還擁有世界上最重的阻尼器,這可以有效的平衡上海中心大廈在高風載荷下的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