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猴子餓到「撕毀」市政廳大樓 屋頂挖出大洞砸碎窗戶

2020-12-05 環京津網

▲泰國華富裡(Lopburi)居住上千隻猴子。(圖/美聯社)

平時靠遊客餵食的小動物,受疫情緣故無人餵食,到處找尋食物填飽肚子。泰國中部班武裡府(Prachuap Kiri Khan)的舊市政廳遭到猴群攻佔,將大樓的屋頂挖出大洞、砸碎瓦片,還把電線從牆壁上扯下來,導致辦公室裡的人員不得不離開大樓,到其他地方工作。

根據chiang rai times報導,這群猴子本來待在鏡子山,因為沒有遊客餵食,飢餓難耐跑到距離山區100公尺外的市政廳作亂。一名目擊者表示,這些猴子搶食物的模樣相當兇狠,為了吃而瘋狂,「從沒看過猴子如此瘋狂,牠們的行為就像是路邊的野狗」。

猴子攻佔大樓後,將屋頂、電線、電燈和辦公室內的設備全「撕毀」,將牆壁的陶瓷扯下再丟擲打碎窗戶,整間大樓面目全非,員工只好搭建臨時辦公室工作。不只是市政廳受到損壞,猴子還闖入私人停車場,破壞車子並將後照鏡拆下。

華富裡府(Lopburi)是相當受歡迎的度假勝地,許多遊客到此遊玩時,都會餵食在寺廟附近的數千隻猴子。之前還傳出,數百隻猴子餓到在大街上搶一根香蕉的事情。

相關焦點

  • 遊客人數銳減,泰國成千餓猴走上街頭,一根香蕉有幾百隻猴子在搶
    據外媒3月12日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導致泰國遊客數量銳減,不但對當地經濟造成了衝擊,而且也對當地幾千隻猴子產生了重要影響。由於沒有遊客餵食,許多景區裡的猴子缺乏食物,要到處覓食,有些地方甚至出現幾百隻猴子爭奪一根香蕉的局面。
  • 屋頂被天降隕石砸爛後,他挖出了幾百萬
    印度尼西亞的老哥Josua Hutagalung 最近發了大財,而且是天降橫財。 他今年33歲,是一名棺材製造商。一天他在屋外做棺材時,忽然被一聲巨響嚇得跳起來,當時整個屋子都在震動。
  • 泰國一群猴子無人餵食 為一根香蕉打成一片
    報導截圖【海外網3月12日編譯報導】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範圍內蔓延,這不僅擾亂人類正常生活,也影響到動物的生存。日前,泰國一女子拍攝的一段視頻中顯示,該國中部城市華富裡府的幾百隻猴子因無人餵食飢餓難耐,竟為了一根香蕉打成一片。
  • 45億年壽命隕石墜落日本:把屋頂砸個洞,能吸引鐵器
    最近,在日本,這樣一個奇怪的事情發生了隕石-隕石從天上掉下來,摧毀了一個家庭的屋頂!據外媒報導,9月26日,在日本愛知縣奧蘭古市,一塊石頭砸到了一戶人家的屋頂上,挖了一個洞。據房主說,她發現石頭掉在屋頂上,挖了一個洞。石頭分成三塊,直徑分別為10釐米、5釐米和3釐米,落在房子旁邊的花園裡。根據照片,這塊石頭看起來和普通的石頭沒什麼區別,只是表面似乎被火燒焦了。
  • 因缺少遊客,泰國數千猴子挨餓發瘋,在城市裡橫行,場面失控
    泰國華富裡府超過8400隻猴子在城市裡作惡,當地警察無奈表示:「我們已經控制不了這些瘋猴子了!」大批獼猴佔據城市,居民紛紛逃走作為佛教國家,泰國很多城市裡獼猴泛濫,且不會有人敢驅趕或傷害它們。過去這些猴子依靠絡繹不絕的遊客投喂,或是翻找城市的垃圾箱,都能吃得飽飽的。
  • 太陽能窗戶,讓大樓給自己發電
    窗戶玻璃能隔離紅外線損害,抗紫外線,防止太陽能熱能進入室內,讓房間裡的溫度變低。大樓的玻璃數量非常多,如果能夠全部接受太陽能並且發電的話,那就能夠省不少的電。
  • 受疫情影響,泰國一群猴子無人餵食,為一根香蕉打成一片(動圖)
    來源:海外網報導截圖【海外網3月12日編譯報導】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範圍內蔓延,這不僅擾亂人類正常生活,也影響到動物的生存。日前,泰國一女子拍攝的一段視頻中顯示,該國中部城市華富裡府的幾百隻猴子因無人餵食飢餓難耐,竟為了一根香蕉打成一片。為了一根香蕉,猴群大打出手。(視頻截圖)猴群沿街追趕拿著食物的猴子。
  • 窗戶為什麼是輕聲 窗戶漏風怎麼辦
    漢字的讀音有時候讓大家捉摸不透,甚至有的人更是搞不懂有一些字本身的讀音和一些詞組在一起之後的讀音就不一樣了。窗戶中的戶讀音是輕聲,所以人們會發現很多人在詢問窗戶相關的問題。生活中大家會發現不少人都在對窗戶有各種疑問,那麼窗戶為什麼是輕聲和窗戶漏風怎麼辦?接下來就介紹一下。
  • 數百猴子為一根香蕉打架 只因遊客銳減沒人餵食
    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11日報導,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在全球大流行,一些傳統的以旅遊業為支柱的國家,方方面面受到嚴重影響,比如在泰國,由於近來遊客越來越少,習慣了遊客們手中食物的猴子們,一時間缺吃少糧,於是,猴子與猴子之間,猴群與猴群之間開始為食物大打出手,場面頗為壯觀。
  • 你買的泰國椰子,可能是猴子幫你摘的
    目前,歐洲和美國已經有超過17000家商店拒絕售賣泰國進口的椰子,因為動保人士稱這些椰子都是當地果農強迫猴子去摘的。 調查人員宣稱暗訪了泰國的八個大農場——泰國主要椰奶生產商的種植園也在其中。
  • 新大樓「千瘡百孔」 一間房21個窗戶你能想像麼?
    這幾天,在金華當地論壇上,這幢被戲稱為「被雷拷(金華方言,意為「打」)到的大樓」引起了網民們的好奇,記者了解到,這幢「千瘡百孔」的大樓,位於金華市區一環東路和李漁路交叉口。不過,這是一幢即將竣工的新大樓。  工人:蓋這樓很費神  這幢大樓總共有9層,四面牆壁上,有數以百計的窗戶。
  • 泰國訓練「猴子奴隸」摘椰子 Costco下架泰國椰奶對抗動物...
    據《今日美國》報導,善待動物組織指控泰國Theppadungporn Coconut Co. Ltd產的椰奶「Chaokoh」,把猴子銬起來,強迫其做採椰子的苦工。繼Walgreens、Food Lion、Giant Food和Stop & Shop等其他雜貨巨頭之後,美國最大的連鎖會員制倉儲量販超市Costco宣布,將停止從泰國供應商處採購椰子製品,以此對抗針對動物的虐待和剝削。善待動物組織此前披露,泰國的一些農場會專門訓練「猴子奴隸」採摘椰子。
  • 巴拿馬一種猴子進入「石器時代」 公猴砸食物母猴撿來吃
    稱據美國《華盛頓郵報》報導,近年來,巴拿馬史密森尼熱帶研究所的科學家們一直在討論,在一座偏僻的島上,有一種猴子會把石頭當作工具來使用。據悉,最初是一名植物學家在島上目睹了這一現象,但是植物學家當時考察的重點是植物,就沒有過多關注猴子的問題,而重返這座島耗費不少,路途遠而艱險,於是猴子使用石頭當工具的傳說一直流傳了很多年。不過,直到2017年,這個傳說終於被德國的行為生態學家布倫丹(Brendan Barrett)和他的同事證實了。
  • 沒人餵野生猴子,它們為了一根香蕉,像喪屍一樣暴走了
    在泰國的「猴城」的華富裡,就發生了類似【喪屍】般的暴走事件。泰國華富裡一直是野生猴子的家園,它們平時會悠閒在路上散步,有的猴子住在街頭巷尾有的住在寺廟裡。而猴子每天就靠著大量遊客的餵食,完全不擔心會餓肚子。然而最近因為疫情影響,泰國本地人少出門,遊客也大量減少,導致「猴城」的華富裡發生了巨變。
  • 蜘蛛在窗戶上結網是好兆頭嗎 窗戶的作用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說法的存在,比如說喜鵲報喜這是一種很好的徵兆,這都是古時候老人流傳下來的俗語,那麼,我們要看一下蜘蛛在窗戶上結網是好兆頭嗎,可以先打聽一下這個問題,這樣的話心裡也有一個準備,與此同時,大家也要知道窗戶都有什麼樣的作用,很多人都還不清楚。
  • 挖出一個能把地球上所有空氣裝進洞裡
    另一個嚴肅的問題是從來沒有人挖過這麼深的洞或者說這麼寬的洞,世界上最深的人為鑽孔是科拉超深鑽孔,其深度僅為12公裡,而且由於出現非預期的高溫問題,鑽洞活動就喊停了。不過鑽洞跟挖掘是兩回事,克拉鑽孔的直徑只有23公分,而我們所要做的是從地球上挖出一個超大的洞來填充空氣。
  • 印度政府大樓被猴子「佔領」 40人扮猴驅趕(圖)
    (熙怡)  本報訊 印度城市發展部部長溫凱阿·奈度上周在書面回復國會議員質詢時透露,印度政府僱傭了40名「驅猴人」,裝扮成猴子的模樣,專門負責驅趕在印度政府大樓一帶肆虐的紅臉獼猴。每次驅猴可獲得約10美元至13美元的酬勞。  據印度媒體3日報導,在印度首都新德裡,橫行在城市大街小巷的野生獼猴數以千計。
  • 鱔魚洞?男子東江釣魚,發現許多小洞,竟挖出「無眼怪魚」
    農村長大的朋友都知道,江河邊的泥灘土壩上,往往有許多小洞——它們大都是泥鰍鱔魚挖出的「巢穴」,有時候也會有螃蟹、青蛙棲息其中。 資料圖 然而下面這位廣東東莞的釣魚愛好者,在東江釣魚時,在岸邊發現細密小洞,
  • 泰國數百隻飢餓猴子街頭上演「香蕉爭奪戰」
    近日,泰國華富裡街頭數百隻猴子為了爭奪一根香蕉而上演混戰。視頻中,猴子們獨自尋找食物,隨後突然猴群開始追逐一隻拿著香蕉的猴子。這些猴子是兩個「幫派」的,它們分別是居住在城市裡的猴群,和來自寺廟的猴群。據當地媒體報導,這兩個幫派的領土被火車軌道分開,平時都不見面,但這次為了尋找食物,兩幫猴子在街頭上演了混戰。據悉,這些猴子通常會被遊客餵食,但最近遊客數量直線下降,寺廟裡的猴子難忍飢餓才會跑到城市裡爭奪食物。
  • 越南70多個家庭被猴子騷擾,甚至當面偷香蕉吃,居民很無奈!
    在1月12日中午,四隻大猴子,長約一米,在越南的慶宣市第六區居民房子的陽臺和窗戶上搖著繩子。他們消失了大約5分鐘,接著就出現在另一個房頂。62歲的特林·錫恩(Trinh Thi Ngan)女士說,成群的猴子中,有5個大的猴子長超過一米,最近幾天,有兩個猴子不斷出現在她的雜貨店和許多其他房屋中。特林·錫恩女士說:「它們闖進我的水果攤,一個大的甚至拿香蕉,蘋果……」,她在屋頂上搭了一個陷阱,但沒有抓住。據附近的人稱,這些猴子通常在上午8點至10點左右和傍晚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