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據美國《華盛頓郵報》報導,近年來,巴拿馬史密森尼熱帶研究所的科學家們一直在討論,在一座偏僻的島上,有一種猴子會把石頭當作工具來使用。據悉,最初是一名植物學家在島上目睹了這一現象,但是植物學家當時考察的重點是植物,就沒有過多關注猴子的問題,而重返這座島耗費不少,路途遠而艱險,於是猴子使用石頭當工具的傳說一直流傳了很多年。
不過,直到2017年,這個傳說終於被德國的行為生態學家布倫丹(Brendan Barrett)和他的同事證實了。布倫丹也是巴拿馬史密森尼熱帶研究所的訪問研究員,他和同事2017年終於去了一趟巴拿馬的這座偏僻島嶼吉卡隆(Jicaron ),獲得了重要的發現:島上的小白面捲尾猴會用錘子砸碎貝類、堅果和其他食物,而它們使用的石頭重量幾乎是體重的一半。
布倫丹表示,當時他和小夥伴們就被「震驚了」,它們甚至會尋找平坦的木頭或者石塊,用來當做「砧板」使用「捲尾猴非常聰明,學習能力很快,能通過觀察其他物種來獲取新的覓食及社會行為。一直以來都有它們會使用石器的傳言,當我們真正看到這一幕時真的是驚呆了」。
據悉,白面捲尾猴是目前觀察到已知的,除泰國獼猴、西非黑猩猩、巴西黑帶捲尾猴之外,第四種會使用石器的非人靈長類動物。它們的行為為科學家們提供了一個理想的環境,用來研究一個物種進入石器時代的原因,並能幫助研究人員了解我們祖先在200多萬年前第一次拿起石頭工具的方式和原因。
白面捲尾猴,或稱白尾猴,遍布美國中部的雨林,體型如家貓般大小,身上長有黑色的毛,行動起來非常靈巧敏捷,它們大約20隻一群共同生活,由母猴帶領。白面捲尾猴會把植物搓揉後抹在身上,可能是當藥來用,它們還會用木棒來對抗蛇。
通過對吉卡隆島上白面捲尾猴一年地觀察,研究人員發現猴子們幾乎每天都會使用石頭工具,而且還會保存石頭重複使用。其中有隻猴子抱了一堆堅果或是「海杏仁」的東西前往滿是石頭工具的地方,然後一個一個地砸開食用。不過奇怪的是,只觀察到雄性猴子砸東西吃,而雌性猴子則是跟在一旁撿已經砸碎的食物來吃,具體原因不得而知,可能是因為雌性白面捲尾猴體型較小。
此外,研究人員發現,在島上只看到離海岸較近的猴群懂得使用石器工具,而島上不同區域的白面捲尾猴不會互相之間傳播這項技能。研究人員目前擬擴大對島嶼的調查,分析白面捲尾猴們是否從使用工具中獲得了好處。封面新聞綜合編譯 KeiCh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