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河時期距離人類似乎非常遙遠,至少人類文明快速發展以來,還未曾經歷過,但人類卻不可謂不防備,特別隨著人類文明的快速提升,地球早已今時不同往日了。
太陽系的主宰星球是太陽,雖然不可近距離觀測,但科學家從未停止過對太陽的探索。尤其2018年,美國宇航局發射了帕克探測器,人類對於太陽的了解程度也倍增了。科學家一直重點關注太陽黑子的活動,結果就發現地球或可能要歷經下一個階段了。
地球雖是人類溫暖的家園,但災難和風霜也是地球帶來的。地球生態萬物若是能躲避,就會一直存在於地球上,若是不能就會像消失的瑪雅文明,恐龍一樣,成為地球的歷史。就目前而言,促使人類走向滅亡道路的,也幾乎只有突如其來的災難,比如小行星撞地球,儘管溫室效應的加劇,也讓生態萬物倍感折磨,但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人類加以防範,還是能有效避免的。
只是沒有大災難,小的磨難,人類卻是無可避免的,不論人類有無保護地球生態環境。
科學研究人員就發現了太陽黑子一直隱隱有變大的趨勢,不僅只體現在太陽黑子相比較往日活躍得多。天文學家馬汀·懷斯就觀測到一個直徑快趕上地球的黑子,並將其命名為AR2770。並表示這個巨型黑子還有變大的趨勢。隨著AR2770的快速活動,普通的黑子也會受其影響,從攻擊性不大的黑子發展成太陽耀斑,對地球的太陽風暴襲擊也會成倍地增加。
眾所周知,地球的臭氧漏洞一直在增大,未曾有修復的跡象,太陽耀斑會使得本就不利的地球環境更是雪上加霜。科學家無法下定論太陽黑子的活動會影響到地球生態,但依照往日的經歷來看,卻是不容小覷的。太陽黑子大約在2030年進入休眠期,彼時的地球或進入小冰河時期。
太陽是一顆無時無刻進行著劇烈核聚變反應的星球,爆炸式的活動方式到一定程度會慢慢減弱,但會不會在2030年減弱,科學家暫時還不能確定,一旦如此,地球也會因為太陽的休眠發生顯著改變。
什麼是小型的冰河世紀呢?自地球誕生以來,已經經歷過3次。第一次大約發生於8-5.5億年前。因為地球物種相比較2億年前還比較匱乏,所以並未對生態萬物造成毀滅性的破壞,但發生於3.5-2.7億年前的冰河時期,卻讓地球上97%以上的物種都滅絕了,這段時期又被稱為二疊紀時期。最後一次則是發生於2億年前,不難發現,這3次冰河時期相隔的時間都不長。如今距離最後一次冰河時期已經相當漫長了,若是地球再次歷經一次冰河時期,也是極有可能的,何況有了人類的幹預,只會讓地球加速靠近冰河時期。
地球上的南極和北極是生態氣候最嚴峻的地區,尤其南極因佔地面積之廣,這裡又被稱為無主之地,儘管資源豐富,卻無人敢靠近,也僅僅只有一些微生物和不畏嚴寒的生物才能生存下來,包括人類在內,99%以上的生物很難在這裡存活下來。
人類是慶幸的,地球被稱為一顆水球,但留給人類的佔地面積也不稀有,可若是冰河時期到來了,就將不只有南北極氣候環境惡劣了。冰川雪地會覆蓋大多數的陸地面積,其中也會包括熱帶叢林地區。若是冰河時期持續的時間再長久一點,還不知道會有多少種生物會滅絕在第4次的冰河時期中。
那到底是什麼影響著地球氣候性的變化呢?科學家給出了3個原因,第一個就是太陽的活動。畢竟太陽直接決定了地球生態萬物的孕育和生存,也難怪當科學家發現太陽出現巨型黑子時,如此小心謹慎了。第2個原因則是地球內部熔巖活動。第3個則是臭氧和大氣。
不難發現,無論是第一個還是第3個,都跟太陽有關。一切或只有到了2030年才能揭秘。不過,人類也不用過於擔心,即便地球歷經冰河時期,也不會像歷史上發生的3次所造成的後果。地球大約會隨著太陽活動範圍變小,進入小冰河期,天氣驟冷,但持續時間並不會太長,依照目前的人類文明發展,尚且不用太憂慮。不過,這也算給人類敲響了警鐘,提前預防總比危機到來時,一籌莫展的好,大家覺得小冰河時期會來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