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地球處於太陽系的宜居帶中,但是地球的溫度也不會永遠保持不變,一切都與太陽的運行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如果太陽進入「休眠期」,地球就會迎來冰河時期。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分析,地球46億年的時間裡,一共發生了11次的冰河時期,距離我們最近的一次發生在1.8萬年之前,持續時間超過7000年,地球30%以上的陸地面積都被厚達240米的冰雪覆蓋,很多動植物都因為氣溫的驟降而滅絕。
前段時間,根據科學家們的一項研究顯示,大約在2030年前後,太陽黑子將持續消失幾年,甚至更久的時間,這意味著太陽將進入一段「休眠期」,地球也極有可能因此進入一段小冰河時期,不過這對於地球的影響並不會太嚴重,真正值得注意的是大約在1.5萬年之後,地球將迎來一次大冰期,不過目前並沒有直接性的證據來加以佐證。
那麼,科學家是如何判斷出太陽即將休眠的呢?根據觀測,每隔22年,太陽的磁極就會變換一次,太陽的黑子活動周期為11年,在太陽黑子活動開始,一直到下個周期之間,太陽最外層就會頻繁的出現噴射氣流,根據記錄,上一次太陽黑子活動發生在2009年,根據規律,大約在2030年,太陽將進入到「休眠期」。
早在2015年,科學家就發現了太陽黑子活動的異常,同時提醒大家注意地球進入「小冰河期」,而在2022年,太陽活動將達到峰值,那時候對於地球上的電磁波等設施,可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在這裡,為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小冰河期。簡單來說,就是地球上一段相對較冷的時期,不過並不足以引發動植物滅絕,情況也沒有大冰期那麼嚴重。在歷史上,地球曾經發生過多次小冰河時期,那個時候因為科技不發達,所以糧食大規模減產,社會也因此變得動蕩,人口也減少了許多。
有觀點認為,從2012年開始,地球就已經進入了小冰河時期,特別是歐洲寒冷天氣範圍越來越大。有專家認為,全球變暖已經停止了,特別是北半球已經進入到冰河時期,至少會持續20年-30年左右的時間。不過,近年來兩級冰川融化情況嚴重,很多地方也都出現極端高溫天氣,比方說今年夏天印度就曾一度達到40多度,水庫都幹了,因此,很多專家對於地球進入小冰河時期這件事,並不認可。
同時,有專家表示,太陽並不是第一次進入「休眠期」,在18世紀初期,也曾發生過一次,對當時的影響也並不嚴重。因此,雖然2030年地球可能要冷了,不過目前溫室效應對於地球的影響非常嚴重,小冰河時期與之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就算全球變冷,最多氣溫也只能下降0.1攝氏度,這對於人類來說,根本就不會有任何的影響。對此,大家有哪些觀點?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與我們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