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英國皇家天文學會預測,2030年太陽將進入休眠期,地球將面臨另一個「冰河世紀」。有很多學者都在擔心,我們會在這個冰河時代倖存下來嗎?
各種測量表明,太陽活動將在2030年左右放緩,內部活動大約減少60%。同時,太陽風現象也會減弱。在地球上,它將伴隨著一個短暫的「冰河時代」。
扎爾科夫在描述他的發現時說,在第25個太陽活動周期之後,來自太陽兩個不同層的電磁波開始相互抵消。當太陽進入第26個周期時,它的兩個電磁波完全不同步。研究人員預測,如果太陽的兩層電磁波不同步,地球極有可能在長達一年的時間裡都不會暴露在陽光下。一些學者認為,太陽活動的減少將導致地球溫度急劇下降,而不是一年沒有太陽照射。
如果地球溫度顯著下降,這對科學家來說會是另一個問題嗎?
至於溫度,許多科學家認為這沒什麼大不了的。科學是不斷發展和進步的。目前,人類可以利用各種能源和各種方式產生熱和光,地球上許多地方都有豐富的地熱資源。以冰島為例。儘管冰島的日照時間很短,但它仍然能夠非常巧妙地利用地熱資源度過每一天。相信地球是好的。
至於在2030年左右出現「冰河世紀」的可能性,我們仍然相信太陽不會消失,只是會略微減少太陽黑子的數量。太陽對地球的照射不會一下子消失,據估計,日照時間只是縮短或減少了。
因此,對於這件事,我們不需要太過擔心,相信科技在不斷進步,人類一定會平安度過「冰河世紀」!
【冰河期】
冰河期(Ice Age / Glacial period)是在地質歷史上曾經出現過氣候寒冷的大規模冰川活動的時期。這種冰期曾經有過三次,即前寒武晚期、石炭-二疊紀和第四紀。
在地質歷史上曾經出現過氣候寒冷的大規模冰川活動的時期,稱為冰河期(iceage)以下簡稱冰期。這種冰期曾經有
冰河期動物化石
過三次,即前寒武晚期、石炭-二疊紀和第四紀。第四紀冰期來臨的時候,地球的年平均氣溫曾經比現在低10℃~15℃,全球有1/3以上的大陸為冰雪覆蓋,冰川面積達5200萬平方千米,冰厚有1000米左右,海平面下降130米。第四紀冰期又分4個冰期和3個間冰期。間冰期時,氣候轉暖,海平面上升,大地又恢復了生機。第四紀冰期的遺蹟最多,如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峽灣,北歐、中歐、北美眾多的冰磧殘丘,阿爾卑斯山的U型谷和陡峭的山峰,法國和瑞士交界處侏羅山巨大的冰漂礫等,都是第四紀冰川作用留下的產物。
冰河期成因
冰河時期主要造成原因與火山爆發有非常大的關係,當火山爆發時,將會噴發出上萬噸二氧化硫到高空大氣中,進而反射陽光使其無法進入地球表面,因此造成地表溫度迅速下降,進而導致冰河時期的發生。而一般二氧化硫在空氣中,會慢慢的變成亞硫酸或硫酸,經下雨後落到地面之後,造成植物跟生物無法生長,也是導致生物滅亡的其中一項因素。而一般數萬噸的二氧化硫在空氣中會慢慢經由雨水降落到地表,因此需要數年或數十年才有辦法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硫清洗到正常值範圍,當恢復正常範圍後,理論上陽光進入地表會導致溫度上升,然而地表跟海面因為之前溫度驟降導致結冰,造成陽光再反射到太空,溫度沒有顯著上升,需要持續上百年或上千年才有辦法讓溫度恢復到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