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宇宙中存在著數之不盡的各種星球和天體。宇宙中不管是行星還是恆星,都有著非常巨大的質量。既然這些行星有著如此巨大的質量,為什麼他們沒有向宇宙中的底部掉下去。而是懸浮在宇宙中呢?可能很多人會覺得,星球漂浮在太空中很正常。
但是卻有一些不斷追求宇宙奧秘的科學家們,開始研究這個奧秘。不少人都想知道:為什麼宇宙中的星球都懸浮在空中?它們不會往下掉嗎?
有人說這個問題跟引力有關,也有人說它非常複雜。遠不是現在我們人類科技可以解釋的,在地球上,我們所認知的「地上」是地球的地面,「空中」則是地球大氣層以下的空域。
可是在宇宙中的天上和地下的概念,與地球上是完全不一樣的。在宇宙中所謂的「地上」是指某個星系中,質量最大的那顆星球。而「空中」則是距離這個星系有一定距離的宇宙空域。
在宇宙中,星球之所以一直能夠懸浮在空中。是因為這個星球與吸引他的母星,達到了一個力的平衡狀態。它既不會掉入母星星球這個地上,也不會飛到宇宙中,成為一個孤獨的星球。而這種力就是牛頓的萬有引力。
一般來說,「懸浮」在空中的星系。受到兩個力的作用,慣性產生的離心力和母星引力產生的向心力。這兩個力讓星球一直圍繞行星,不至於撞上母星。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不至於落到地面上。
其實我們生活的太陽系,就是這種最典型的表現。太陽是太陽系中所有行星的母星,由於太陽的質量是太陽系中,所有星球體中大的。所以它能夠把周圍的8顆行星,以及其他星體都吸引過來圍繞著它在轉。而其他行星也會「俘獲」在它引力範圍內的小行星,就像我們地球的月亮一樣。然後最終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太陽系。
我們平時看到太陽以及八大行星都懸浮在空中,其實是我們置身於太陽系中的一種錯覺。如果我們能夠跳出太陽系,去觀察太陽系運動的軌跡。我們可能會發現,太陽系並不是慢悠悠以水平形式完全靜止不動。而是以太陽為中心,帶著一群行星向太空某個方向狂奔。而由於行星掙脫不了太陽引力速速度,就圍繞在太陽周圍跟隨著太陽一起狂奔,這才是星系的真實運動形態。平時我們看到的行星,在太陽系中靜止的懸浮在半空中,其實只是一種錯覺。只不過是為了方便了解宇宙星體的一種方式而已。同樣銀河系也是這個道理。
只不過銀河系星系的中心不是太陽,而是一個質量比太陽質量大10萬倍的巨大黑洞。這個巨大黑洞產生的引力,把它周圍的恆星行星全部吸引過來。銀河系中心的黑洞,幾乎為銀河
系中全部行星提供了一個巨大的向心力。所以銀河系中的恆星都會一直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旋轉。
就好像我們用繩子綁著一個小球甩一樣,只要繩子一直在,那麼小球都會圍繞著我們這個中心旋轉。如果我們把銀河系中的星球比作小球的話,這就可以解釋的通了。
然而有些人對上述說法產生了懷疑。
他們認為星球之所以能懸浮在宇宙中,是萬有引力定律在起作用。各種星球、星系都被它的上一級拖著。所以才沒有掉到宇宙下面。如果按照這種思路思考下去,那就會陷入一個死循環。那就是最高一級的天體會被什麼拖住呢?所以這種解釋行不通。
其次還有的人認為,地球存在著上下左右這些方向,是因為存在地球的這個參照物。
以地球為標準,地球的上方就是上面,地面就是下面。按照一定角度,以地球為參照物去看。前後左右就是東西南北,在宇宙中我們沒有這樣一個參照物,所以就不能在分東西南北方向了,所以其實這也是一個誤區。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我們看到的宇宙中的星球,不管質量是比地球大還是比地球小。幾乎和地球處於同一個平面上,並沒有質量,大小不同。而導致運行軌道發生差異。
這說明在宇宙中很有可能存在,一種未知的力量。星球和星系之間產生相同的浮力,所以他們的運行軌道,才處於一個平面上,就像浮在水中的船一樣。由於存在著水的浮力,所以儘管這些船的大小質量不一樣,但是都浮在水面上。
同樣道理,如果宇宙沒有了那種支撐的力量。那麼由於星球的質量不一樣,在宇宙中飛行的狀態是非常混亂的。這樣我們看到的夜空不是平靜的,而是滿天星星亂飛的場景。那麼支持星球懸浮在宇宙中的力量,到底是什麼力量?
科學家把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物質,命名為暗物質。結合宇宙中微波背景輻射各向異性觀測和標準宇宙學模型可確定宇宙中暗物質佔全部物質總質量的85%、佔宇宙總質能的26.8%。由於暗物質散落在宇宙中各個角落,因此宇宙到處都散布著暗能量。所以科學家猜測,這些按能量是支撐星球懸浮的重要力量。
由於暗物質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所以我們至今對它知之甚少。所以說宇宙存在著無限的可能,隨便一個問題都會去困擾著我們。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的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