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數千年前,人類就已經意識到地球之外還另有一片天地,中國古時候還提出了「天圓地方」的說法。此外,中華民族還是世界首個有著飛天奔月夢的民族,「嫦娥奔月」這類的神話故事中,就蘊含了中國古人的這一理想。隨著科技的發展進步,人類的活動範圍已經跳出了地球,探索的步伐也邁入了浩瀚無垠的宇宙中。人類對宇宙的了解越多,就越發意識到自己的無知,因為宇宙實在過於神秘。
眾所周知,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個存在生命的天體,那何為宇宙?根據天文學的定義,宇宙由行星、恆星、星系等所有物質與能量組成,是時間、空間與物質的統一構成。除了地球之外,宇宙中還有無數天體,就人們觀測到的,宇宙中的所有天體都「漂浮」在空中,究竟是什麼力量支撐著它們呢?
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科學界也是眾說紛紜,因為這些「漂浮」在空中的天體可不輕。從質量上來看,我們所在的地球約為60萬億噸,但地球的重量在宇宙中卻並不能算是「出類拔萃」,單在太陽系中,就有很多行星要重於地球,但這些天體卻沒有掉入宇宙「底部」。
有科學家表示,這些天體實際上並沒有可以讓他們下墜的底部,因為誰也不知道宇宙的邊界究竟在何處。在地球上,天空中的物體若是無法對抗引力,最終就會落在地面,但宇宙中的天體卻並不受地球引力影響。
說到引力,就必須要說到牛頓。牛頓在提出著名的萬有引力定律後,又提出了第一宇宙速度。按照牛頓的設想,任何一個物體都會落在地球上,因為地球是圓的,如果這個物體飛行的速度夠快,一直圍繞地球做拋物線運動,也就是保持著宇宙第一速度,最後就不會落到地面了。
這一理論就能解答為何人造地球衛星會按照既定軌道運行,而不是掉落在地球上。人造地球衛星也是天體的一種,屬於人造天體,那我們能否以此推斷出天體的「漂浮」原理呢?
有科學家曾提出,宇宙中的所有天體和地球一樣,都有自己的引力,比如月球,就有月心引力,在月球上拋出的物體,最後就會落在月球表面,只是時間和速度上存在差別。因為各個天體都有自己的引力,互相制衡並做勻速旋轉運動,所以才會平衡的「漂浮」在空中。
這是目前人們公認的最有說服力的一種答案,此外,「暗物質說」和「暗能量」的說法也廣為流傳,不過這些說法依然有站不住腳的地方,科學家們還在鍥而不捨的從假設到推翻,再到假設。
受科技水平等原因的限制,人類目前對宇宙的認知和了解還十分有限,好在人類探索未知的步伐從未停止,相信隨著科技的發展進步,宇宙神秘的面紗終將被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