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霸主的私生活
也藏不住了
昨天下午,超模君碼字碼得累了,決定放鬆一下,重溫一下經典的《侏羅紀公園》。
當看到恐龍在平原上成群奔跑的畫面時,超模君又一次感受到和童年時相同的震撼。
可就在這時,耳邊突然響起趙忠祥老師的聲音:
春天到了,萬物復甦,又到了交配的季節......
聽著這句話,再看著屏幕裡活蹦亂跳的恐龍們,超模君腦子裡突然冒出一個?:
「恐龍是怎麼造小恐龍的?」
很快啊,超模君秉著科學的態度,一頭扎進網際網路,開始調查起了恐龍的性生活。
期間,不時有同事路過,在超模君顯示著各種奇怪圖片的屏幕前停下了腳步。
想什麼呢!我這是在研究科學!科學!
總而言之,查到的資料讓超模君感到相當震驚:
對於「恐龍怎麼啪啪啪」,甚至「恐龍有沒有丁丁」,古生物學界一直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在網上某些恐龍十大未解之謎裡,「如何交配」甚至比「恐龍如何滅絕」更加神秘。
恐龍在好萊塢大片裡越來越逼真,但人類並沒有因此更懂恐龍。
所以,恐龍的性生活究竟有多神秘,科學家怎麼就搞不清楚了?
為什麼「恐龍怎麼啪啪啪」是未解之謎?
之所以「恐龍怎麼啪啪啪」會成為未解之謎,恐龍化石要背很大的「鍋」。
一直以來,人類對於恐龍的種種認知,主要建立在對恐龍化石的研究上。
據研究,早在數千年前,人類就已經發現了恐龍化石,但由於知識有限,當時的人們將它看作神獸或者巨人的遺骸。
一直到18世紀,「恐龍」(Dinosaur)一詞才正式出現。
理察·歐文(Richard Owen)發明了「恐龍」一詞
英格蘭早期的「恐龍獵人」威廉·巴克蘭(William Buckland)、理察·歐文等,根據零碎的化石,確立了恐龍「大型的四足怪獸」的形象。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19世紀,美國興起化石搜尋運動。
以古生物學家愛德華·科普(Edward Cope)和奧斯尼爾·美什(Othniel Marsh)為首,根據新挖掘的恐龍骨骼化石命名了大約130種恐龍,大大拓展了人類對於恐龍的認知。
化石搜尋運動中的考古隊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20世紀60年代晚期,恐龍文藝復興爆發,一系列革命性的理論被提出。
其中,鳥類起源於恐龍和恐龍是溫血動物這兩大發現,影響了我們在電影裡看到的恐龍形象。
1993年上映的《侏羅紀公園》,超模君最愛看了
可以說,恐龍研究的歷史等於化石發掘的歷史。人類開採的化石越多,恐龍的外貌、行為也就能更真實地還原。
因此,科學家如果想要搞清楚恐龍的性生活,只需要發現兩種化石:
恐龍丁丁的化石,或者恐龍在不可描述過程中形成的化石。
可惜直到目前為止,人類還沒發現這兩種化石。
這和化石的形成原因有很大關係,能形成化石的生物,具備兩個重要的條件:
一是骨骼、貝殼等由礦物質組成的硬體,形成化石的可能性較大。
換而言之,生物的軟體部分,比如丁丁,就會腐爛、分解、消失。
常見的恐龍化石 圖片來源:Pexels
二是生物死後如果能被迅速埋藏,保存為化石的機會更大。
2006年,一隻暴龍和三角龍決鬥的化石被發現 圖片來源:北卡羅來納州自然科學博物館
這就意味著兩隻恐龍要在做羞羞的事情時,突然天降災禍,然後還得迅速被埋起來....
這對科學家來說,絕對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恐龍究竟有沒有丁丁?
雖然沒有直接的化石證據,但科學家們始終沒有停止對恐龍性生活的好奇心。
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是:恐龍有沒有丁丁?對科學家們來說,研究恐龍的後代也可以得出可靠的結論。
恐龍在生物學分類中屬於爬行動物中的主龍類,除了鳥類是恐龍的後代,我們熟知的鱷魚、蜥蜴也是恐龍的親戚。
主龍類的生物學分支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因此科學家們做出了第一個設想:恐龍應該具備洩殖腔(Cloaca)結構。
洩殖腔,顧名思義,就是腸道、尿道還有生殖道共用的出口,常見於各種爬行動物和鳥類。
人類在胚胎時期,還沒分出性別的時候也是洩殖腔結構。
鳥類的洩殖腔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由於洩殖腔結構可以在化石上辨別,因此要證明恐龍具有洩殖腔,只要找到相關證據的化石就可以了。
據中國科學報報導,今年10月在中國西北部發現的一具鸚鵡嘴龍化石,成功證明了恐龍具有洩殖腔。
洩殖腔是化石尾部下方黑色的脊狀區域。圖片來源:《當代生物學》
確定了恐龍具有洩殖腔結構,科學家們就可以接著判斷恐龍有沒有丁丁了。
具有洩殖腔結構的動物,例如鳥類,有97%沒有丁丁。
這一類鳥是名不虛傳的快槍手,交配的方式主要是雄鳥趴在雌鳥身上,一邊的洩殖腔對準另一邊的洩殖腔傳送精子。
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
但不能因此判斷恐龍沒有丁丁,這不還有剩下的3%嗎!
這3%擁有丁丁的鳥類包括鴨子、鴕鳥等,宏偉的長度像上帝喝醉了酒造的,平時用不上的時候,就會縮在洩殖腔裡。
公鴨的陰莖勃起可達40cm 圖片來源:Wired
據研究,它們都是比較原始的鳥類類群,科學家推斷,失去了丁丁的鳥類和後天進化為飛行有關,而它們的祖先應該是有丁丁的。
其他爬行動物如鱷魚、蜥蜴、蛇都有類似的結構,蜥蜴和蛇的丁丁更加「神奇」,它們有類似兩個丁丁的結構,稱為半陰莖,在交配時可以輪流使用。
蛇的半陰莖結構 圖片來源:《四川動物》
但相比鱷魚和鳥,蜥蜴和蛇只能算是恐龍的遠親。
因此,恐龍非常有可能是洩殖腔的結構,且擁有單一的丁丁。
恐龍的體位研究
對於恐龍是怎麼啪啪啪的,目前科學界主要有三種猜測:
第一種猜測在1975年由一名叫貝弗利·霍爾斯特德(Beverly Halstead)的學者提出,這也是最早有關恐龍交配體位的研究。
霍爾斯特德認為,恐龍和大部分鳥類一樣沒有丁丁,交配採取的是洩殖腔接吻的方式。
他推測,恐龍交配的情形如同蜥蜴和鱷類,雄性將一條腿搭在雄性背上,使兩者的洩殖腔緊貼,尾巴較長的種類還會將尾巴交纏在一起,通過直接接觸獲得更多刺激。
圖片來源:Imgur
這種姿勢和目前推斷的多數恐龍的姿勢差不多,但不合理的地方在於:一來恐龍應該有丁丁,二來大部分恐龍的尾巴並不靈活。
第二種猜測認為,恐龍普遍採用背入式體位:雌性趴在前面,等待雄性跨坐上來。
圖片來源:Daily Mail
我國著名的古生物學家邢立達稱:背入式是從生理解剖上講接近完美的交配方式,不僅通用於哺乳動物,也包括恐龍。
不過這其中也存在例外,例如劍龍。
劍龍的背上有一排巨大的骨質板,以及帶有四根尖刺的危險尾巴,傳統方式是肯定行不通的。
劍龍 圖片來源:Live Science
因此,科學界認為,相比於其他恐龍,劍龍類需要解鎖更多姿勢,根據背部骨板構造的不同,它們很可能採用側躺式和背入式.....
圖片來源:Twitter
第三種猜測,是「猛龍戲水式」,即在水中交配。
之所以有科學家會這樣推斷,是因為他們認為,傳統姿勢對於像腕龍這樣的蜥腳類恐龍很不友好,會因此產生一系列的問題。
比如:蜥腳類恐龍的腿和尾巴做不出大角度的彎曲,雄性的心臟是否足夠給高處的頭部供血。
在一項使用電腦模擬的研究發現,像腕龍這樣的巨型恐龍呆在肩高的水裡,不僅能夠正常行走,也能維持正常呼吸,此外,水的浮力還能讓他們的交配更加省力。
腕龍水中交配的復原圖,圖片來源:Historical Biology
但就像超模君一開始所說,如果找不到恐龍交配時的化石,或者恐龍生殖器的化石,這些猜測就僅僅是猜測而已。
不過,百分之百可以肯定的是,咱們上面說到的這些恐龍,都有女朋友。
話說聖誕節快到了,留給各位模友的時間,不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