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央視、國際在線、參考消息
2020年諾貝爾獎今天起至10月12日陸續頒布,受新冠疫情影響,傳統的頒獎典禮和晚宴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電視轉播頒獎典禮。
剛剛,首個揭曉的是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當地時間10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總秘書長託馬斯·佩爾曼宣布,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Harvey J. Alter,Michael Houghton和Charles M. Rice以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作出的貢獻,三位獲獎者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
因新冠肺炎疫情,本次活動諾貝爾委員會對人數也是進行了嚴格控制,會場不超過30人。
今年為何如此特殊?
今年的諾貝爾獎後續頒布日程如下:
10月6日,瑞典當地時間11:45,諾貝爾物理學獎頒布;10月7日,瑞典當地時間11:45,諾貝爾化學獎頒布;10月8日,瑞典當地時間13:00,諾貝爾文學獎頒布;10月12日,瑞典當地時間11:45,諾貝爾經濟學獎頒布。
據埃菲社報導指出,就宣布順序而言,本屆諾貝爾獎沒有任何變化,但從形式甚至意義上看與往屆截然不同。與今年所有重大活動一樣,疫情導致到場人數和慶祝活動必須受到限制。獎項公布將以線上形式進行,獲準在場的記者將維持在最低數量;以往於12月10日舉行的頒獎儀式也被取消。
報導稱,沒有盛大儀式並不會降低人們的期待。全世界都在期待一種針對在全球範圍內改變人們生活的新冠病毒的疫苗、療法或緩解症狀的措施。在沒有經過科學實證的情況下,不能指望為其研發者頒獎,但是我們可以期待出現「希望的跡象或信號」,特別是在獻身科研的諾貝爾獎得主身上。
報導認為,生理學或醫學獎與化學獎和物理學獎一樣,在媒體影響力上通常不及文學獎或和平獎,但本屆較為特殊,在疫情造成破壞的背景下,任何一個獎項——包括經濟學獎——都可能蘊含著抗擊新冠病毒的希望。
今年獎金增至1000萬瑞典克朗
此外,2020年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獎金比2019年增加100萬瑞典克朗,達到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760萬元人民幣)。
從1901年至今,諾貝爾獎已有近120年的歷史,累計頒發597次,發放的獎金總額早已遠超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產。
諾貝爾的「巨額」獎金為何發不完?這要歸功於投資理財。諾貝爾獎的獎金來自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產投資收益。其遺產總規模按照目前的價格換算,約有18億瑞典克朗(約合13.7億元人民幣)。
諾貝爾在去世前一年,也就是1895年寫下遺囑,提到希望以「安全的有價證券」作為投資對象。但如果按照諾貝爾的遺囑,可能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時,資金就會耗盡。於是,諾貝爾基金會在瑞典政府的許可下,還向房地產和股票等進行投資。根據公告,2012年以來,得益於整體市場表現良好以及有效的資產管理,諾貝爾基金會年投資回報率接近9%。
諾貝爾基金會執行長拉爾斯·海肯斯滕說,相較過去,諾貝爾基金會財務穩定性有很大提升。基金會的目標是,確保諾貝爾獎獎金未來跟上社會實際收入的變化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