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絲綢之路,眼前總會浮現出這樣的場景:風沙漫天,駝鈴陣陣,商人們趕著駱駝,在空曠的沙漠中排成一線,隨著視線拉遠逐漸變成一個點;或者是絲路上的一個小鎮,滿是異域風情的建築和集市,各種語言的吆喝聲此起彼伏。李白有詩描寫了絲綢路上的惡劣天氣:「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王之渙的詩中寫道「葡萄美酒夜光杯」,繁華與荒涼,居然能完美的揉合進絲綢之路的旅途。
絲綢之路,簡稱絲路。是指西漢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長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這條道路也被稱為「西北絲綢之路」。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
絲綢之路西出長安,在當時基本是屬於守國門的位置,當初踏著黃沙出關,又帶著一身風塵入關的人不計其數,也留下了許許多多的名篇著作。
長安
長安是西安的古稱,作為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千餘年,是十三朝古都。著名的絲綢之路就是以長安為起點,自從絲綢之路開通後,「長安」逐漸成為東方文明的中心。「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王維絳幘雞人報曉籌,尚衣方進翠雲裘。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日色才臨仙掌動,香菸欲傍袞龍浮。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到鳳池頭。
盛唐時的長安,用「萬國朝拜」形容一點都不為過。當時的經濟,軍事力量都十分強大,也吸引了諸多周邊小國。王維的這首詩中對當時的早朝景象進行描繪,恢弘場面彰顯大國氣概,不管是天子還是盅臣。都帶著一種非凡的氣質。
涼州
涼州,簡稱雍涼、涼、雍,古稱雍州、又稱雍涼之都、天下要衝、國家蕃衛、夢幻之城。涼州作為曾經中國第三大城市,是西北的軍政、經濟、文化中心,也是絲綢之路節點之一。
涼州詞·孟浩然渾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聲入雲。胡地迢迢三萬裡,那堪馬上送明君。異方之樂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坐看今夜關山月,思殺邊城遊俠兒。
涼州南接蘭州,北通新疆,山脈前隔,沙漠後繞,「通一線於廣漠,控五郡之咽喉」。官方初設雍州治所就在武威。古浪峽被稱為中國西部的「金關銀鎖」,最窄處寬僅數米,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玉門關
玉門關,始置於漢武帝開通西域道路、設置河西四郡之時,因西域輸入玉石時取道於此而得名。當時中原與西域交通莫不取道兩關,曾是漢代時期重要的軍事關隘和絲路交通要道。
出 塞·王之渙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玉門關就是我國通往西方的重要關卡,它還守護著絲綢之路。當時西域通商有南北兩關,一個是玉門關,一個是陽關。王之渙的「春風不度玉門關」,胡曾的「半夜帳中停燭坐,唯思生入玉門關」。玉門關更多的被看作邊塞的代名詞,而不是絲綢之路的節點,詩詞中也充斥著戍邊將士不願戰事起,想念家鄉的情感。
歷史上的陽關,充滿邊塞之苦和離別傷感,現代的陽關,早已不是當初模樣。詩詞音樂裡的陽關,把王維的《渭城曲》與現代音樂結合,成就了中國藝術歌曲裡的《陽關三疊》。詩詞生活還將繼續更新關於詩詞音樂和中國傳統文化相關資訊,黃璐「中國詩詞音樂」還將帶給您更多詩詞音樂相關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