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初三學生投毒案:因日常矛盾男生往水中投硝酸鉛

2020-12-01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濟南初三學生投毒案:因日常矛盾男生往水中投硝酸鉛

5月5日,記者從濟南歷下公安分局獲悉:2016年5月4日22時50分,甸柳新村派出所接報警,轄區某中學初三學生鄭某因在學校喝下疑似有毒物質出現輕微中毒症狀。接警後,歷下公安分局高度重視,成立專案組,連夜開展工作。

經多方調查走訪及調取教室監控視頻初步查明:涉事學生吳某與鄭某系同班同學,兩人因日常學習產生矛盾,吳某便產生了「讓鄭某不舒服」的想法。由於吳某平時愛好化學實驗,家中存放有多種化學藥品。

5月4日9時50分,吳某趁課間在鄭某的礦泉水瓶中放入約0.5克硝酸鉛;10時10分,鄭某感覺瓶中礦泉水味道不對,僅喝了兩口便不再飲用;當晚19時左右,鄭某出現噁心不適症狀,家長送其到醫院就醫並撥打110報警。吳某承認上述事實均系其所為。目前,鄭某正留院觀察,此案正進一步調查中。

硝酸鉛是2A類致癌物!

硝酸鉛具有毒性,是一種氧化劑,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2A類致癌物。因此,它必須以適當的安全措施處理和保存,以防止吸入、誤食和皮膚接觸。因為它的危險性,硝酸鉛的應用限制還在持續審議中。

健康危害:鉛及其化合物損害造血、神經、消化系統及腎臟損害。職業中毒主要為慢性。神經系統主要表現為神經衰弱症候群、周圍神經病(以運動功能受累較明顯),重者出現鉛中毒性腦病。消化系統表現有齒齦鉛線、食欲不振、噁心、腹脹、腹瀉或便秘;腹絞痛見於中度及重度中毒病例。造血系統損害出現卟啉代謝障礙、貧血等。短時大量接觸可發生急性或亞急性中毒,表現類似重症慢性鉛中毒。對腎臟損害多見於急性亞急性中毒或較重慢性病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尉偉)

齊魯壹點客戶端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2收藏

相關焦點

  • 濟南一初三女生被同學投毒:因日常學習產生矛盾
    &nbsp&nbsp&nbsp&nbsp山東24小時5月5日訊 5日早上記者獲知,濟南歷下區一名16歲的初三女生,昨天在學校喝了一杯水後出現中毒症狀。根據媒體報導,一名男學生從學校實驗室偷偷拿出了有毒的化學品,之後放入中毒女學生使用的杯子裡。歷下區公安局通過微博通報事件最新進展:涉事學生因日常學習產生矛盾。
  • 濟南中學生因矛盾向同學水中放硝酸鉛致其輕微中毒
    人民網濟南5月5日電(宋翠)今天,一則濟南一初三女生疑遭同班同學水杯投毒入院救治的新聞引發社會廣泛關注,記者剛剛從濟南市公安局歷下分局獲悉,涉事學生吳某因與鄭某日常矛盾,為「讓鄭某不舒服」趁課間在其礦泉水瓶中放入硝酸鉛。
  • 僅僅想讓她「不舒服」,濟南一初三男生往女同學水杯投下了致癌物……
    5月4日上午,濟南甸柳一中一名初三女生疑被同班男生吳某往水杯內「投毒」,致使鄭某某中毒入院急救。事發後,警方已介入調查。
  • 初三男生疑向同班女生水杯裡「投毒」,只因想讓她不舒服
    5月4日上午,濟南甸柳一中一名初三女生疑被同班男生吳某往水杯內「投毒」,致使鄭某某中毒入院急救。事發後,歷下區警方已介入調查。  5月5日下午,15歲的女生於昨日出現中毒症狀後,今天已經轉院至齊魯醫院中毒科,目前初診為硝酸鉛中毒。
  • 濟南初中女孩疑遭同學投毒 初診或為硝酸鉛中毒
    原標題:濟南初中女孩疑遭同學投毒 初診或為硝酸鉛中毒 齊魯網濟南5月5日訊(記者張雯婷扈楓)今天濟南當地媒體報導了「甸柳一中初三女生疑似被男同學水杯投毒」的消息。齊魯網記者了解到,受害女生於昨日出現中毒症狀後,今天已經轉院至齊魯醫院中毒科,初診為硝酸鉛中毒。 女孩母親告訴齊魯網記者,她不希望女兒受到任何形式的打擾,對於女孩中毒一事,她表示「現在任何檢驗報告都沒有出來,我只能說無可奉告。」
  • 水中投毒:司空見慣的謀殺手段
    舉報 類似此次復旦學生水中投毒事件
  • 濟南15歲女孩慘遭男同學投毒,竟是因為.......
    5月4日,濟南市甸柳一中初三學生吳某趁課間在同學礦泉水瓶中放入約0.5克硝酸鉛,將有毒化學品放到了同班同學鄭某的水杯中,致使鄭某中毒入院。  警方稱,涉事學生吳某與鄭某系同班同學,兩人因日常學習產生矛盾,吳某便產生了「讓鄭某不舒服」的想法。據民警介紹,目前中毒的學生暫無大礙,正在醫院觀察室留院觀察。
  • 濟南一初中生礦泉水中放硝酸鉛毒害同學 致其住院
    原標題:濟南一初中生礦泉水中放硝酸鉛毒害同學 致其住院人民網北京5月5日電 據濟南公安歷下區分局官方微博發布通報稱,濟南某初中一初三學生讓同學喝下含硝酸鉛礦泉水目前服毒學生正留院觀察,此案正進一步調查中。2016年5月4日22時50分,甸柳新村派出所接報警:轄區某中學初三學生鄭某因在學校喝下疑似有毒物質出現輕微中毒症狀。接警後,歷下公安分局高度重視,成立專案組,連夜開展工作。經多方調查走訪及調取教室監控視頻初步查明:涉事學生吳某與鄭某系同班同學,兩人因日常學習產生矛盾,吳某便產生了「讓鄭某不舒服」的想法。
  • 濟南男子疑妻有外遇 淘寶網上買毒殺妻被判死緩
    近日,濟南某醫藥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員工劉泉因故意殺人罪,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其妻子張曉雅也因為劉泉的惡念而喪命。2012年,因不滿張曉雅與大學男同學葉某交往過密,劉泉幾次提出警告,沒想到張曉雅不但沒有絲毫收斂,還語氣堅決地表示,「你要是不滿意就去找女朋友,只要不領回家,我就沒意見。」看到妻子這樣的態度,劉泉越發生氣,他開始產生了投毒殺死張曉雅的想法。
  • 四川一學生教室內用磚頭猛砸老師頭部直至倒地不起,事情起因曝光
    都說孩子是祖國的花朵,老師是那個栽培花朵辛勤的園丁,但有時候園丁也會變成一個「採花賊」,花朵也會長成一朵「食人花」,比如說之前江西贛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書法老師性侵學生案和剛發生不久的遼寧大連13歲學生強姦未遂殘忍殺害十歲女童案,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 北大男生殺同班同學案開庭 男生認罪只說9句話
    通訊員 王文波/攝  在4個半小時的庭審中,殺害同班同學的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2002級學生安然總共只說了9句話。昨天,震驚京城的「北大男生殺死同班同學案」在市一中院開庭審理,涉嫌故意殺人罪的安然向法官表示「認罪」,但卻不願多說什麼。
  • 李昌鈺:朱令案仍有可能偵破
    中毒前的朱令  9日晚,神探李昌鈺博士接受記者採訪,發表了對如何偵破朱令案的看法。  有著「華裔神探」美譽的李昌鈺博士,從事鑑識工作50多年,處理過8000多起案件,並曾參與調查「甘迺迪遇刺案」、「柯林頓性醜聞案」等重大歷史事件。  五招調查  第一要追查的是毒物來源。可以調查有無哪位教授在實驗中會用到這一劇毒,教授的學生中有誰能接觸到並與被害人有交集。
  • 初三學生如何更好的記憶化學元素
    同學提問:「我是準初三,想請教一些初三學習的方法,還有請問一下 如何記更好的去記憶那些氧碳等對應字母(單詞)謝謝! 老師幫幫團答 初三,是初中階段學習關鍵的一年。在初三階段的學習中,初三生要對自己有客觀認識,儘早制訂好適合自己的每周學習計劃, 、 學習的知識和初三新學期所學的知識是相互關聯的。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學生還要注意複習以前遺漏的、沒掌握的知識點。
  • 39歲遊戲公司董事長疑被同事投毒震驚業界
    對於雙方的矛盾點,始終籠罩在一團迷霧之中。一位知情人士向記者表示,林奇生命保住了,但具體什麼矛盾,目前沒有任何指向,「細節應該要等警方披露才能知曉。」12月23日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林奇入住醫院住院部。
  • 感情不和 妻子往丈夫茶水裡下毒
    在日常生活中面對民警的詢問,王某否認自己喝下了帶有農藥的開水,並承認了自己投毒的事實。民警隨後將王某和沈某帶往醫院進行救治,所幸二人均無生命危險。那妻子王某為什麼要向丈夫沈某的水杯中投毒呢?   警方了解到,老夫妻倆獨自居住在太倉,平時夫妻感情不和,有家庭矛盾,經常吵架。王某告訴民警,自己原本是準備等丈夫喝下有毒茶水後,自己也服下農藥,兩人一起去死。
  • 槍擊案頻發:多重矛盾下的美國如何重覓安寧?
    紐約市民和學生:「犯罪正在蔓延。」「我來布法羅大學的時候有點擔心,我們在校園以外是不是安全。」實際上,自今年以來,隨著國內生活環境的日益惡化,已有越來越多的美國人考慮移民到紐西蘭等國家。△曼哈頓研究所數據顯示,47%的受訪者因害怕犯罪的發生而考慮離開紐約市,僅次於因生活成本太高而離開的人「病根」不除,犯罪難消專家分析指出,美國政府抗疫不力、經濟復甦緩慢以及民眾生活水平下降,是導致目前犯罪事件頻發的一個重要原因。
  • 濟南5人往豬肉中注射「鹽酸腎上腺素」被判刑!
    濟南5人往豬肉中注射「鹽酸腎上腺素」被判刑!5人往豬肉中注射「鹽酸腎上腺素」被判刑!,並將燃燒視頻微信發送給史某,表示要「把回憶和家一起燒了」,隨後便因醉酒睡倒在沙發上……連結:魯法資訊兩口子離婚,陪嫁難交付孔某訴傅某離婚一案,平陰縣法院判決原告孔某與被告傅某離婚,並判決婚前陪嫁財產等歸孔某所有,判決生效後,財產遲遲沒有交付。
  • 初中以上男生必測引體向上 學生體質"新國標"發布
    東方網7月26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教育部日前發布了《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適用於小學生到大學生各個階段。和舊版標準相比,新標準取消了選測項目,固定了學生的必測項目。其中,引體向上成為初中以上男生必測項目;800米、1000米跑也成為中學生和大學生的必測項目,不可被臺階試驗替代。
  • 濟南開審一起特大走私瀕危蝴蝶標本案
    走私瀕危蝴蝶標本千餘只 價值150萬餘元 濟南開審一起特大走私瀕危蝴蝶標本案
  • 環球深觀察丨槍擊案頻發:多重矛盾下的美國如何重覓安寧?
    :00/00:10    [央視新聞音頻1]民眾   紐約市民和學生   △曼哈頓研究所數據顯示,47%的受訪者因害怕犯罪的發生而考慮離開紐約市,僅次於因生活成本太高而離開的人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稱,如今在美國一些地區,如何獲取食物來維持日常生活正成為不少美國民眾最發愁的事情。而美國民眾的生活得不到基本保障,極大地催化了犯罪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