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蝦難養,水質一天一個變化,養殖戶收好十大水質處理方案

2020-11-28 騰訊網

氨氮偏高如何處理?

氨氮超過1.0屬於偏高,對蝦類有毒害作用,需要進行處理。氨氮偏高的現象在採用地下水養蝦的早期、水源差的池塘、藻相不正常的池塘比較容易出現。造成氨氮偏高的主要原因是外源入塘的氮太多、藻類活力差、有益菌生長不好。

氨氮偏高處理方案如下:

解毒抗應激:第一天上午先用有機酸解毒,兩小時後用葡萄糖5斤/畝·米;增氧改底:第一天晚上補鈣,開足增氧機;補菌培藻:第二天上午用芽孢桿菌打氧潑灑。

澄清水如何處理?

1、澄清水是指池塘水清澈見底、難以肥起來的現象。澄清水在養殖早期比較多見,原因主要是池塘內小型藻類沒有長起來,而且水體中的懸浮顆粒物數量較少所致。

2、澄清水按照不同的產生原因,可分為塘底青苔大量繁殖、倒藻嚴重後水變清、冬棚養殖中或是早春水溫低、肥度不夠。

3、青苔和低溫導致的澄清水處理方案如下:晴天時,將乳酸菌+胺基酸+EM菌一起浸泡過夜後在上午潑灑;第二天、第三天上午重複使用。

「倒藻」後如何處理?

1、「倒藻」是指短時間內藻類大量死亡的現象,一般表現為水體突然變清、變濁、變黑。原因主要有環境突變、藻類所需營養不夠、藻相單一、水色過濃等。平時多注意調水、適當提高鹼度硬度、控制水體肥度、合理投喂,能夠預防倒藻的發生。

2、「倒藻」處理方案:解毒增氧:當天上午全塘潑灑有機酸+液體鈣

引入藻種:先排水10釐米,然後連續兩天,每天在隔壁塘(水色較好)抽5釐米的新水注入;

防止缺氧:當天晚上再補鈣,及時肥水。

分層水如何處理?

1、分層水是池塘水的表底層顏色不一致的情況,常表現為表層水綠、底層水濁,在養殖中後期和冬棚池塘中比較容易出現。原因一般是蝦密度大、藻相老化。分層水的預防辦法主要是控制養殖密度、提高藻類的活力兩方面。

2、分層水處理措施如下:提高溶氧:第一天增加一臺增氧機,晚上潑灑過氧化鈣1公斤/畝·米;清理老藻:第二天使用10%的聚維酮碘溶液50毫升/畝·米;

「黑水」如何處理?

1、「黑水」是池塘水出現類似醬油色或者煤炭色的現象,顏色看起來非常不舒服。這種水色一般在養殖中後期容易出現,高位池比土塘更容易出現。原因主要是「倒藻」或藻相異常。平時多注意調水、控制養殖密度、保持池塘水合適的肥度、提高水體pH值,能預防黑水。

2、藻相異常引起的黑水,處理方案如下:調節pH值:第一天使用生石灰5斤/畝·米,兌水等冷卻後再全塘潑灑;培養有益藻:第二天下活化過的芽孢桿菌。

藍藻爆發後如何處理?

1、藍藻又稱藍綠藻,高溫季節富營養化的池塘容易爆發式的生長,該藻佔據優勢的水色呈藍綠色,可形成顆粒狀或絲狀的水華。原因是水源中藍藻種子多、藻相單一、水體營養鹽過剩、高溫無風天氣。預防藍藻爆發的主要措施有徹底清塘、控制水的肥度、增氧機配備充足。

2、池塘藍藻爆發,水色藍綠,下風口出現了藍藻顆粒後的處理方案:

(1)天氣好的時候,芽孢桿菌+紅糖打氧2小時後用沸石粉幹拌;

(2)早上太陽還沒有起來的時候,下風口藍藻比較集中的地方進行幹撒;

(3)藍藻的PH在8.8以上,同時用水平衡活化48小時配合芽孢桿菌後全池潑灑,2-3天藍藻減少,此方法不易復發!(在使用當天晚上要增加顆粒氧)

濃綠水如何處理?

1、濃綠水在養殖後期比較常見,說明水體老化,耗氧多,此種水色下容易造成「倒藻」。

2、造成濃綠水的原因主要是有機物濃度高、藻類密度高但活力較差。如果平時注重控制養殖密度、合理投喂,能預防水質過濃。

3、濃綠水處理方案如下:

充足增氧:增氧機加到1畝1臺,晚上使用補鈣;

雙效淨水:使用沸石粉+芽孢桿菌,二者混合均勻後全塘潑灑,隔天再使用一次。

青苔水如何處理?

1、青苔水是池塘底長滿青苔的現象,造成水質長期清瘦、難肥,影響蝦的活動。青苔水的預防主要從控制青苔種子入塘、早期消毒徹底、及時肥水三個方面進行處理。

2、青苔水處理方案為:

加深水位:第一天,加深水位,並使用有機酸400毫升/畝·米進行解毒;

光照控制:第一天加滿水後,使用腐殖酸鈉1.5公斤/畝·米;穩定培水:第三天開始肥水,用飼料+乳酸菌+紅糖+適量水混合發酵2天後全池潑灑;及時改底。

水面泡沫過多的處理?

1、水面上泡沫多是養殖中後期常見的問題,高位池尤其常見,尤其早晨有時候可能出現滿塘都是泡沫。原因可能是藻類老化和有機懸浮物質過多。

2、造成水面泡沫過多的原因有兩種,一是藻類老化,表現為泡沫為黃色或綠色;二是懸浮物多,泡沫一般為白色。

3、藻類老化造成泡沫過多的處理方案:解毒:第一天使用有機酸400毫升/畝·米;培水:乳酸菌+芽孢桿菌

4、懸浮物過多造成泡沫過多的處理方案:解毒:第一天使用有機酸400毫升/畝·米;淨水:第二天使用芽孢桿菌,第三天重複下一次芽孢桿菌。

濁水如何處理?

濁水是池塘水出現渾濁的現象。在養殖過程中,中期出現不多,養殖後期經常發生。原因主要有「倒藻」、蝦密度過大、暴雨後泥漿衝入池塘、水蛛暴發等。平時注重控制養蝦密度、保持池塘水合適的肥度,能預防濁水的發生。

蝦密度大引起濁水的處理方案:

增氧充足:增氧機加到1畝1臺,每天晚上補鈣

適時出蝦:在出蝦前2小時潑灑免疫多糖和液體鈣,出蝦後第二天潑灑有機酸400毫升/畝·米;

平穩加料:出蝦當天停料,第二天按出蝦前投餵量的50%恢復投料,大約1周時間慢慢恢復到出蝦前的投餵量。

相關焦點

  • 水產養殖戶如何科學合理有效處理裸藻水華
    很多時候我們技術員或者養殖戶認為這是一種老化水,需要用硫酸銅、強氯精、漂白粉進行殺藻處理。然而,很多時候,未能達到我們想要的結果。是不是我們的方案有問題?還是一種新型的變異藻種?久而久之,我們自己搞的沒有信心;一到這種池塘邊顯得計無可施、略顯無力。在2011年7月遇到過這種水質,由於知識的匱乏,我所能做的就是試著將這種水質掰過來積累一下水質經驗。
  • 大疆漁業水產養殖:水質改良技術能實現零排放零汙染?
    水產養殖水質的排放形式現階段主要以圈養、增氧、排汙、循環水、廢水處理,這五個為必要系統,最大的核心是集中排汙,據了解大疆漁業現階段的水產養殖能及時有效的收集魚類代謝物和殘剩飼料,改善水質,確保圈養水良性循環,實現養殖廢水零排放,可以零排放回到圈養池中
  • 水產養殖,就是養水,水質調理不好,所有努力都是白費!
    養魚先養水,行內人士共識!目前,很多養殖戶都追求高密度養殖,池塘水質因投餌過多、施入的肥料得不到有效轉化、水產養殖動物的代謝產物過量積累以及自然因素如天氣、水溫等原因常引起各種不良水質的出現。藻類大量死亡後會產生硫化氫等有害物質,使魚蝦大量死亡;當其生長過盛時,水中溶氧不足也會引起魚大量死亡。這類水質常發生在高溼季節,特別是在水溫28~30℃、pH值8.0~9.5時最易暴發。 3.醬油水、黑褐色水【起因】大多數發生在養殖後期,飼料投餵後,大量殘餌、糞 便、有機質不斷在水體中積累,營養鹽不均衡,導致鞭毛藻類、裸藻、褐藻等大量繁殖,出現水質和底質嚴重老化。
  • 9萬餘斤魚蝦死亡,養殖戶損失70萬元...
    9萬餘斤魚蝦死亡,養殖戶損失70萬元!》文章的聲明2016-09-09 11:4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水產養殖網        瀏覽量: 11947 次 我要評論
  • 怎樣快速識別魚蝦蟹氨氮中毒?如何快速有效測水質調水質?
    不隨早、中、晚時間變化。(三)搶救方法 (1)及時加注新水,釋稀原池氨氮濃度,防止中毒加深。(2)潑灑食鹽,幹擾與阻止氨氮及硝酸態氮繼續入侵魚體血液。水深1米,每畝1-1.5公斤食鹽。(3)撒灑沸石粉與麥飯石粉,吸附池底部分有害氣體及有毒物質。(4)施用降解氨氮類藥物。
  • 養了半年的觀賞魚,水質也不好魚的狀態也不行,到底錯在哪裡?
    我們不要受限於各種所謂繁雜知識的束縛,只要看到一個新知識、新理論,立刻先把自己的魚缸和觀賞魚,不斷的在那裡折騰來、折騰去,總是這山望著那山高,不斷地變換著觀賞魚的品種、更改著魚缸的過濾形式,這樣子的做法,實際上是養不好任何觀賞魚的。就如目前的年輕人不斷地在找工作、不斷地跳槽是一個道理,他們永遠沒有把自己的人生大方向:穩定二字,放在擇業的首位。
  • 魚池常測的水質指標有哪些?漁民和技術員必看
    作為一名水產養殖技術人員,平時在跑塘的過程中會經常給養殖戶看水質和測水質,由於條件有限不能全部指標都測,一般只測一些常規的指標,現將這些常規指標進行如下分析,希望讓養殖戶更能理解並在養殖過程中能合理控制這些指標不超標。
  • 利用水質在線預警技術監測水質變化
    北京城市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水質檢測中心翟家驥在會上做題為「利用水質在線預警技術監測水質變化」的報告。 前處理 不需前處理,直接由TC-IC求出TOC,無揮發性有機物損失 必須前處理,揮發性有機物有損失 可操作性
  • 養龜時,保持水質的3種方法,作為養龜人的你又更愛哪種呢?
    如果只是養了一兩隻小烏龜也就罷了,畢竟工作量不會太大,咬牙能堅持,要是養的龜又多個體又大,那就有得你受了。危險重重有這麼一句話玩笑話叫「多換水,勤換龜「,換水除了麻煩,還潛藏很多危險。烏龜其實很脆弱,對環境很敏感,而換水這種會引起環境變化的做法,很容易導致烏龜的應激反應。
  • 常見池塘水質及其處理措施
    一、常見池塘水質測定和藻相觀察使用桑普水博士水質測試盒測定池塘水體pH、氨氮、亞硝酸鹽和硫化氫含量,使用可攜式顯微鏡觀察水體浮遊植物種類和數量二、異常池塘水質處理措施如果觀察池塘水體發現,水質清瘦,透明度較高,鏡檢觀察發現水體藻類數量和種類較少且多為藍藻和裸藻時
  • 養殖魚類對池塘生態環境的要求之水色和水質
    而精養池塘的水的顏色主要是由水中含有浮遊植物的多少來決定的,如果水中所含的浮遊生物的種類和數量多並且易於魚類的消化如果所含浮遊生物的種群和數量少,並且不易於魚類消化,就說明水質比較瘦。浮遊生物繁殖的種類和數量不同,是池水呈現不同的顏色與濃度。因此,我們常常以水質的顏色來判斷浮遊生物的繁殖情況,據此判斷水質的肥瘦與好壞,從而採取相應的措施——施肥或注水,以保證漁業生產順利進行。
  • 對蝦養殖戶都知道養蝦先養水,那到底如何養水呢
    對蝦養殖戶都知道養蝦先養水,那到底如何養水呢出處:水產熱點 作者:李傳波 水產養殖網 2015-11-16 16:41:00 養蝦主調水,水質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水產動物的生長發育和生死存亡,進而關係到養殖戶的產量和生產效益。據有關統計資料,高達8%的病害與水質問題有關。由此可見水質管理對水產養殖的重要性。
  • 處理池塘濃綠水、裸藻水華有絕招_淡水養殖(水質調節技術)_水產...
    以前,養殖戶遇到這種情況,多數採用硫酸銅、漂白粉等直接殺藻,但是這種操作在高溫期,風險太高,極易導致倒藻,甚至泛塘。8月份,洪湖海大技術服務人員實踐出一種行之有效、風險低的濃綠水處理方案。用戶一:龍口河嶺鯽魚專養養殖戶龍保中池塘面積20畝,水深1.8米,8月6日接到該養殖戶求助電話,說其池塘水面全是「綠藻」,而且反映鯽魚吃食情況非常差,當天為大晴天,6日下午大概4點左右趕到該用戶池塘,測水氨氮0.4,PH&nbsp8.2、亞硝酸鹽0.05,拍照池塘情況如下圖:
  • 中後期池塘水質問題以及解決建議!
    氨氮、亞硝酸鹽長期超標,會引起魚蝦中毒、生理性缺氧等,直接影響到養殖動物的生長及生存。 我們都知道,飼料中的蛋白質是氮的主要存在形式,飼料中的氮一部分被魚蝦攝食轉化成魚蝦肌體中的氮,而另一部分則以殘餌糞便的形式進入水體,這就是水體氨氮、亞硝酸鹽的主要來源之一。在養殖過程中,各種肥料的使用,不管是有機肥,還是無機肥,都是水體氮的重要來源。
  • 水質分類標準
    水資源保護和水體汙染控制要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制訂水體的環境質量標準,保證水體質量和水域使用目的;另一方面要制訂汙水排放標準,對必須排放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汙水進行必要而適當的處理。對水質要求最基本的是《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由國家環保總局發布GB3838-2002。
  • 熱帶觀賞魚好養嗎?注意水質這3點指標,不養好都難
    接下來這篇文章,我們重點談談,養熱帶觀賞魚需要注意的一些事情。首先,跟大家說明一下,我們常說的熱帶魚,指的是熱帶淡水魚,其實在熱帶魚的門類裡面,熱帶海水魚佔比還是很多的。但是由於海水缸比淡水缸麻煩一些,加上海水魚的養殖技術沒有淡水魚那麼發達。所以,我們一直是養淡水熱帶觀賞魚比較多。瘋瘋人的文章裡面,談的熱帶魚,也就是指熱帶淡水魚,這個先跟大家說下。
  • 便攜水質監測儀器就在我們身邊,注意不到?
    目前可攜式水質儀器主要應用在:1.研究型可攜式水質監測儀器,為了方便在任何的時間,任何的地點,都能夠快速的準確的測試,和了解水質汙染的情況,是否決定汙水處理相應的措施,還是對汙水處理做出相應的安排,在很多特殊地質變化引起的非人為破壞,會造成很多水源地水質發生變化,為了保障人身飲水安全,保障身體健康和所需用水要求,就更顯得可攜式水質分析儀器的重要性。
  • 魚缸造景石對水質的影響有多大?水族店老闆不會告訴你的秘密
    很多魚友往往都關心造景石對魚缸水中酸鹼度的影響變化,其實相對於酸鹼度來說,造景石引起的硬度指標變化對水質的影響程度要更大一些。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硬度值的概念和它為什麼對魚缸水質那麼重要?水中硬度高低的不同直接決定著我們生活地區的水質適合養什麼魚。如果把適合低硬度軟水的燈科魚養在高硬度水中,那你幾乎要面對天天撈死魚的局面。反過來如果把喜歡高硬度水質的蘇蝦養在低硬度的軟水中,相信就算是白襪這樣的蘇蝦中的小強也怕是過不了這個冬天。也許有些槓精會說自己的魚蝦在相反的硬度條件下也沒有出現死魚死蝦的狀況,我只能說養一些耐受力比較強的魚蝦品種是你的運氣,但是對於它們來說是一場悲劇。
  • 櫻桃木造景該怎麼處理?保證水質是前提
    但是,櫻桃木中含有大量樹膠,不能直接用作魚缸造景的沉木,必須處理以後才能入水,否則不止是黃水,還會緩釋樹膠造成水質變差。櫻桃木入缸造景前的處理不能少。櫻桃木入缸之前的處理,和其它木質的沉木一樣。沉木最直接、最簡單的處理方法就是泡水以及沸水煮,單純的水泡需要長時間處理,所以水煮來的更快速。同時,因為沉木在煮的過程中,快速大量釋放木色素,吸水飽和快。
  • 科普—認識藍藻及藍藻水常見處理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的藍藻都是有害的,比如螺旋藻、念珠藻是花白鰱和蝦苗的優質天然餌料,而微囊藻、平裂藻和顫藻等無定形藍藻,魚蝦難消化,還會產生大量藻毒素,不利於水產養殖。在水產養殖中,對水生動物構成危害的主要是微囊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