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養殖水質的排放形式現階段主要以圈養、增氧、排汙、循環水、廢水處理,這五個為必要系統,最大的核心是集中排汙,據了解大疆漁業現階段的水產養殖能及時有效的收集魚類代謝物和殘剩飼料,改善水質,確保圈養水良性循環,實現養殖廢水零排放,可以零排放回到圈養池中,為魚蝦養殖提供穩定的環境,解決傳統養殖水環境惡略、病害頻發、養殖效率不高、產品安全等諸多問題,讓水產業可持續發展,幫助傳統養殖模式轉型升級。
水產養殖中的水質,養殖數量的增加促使氮的含量上升,在養殖水質中投餵的飼料,有未被魚類食用的佔6-12%,水產魚類食用的飼料排出的糞便以30-35%的量排出。
水產養殖魚類排放的氮,飼料佔80-88%,氮的輸出方面,魚類佔20-22%,沉積的氮佔54-77%,磷的輸入中飼料佔97-98%,而水裡沉積的磷佔輸出的73-89%,魚類的輸出僅佔7-24%。即說明飼料中氮、磷含量除小部分供給養殖魚類生長外,大部分在池塘中沉積,造成浪費和汙染。
超量投餵的人工飼料、釋放的有機肥料和生物排洩物等使池塘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質。溶解的有機物質是細菌的營養物,為致病菌的繁殖生長提供條件,增加養殖生物患病的可能。過多的有機物質分解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氣,使池塘易發生缺氧狀況水質易惡化,從而直接影響養殖生物的生長。
水產的養殖水質從粗放型管理逐漸過渡到智能化管理的方式,需要魚苗育種基地、設備研發製造、養殖專家、自動化技術、現場調試、終端服務人員的深入合作和相互的鼎力支持。漁業養殖具備產業鏈長,環節多,大部分企業都只能解決冰山一角。如果漁業養殖戶要想養好魚,需要具備極強的整合和創新能力,這樣的養殖戶極少,也極少有企業能夠具備實力,貫穿全產業鏈提供解決方案和落地執行,而大疆漁業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