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生態製劑在水產健康養殖中的應用_淡水養殖(水產養殖百科)_水產...
微生態製劑在水產健康養殖中的應用出處:《水產科技情報》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4-07-11 12:15:00 近年來,我國的水產養殖業快速發展,養殖的集約化程度不斷提高,養殖環境和養殖水域的水質日趨惡化,制約著我國水產養殖業的健康持續發展,並引發了一系列的環境和社會問題。為此,有關漁業主管部門開始推廣水產健康養殖技術。
-
微生物對水產養殖環境的生物修復作用_淡水養殖(水產養殖百科...
因此改善水產養殖水域環境已成為養殖業生產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技術和研究熱點。眾所周知,水產環境中化學藥品的使用會造成病原體產生抗藥性,藥品的殘留量,汙染水環境,同時會殺害水中有益細菌,造成水生生態的失調。
-
Ecological Indicators:水產養殖系統的生態經濟研究新進展
珠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重要的水產養殖和出口區,濱海溼地水產養殖業的快速發展也是紅樹林生態系統快速消失和難以恢復的重要原因;其生態經濟效益與影響如何是關係區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問題。中科院華南植物園環境退化與生態恢復領域植被與景觀生態學研究組的博士生李林軍在其導師任海研究員、陸宏芳研究員的指導下,開展的能值與經濟學綜合研究表明,區域水產養殖系統雖然在經濟投入強度與效益上差異顯著,但生態經濟表現相近;區域水資源利用率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高投入高產出的集約型水產養殖模式並不一定意味著高環境影響。
-
微生物對水產養殖環境的生物修復作用
因此改善水產養殖水域環境已成為養殖業生產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技術和研究熱點。眾所周知,水產環境中化學藥品的使用會造成病原體產生抗藥性,藥品的殘留量,汙染水環境,同時會殺害水中有益細菌,造成水生生態的失調。
-
關於水產微生態製劑的乾貨
動物口服益生菌後,調整腸道菌群,使腸道微生態系統處於最佳的平衡狀態,活化腸黏膜內的相關淋巴組織,使抗體分泌增強,提高免疫識別能力,並誘導T、B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等產生細胞因子,通過淋巴細胞再循環而活化全身免疫系統,從而增強機體的免疫系統。
-
「福壽螺」養甲魚 「革命草」影響水產養殖
「福壽螺」養甲魚 「革命草」影響水產養殖2009-11-07 15:4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汕頭特區晚報據了解,「水浮蓮」別名水葫蘆 ,學名鳳眼蓮,是一種原產於南美洲的水生植物,自進入我國以來,一直就在江河湖泊等水體中瘋長,它不僅堵塞河道阻礙通航,而且還影響水質,造成水體發黑髮臭,導致大量水生動植物的死亡。 2005年,澄海農科所利用水浮蓮生料栽培平菇試驗獲得成功。該技術將水浮蓮打撈曬乾,用石灰水處理2天后洗淨瀝乾,隔天便可進行開放式栽培,25天左右就能出菇。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與華大基因共建國家水生生物基因庫
本網訊6月17日,在開展實質性合作並取得重要成果的基礎上,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與華大基因宣布共建「水生生物基因組研究中心」,發布水生生物基因組研究計劃,加快推進包括重要養殖品種和瀕危物種在內的水生生物基因組學研究,共建國家水生生物基因庫。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在水產養殖廢水快速降解方面取得新進展
水產養殖中過量的殺菌劑和抗生素等危害物長期積累將對環境、生物和人類健康構成潛在的風險。由於傳統的處理方法(如過濾法、活性汙泥法和生物膜法)處理時間長(60 min以上)、處理效果差(50%及以下),因此開發新的高效降解方法意義重大。
-
養殖如何成功?把握這六個關鍵詞,把水產養殖進行到底
水產養殖就是人們人為控制下運用水域或灘涂繁殖、培育、養成和收穫水生動植物的生產活動。狹義的水產養殖主要是指從苗種養成水產品的全過程。廣義上也可包括水產資源增殖。漁業尤其是水產養殖生產的歷史非常悠久,源遠流長,魚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中國淡水養殖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5世紀已有《養魚經》問世。
-
上海市《水產養殖尾水新型汙染物末端處置可行技術指南(試行)》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北極星水處理網獲悉,近日,上海市生態環境局發布《水產養殖尾水新型汙染物處理可行技術指南(試行)》。本指南提出了淡水池塘養殖尾水末端處理模式下,排放尾水中抗生素類新型汙染物處理過程工程設計、參數配置、運行維護、生態淨化效果、排放水質等技術要求。
-
微生物在水產養殖生態環境中的地位與作用
微生物在水產養殖生態環境中的地位與作用出處: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6-04-22 14:32:00殘餌以及浮遊植物殘體等有機物,同時微生物鏈在水質淨化中通過氧化、還原、光合、同化和異化作用把有機物轉變為簡單的化合物,保證水質的正常功能,從而維持養殖環境生態系統中養殖生物、病原、水質間的平衡。
-
上海發布《水產養殖尾水新型汙染物末端處置可行技術指南(試行)》
前言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上海市環境保護條例》《上海市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防治環境汙染,推進水產養殖尾水治理,保障水環境生態安全,指導和規範水產養殖業新型汙染物治理工作,制定本指南。
-
專家學者齊聚雲南霑益 共同探討澳洲淡水龍蝦水產養殖
7月13日,智慧農業4.0澳洲淡水龍蝦水產養殖科技園示範基地研討會在雲南曲靖市霑益區國有原種場舉行。現場,相關部門的領導、各企業代表及專家學者等30餘人參會,共同探討澳洲淡水龍蝦水產養殖。且在大陸野外環境幾乎不具備繁殖能力,因飼主棄養而造成生態衝擊的風險大為降低。研討會上,雲南省山水公司AI智慧農業工程師張燕偉現場演示了該公司開發的最新的智慧農業監測系統。
-
光合菌生理特點介紹及在水產養殖過程中的應用
光合菌是集約化水產養殖中應用研究進行得最早、研究成果最多的益生菌。本文就光合菌的營養方式、生態位及在水產養殖中的具體應用作簡單闡述,期望為養殖戶更好地使用光合菌提供參考信息。 營養方式 根據營養方式不同,光合細菌分為光能自養菌和光能異養菌。
-
微生物製劑在水產養殖應用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微生物製劑在水產養殖應用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2013-10-12 09:4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丹徒區水產技術指導站在河蟹、河蝦、烏鱧、甲魚的養殖過程中,大部分的養殖戶都習慣用微生物製劑來調整、改善、保護水生水產動物的生活環境;控制、消滅病原、達到生態環保的養殖目的。但是,其中一部分養殖戶只是隨潮流而動,根本沒有按照微生物製劑的使用規定去做,使用後導致養殖池塘缺氧,有的養殖戶使用後起不到明顯效果,甚至給漁業生產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
-
中國水產養殖成功故事走向世界 將推動國際合作
:張楷欣 6月上旬,依託中科院水生所技術的武漢梁子湖水產集團工作人員與中科院水生所科研人員一道,冒雨查看梁子湖水下魚類人工產卵場營造的魚巢情況。
-
水產養殖過程中藍藻「水華」有哪些常見危害?如何防控?
使養殖水體中的絲狀藻類和浮遊藻類等不能合成本身所需要的營養物質而死亡,致使養殖水體生物多樣性急劇降低。3)產生有毒有害物質 藍藻大量死亡時會產生藍藻毒素、大量羥胺及硫化氫等有毒有害物質,嚴重汙染養殖水體。直接危害養殖動物,間接通過食物鏈而影響人類身心健康。
-
水產養殖水體藍藻水華的防治技術
水產養殖水體藍藻水華的防治技術出處:《水產養殖》 作者:趙蕾等 水產養殖網 2014-08-29 08:50:00具體描述如下:一是連續晴熱的高溫天氣,從藻相生態體系上看溫度是其主要影響因素,大多數藻類能在很大溫度範圍內生活,但最適宜生長溫度變幅較窄。一般來看,硅藻、金藻、黃藻適溫較低在14~18℃,綠藻較高為20~23℃,而藍藻更高,最喜歡生長在20~32℃的溫度階段。其中危害最大的微囊藻類在10~40℃都可生長,最適溫度為28~32℃。
-
水產養殖中,乳酸菌、丁酸梭菌有哪些優勢和區別?
目前乳酸菌、丁酸梭菌在水產應用中非常多,而許多養殖戶經常把乳酸菌與丁酸梭菌混為一談,認為丁酸梭菌與乳酸菌是一樣的作用,那麼究竟它們有什麼區別哪?今天就說一說自己的見解!
-
水產養殖池塘水體氨氮與亞硝酸鹽的管理
水產養殖池塘水體氨氮與亞硝酸鹽的管理出處:科學養魚 作者:李樣紅 水產養殖網 2016-09-30 14:48:00    一、養殖池塘的氮循環    在養殖池塘生態系統中,氮循環是養殖池塘生態系統物質循環中重要的一部分,含有蛋白質的飼料輸入成為系統含氮物質最重要的來源,飼料的輸入一方面為養殖的對象提供餌料,滿足了養殖動物在生長過程中對營養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