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鴨,一種大型鴨類,分布範圍非常廣,在中國也有發現,但數量極少,中國自1914年在福州得到2隻雄鴨標本後,就一直沒有關於這一物種的消息。
四爪陸龜,四爪陸龜分布範圍從阿富汗到中國,在中國僅分布於新疆霍城縣境內,據估算中國野外生存的四爪陸龜數量也就幾百隻,十分瀕危。
中華蛩蠊,1985年我國昆蟲學家在長白山區首次發現蛩蠊目昆蟲,並被命名為「中華蛩蠊」,國內分布於吉林長白山、新疆阿爾泰山的海拔2000米處,由於分布範圍小,棲息地遭到破壞,現瀕臨滅絕,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黃島長吻蟲, 穴居於中潮區和低潮區的細沙灘和泥沙灘中的一種玉鉤蟲科動物,主要分布於中國北部山東省的膠州灣附近海域,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雖然長相醜陋,但卻極為稀有。
新疆大頭魚,學名扁吻魚,為新疆塔裡木河水系的特有魚類,由於魚肉經濟食用價值高,被當地人過度捕撈,一度絕種難覓蹤跡,至今存活量極少,已成為瀕危物種。
虎頭海雕,常見於海岸以及河谷等地帶,主要分布中國,朝鮮,日本以及韓國等地區,屬全球範圍瀕危的物種,在中國更為少見,在遼寧及河北曾有記錄,現今在中國已許久未能發現,基本絕跡了。
擬兀鷲,僅產於亞洲的的一種中型兀鷲,主要以動物屍體為食,在中國地區僅有少量在雲南生存,十分瀕危,是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