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種極度瀕危的動物,第5種只存在中國,可能已滅絕

2020-12-04 自然界小偵探

倭河馬,身體較為矮壯的一種河馬,體重比普通河馬要小7-8倍左右。原產於西非科特迪、賴比瑞亞等地區,倭河馬實際上直到19世紀末才被發現,如今野生倭河馬只剩下不到3000頭了,十分稀少。

務川臭蛙,中國特有的兩棲動物,已知唯一分布地區在貴州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的喀斯特洞穴中,常棲息洞穴中,鮮有人知,對環境要求高,數量非常少,臨近滅絕。

鹿瞪羚,生活於非洲撒哈拉沙漠內的一種羚羊亞科,屬季節性遷移動物,是生命力很頑強的一種哺乳動物,野處總數不超過100頭,是一種近乎滅絕的動物。

侏儒野豬,估計全球數量不足150頭,曾經廣泛分布印度、尼泊爾與不丹等地區,是體重僅十公斤的豬,而且長相也十分可愛。

臺灣雲豹,曾分布中國臺灣的一種貓科動物,是當地特有物種,但現今已絕跡多年,數量極少,雖然沒有宣布正式滅絕,但滅絕機率較大,已被大多數人認為是一種已滅絕的物種。

南非山兔,也叫河兔或者灌叢穴兔,是極為稀有、瀕危的哺乳動物,只分布在南非高原的一些地區,繁殖能力低下,加上人類活動的影響,有滅絕可能。

食猿雕,顧名思義,這是一種可以捕食猿猴的雕亞科生物,生活在菲律賓熱帶雨林中,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鷹,世界僅存500對不到,屬瀕臨滅絕的一種鳥類。

相關焦點

  • 5種極可能會滅絕的生物,第3種為中國獨產,剩20多隻
    奧瑞納克鱷魚,另有譯名奧裡諾科鱷魚,主要分布於南美洲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境內的奧裡諾科河下遊,是美洲最大的鱷魚,原來估計只有250條,經過多年的保護,其數量有細微回升,但仍處於滅絕的邊緣。海南黑冠長臂猿,中國海南島的獨產物種,其分類學地位一直以來就頗有爭議,目前已被認定是一個獨立的種,是最瀕危的靈長類動物,如今數量僅剩二十多隻,是一種趨於滅絕的生物。
  • 5種極度瀕危的動物,第3種多年未見其蹤影,或已全部滅絕
    奧裡諾科鱷魚,一種大型淡水鱷魚,它們是頂級掠食者,任何出現在它領地內活動的生物都將會成為它的食物,如此兇猛的鱷魚卻已瀕臨滅絕,野外可能不及百隻。白鵜鶘,一種大型水禽,嘴下有一橙黃色皮囊,樣貌非常的奇特,主要棲息於沼澤地帶,中國地區只見於新疆和青海湖,在2012年被認為是瀕危物種。僧海豹,一種古老而稀有的海豹,這種海僧海豹曾經數量眾多,在熱帶海域中很普遍存在,性格非常的友好,由於人類的狂捕濫殺,目前未再見過僧海豹的蹤影,被人懷疑已全部滅絕。
  • 中國瀕臨滅絕的5種動物,圖3數量曾高達上億,現已成極度瀕危
    因其常年生存在洞穴之中並且還會散發出濃烈的臭味而得名,如今務川臭蛙正瀕臨滅絕。廈門虎,亦稱作華南虎,我國特有的大型貓科動物,也是我國十大瀕危動物之一。自從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華南虎因為人類商業性的大肆捕殺,在野外已經銷聲匿跡長達數十年。目前只有不到一百隻華南虎生存在我國的保護園區之內。
  • 盤點八種極度瀕危物種:侏儒眼鏡猴酷似菲比
    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以下簡稱IUCN)最近進行的一項有關47677種動植物的評估,其中有17291種物種面臨滅絕風險,雷伯氏飾邊樹蛙就是其中之一。人們只在巴拿馬中部艾爾·瓦勒·德·安東周圍的山脈地區發現這種青蛙的蹤影。森林砍伐以及真菌病是導致它們數量驟減的兩大罪魁禍首。
  • 5種已滅絕的動物,第一種10萬年前滅絕,可能有倖存者
    【5種已滅絕的動物,第一種10萬年前滅絕,可能有倖存者】第一種,北美獵豹,起源於400萬年前北美洲地區的貓科動物,大約10萬年前滅絕,它們與現代的獵豹很長得很像,但體型要大得多,幾乎和現代的非洲獅一樣大,被阿茲特克人稱為「奎拉米特利」,因發現過疑似蹤跡,被認為有一些個體可能倖存下來。
  • 保護極度瀕危動物
    中國大熊貓保護取得了很大成功,現在已經不是極危動物,而是瀕危動物。從中國到世界,有一些珍貴動物已經滅絕;還有野生滅絕,比如華南虎,野外生存已經不可能,也就是說無法挽救這個物種,最終只能滅絕;極危動物瀕臨滅絕危險,如果不最大力度保護,很有可能滅絕。
  • 5種被擺上餐桌的動物,第3種從數量眾多到極度瀕危
    蘇眉魚,一種熱帶地區近海海域生存的著名巨型魚類,因體型巨大味道鮮美,被作為名貴食用魚,如今蘇眉魚種群數量正逐漸減少,已達到瀕臨滅絕的狀態。貽貝,又稱青口,是我們比較常見的一種雙殼類軟體動物,因其營養價值很高,並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成為大眾化的海鮮品。
  • 5種極度瀕危物種,圖3已失去自然繁殖能力,全球僅剩下3隻
    鰉魚,學名為達氏鰉,是特產於中國黑龍江水域的珍稀魚類,與陸地上的國寶大熊貓一樣屬於極為物種,被人譽為「水中大熊貓」,嚴禁個人捕撈以及宰殺鰉魚。鴨嘴獸,一種為進化完全的原始哺乳動物,距今已經有著長達兩千五百多萬年的生存歷史。
  • 中國的十大「國寶級」動物,個個面臨瀕危,最後一種已功能性滅絕
    【中國的十大「國寶級」動物,個個面臨瀕危,最後一種已功能性滅絕】大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據第三次全國大熊貓野外種群調查,全世界野生大熊貓不足1600隻,屬於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中國5種已滅絕的生物,第3種絕跡千年,有可能重生
    ,現今只生活在生活於馬來半島、加裡曼丹、蘇門達臘等地,屬於瀕危動物。
  • 我國這五種動物瀕危,面臨滅絕危險!有一種只剩下不到1000隻了!
    我國這五種動物瀕危,面臨滅絕危險!有一種只剩下不到1000隻了!我們地球上存在著很多生物,有些動物從遠古時期就一直存在了,但是有的生物的存在時間又是十分短的,這主要是因為時代的變遷,我們的大自然也是時刻都在發生變化的,很多動物因為承受不了這自然的變化,也適應不過來就會滅絕掉,像渡渡鳥,但是有些生物能夠很快地適應自然就很容易在這大自然中一直存活下去,有些在食物鏈頂端的生物,他們卻是很難適應著變化的,像恐龍就是,在那個時候,誰還敢跟他們叫板?
  • 7大瀕危珍稀動物:大熊貓都未能上榜,圖7僅剩2隻雌性!
    【7大瀕危珍稀動物:大熊貓都未能上榜,圖7僅剩2隻雌性!】西班牙猞猁:是歐洲本土現存最大的貓科動物,被生物學家認為是世界上數量最少的貓科動物之一。世界自然保護聯合會將西班牙猞猁列為全世界最瀕臨滅絕的3種貓科動物之一。
  • 5種稀有少見的動物,第3種滅絕多年後被發現
    澳洲毛鼻袋熊,澳大利亞地區特有動物,也是世界上最稀有的動物之一,屬有袋類哺乳動物,非常珍稀瀕危,現今分布活動範圍僅限三公裡平方內,數量極少,是一種處於滅絕邊緣的動物。袋食蟻獸,一種小型有袋動物,體長約40釐米,主要以白蟻為食,是世界上已知牙齒最多的陸生哺乳動物,數目達到52顆,袋食蟻獸每天可以吃約20000隻白蟻,其威脅來自狗與其他捕食者的獵食。草原西貒,分布於巴拉圭、玻利維亞及阿根廷的一種古老生物,在早期科學家僅發現過草原西貒的化石遺蹟,因此被認為是滅絕的動物,直到上世紀70年代才被正式發現草原西貒依舊存在在世界上。
  • 7種已滅絕的動物 第4種在去年剛消失?
    邊肖為每個人統計了7種滅絕的動物,其中第四種去年剛剛消失!   西非黑犀牛是黑犀牛的一個亞種,直到2011年人們調查後正式宣布該亞種滅絕後,才於2006年被發現。   犀牛羚羊,一種曾經廣泛分布於北非的大型哺乳動物,在因其皮毛和羚羊角而被大量獵殺後,現已成為野生動物中的滅絕物種。
  • 5種可能仍存在的已滅絕物種,第3種被多次發現蹤跡
    巨猿,這種分布於中國的古老生物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種猿,生存於約100萬~30萬年前,它們是現代猩猩的遠親,神秘物種大腳怪、北美野人和雪人的愛好者則認為巨猿有可能還存活於世。臺灣雲豹,臺灣特有貓科動物,在20世紀40年代數量尚有上千隻,但至今臺灣雲豹已經絕跡多年,被認為是已滅絕物種,但許多人認為這一種神秘的貓科動物可能還依舊存在於臺灣的深山老林中。
  • 一百年來,中國人滅絕了多少種動物?
    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文章中,研究者表示,「第六次大滅絕已經出現了,採取有效行動的時間已所剩不多,最多可能只有20~30年。」可見問題的嚴重性。環保部2015年5月公布的《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顯示,中國境內的脊椎動物共有17種被列為「滅絕」,即4種滅絕、3種野外滅絕、10種區域滅絕。其中較著名的有中國犀牛、高鼻羚羊、白鸛、鐮翅雞、滇螈等。
  • 我國5大極度瀕危物種,圖3已野外滅絕,全球僅剩不到50隻
    黔金絲猴,被科學家譽為「世界獨生子」,因僅有極少數生存在如同孤島一般的梵淨山之中而得名。目前我國生存在野外的黔金絲猴已經不足一千隻,隨著人類活動不斷擴張,它們的棲息地也在不斷流失。白鰭豚,別名青鰭、江馬、中華江豚,是我國獨有的淡水鯨類,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由於多種人為因素,白鰭豚的野外種群數量急劇下降,到了本世紀初,野外種群數量跌破五十隻,成為世界上12大最瀕危的物種之一。華南虎,又稱作南中國虎,是中國極度瀕危的十大稀有動物之一,目前已經在我國野外滅絕,而在全世界範圍內僅存活不到五十隻,其中大部分都生存在我國的保護園區之內,隨時可能會滅絕。
  • 華南虎:極度瀕危的物種之一 世上少於30隻野生
    目前園內華南虎已繁育到24隻。1996年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度瀕危的十大物種之一。 於1981年被列入CITES公約附錄Ⅰ保護名單。  在中國存活的圈養華南虎僅為70餘只,正在南非野化的7隻,(雌虎「國泰」,雄虎「虎伍茲」,和雌虎「麥當娜」,以及後從蘇州來的雄虎「327」),還有「國泰」的3隻小幼崽,「麥當娜」的1隻幼崽。國內動物園圈養的華南虎只有60多隻,散布在全國19家城市動物園中。
  • 極度十大瀕危動物排行榜:第一名產於中國如今幾乎滅絕
    它是中國十大瀕危物種之一,也是我國的一級保護動物。其瀕危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以及被當做有害的物種捕殺。在我國這種動物基本已經絕跡。而且人類多次從嘗試過人工繁殖均已失敗告終。蘇門答臘虎之所以成為瀕危動物大多是人為因素。
  • 全球又有24種鳥類入瀕危名錄 四川發現7種瀕危鳥
    棲息地破壞 成鳥類致危因素之首  近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更新了2015年度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簡稱「IUCN名錄」),共有24種鳥類調升為有滅絕威脅的級別(包括易危、瀕危及極度瀕危),涉及中國鳥種13種,其中包括草原鵰、鳳頭麥雞、紅頭潛鴨在內的7種鳥類,均在四川有過觀測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