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種被擺上餐桌的動物,第3種從數量眾多到極度瀕危

2020-12-04 環球HotTime

蘇眉魚,一種熱帶地區近海海域生存的著名巨型魚類,因體型巨大味道鮮美,被作為名貴食用魚,如今蘇眉魚種群數量正逐漸減少,已達到瀕臨滅絕的狀態。

貽貝,又稱青口,是我們比較常見的一種雙殼類軟體動物,因其營養價值很高,並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成為大眾化的海鮮品。

禾花雀,一種在中國大部地區都有分布的鳥類,,被中國食客稱為"天上人參",禾花雀曾經分布廣泛,數量眾多,但在十幾年的時間裡,一直遭到捕殺,現在已經極度瀕危了。

羅非魚,俗稱非洲鯽魚,原產於非洲的坦噶尼喀湖,後來被引入到中國地區,因肉質鮮美、肉質細嫩,成為餐桌上常見的一道美食。

小龍蝦,一種從美國入侵到中國的動物,因肉味鮮美廣受吃貨歡迎,現在野生的小龍蝦十分罕見了,市面上的小龍蝦都是人工所養殖。

相關焦點

  • 中國瀕臨滅絕的5種動物,圖3數量曾高達上億,現已成極度瀕危
    廈門虎,亦稱作華南虎,我國特有的大型貓科動物,也是我國十大瀕危動物之一。自從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華南虎因為人類商業性的大肆捕殺,在野外已經銷聲匿跡長達數十年。目前只有不到一百隻華南虎生存在我國的保護園區之內。
  • 盤點八種極度瀕危物種:侏儒眼鏡猴酷似菲比
    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以下簡稱IUCN)最近進行的一項有關47677種動植物的評估,其中有17291種物種面臨滅絕風險,雷伯氏飾邊樹蛙就是其中之一。人們只在巴拿馬中部艾爾·瓦勒·德·安東周圍的山脈地區發現這種青蛙的蹤影。森林砍伐以及真菌病是導致它們數量驟減的兩大罪魁禍首。
  • 人類餐桌上的9大瀕危動物
    人類餐桌上的9大瀕危動物世界瀕危物種在不斷增加,在中國就有海南兔·雲南閉殼龜等,數量逐步減少。這些動物逐步減少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人類引起的。下面就讓我們來盤點一下人類餐桌上的9大瀕危動物。大鯢世界上現存最大的的兩棲動物大鯢隸屬隱腮鯢科,大鯢屬,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貴的兩棲動物。它的叫聲像嬰兒的哭聲,因此人們又叫它「娃娃魚」。世界上多數兩棲動物已經瀕臨滅絕,在餐桌上已經少見。不幸地是,中國的娃娃魚作為世上最大的兩棲動物卻被非法捕捉,時常成為餐桌上一道佳餚。
  • 地球上最稀有的動物:第3種全球只有75頭,第4種被人類吃成瀕危
    今天給大家講的是地球上最稀有的動物,第3種全世界已經只剩下了75頭,第4種被人類已經吃成瀕危。第1種是非常受人歡迎的動物,它就是海豚,但是並不是普通的海豚,而是短吻海豚等,也被稱之以為伊河海豚。第2種就是高鼻羚羊,高鼻羚羊也被稱之為是賽加羚,屬於牛科。因為它的鼻子非常的獨特,高高的鼻梁隆起還往下彎曲,鼻孔生長的最前端,看起來又像牛又像羊,所以才被稱之為是高鼻羚羊。因為羚羊角被稱為大補藥材,所以高鼻羚羊長期遭到犯罪者的捕殺,現在鼻羚羊已經非常少見,而且只見於俄羅斯,全球數量只剩1000多頭,每年還在不斷的減少。
  • 世界極度瀕危動物白頭葉猴種群數量增至千隻
    世界極度瀕危動物白頭葉猴種群數量增至千隻 2017-07-21 19,目前實現種群數量穩步提升。在全球白頭葉猴唯一棲息地中國廣西崇左市,白頭葉猴的數量達到1000隻左右。  白頭葉猴俗稱烏猿、白烏猿、白葉猴等,是中國特有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是全球25種最瀕危的靈長類動物。白頭葉猴是亞洲葉猴的一種,體態修長,除軀幹為黑色,外冠毛和尾巴均為白色,是以樹葉為主要食物的植食性舊大陸猴類,存活數量比國寶大熊貓還要少。資料圖:白頭葉猴。
  • 保護極度瀕危動物
    一、世界上極度瀕危的十大動物1、華南虎:現存數量:幾乎滅絕華南虎又叫廈門虎主要以野豬、鹿、狍子等食草型動物為食,曾經主要分布在我國的華東、華中、華南、西南地區。它是中國十大瀕危物種之一,也是我國的一級保護動物。
  • 5種極度瀕危的動物,第3種多年未見其蹤影,或已全部滅絕
    白鵜鶘,一種大型水禽,嘴下有一橙黃色皮囊,樣貌非常的奇特,主要棲息於沼澤地帶,中國地區只見於新疆和青海湖,在2012年被認為是瀕危物種。僧海豹,一種古老而稀有的海豹,這種海僧海豹曾經數量眾多,在熱帶海域中很普遍存在,性格非常的友好,由於人類的狂捕濫殺,目前未再見過僧海豹的蹤影,被人懷疑已全部滅絕。
  • 5種極度瀕危物種,圖3已失去自然繁殖能力,全球僅剩下3隻
    鰉魚,學名為達氏鰉,是特產於中國黑龍江水域的珍稀魚類,與陸地上的國寶大熊貓一樣屬於極為物種,被人譽為「水中大熊貓」,嚴禁個人捕撈以及宰殺鰉魚。鴨嘴獸,一種為進化完全的原始哺乳動物,距今已經有著長達兩千五百多萬年的生存歷史。
  • 「鳥類瀕危名錄」新增24種鳥 四川發現7種(圖)
    2015 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更新,包括鳳頭麥雞(左圖)在內的多種鳥類在名錄上排名有變化,這些鳥在成都基本都可見。彎嘴濱鷸。鳳頭麥雞。  棲息地破壞 成鳥類致危因素之首  近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更新了2015年度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簡稱「IUCN名錄」),共有24種鳥類調升為有滅絕威脅的級別(包括易危、瀕危及極度瀕危),涉及中國鳥種13種,其中包括草原鵰、鳳頭麥雞、紅頭潛鴨在內的7種鳥類,均在四川有過觀測記錄。
  • 全球又有24種鳥類入瀕危名錄 四川發現7種瀕危鳥
    棲息地破壞 成鳥類致危因素之首  近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更新了2015年度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簡稱「IUCN名錄」),共有24種鳥類調升為有滅絕威脅的級別(包括易危、瀕危及極度瀕危),涉及中國鳥種13種,其中包括草原鵰、鳳頭麥雞、紅頭潛鴨在內的7種鳥類,均在四川有過觀測記錄。
  • 5種人為原因導致滅絕的動物,第3種曾經數量眾多
    桑給巴爾豹,一種非洲豹,它們曾經數量眾多,隨著人類農業的發展、人口的劇增、環境的破壞等因素,人類與桑給巴爾豹之間不斷升級的衝突,人類採取一系列行動,來消滅桑給巴爾豹,將桑給巴爾豹推向滅絕的的邊緣。西非黑犀牛,黑犀牛中最珍稀的亞種之一,它們曾廣泛分布在非洲中西部的大草原上,由於人類過度獵殺,獲取它們頭上的尖角,西非黑犀牛在2011年就已全部滅絕。
  • 極度瀕危的十大珍稀動物
    極度瀕危的十大珍稀動物早在幾千年前時,我們的祖先就已經有了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然而隨著人類數量不斷增多,需要的資源越來越多,野生動物就成為了人類發展的犧牲品。火蜥蜴火蜥蜴是一種身體上有斑紋的兩棲動物這種會遊泳的火蜥蜴是極度瀕危物種,只生活在墨西哥城南面一片很小地區裡。與其它兩棲動物一樣,墨西哥鈍口螈從曾經廣闊的棲息地裡消失了。火蜥蜴是自然界最奇特的一種動物,它們不僅能再生被切除的四肢、受損的肺臟、重傷的脊椎神經,甚至可以再生部分受損的大腦。
  • 5種稀有少見的動物,第3種滅絕多年後被發現
    澳洲毛鼻袋熊,澳大利亞地區特有動物,也是世界上最稀有的動物之一,屬有袋類哺乳動物,非常珍稀瀕危,現今分布活動範圍僅限三公裡平方內,數量極少,是一種處於滅絕邊緣的動物。袋食蟻獸,一種小型有袋動物,體長約40釐米,主要以白蟻為食,是世界上已知牙齒最多的陸生哺乳動物,數目達到52顆,袋食蟻獸每天可以吃約20000隻白蟻,其威脅來自狗與其他捕食者的獵食。草原西貒,分布於巴拉圭、玻利維亞及阿根廷的一種古老生物,在早期科學家僅發現過草原西貒的化石遺蹟,因此被認為是滅絕的動物,直到上世紀70年代才被正式發現草原西貒依舊存在在世界上。
  • 6種瀕危至極的海洋動物,第4種日本人最愛吃
    儒艮,海牛目下的一種海洋動物,其體型較大,體長3米左右,是一種性情溫和的動物,被認為可能是古代美人魚的原型,而今儒艮已成了一種瀕危至極的動物。加灣鼠海豚,原產於墨西哥海域,而今僅在加利福尼亞灣的最北端出現,加灣鼠海豚已經是一種趨於滅絕的海洋動物,嚴重瀕危,在野外已經很難發現。
  • 中國極度瀕危的5類動物,圖3在上世紀曾被人吃至野外滅絕
    扁吻魚,俗稱新疆大頭魚,在世界上屬於極為珍貴的裂腹魚類,距今有著長達三億多年生存歷史,現處於極度瀕危的狀態,野外種群數量極其稀少,與陸地上的國寶大熊貓同屬於一級保護動物。伊犁鼠兔,僅分布於我國新疆地區的小型山地哺乳動物,現處於極度瀕危的困境中。
  • 7種極度瀕危的動物,第5種只存在中國,可能已滅絕
    務川臭蛙,中國特有的兩棲動物,已知唯一分布地區在貴州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的喀斯特洞穴中,常棲息洞穴中,鮮有人知,對環境要求高,數量非常少,臨近滅絕。鹿瞪羚,生活於非洲撒哈拉沙漠內的一種羚羊亞科,屬季節性遷移動物,是生命力很頑強的一種哺乳動物,野處總數不超過100頭,是一種近乎滅絕的動物。
  • 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 我國境內怒江金絲猴數量增至200餘只
    怒江金絲猴:世界第五種金絲猴 屬極瀕危物種       怒江金絲猴是我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010年才被首次發現,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極度瀕危物種。作為世界上第五種被命名的金絲猴,它具有怎樣的特徵呢?
  • 極度瀕危動物低斑蜻「現身」天津
    新華社天津7月6日電(記者尹思源、黃江林)近日,幾名蜻蜓愛好者在天津市野外某公園的池塘中發現並拍攝到數十隻極度瀕危動物低斑蜻。世界蜻蜓協會會員、重慶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於昕說:「低斑蜻是我國已知近800種蜻蜓中最珍貴的一種,據拍攝者提供的照片看,確是低斑蜻無疑。此次在天津發現低斑蜻,對研究該物種的保護有重要意義。」
  • 五大極度瀕危動物
    五大極度瀕危動物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在利益的驅使下,許多文玩商人大肆使用這些稀有材質,導致了一些動物瀕臨滅絕,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世界五大極度瀕危動物。硨磲海洋中最大的雙殼貝類硨磲是軟體動物門雙殼綱的海洋動物。硨磲外套膜內有大量的蟲黃藻,藉助膜內玻璃體聚光,使蟲黃藻大量繁殖而作為自身養分,二者形成互利共生的特殊關係。打磨好的硨磲有像玉一般的光澤,硨磲在古代被佛家用於製作佛珠的頂級材料。在清朝,六品大員的官帽頂珠也是用硨磲,後來大量文玩人開始開採硨磲。
  • 盤點五種珍稀動物,有的甚至極度瀕危!
    毛皮上有既短又窄的條紋,條紋的間距較孟加拉虎、西伯利亞虎的大,體側還常出現菱形紋,在亞種老虎中體型較小。華南虎以草食性動物野豬、鹿、狍等為食,是中國的十大瀕危動物之一、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紅色物種名錄極度瀕危,在野外已滅絕。華南虎僅在中國分布,是中國特有的虎亞種。截至2010年10月,全世界人工飼養華南虎數量共有110隻左右。